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生资金监管工作经验交流

时间:2022-01-21 11:08:17

完善民生资金监管工作经验交流

一、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一些管理者受利益驱使,套取专项资金;有的经费不足,挤占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存在明显漏洞,资金的使用管理把关不严,资金发放不及时、发放不到位、公示不到位等现象,致使少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政策理解不透,知晓度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民生资金效益发挥不高。近年来,民生资金的使用及其效益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民生资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花好管好民生资金,使其使用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在项目的上马和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宁多勿少”的利益驱动,套取资金、浪费资金现象严重。二是部分工程项目在执行中由于资金配套、后期管护等环节存在问题,成为烂尾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三是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完成对民生项目的考核,实行一刀切、下指标、摊指标等硬性数量规定,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形下,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假现象,使宝贵的民生资金打了水漂。

(二)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民生项目从项目申报、立项,到资金配套、拨付、使用和后续监管等环节,贯穿全程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难以预防和阻止资金运转、使用偏离轨道,确保资金运转合法合规和安全高效使用。二是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资金与项目缺乏统筹衔接。由于资金管理责任不具体、不明确、不严格,没有实行问责制,重争取,轻管理,以拨代管,权责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民生支出公开机制不健全。目前,缺乏规范的民生支出的公开机制,公开的主体、渠道、范围、方式和审查的程序需要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加以进一步明确。民生资金的拨付、使用处于不公开透明的状态,一方面给资金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监督机构、社会和公众对民生资金的有效监管。

(三)基层财政监督体系薄弱。一是实际操作中普遍面临资金、项目多头管理的情况,很多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管理。由于项目多、业务量大、资金分散、多头管理,基层财政所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基层财政所监管力量薄弱,业务人员少,许多项目需要专门管理人员长期深入实地检查,加之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公共财政的监管需求。二是基层财政所对民生资金的具体使用,事前、事中缺乏参与,事后监督局限于发现和确认偏差以及已经存在的问题,在管理监督过程中出现职能悬空,导致监督缺位。

二、对策及建议

民生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内容丰富的社会系统工程,民生资金的监管同样牵涉面广,项目内容繁杂,需要全面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应在把牢关口、创新手段、加强管理和强化监督等方面下功夫。

(一)关口前移抓预防。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明确利民惠民实事的中长期目标、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以及分年度实施的计划;加强民生资金预算项目支出的规范管理,认真做好重点项目支出的安排的研究和评估论证;加快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进度,加强民生资金预算的执行分析,财政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制度。对民生项目实行程序化管理,严格把好立项关、资金支出关和资金使用关。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按建设进度拨款,减少资金跑漏,充分保证资金的利用率项目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二)科技助力解难题。制针对民生资金全程监管难、数据审计难、监管量化难、身份甄别难、监管机制僵化、缺乏信息科技手段等问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快捷高效的全程实时信息监管系统,促使民生资金在贯彻落实时实现阳光操作。对项目监控,从前期手续、施工前审批,到项目开工、资金拨付使用、决算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对专项资金监控,从指标下达到拨付、投放使用,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创建完善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系统,覆盖民生资金项目、资金用途、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等情况。在用款计划申请、资金使用审批、资金拨付和资金发放四大关键环节设置监测点,实行自动预警、分级报警,提高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风险和成本。此外,还应建立财政及各监管部门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对所有纳入系统管理的项目和资金民生资金进行查、访、核、验,随时了解每笔资金的动向,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保障群众的知晓权,系统向群众开放以查询资金使用等情况,真正实现每一笔资金的拨付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形成多角度、全过程、实时化、动态性的有效监督。

(三)责任查纠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使每一项资金的监管都有具体部门负责,并将强化监管贯穿于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审计的全过程,严防资金被挪用、拖欠和改变用途。对每项民生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等情况全面开展检查,逐一建立问题整改台帐,实行销号式整改。将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民生资金领域存在的腐败和违法犯罪问题,严肃查处侵害国家、集体或群众利益的经济案件。同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民生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建设、民生制度执行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