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21 04:20:00

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加快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增收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做法汇报如下:

一、成效

2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增长6%。优质粮油稳步发展,克服特大旱灾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1.97万吨,比2002年增长10%,茅贡米优质稻基地面积15万亩,核心基地3万亩,优质稻产量7.5万吨,产值1.8亿元,“茅贡”牌优质稻米连续四年获“中国十大金米”金奖;优质油菜面积24.3万亩,油菜总产量2.98万吨,增长4.1%;烤烟生产走出低谷,优质烤烟面积7.6万亩,收购烤烟达17万担,农民烤烟收入7412万元,烤烟税收1630万元;茶叶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茶园面积达10万亩,投产茶园6万亩,茶叶产量3795吨,产值1.3亿元,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名优茶连续三年荣获国内国际评比金奖;畜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格局初步形成,巩固发展养殖区108个,养殖大户7600户,出栏生猪43.36万头,牛1.44万头,羊1.88万只,家禽114.5万羽,肉类总产量达3.7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4.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97%,比2002年增4.73%。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近35家企业落户园区。培育扶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实现总产值2.85亿元,当地直接受益农户达4.6万户。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专业市场25个,湄潭西部茶城交易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年交易额近亿元,成为西部地区茶叶交易集散地;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协会47个,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4元,增长5.5%。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二、具体做法

1、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促进产业发展。

在强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茶叶产业、茅贡米业、畜牧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和意见,同时还建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机制,把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把工作措施落实到生产上,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面实行水稻旱育稀植、宽窄直行移栽或抛秧、玉米育苗单株定向密植或宽箱宽带种植。办县级示范基地4个,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还办脱毒红薯、优质蔬菜示范基地,面积各200亩;组织85台耕整机投入农业生产,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培训,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全县安排财政资金1100万元用发展农村经济,其中:“四在农家”建设48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300万元,茅贡米业发展50万元,畜牧产业发展100万元,科技三项费57万元,农业机械48万元,其它65万元。具体措施如:20*年县政府继续执行扶持政策,对退耕还林地套种茶园,每亩补助苗木费100元,新建茶园,每亩补助120元;有机茶园认证每亩补助100元;以“湄潭翠芽”产品参与部级评比获最高奖等级的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茅贡米优质稻基地建设中,农民交售50公斤“大粒香”稻谷给茅贡米业公司,县政府补助农民2.5元等措施。加大了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加快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湄潭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较为滞后,为充分利用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后,全县上下兴起了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兴县的大手笔,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批企业入驻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发展湄潭经济,同时在入驻园区的同时,把牢企业准入制,对入驻企业,坚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对农产品实施精深加工和规模较大的原则,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园,配套出台了免征入驻企业投产第一、二年企业所得税、免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免收前三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

为栽好梧桐树,全县有关部门在规划面积为3360亩的绿色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内精心规划,大力加强园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总投资为2556.7万元的工业园区已投入1879.2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区内食品加工、茶叶生产、药品加工等五个功能区规模初现。

目前已有湄潭兰馨茶业公司、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贵州仙龙药业公司、湄潭陆圣康源公司、湄潭县大众酒业公司、湄潭县天利达食品公司、湄潭县茯莹食品公司等35家企业申请入园,总投资2.85亿元,19家企业已入园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引资2980万元。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实施2005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510万元,建成一条年加工3万吨精米的加工生产线,已开工生产;湄潭兰馨茶业公司实施20*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投资420万元,茶叶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进入园区的湄潭陆圣康源公司,总投资3900万元,年生产300吨茶多酚生产线正在建设,预计5月底建成投产。整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成后,湄潭全县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将基本实现,届时园区内企业每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万元,农业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建设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等农村公路800余公里,投入资金1.28亿元,形成了“二横二纵二连线”的经济大环线,95%的行政村通公路,45%的行政村所在地通油(砼)路,城乡电网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投资1.03亿元,实施了湄凤余大型灌区湄潭片区节水灌溉工程和湄江、红旗、红星、仁合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烟(粮)水配套工程;完成90余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7.4万人、2.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实施了永兴、湄江、黄家坝、兴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1.16万口沼气池;建成湄潭西部茶叶交易市场、永兴禽蛋市场、湄江金花茶青市场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粮食生产稳定,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凸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4、加大宣传,提升产业知名度。

继2001年成功举办“4·28”茶文化艺术节和2004年西部茶城农业部定点交易揭牌仪式之后,湄潭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将中国西部春茶交易会和贵州省第二届茶文化节争取到湄潭举行。20*年5月18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中国茶叶流道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市委、*市人民政府、湄潭县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西部春茶交易会暨第二届贵州省茶文化节”在湄潭隆重举行,此次“一节一会”是贵州茶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茶业界的一次盛会,为我省茶叶产业界加强与全国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此次评茶会上,共30只茶入围20*年贵州名优茶,我县入围15只,占总入围的50%,其中,扁形类名茶:兰馨牌、栗香牌、云贵山牌等“湄潭翠芽”入围11只,占全省入围的12只扁形类名茶的91%,居全省扁形茶之首;毛峰类名茶1只(夷州牌湄潭毛峰);卷曲形名茶1只(银龙牌湄潭毛尖);大宗茶类优质茶2只(云峰牌、玉喜牌炒青茶);砖茶1只(云贵山牌砖茶)获拓展奖。“一节一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茶叶产业,推动了茶乡的发展。

9月26日,*市第二届农民科技活动周在*县举行,我县组织了湄潭兰馨茶业公司和湄潭县栗香茶业公司、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参加特色农产品展销,取得良好效果。

9月1—4日,由*市人民政府组团,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办公室、湄潭兰馨茶业公司、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参加了广州博览会,在广州博览会上举行了*名优农产品及农业产业化项目推介会,推介了湄潭西部茶海基地建设和湄潭5000吨茶叶加工项目。宣传了湄潭,展示了湄潭翠芽和茅贡米农特产品。

湄潭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