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01-06 08:55:22

教育管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管理工作,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均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法规,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入,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按照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着力解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投入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配置不优化的问题;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着力解决教育管理工作不规范、教学教研工作不扎实的问题。逐步实现全市教育发展科学化、教育资源均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优质化、教育质量素质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三)稳步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把教育作为全市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努力实现教育经费“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认真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和资金。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农村中小学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规范和细化学校预算编制,确保教师培训经费和教育督导经费等专项资金纳入预算;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拓宽教育投入渠道,鼓励社会捐资兴教。

(五)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完善“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统筹规划全市各类教育比例、结构、布局和规模,优化整合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和师资因需配备、定期交流机制,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在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平衡,切实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

(六)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步伐。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整体启动,分布达标”的要求,调整优化学校布局,重点支持教学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建设,统筹规划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绿化校园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加快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力争3年内创建一批省级、市级规范化学校和乡镇标准寄宿制学校。

三、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七)加强校(园)长队伍建设。严格任职条件和任职资格,积极推行校(园)长公开选聘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长考核办法,加强对完成任期目标情况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校(园)长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推行校(园)长交流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全面落实校(园)长素质提升计划,积极推行校级后备干部跟踪培育制度,加强校(园)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八)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按照一岗一聘的原则,规范聘任程序,实行全市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度。严格实行教师岗位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退出机制。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加强教职工队伍的管理调配,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科学配备专兼职教研员。

(九)加强教师业务技能培训。科学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把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在职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历层次。积极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加强新任教师岗前适应性培训,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实施教师教学能力集训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十)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建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人才资源库,加强对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培养、遴选和认定工作,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全市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实行骨干教师巡回示范授课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

(十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以倡导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精神为重点,加强教职工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公众意识,营造全市教职工兢兢业业履职、扎扎实实教学的良好教育氛围。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一次民主测评和考核,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把师德表现与教师的聘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结合起来,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

(十二)规范教师绩效考核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创新考核方式,定期对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作挂钩。研究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增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实效。研究实行绩效工资分级阶梯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实行奖优罚劣,加大对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对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和教职工的表彰和奖励。

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

(十三)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实行校务“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健全学校党团和少先队组织,建立班主任与家庭、社会联系协作制度。加强教学业务管理,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创造条件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切实做到精心备课到位、组织教学到位、学法指导、能力训练到位,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扎实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的转变和创新,充分利用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拓展教育培训内容,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五)完善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和专兼职督导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督导考核机制,加大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评估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作用。科学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教师。家庭、社会和教育部门相结合的学校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建立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通报制度,督导结果向社会公示,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十六)推进校园安全工程建设。抓好师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建立完善学校交通、消防、卫生防疫、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设施设配管理等制度,落实校园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切实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应急演练全覆盖”。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扰乱校园秩序、损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食堂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十七)切实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供应,教育项目优先建设。精心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实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科学合理配置、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定点联系学校的工作制度。

(十八)认真履行教育主管部门职责。市教育局作为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管理,严格校长的选拔、交流和任用程序;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等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健全教育部门经费核算中心职能。各乡镇政府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抓好教育工作,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十九)努力营造教育发展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积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资助体系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扶贫助专项资金,确保全市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加大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扶危济困、重教助学的传统美德,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努力营造尊师重教、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