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行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时间:2022-12-12 08:57:55

生猪屠宰行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根据市服务业发展局等六部门《关于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排查,加强屠宰企业监管,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完善长效机制。清除生猪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事故风险隐患,巩固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成果,提升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二、排查内容和措施

(一)对全市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开展排查。各县(区)对辖区内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严格落实屠宰企业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督促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落实主体责任及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检查督促屠宰场(点)作为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定点屠宰场(点)严把“进厂验收关、屠宰规范关、肉品检验关,生猪产品出厂关”,确保出场(点)票证齐全、来源清楚,确保遵守国家规程屠宰和检验,确保销售去向明确,实现定点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检查屠宰场(点)是否严格执行生猪进厂(场)查验、待宰停食静养、屠宰同步检验、肉品出场(点)、无害化处理等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是否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制定的台账管理要求,对生猪入场(点)登记、肉品品质检验、产品出场(点)流向以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台账记录并存档,做到追溯记录规范完整。同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严禁定点屠宰企业对生猪或生猪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生猪,一经发现,严格依法予以查处。各县(区)主管部门认真开展屠宰环节隐患自查工作,重点对屠宰场(点)进场验收、静养待宰、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肉品出厂等环节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大清理。加强对屠宰场(点)监管力度,针对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任务、责任人员、整改期限,争取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整改,最大程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加强对私屠滥宰重点区域的排查。各县(区)要结合县区实际情况,根据私屠滥宰发生的规律,依法加强对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地、偏远农村、肉食品加工集中地等私屠滥宰高发区域的排查,采取主动查处与群众举报相结合,逐一排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多种方式,对重点区域全面检查。同时,要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部门联合与单独执法相结合多种方式,进行重点盯防、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对生猪或生猪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生猪的违法行为,对发现的私屠滥宰窝点,要彻底捣毁,坚决予以取缔,对查获的从事私屠滥宰活动,或者为私屠滥宰提供场所或储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查处。对未通过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已取消定点屠宰资格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违法违规进行屠宰的,一律视为私屠滥宰,依法严厉打击。全面巩固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严防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出现反弹。严厉打击冒用或伪造定点屠宰证书标志牌,对生猪或生猪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生猪的违法行为,对发现的私屠滥宰窝点,彻底捣毁,坚决取缔,对查获的从事私屠滥宰活动,或者为私屠滥宰提供场所或储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处。

三、时间安排

(一)部署准备阶段(6月上旬)。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职责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工作。

(二)全面排查阶段(6月中旬至7月上旬)。按照要求对辖区内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清除安全隐患,加强企业监管,规范生猪屠宰秩序。

(三)总结验收阶段(7月中旬)。各县(区)对排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各县(区)务于7月8日报送《生猪屠宰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总结,市局将对各县(区)排查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抽查并通报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各县(区)定点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生猪屠宰行业食品安全重要性,以保障群众肉品消费安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责任部门要抓具体。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排查生猪屠宰环节食品安全隐患,认真研究制定监管措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员,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二)密切部门协作,严格开展排查。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市服务业发展局等六部门《关于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主动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结合专项整治开展好排查工作。

(三)广泛开展宣传,关注舆情信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排查活动宣传,及时查处举报案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认真核查处理媒体披露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