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阳光党务经验交流

时间:2022-06-13 08:49:00

工商所阳光党务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市局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目标,围绕深入开展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在11个基层单位探索推行了以“四规范、四拓展、三制度”为重点的工商所“阳光党务”模式,实现了工商所监管执法、职能服务和党务公开工作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实施四个规范,明确“阳光党务”要求

(一)规范公开内容。突出“四个公开”原则,即党内日常事务全面公开、党内重大事务主动公开、工商职能事项重点公开、涉及群众利益事项及时公开。制定出台了《基层工商所党务公开目录》,确定工商所党务公开内容为所内支部建设、民主和科学决策、党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和其他方面共7个大方面26个小项内容,使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科学规范、有据可依。

(二)规范公开程序。按“规范、有序、到位”的要求,确保党务公开有序进行。具体分五步进行:一是,由基层工商所根据《目录》,确立本单位党务公开内容,由市局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经审查符合要求,由各基层工商所对外公开,就党务公开内容征集辖区社会各界意见和问题,工商所可就基层实际,提出初步解决建议和方案,与相关问题一并上报市局。三是,由市局纪检监察室、人事政工科牵头,各工商所负责人共同参与成立“党务公开意见处理小组”,对各所上报意见和建议进行研判、分析和处理,对群众关心、未列入公开目录的事项,或者公开事项需变更、撤销或终止,由小组提出最终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基层工商所。四是,工商所根据处理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或调整,将结果及时向外公示。五是,建立基层工商所“阳光党务”档案,将各工商所党务公开内容集中汇总,归档管理。

(三)规范公开方式。通过一栏(基层所公开栏)、一网(红盾信息网)、一台(市电视台党建频道)、一报(报刊或简报)、一会(党务公开会议)、一室(公开文件阅览室)“六个一”载体公开,实行日常公开、点题公开和互动式公开三联动,保证公开形式多元化。适合向工商系统内部公开的内容,可通过会议、简报、通报等形式公开;适宜向部分党员公开的内容,按规定程序向相关党组织和党员公开。适合向全社会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党务公开栏、新闻媒体、党建网站、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等方式公开。

(四)规范公开时限。按照时间与内容相适应的原则,做到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一是长期公开。对党的有关政策规定、工商部门党建制度、工作程序、工商所党支部的机构设置等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内容应长期公开。长期公开在公开事项确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公开,直到事项变更、撤销、办结之日结束。二是定期公开。对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如履行“一岗双责”、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等情况,应定期公开。定期公开一般可视情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公开时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三是即时公开。对动态性、阶段性、临时性、紧急性的工作应即时公开。如基层工商所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情况,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等。即时公开须在公开事项确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公开,公开时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

二、抓好四个拓展,增强“阳光党务”实效

(一)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结合,拓展公开内涵。为11个基层工商所175名干部职工办公桌上统一配备了桌牌,把姓名、职责等对外公开。同时通过将各工商所查找出的风险点、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廉政承诺书、职权运行流程图等,面向不同层次全面公开公示,征集社会的建言献策,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实现党务公开与风险防范的有机结合,群众建言和工商作为的双向互动,建立了党外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与党内监督、组织制约的有机结合,拓展公开内涵,增强公开的实效。据统计,自开展“阳光党务”工商所工程以来,市工商局共受理群众廉政举报投诉3起,群众建言19条,完善廉政制度9项,取得显著成效,被市政府评为“党务公开先进单位”。

(二)与各类载体结合,拓展公开手段。一是以局机关和11个工商所已有的24个宣传栏、政务公开栏为载体,按党务公开要求正在逐一完善和充实内容;在各基层工商所新上电子显示屏,将公开信息滚动播出,广大党员和群众可根据需要自主查看公开的事项,增强党务公开便利性和即时性。二是在红盾信息网上开辟了党务公开版块,充实7个子版块,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增强党务公开的互动性和社会性,版块开通以来吸纳社会各界建言献策64条。同时,在全系统185个内网微机上全部开辟了内部公开栏目,将党务公开内容录入“工商E通”数据终端,初步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网上党务公开平台。广大工商干部可以通过查询终端“党务公开数据库”及时了解党务公开的最新动态信息。三是在电视台党务公开频道,将政策规定、组织建设、工商履职、红盾维权等纳入点播节目中,群众只需拨打点播热线就可以了解工商部门的政策法规和党务公开信息,频道开通以来,点播量达到9326人次,被党员群众誉为“不下班的工商,不谢幕的红盾”。

(三)与基层民主建设结合,拓展公开层次。开展“阳光党务”工商所工作中,通过对公开内容集体讨论决定、即时公开、聘请社会监督员、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等制度的执行,基层工商所党内事务和重要工作透明度的增加,扩大了广大工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事前公开、决策公开、结果公开”的基本程序,不仅给党员和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工商部门和党内工作真实情况的窗口,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渠道,增强了他们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他们向工商部门建议建言、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党内外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与热点问题解决结合,拓展部门“品牌”。党务公开中,通过在各基层工商所开设“阳光党务意见箱”、网上留言、公开监督电话等形式广泛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并安排新闻发言人及时、真实、正面回应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强化问题反馈与落实,构建公开评估的立体监督体系,进一步密切了工商部门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塑造了“责任工商、效率工商、阳光工商”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健全三个制度,保障“阳光党务”落实

(一)建立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一是,确立“三日”公开制度,将每月15日、18日和20日作为工商部门统一的“阳光党务”公开日、质询日和解答日,定期公开、接受质询,及时答复、限时解决。二是,各工商所确立专人负责意见收集分析工作。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必须认真整理分析,并及时向工商所负责人报告,对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及时向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属工商所职责范围内的,能够立即办理的,要即时办理,一时不能办理的,要限期办理,并向党员群众说明情况。需要有关单位协调办理的,报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办理。三是,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及办结、落实情况,采取直接答复、会议通报、新闻媒体报道、党务公开栏公布、电话或函件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反馈,确保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特别对署名建议的,要及时将处理结果答复建议人,并再次听取意见;未署名的重要意见或建议要在公开栏公布。办理结果的反馈时限一般不超过半个月。

(二)建立督导提高制度。一是强化检查力度。采取日常监督、定期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媒体监督等形式,对基层工商所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督查一次,半年、年底集中检查,重点工作随时抽查,年终全面考核,检查结果在局通报。二是强化社会评价。检查时候注重征询党员群众及党务公开监督员的意见建议,了解社会各界对工商所“阳光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为评价基层所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依据,占考核百分比30%以上。三是强化试点推行。将工商所“阳光党务”工作推行过程中发现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用制度、规范进行固化,进行试点推行,制定保护性考评制度,打消试点单位的后顾之忧,对于试点单位要强化动态监控,及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调整,让“阳光党务”先进成果和成熟经验转化为推动工商事业长远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建立绩效评价追究制度。将“阳光党务”督查考核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和考核等次作为各基层单位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以“评、查、改、究”为主要内容的党务公开绩效评价追究机制。考核优秀的,年底评先选优进行加分,并给予相应物质、精神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全局通报,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对工商所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对于影响正常工作,造成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工商所负责人进行组织告诫,对分管领导予以批评;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换岗,取消年度评先树优资格,对工商所负责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分管领导进行组织告诫,涉及违纪违规行为的,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