市科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21 05:43:00

市科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们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科技工作新思路,狠抓了以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虎杖、平昌蚕桑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区域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探索出了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南江黄羊南江黄羊现己推广到23个省(市、自治区)达10万余只,目前全市南江黄羊饲养量近113万只,年出栏60.2万只,一级扩繁场15个,标准养殖示范小区136个,年饲养50只以上的大户7933户,优质肉羊基地乡镇18个,人工种草13万亩,深加工厂3个,养羊产值1.5亿元。以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博爱南江黄羊肉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开发的南江黄羊分割肉、羊肉干、羊肉酱、羊肉肠等产品打入各地超市,倍受亲睐。

南江金银花南江县现有金银花18.93万亩,投产面积近8.6万亩,年产干花410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30万公斤,实现产值近亿元,组建金银花协会35个,建有标准化专业示范村11个,建有GAP基地2个,筛选出了灰毡毛忍冬优良品种并进入《中国药典》。编制的《南江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南江金银花分级标准》、《南江金银花茶》等7个地方标准被省、市技术监督局采纳为四川省和*市行业标准。巴山植化厂、蜀道茶业、林产品公司开发的药用金银花、金银花茶、金银花露饮料打入国内市场。

通江银耳通江县以陈河为中心,现有15000多农户近3万人长年从事银耳生产,年接种银耳500多万段(袋),年产量25万公斤左右,银耳及其深加工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2002年通江银耳商标注册,2003年通江银耳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IPM标志使用认定,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以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通江县银耳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开发的银耳多糖口服液、银耳硒多糖口服液、银耳降脂通便胶囊、银耳速溶冲剂、银耳功能饮料、银耳酒类、银耳化妆品等先后进入国内市场。

*虎杖*区现有虎杖基地2个,虎杖亩产1000—1200公斤,年产虎杖10万多公斤,已形成一套独特的经验和操作模式。*普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拳头产品降血脂新药──“解毒降脂片”是目前研究中最有希望的抗癌药之一,国际国内需求旺盛。

平昌蚕桑全县现有蚕桑基地10个,100亩以上成片桑园125个,总面积达1.8万亩。2005年出口创汇104万美元(2005年9月获得自营出口权),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300万元。川巴公司、平昌县金凤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按“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的双主体模式,逐步实现了以桑、茧、丝、绸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目前金凤公司缫丝能力达到9600绪,年生产优质白厂丝380吨,优质双宫丝360吨,生丝品位由4A级提高到5A级,双宫丝品位由特优级提高到双特优级,保有织机200台,年织绸240万米。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全市没有一所市级农业科研所,也没有一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科技研发力量十分薄弱,大部分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联姻与合作,成本成倍增加,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2、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区位条件差、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回乡创业。由于待遇低许多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挥。

3、科技推广机构不建全。各类农业推广机构受部门、地方条块体制改革的影响,基本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状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如农业专家大院、科技超市、科技特派员等正处于试点示范阶段,作用发挥不太明显。

4、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全市科技研发投入仅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0.14%,若不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占0.64%,远远低于法定2%的标准,其它农业科技投入未能有效整合使用。加之农业科技投入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影响着企业、民间资金和外资的投入。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1、着力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的发展思路,继续抓好以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虎杖、平昌蚕桑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用3—5年时间使基地建设规模有新突破、科研有新进展、产品市场竟争力有新优势。

2、着力抓好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积极开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技术含量高、标准化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拉伸技术链,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3、着力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利用国家星火学校—*市星火科技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为阵地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一是培训多样化。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把课堂设在工地、车间,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结合的形式;二是培训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三是培训多元化。针对行业特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对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四是培训实用化。在培训过程中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通俗易懂”的原则,使大多数农民培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着力抓好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将攻关开发、转化推广、产业化示范进行一体化工程设计,将企业、院校、地方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5、着力抓好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建设,实行省、市、县联动,产学研结合,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超市、专合组织、科技110等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其它各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新机制。

6、着力抓好农业科技资金整合投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相关部门的科技资源,集成富民强县专项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企业技改贴息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金融部门资金、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政策等资金的投入,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资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