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11-05 04:48:34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鲁政办发〔2021〕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2021年8月5日市政府第八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有力推动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文物保护机构队伍进一步优化,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文物保护成果惠民效应充分释放,文物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把打造成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发展的新高地。

二、重点工程

(一)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1.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实施《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建立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机制。市、县两级政府自2022年起分级分批公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推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做法,在全市打造9条红色旅游线路。加强革命题材艺术创作生产,唱响红色主旋律。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党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市品牌塑造有机结合、互促共进。(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发改委、市退役军人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2.编制文物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潍河、弥河东夷文化遗址群、齐长城文化景观带、莱州湾南岸盐业遗址带、田齐王陵(“两河两带一陵”)等重点区域文物资源调查,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加快编制杞国故城遗址、魏家庄遗址、程家沟古墓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着力实施寒浞冢、衡恭王墓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齐长城非遗博物馆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文物保护成果融入精品旅游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渔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3.加强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2022年完成全市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专项调查,争取设立省级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研究基地。加强驼山石窟、云门山石窟等勘察研究,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2022年实现安防设施全覆盖。实施石刻文献档案数字化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国家和地区合作,组织学术研讨、交流展览等,打造石窟寺及石刻展示品牌,发挥好石窟寺对于推动对外交流合作、讲好故事的独特作用。(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4.做强“国际和平城市”品牌。加大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实物资料征集和研究,加快推进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坊子德日建筑群、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旧址等文保单位保护利用,筹建一战华工纪念馆,建设国际和平主题公园,争创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外办,奎文区政府、坊子区政府)

(二)实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工程

制定实施全市博物馆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博物馆之城”,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超过100家。市博物馆新馆、昌乐县博物馆建成,安丘市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对外开放,青州、昌邑、临朐博物馆新馆投入使用,力争不少于3家博物馆进入第五批国家一级馆名单。2022年全市一级博物馆全部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2025年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达标率100%。推出“地区出土青铜器特展”“地区佛教造像艺术展”“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书画特展”等一批精品展览。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施“博物馆+”跨界融合,2025年建成青州市博物馆、坊子区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力度,加快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转变。(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

(三)实施文物保护管理工程

市、县两级政府依法建立文物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委员会,把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文物执法巡查制度和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文物行政部门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构规范行使文物行政处罚权、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加强文物安全巡查队伍建设,充分用好文物安全监管云平台,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文物安全防范体系。实施天网工程,完善安全防护措施,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实现远程集中实时监控和高效巡查监管。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同级国土空间信息平台,统筹划定地下(水下)文物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紫线等历史文化保护线,实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严格保护。2025年实现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审批程序,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出让。市、县两级政府负责统筹理顺跨地域、跨行业及混合产权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关系,明确保护主体,压实保护责任。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全面做到挂牌保护、日常管理、抢险加固和修缮无遗漏,确保文物安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出资修缮和文博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四)实施文物科技支撑工程

2023年完成文物资源专题信息资源采集,纳入省文物资源大数据平台。整合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考古发现、馆藏文物数字化信息,2025年建成“文物”云展馆。运用AR、VR、数字动画等增强参观者感知体验,实现全市开放文物点、馆藏珍贵文物全覆盖。(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五)实施文物法治建设工程

将学习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干部“八五”普法教育规划。强化文物安全督察,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建立文物安全通报、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文物、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海关、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在打击文物犯罪、建设工程管理、出入境监管、文物火灾隐患整治、文物市场监管等方面开展联合行动,严肃查处文物法人违法违规案件,严厉打击盗掘、盗窃、盗捞、倒卖、走私等犯罪活动,保持对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海关、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得重复评审,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审计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县级文物管理机构,对确有必要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可在机构限额内单独设立文物管理机构,确保责有人负,事有人干。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统筹综合执法力量,配齐配强专职文物执法人员。深化文博事业单位人事和职称制度改革。2021年建成市文博专家智库。在评先树优、人才工程评选、风筝都文化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推荐时,同等条件下适当向文博领域倾斜。认真组织文物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发现培训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学术交流、办学培训、引进培养、实习锻炼等,培养考古等专业急需紧缺人才。鼓励学院等驻潍高校在师资配备、课题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文博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社科联、学院,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落实工作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文物工作的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保护责任人直接责任。发生文物违法违规案件并被市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约谈的,列入县市区、市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扣分事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文物安全保护监管工作列为监督检查、巡察内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要在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和证据材料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