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党管机制意见

时间:2022-09-29 11:47:00

人才党管机制意见

党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面对人才竞争国际化、激烈化的新态势,科学总结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实践作出的重要决策。与党管干部相比,党管人才涵盖的领域更宽,内容更丰富,任务也更艰巨。坚持党管人才,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构建新机制,努力让人才在“党管”机制下脱颖而出。

一、让人才在“党管”机制下脱颖而出,要树立新的人才工作理念

党管人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蕴含了对新形势下干部、人才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起新的人才工作理念。

1、树立新的人才战略观。党管人才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时期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两者是一脉相承、辩证统一,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千千万万优秀人才凝聚在执政党周围的新的人才战略观。一是“第一要务”观。党管干部是我们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通过党管干部原则,党培养、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保证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而党管干部原则的内涵始终是与时俱进的,“进”的方向、内容又始终是由党的使命和任务决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最广泛地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党管人才是对党管干部原则本质的继承,体现了干部、人才工作的时代特征。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第一要务”观,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统揽干部、人才工作。二是“第一资源”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才是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共识。面对“入世”后人才稀缺性的加剧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激烈化,抢占人才工作的制高点,已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党管人才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干部、人才工作的与时俱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第一资源”观,把干部、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第一资源来建设、开发。三是“第一规律”观。一方面,我们党已从过去对各类人才的全方位管理转向了分类分级的管理,干部队伍的外延在缩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规模在不断扩大,需要我们党给予必要的关心、培养和管理。人才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人才集聚、人才开发。党管人才体现了党对干部、人才工作的高瞻远瞩,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第一规律观,把干部、人才工作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第一规律来抓,着力建设起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树立新的人才选拔观。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的时代内涵、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体现了用“人才”来指导干部、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人才选拔观。一是“大”的人才观。干部和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新形势下干部涵盖的领域在减小,人才涵盖的领域不断扩大,人才越来越成为与国际接轨通用的概念。可以说,干部就是人才,而人才不一定是干部;人才不仅存在于国有经济领域,而且非公有制组织中已经和正在集聚越来越多的人才。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大”人才观,不仅要将干部归入人才的领域中,而且要拓展到非公有制组织中的各类人才,开拓人才工作的新领域。二是“新”的德才观。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干部的素质要求,已从更多地强调政治性、执行性转变为按照人才的要求更多地强调知识性、专业性、创新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新”的德才观,不仅将干部看成是职业革命家,更首先要看作是人才,不能囿于传统的干部观念看待人才,而要用人才的要求看待人才。三是科学的人才管理观。人才的成长、使用有其特殊的规律,管理使用好人才,需要遵循人才规律,积极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来指导干部、人才工作。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管理观,积极运用现代人才理论,高效地管理好人才资源。

3、树立新的人才资源开发观。从“党管”的角度看人才工作,无疑提升了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人才资源开发观。首先是人才工作的整体观。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力度和开发程度,对全社会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将进一步打造人才工作的新优势。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工作的整体观,将干部和人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同高度重视、同步调谋划、同力度实施,像管理干部那样管好人才,像使用干部那样用好人才,像培训干部那样培训人才。其次是人才工作的整合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不高、人才不足和浪费并存、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力量分散等。这些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干部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工作的整合观,整合人才工作的布局、力量、管理,提高人才工作的组织程度和工作成效。

二、让人才在“党管”机制下脱颖而出,要构建新的人才体制环境

党管人才不是党委包办人才方面的一切工作。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各级党委要着重在凝聚力量、集成优势、协调政策、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构建新的人才工作体制环境。

1、凝聚力量。人才工作是带有全局性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落实党管人才要求,首先要把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一是党委要加强统一领导。要把人才工作切实摆上位置,通过抓规划、议大事、强督查,真正把人才工作抓在手上,挂在心中。二是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牵头抓总是组织部门人才工作的一项新的职责。要着力在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上牵头抓总,积极谋划人才工作的规划、思路、政策;着力在督促落实上牵头抓总,抓好督促检查和组织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着力在搞好服务协调上牵头抓总,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与各类人才的联系,真正把组织部门建成“人才之家”;着力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牵头抓总,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同时,要努力把组织部门建成人才资源的“开发部”,把组工干部培养成人才工作的“专门家”。三是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2、集成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已从党和政府的单一优势向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自主性以及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的多方优势转变。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各级党委要转变管理职能,改进工作方法,把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势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优势、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势集成起来。要加快政府人事管理职能的转变,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由具体行政管理向创造环境、宏观指导和法制管理方向的转变;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由政府为主体向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格局转变,强化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人才的考评、流动由政府包办向运用市场机制转变,加快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推进人才培养由国家统包向以市场导向、社会化培训方向转变,构建国家、社会、单位、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3、协调政策。人才政策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杠杆。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各级党委要着力管好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整合度。一方面,要从宏观上明确政策制定的框架体系。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围绕建设人才高地,从人才的战略储备、培养教育、分配激励、配置使用、社会保障、人才利益保护以及与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超前规划。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要加强跟踪管理,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及时协调政策,制定相关配套制度。通过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整合度,提高政策的综合竞争力。

4、营造环境。良好的用人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各级党委必须管好人才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要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进一步把“三个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既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又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保护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着力营造民主活泼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人文环境,放手把各类人才勇立潮头的积极性充分焕发出来,放手把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聪明才智充分释放出来。

三、让人才在“党管”机制下脱颖而出,要形成新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制定出前瞻性的人才发展战略,形成新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为之服务的人才资本积累、人才流动、人才选拔、人才激励等方面的人才工作机制。

1、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发展工作基础性、决定性、全局性的谋划。各级党委要谋长虑远,贯彻落实好人才发展纲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深入研究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总量、布局、结构的深层次影响,对人才的社会总供求进行科学的预测、预警,及时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要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要求出发,既要通过人才智力支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要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平台;既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定期制定人才供需、开发目录,又要对人才工作机制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从全局宏观上抓好人才工作。

2、建立健全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人才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能量渐变规律,注重人才能量的逐渐积累。教育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导性内容,在人才资源开发中起关键性作用。要建立健全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从知识存量和增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提升人才资源的素质。要探索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机制,通过政府投入的增加和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单位、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人才教育培训投资。要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大力加强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建设。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教育模式,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稀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外向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

3、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要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一是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人才价值的社会评价体系和人才市场网络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进程。二是畅通交流渠道。打开人才工作视野,打破人才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打通人才的交流渠道,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三是推行柔性流动。制定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通过项目合作、兼职、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四是推进社会化保障。加快户籍、档案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4、建立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让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坚持党管人才,要以这部分人才的建设,带动人才队伍的整体性开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选人用人注重实绩,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竞争择优等观念。进一步加大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力度,加强实绩考核,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要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要积极探索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管理新机制。

5、建立以一流业绩、一流回报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物质激励机制。按照“四个尊重”的要求,更新分配观念,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采用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二是成就激励机制。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打造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三是精神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着力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