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前进

时间:2022-06-20 04:58:0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前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富民强国、民族振兴之路。

1、积极的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在实践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在全国大局中举足轻重,中央对广东历来寄予厚望。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中嘱托广东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同志殷切期望广东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书记要求广东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广东人民牢记党中央的重托,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积极探索,敢闯敢冒,率先建立经济特区,率先进行物价闯关,率先发展“三来一补”,率先探索股份制改革……使广东从一个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党的十六大以后,广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进行积极探索。

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总书记在广东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广东得风气之先,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率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做好“五个统筹”,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省委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发展,坚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作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内源型”经济实力,实现对外开放与向内发展的有机统一,克服内外源型经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两大经济板块四个层次”的战略构想,扭转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趋势。针对环境制约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加快“绿色广东”建设,建立新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市场经济越发达,对民主法治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越迫切。省委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必须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和引导作用。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支持人民政协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协调制度、决策参与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全国首次推行票决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维护司法公正,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主管理,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

加强文化大省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决定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与后劲。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推动广东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大省的地位相适应,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推进城乡义务免费教育。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广东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对公益性文化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增强活力。促进产业发展,对经营性文化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方式,改革国有文化企业事业的用人机制,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城乡群众文化权益。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更早在发展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省委、省政府把维护稳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班子“一号工程”,坚持保稳定与促发展“两手抓”,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坚持经济发展是政绩,社会稳定也是政绩,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先发展、先发生、先防范”的意识。加强利益协调,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确保全省人民无饥寒。立足防范,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率先建立信访督查专员制度,确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疏导矛盾体系,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树立法律权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节、引导作用,推出了《广东省处置群体性事件办法》等7个暂行规定,使化解矛盾有法有规可依。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省委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广东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党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广东,出台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在全省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提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走在前面,交出了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两份优异答卷。

2、辉煌的成就

五年奋斗,再创辉煌。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广东人民同心同德,奋力开拓,继续昂首阔步走在全国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广东人民的实践中涌现出巨大活力,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广东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年全省生产总值达25900多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4%,占全国比重由*年的1/9上升至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9美元,来源于广东的财税总收入突破了5000亿元,约占全国的1/7。居民储蓄存款在*年突破2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433.24亿元,达22677.19亿元。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初步呈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长、高效益,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三低两高一增加”的良好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年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0%,五年税收收入增长2.3倍,出口增长33.8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增长3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居全国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年全省67个县(市)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高于全省0.9和4.8个百分点,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及北部山区梯度推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各项重大改革取得新成效,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强。

依法治省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实行重大工作部署学习—调研—决策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常委会票决制、全委会票决制、省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制度等民主执政机制,党内民主建设稳步推进。人大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作用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能力明显提高,人大、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依法治省工作扎实推进,立法工作向公开化民主化推进,*年至*年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69项,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省政府已相继完成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省直机构审批、审核、核准事项1405项,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高,广东的政务环境明显优化。

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实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义务教育水平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14%提高到*年的24%。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制为企业,成功组建了12个大型文化集团,报业、音像出版、广告、广播影视、网游动漫、印刷等产业领跑全国。文化产业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80亿元,占GDP总量6.5%,居全国第一;*年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15%,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进出口值、从业人数和年营业收入,均居全国首位。

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初步形成,全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信访总量持续减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得到改善。全省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社会局面正在形成。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扎实开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不断深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逐步健全,创办并定期举办广东学习论坛,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逐步完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向领导岗位,夯实了党执政的干部基础。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固本强基工程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成效突出,夯实了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重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具有广东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3、宝贵的贡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广东对全国的贡献不止是那些看得见的数字,其意义不单纯是经济层面的;广东的成功,不是一省一地的成功,而是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广东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创造的许多成功经验,具有一种普遍的示范、借鉴和启发意义。从广东看全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新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在世界上摸索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广东的成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广东的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园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的社会主义。回顾广东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前进一步,都与党内理论创新息息相关。*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年同志在广东视察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年同志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广东抓住机遇,率先贯彻,把科学理论转化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推动广东改革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广东用自己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广东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功,广东的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的历史性贡献。广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杀出一条血路来”,率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率先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摸石探路”作用。广东的实践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搞改革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东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内涵和强大动力的社会主义,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有希望。

广东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成功,广东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注入了鲜活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发展道路。世界关注“中国模式”,不仅在于它代表了一个持续近30年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奇迹,不仅在于它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改革发展、开放兼容、民主法治、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等治国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更重要的在于它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模式”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广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坚持加强党建,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既是广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广东将以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新的伟大成就,继续向世界展示“中国模式”的无穷魅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旺盛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