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方案

时间:2022-12-18 09:56:37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方案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激烈的教育竞争,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增强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根据XX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学习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加强管理,强化指导,深化科研,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育人模式,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二、改革目标

1、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优化教学内容:熟悉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充分挖掘与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7、优化教学时间:要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的时间。

8、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三、工作任务

1、备课模式

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做到四备:备教材资料,备(课程)标准(中考)考题,备教法学法,备作业学生;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定主题;四统一:分层次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作业,统一检测考试。推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说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无条件履行好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的职责。集体备课前,中心发言人要写好备课稿或说课稿,集体备课结束后,中心发言人要写出供备课组成员共同使用的学案,供上课使用,备课组长每周上交一次学案。

2、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3-5分钟,展示目标,指导自学,教师将本节课的学生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自学要求,然后教师指导巡视。

第二步,10-15分钟,参与体验,共同提高。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中去,可采取“兵教兵”的方式。

第三步,15分钟以内,教师点拨,释疑解惑,根据前面两步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讲解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是后进生,落脚点也是后进生。

第四步,5-10分钟,当堂检测,全员达标,以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目标检测,要求学生达到教学要求。检测结果要有记录,书面检测与作业要做到有收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第五步,3-5分钟,反馈指导,日清日高。对课堂已达标的学生要采取措施加以巩固提高,对于未达标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自习课及课余时间,想方设法让学困生达标,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教师每堂课要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演绎、提升,将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展现,让学生全员参与,多角度全方位体验研究,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成功的经验,指导这次课堂教学改革。

2、发展性原则: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

3、创新性原则:创新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

4、主体性原则: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变苦学为乐学,让孩子们享受“过程中的幸福”

5、情感性原则: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课堂应当讲求课堂生态,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一片风景,以赏景之趣、爱景之心并通过爱的奉献和生命的付出,哺育一棵棵生命之树常绿。教师应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心理需求。要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把研究学生摆在和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同等重要的位置,使教育过程成为塑造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

五、实施策略

1、成立教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良好习惯养成月”,全校齐抓共管,让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强化自信心教育。重点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在检测中实行满分卷活动。

4、形成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制度。

5、实行“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6、做好典型引路工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上好学科示范课。

7、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记反思日记,每月上交一篇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8、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与改革配套的评价体系。

9、每班学生按座位分成6个小组。每组内优中差学生都有。另外每班学生依据学习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批改检测试卷或作业。

六、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听课评价(学校组织听课、请县教研员听课、请家长听课)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由教导处制定)。

3、过程评价(见《XX中学过程奖条例》)

4、结果评价:以备课组为单位、期末联考为依据

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