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8 08:09:20

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

全区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分头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原则,加强分层分类指导,推进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工作,为“体育强区”建设打下了牢固基础。

(一)统筹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先后印发了《区“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把全民健身计划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把体育重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财政预算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每年专项安排全民健身事业费5万元。二是制定完善政策。区政府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体育争光奖”,加大了奖励力度。区体育部门制定出台了《区文化体育人才扶持奖励办法》,对健身团队骨干负责人进行电话费补贴,2012年对“十佳健身组织”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对全民健身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委、区政府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制管理,做到工作专班、工作措施、工作时限“三落实”,“两办”督察室先后6次督查工作进展完成情况。四是体育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人大执法检查内容。2012年,区人大对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和8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进行了专题视察,同时接受市人大、区人大和区纪检部门检查3次。

(二)加大投入,健全阵地设施体系。一是在全区68个社区9个村形成了77个网格,按网格规划布局实施“433”工程。在全区以新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龙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获市区政府通过。在77个网格中深入推进“三个一”工程,使形式多样的健身阵地设施在网格中定格定位,建设率达到80%。二是通过实施政府八件实事,改善一批群众设施。在年初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新建8处群众性体育设施作为实事之一,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多方结合、打造精品”的原则,在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内兴建了8处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实现了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均等化。三是结合背街小巷综合改造,整体提升城市环境。面对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大、投入渠道单一的局面,区文体局在体育设施建设中,走多方结合的道路,与背街小巷改造相结合,积极配合城建部门在道路、管网改造中,整体规划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先后在土街头小区、得胜街小区、地建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得到了广大市民充分肯定。四是因地制宜布局,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保障残疾人体育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土街头小区内先后兴建了盲道、残疾人康复园、盲人图书馆、室等设施,整体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三)突出特色,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一是按照“一网格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思路,大力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涌现出了如土街头社区残疾人体育、中山路社区校园羽毛球操、石板溪社区小区体育、乌龟碑社区亲子运动会等特色体育活动。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基地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场地、人才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因地制宜的开展全民健身推广活动,使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化。4月份黑带精英跆拳道全民健身基地成功承办了三峡“风之队”首届全国跆拳道邀请赛,10月份康劲美全民健身基地举办了“康劲美”杯全市台球公开赛。三是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公益服务活动。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契机,充分发挥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各类健身俱乐部的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免费开展体质测试以及其他科学指导活动。全民健身中心为辖区注册登记健身队免费开放排练场地,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现场排练观摩、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活动,全年共接待群众7万人次。四是组织开展“羽毛球之乡”创建工作,打造特色体育品牌。制定出台《区创建“羽毛球之乡”工作方案》,充分整合辖区羽毛球资源,发挥名人效益,健全阵地网络,开展羽毛球普及竞技活动,推进羽毛球运动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建立羽毛球训练基地50处,拥有羽毛球运动场地288块,每年参加羽毛球锻炼人数达到31万人次,推动了羽毛球运动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打牢基础,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一是以总会为龙头,加强规范管理抓骨干,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引导社会指导员进网格、进社区、进基地开展辅导,在协会扎根。二是突出特色优势建协会,针对辖区群众非常喜爱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12个单项协会建设,充实了骨干力量,集中了一批敬业心强、健身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骨干。三是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区登记注册500多名体育志愿者,全年围绕喜迎十八大主题,开展社区健身指导、体育活动培训等公益体育服务20场次、演出7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五)体教结合,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在2012年竞技体育工作中,我们以创建促进体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后备人才选材、跟踪、服务等工作,围绕市级赛事精心组织参赛,实现了人才效益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1、以创建为动力推进体校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体教结合”的发展思路和“依托名校办体校,学训并重育人才”的办学思想,加强指导,加大投入,狠抓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基地提档升级,使少儿体校的教学环境、训练设施、管理水平等各方面迅速提升。在今年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中,区少儿体校作为全省唯一的跆拳道单项基地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

2、以服务奥运参赛为契机加快人才输送。一是紧紧抓住赵芸蕾参加伦敦奥运会契机,精心谋划组织,做好跟踪服务,策划宣传报道,放大名人效应,营造了重视体育、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二是坚持以“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跟踪服务”的指导思想,大力提高人才输送质量,努力探索业余训练和人才培养工作新路子。今年,我区共输送到省奥体中心体操队2人、省乒乓球队一人、上海市长宁区体育运动学校1人、市体校输送10人、入选新苗工程12人。

3、以省市年度赛为抓手壮大竞技实力。全年共组织了18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参加全国农运会、全国“李宁杯”少年体操比赛、全国青少年跳水锦标赛和全市青少年年度赛,共取得金牌26枚,银牌19枚,铜牌11枚。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群众体育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依托。现在我区街道体育工作专干基本上是兼职,由于具体负责群众体育工作的人员不确定,往往出现一项工作多人经手、多人参与却无人负责的局面,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覆盖不到位。

2、中青年健身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群众体育总体呈上升势头,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体质状况呈下降趋势,积极主动锻炼的人群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特点。也就是说,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热衷于健身运动,有些中青年由于忙于事业和家庭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身体免疫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域需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看,现有群众体育设施和场所、体育活动形式会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可利用的体育资源,进一步创新体育健身形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

全民健身事业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保障民生和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权益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体育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