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意见

时间:2022-05-05 11:35:00

全镇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关于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决定推行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着力解决影响农村规范化管理的突出问题、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根本问题、影响村级班子自身建设的主要问题。逐步实现村级组织“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决策民主化、服务人性化”“四化”基本要求和“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五个好”基本目标,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班子领导水平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中心,要围绕打造过硬班子、建设过硬队伍、完善决策程序等目标,重点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1、村(居)“两委”班子建设。

一要明确界定“两委”关系。要确定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明确村(居)党支部和村(居)委会的领导、被领导关系,党支部书记主持村(居)内全面工作,村(居)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要进一步细化村级组织、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的职责任务,严格界定职责范围,使村级组织有职有责、分工明确、运转有序。

二要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结合“民主议政日”活动,党支部、村(居)委会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讨论、协商决定村级事务。要根据村干部所任职务、个人能力、文化程度等差别,合理进行分工,既发挥本人特长,又确保事有人干。

三要规范考核奖惩。不断完善村级工作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实绩和群众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补贴、奖励、培训、调整的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党员队伍建设。

一要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县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和《关于实行农村发展党员全程纪实等三项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和发展党员程序,保存好有关影像、纪实资料,确保不出问题。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规范党员定期评议工作。区分在职干部党员、普通党员以及党员的年龄、文化等差别,分别制定评价标准,每半年开展一次评议工作,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并存档。

三要规范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畅通党员出口,对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坚持组织原则、长期不交纳党费、无故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通过劝退、除名等方式,清理出党员队伍。

3、村级重大事项决策。

一要明确重大事项范围。村级重大事项主要包括土地调整、村庄规划、农村宅基地安排、集体资产处置、修建公益基础设施、村(居)民福利发放、发展党员、土地补偿等事项。

二要严格决策程序。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应按照“1+5”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要求实施,一般由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或党员、村民代表联名提出,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确定初步方案,召开全体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进行票决,票决结果应当场公布,并进行公示。

三要严格实行报批制度。对于票决通过的村级重大事项,需提交上级党委、政府批准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票决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应根据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审批备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二)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农村财务是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也是农村工作的焦点、农村稳定的热点,应着重在集中核算、逐级审批、定期审计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农村财务管理规范、监督到位、运行安全。

1、实行委托、集中核算制度。镇设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在坚持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收益权、处置权不变的前提下,经村“两委”或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委托镇核算中心代为管理并正式签订授权委托书。核算中心专业人员担任各村的主管会计,撤销各村出纳岗位,村内只设会计一名,负责本村的报账业务及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工作。村会计在每月的规定时间到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建立手工帐和电子帐。

2、推行民主理财、逐级审批制度。村(居)建立5—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一般从无职党员和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报镇政府审核备案,负责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审查。村内开支应附有正式单据,经经办人签字后,由党支部书记签字确认,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初审并加盖村民主理财小组印章,初审不合规定的直接予以否决,经初审,报镇财务核算中心审计把关后,方可进行记账。严禁村内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严禁不符合财务规定的收支单据入账。

3、实行定期审计、定期公开制度。对农村财务实行年度审计、换届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由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每年年底或“两委”班子换届前或村主职干部调整前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作为干部评先树优、调整奖惩的依据。依托“民主议政日”活动,坚持每月对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一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推行开支授权、账务交接制度。镇党委对村主职干部的开支权限进行限定,超过开支权限的,应当召开“两委”联席会议或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大额开支。建立备用金制度,按照村人口多少,可分别提取一定数量的备用金,具体数额由镇党委统一明确规定。在村级主职干部或会计更换时,应及时交接各类账务、资产、债权债务、有价证券等,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制定统一的财务交接办法,并抓好监督落实。

(三)村级日常事务管理方面。村级日常事务直接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1、规范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根据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的要求,科学制定好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土地管理法》、《村镇建设规划》及《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基本制度,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审批、使用工作,严禁乱圈乱占、乱搭乱建现象,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应加大对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2、规范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种粮直补、农机直补、良种直补、家电汽车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规范补贴资金发放程序、简化发放手续、加大公开力度,保证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3、规范村级办公场所使用管理。按照“一室多用、一屋多能”原则,注重整合办公资源,充分发挥村级办公场所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村级办公场所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施、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计生学校、民兵之家、文化阅览室等服务设施资源应分别安排村干部负责管理维护,并定期对党员群众开放,提高办公场所的利用率。

4、规范印章、档案管理。明确印章管理人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得直接保管印章,党支部公章一般由党支部组织委员保管,村(居)委会公章一般由村会计股长(或报账员)保管,个别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村,可由上级党委负责代为管理。严格印章使用程序。一般情况下由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批准使用,村级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并经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通过,方可使用公章,并建立公章使用记录档案,以备查阅。规范村级档案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村级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坚持及时归集、定期建档,保证档案材料的规范、完整、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督导。由镇组织办公室牵头,成立镇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督导小组,将农业、财政、建设、国土、规划等有关职能部门纳入督导小组范围,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督导。

(二)深化“三务”公开。镇党委结合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拓宽公开范围,加大公开力度,畅通公开渠道。要积极借鉴博昌街道农村“三务”公开试点工作经验,出台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村,利用触摸查询机、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现代公开手段,抓好农村“三务”信息公开工作。

(三)定期对村主职干部进行考察。镇党委开展对村主职干部的考察工作,每年围绕主职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一次考察,充分听取“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主职干部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做好村主职干部的教育和调整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办事处、各村、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作为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开展。

各办事处、各村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将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纳入党组织议事日程,坚持定期研究部署、定期调度推进。各办事处书记为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工作开展负总责;各村党支部书记为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直接责任人,对制度落实力度小、规范化管理效果差、党员群众满意程度差的应负主要责任。镇党委将及时总结推广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出开展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