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负担减轻整治意见

时间:2022-01-29 10:46:00

课业负担减轻整治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单位):

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校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义务教育条例》、《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的要求,结合市实际,现就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做好“减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和制止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通过机关干部学习会、校长会、教师会等形式,组织学习浙教基文件精神,力求深入、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做好“减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教育局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规定、制度、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六个严格”规定,严格执行“减负”工作的各项规定。在全面贯彻执行省教育厅浙教基文件“六个严格”规定的基础上,我局从实际出发,重申以下意见:

(一)要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占用、挪用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体育)、音乐、美术、历史与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上文化课或补习文化课。学生军训活动(少年军校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军训活动(少年军校活动)须安排在学期中完成。

(二)要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早于8:00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不得组织通校学生参加在学校的晚自修,下课不得拖堂。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小学生有10小时、初中生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清校前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团队等活动。

(三)要规范学科作业管理,严格控制作业量与作业难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课后作业在形式、难度、题量上要考虑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应按适当比例设置必做题、选做题和附加题等题类,使课后作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学校为学生代购教材、教辅资料要实行申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职能处室要给予审核确定。严格禁止教师擅自为学生购买资料或要求家长与学生购买指定的练习资料作为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五个必须: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凡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凡学生做错的作业教师必须督促学生订正,凡学生订正的典型错题教师必须面批。按省厅各科作业的时间规定,学校以周为单位要做好各科的平衡工作,要建立学生作业量监控制度,定期对学生作业负担情况进行分析、检查、调控和评价。

(四)要严格控制补课,建立学业指导教师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严禁利用晨间、午间和放学后集体补课,严禁住校生晚自修上新课或集体补课。要重视和帮助学困生,提倡建立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对学困生开展帮扶指导活动。

(五)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跟踪调控机制,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按照省厅规定控制考试次数,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体系,注重监测的诊断功能和指导效果,形成定点定生的发展状况跟踪分析制度。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切实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公办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不得跨学区组织招生,不得提前招生,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有偿招生,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

三、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项机制。

(一)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以省教育厅文件和《考试说明》作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命题的基本依据,切实规范命题程序,控制命题难度,提高命题水平。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市教研室)

(二)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监控,每年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性对策、措施,指导学校、社区改进体育卫生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牵头处室:基教处)

(三)建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各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都要与学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牵头处室:督导处)

(四)建立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各校要建立有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每学期举行一次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并建立备查记录,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符合学生实际。各县(市、区)教育局应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牵头处室:基教处)

(五)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作息、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等教学活动安排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在学校宣传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牵头处室:督导处)

(六)建立家校联动制度。各中小学要着力改进家长会,打造“家校进步共同体”,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牵头处室:基教处)

(七)建立校内“减负”工作的督查自纠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学习和“减负”工作督查队伍和机制,由学校领导、教师(退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人士组成督查队伍,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查,责令违规的教师立即纠正违规行为,并对违规的教师进行批评和处理。(牵头处室:基教处)

四、强化督查考核,严肃查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行为。

(一)强化督学责任区责任。责任区督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明察暗访督导活动,并做好随访记录,每月向所属教育督导机构上交书面督查报告。我局将建立辖区内规范办学行为巡查制度,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检查,各县(市、区)教育局也要建立巡查制度。

(二)建立督导检查通报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每学期要分期中、期末两次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三)加强社会监督,落实好“减负”工作的各项制度。为加强社会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我局设立中小学“减负”工作的举报电话

(四)严格执行“三查”制度,严肃查处“减负”违规行为。

市、县(市、区)、校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明查暗访、举报必查等“三查”制度。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省、市、县(市、区)“减负”要求,实事求是地组织开展自查自纠专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

每学期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分赴各地各校就“减负”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市教育局将给予通报并按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凡接到实名投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督导机构,都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反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性质严重、负面影响大,或不愿立即纠正,或屡查屡犯,超过三次者,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五)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凡查实违背“六个严格”规定,且又不自觉及时纠正的,具有这样行为的教师或学校以及校长,取消其参加评先评优的资格。性质严重的,经一定程序审查批准,取消其原有的评先评优称号。

(六)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考核。市教育局每年将分年中、年底两次对全市各地控制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通报。我局组织的评先评优中,将把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作为重要条件进行考核。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查处不力的县(市、区)教育局,取消其年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资格。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已评为教育强县的,进行年度黄牌警告,连续两年黄牌警告且“减负”工作仍没有明显改进加强的,建议省教育厅报省政府取消其教育强县称号。

五、广泛发动,努力营造“减负”的良好氛围。学期初,市教育局将组织开展开学工作检(督)查,重点检(督)查贯彻落实《通知》情况。各县(市、区)教育督导、基教(教育)、纪检监察、人事、教研等科室、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督导检查,不断完善奖惩措施,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办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共同做好“减负”工作。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组织有深度的宣传活动,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逐步在全社会营造“减负”的良好氛围。

各地要及时对那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校长、教师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并宣传推广,务必使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请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于10月20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上报到市教育局基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