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25 12:30:00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调研报告

“双超”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与之相适应地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我们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今年4月下旬,徐州市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与民进徐州市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社会公德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委员们认为,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公德教育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提高,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淮海路文明一条街”等活动,开展“徐州精神”大讨论,制定《市民守则》、《徐州市市民基本道德规范》,重点在城乡居民中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市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有所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徐州形象”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理念,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委员们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一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所高声谈笑,毫不顾及他人;不遵守公共秩序,说脏话、粗话;不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意识比较差;尊老爱幼尚不到位,缺乏助人为乐精神;遇到坏人坏事,围观起哄的多,见义勇为的少;乱贴广告,私搭乱建,影响市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妨碍交通;封建迷信、涉黄活动屡禁不止;经营场所脏乱差,不讲商业道德等不文明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徐州精神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要围绕“保持苏北领先,保持淮海经济区领先,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按照《纲要》提出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文明城市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坚持每年办好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重视用人文精神引领徐州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有情有义,诚实诚信,开明开放,创业创新”的新时期“徐州精神”,提高市民素质、激发市民的建设热情,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为推动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要加大宣传力度,每年确定一天时间作为“徐州精神”宣传日,并且在市区中心广场或重要位置设立永久性“徐州精神”宣传牌,使广大市民能够入心入脑,永志不忘。要将“徐州精神”及其相关内容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和中小学辅助教材,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攀高比强,争先立新,使“徐州精神”渗透到具体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我市市政公用设施数量少、水平低,监管不力,投入严重不足,不适应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要,影响社会公德整体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每年都要拨出专款用于公共厕所、停车场、果皮箱、垃圾箱、护栏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添置和更换。闹市区、重要路段市政公用设施的设立一定要到位,道路两旁新建绿化带的管理一定要加强。要理顺淮海广场的管理体制,擦亮徐州这个重要窗口。要以开展“四城同创”为契机,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通过改造优化育人环境,为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提供条件。要充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公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区别情况,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修缮和维护,不断改进展示条件。在管理运行体制上,逐步走出一条面向市场经营,又体现社会公益性的正常运转、持续发展的路子。要向青少年敞开大门,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一律免费,对未成年人参观者实行免费或优惠。各教育基地要把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在广大农村,要广泛开展以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经常组织文化、卫生、科技、环保部门“三下乡”,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为广大农民送信息、送知识、送技能、送温暖。大力推进村镇化建设,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发挥村委会的自治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阔农民的视野,启发农民的觉悟,有效抵制封建迷信和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帮助广大农民分清是非、明辨善恶,从根本上转变封闭保守、守恋田园、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提高素质、增收致富。

三、从中小学教育人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要根据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周期,对他们进行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从身边事、常见事抓起。抓住最基本的日常行为,反复强调,反复训练,反复检查,反复落实。要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必要礼仪,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遵守法律和法规,遵守纪律和制度的基础上,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建立现代意义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判断。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重视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引入社会资源,能够用鲜活的、切合实际的事例进行生动活泼的社会公德教育,克服智育至上和功利主义倾向,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跨世纪的优秀接班人。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典型力量,抓好示范引导。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让广大市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编印当代徐州英雄模范人物光荣谱,总结经验,树立正气,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四、部门行业齐抓共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各级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理清思路,善抓机遇,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社会公德教育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制定规范,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门应加强对社会公德教育的组织指导与协调,要深入实际,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要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互联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德教育。要重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统筹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在搞好本行业、本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提示,规范和矫正市民的行为,使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要求,成为人们明辨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依据,增强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构建文明和谐徐州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要根据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分层次、有重点地实施社会公德教育,求真务实,抓出成效。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既要切实解决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治安、社区环境、医疗和社会保障与再就业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广大市民在公共交往、公共生活、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等方面存在的不讲文明、不讲道德、不讲科学、不守纪律、不守秩序等突出问题,用道德教育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要努力营造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重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用共同愿景调动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自身的价值。

五、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建立监督保障机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公德教育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纲要》提出的基本规范和目标任务,坚持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公民道德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公民道德教育,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公民道德教育。坚持把《纲要》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通俗化,使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体现时代性。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每隔一两年搞一次社会公德状况的专题调查,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我市社会公德教育实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在搞好社会公德教育的同时,重点通过普法教育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把教育启迪与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密切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公德监督保障机制,规范市民行为,改变陈规陋习,约束和制止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营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