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09 10:06:08

卫生系统工作计划

一、卫生系统现状

(一)卫生条件落后

我市医疗单位包括:3所二甲医院,其中一所综合人民医院、一所以骨科为主的中医院、一所妇幼保健院;25所一甲卫生院;一所防疫站;一所卫生监督所;一所卫生教学学校,主要是培养中专学历护理、药剂和检验人才。医疗单位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二甲医院人才、设备和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好,而卫生院和教学学校比较差,特别是边远地区,卫生条件相当落后,加上政府对卫生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基本上是自产自供,人才引进和培养都比较困难。

(二)从业人员无执业资格

我市共有8000多名医护人员,但仅有2000名具有执业资格。其中造成无执业资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学历不是国家承认,二是经济和年龄相对比较大使无执照人员不愿再读,但是他们依然在工作,这些原因导致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后果将难以想象。

以上的现状最终导致有些人员不做,无心工作,或对单位不关心,而领导无力或有些无能。

二、工作计划

(一)加强干部管理,提高干部任用制度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

1.深入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

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制定学习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党员和干部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整治意见》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通过教育培训,使全体党员和干部领会和掌握中央、省市精神和政策法规,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严格遵守执行干部任用工作政策法规

在选拔任用干部中,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等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严格遵守和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其他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切实用科学、严密的程序和制度,确保把人选准用好,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监督制度

1.强化监督意识,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自觉性,努力营造自觉监督的良好氛围。

2.改进监督手段,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主动性。实现由可塑性监督向强制性监督转变,增强干部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实效性;由主要靠人为监督向主要靠制度和法规进行有效约束转变,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法制性。

3.突出程序监督,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可操作性。重点加强民主推荐环节的监督、干部考察环节的监督、讨论决定环节的监督,切实把好决策审批关。

4.完善监督制度,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规范性。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请销假制度、干部推荐、考察、讨论决定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三是严肃查处整治,防止不正之风出现

1.不折不扣地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和有关法规,做到对本级管理的干部的任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会,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不符合规定的不审批。

2.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监督检查办法》,认真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严肃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是严格考核制度,明确干部工作职责

加强对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的考核,筑牢抵御用人上不正之风思想防线,防止出现用人不正之风。同时,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推行任用干部票决制,逐步扩大差额票决的比例和表决干部的范围,进一步探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四权”。探索完善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内部有关机构的工作职责,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咨询系统,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五是强化落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各党(工)委、党组把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由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带头学习,各党(工)委、党组书记具体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工作合力。

2.精心制定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党(工)委、党组根据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总体目标,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规划和措施。围绕加强教育、深入检查、严肃查处、完善机制、创新制度,精心谋划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找准本单位、本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治工作的重点,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3.精心制定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党(工)委、党组根据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总体目标,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规划和措施。围绕加强教育、深入检查、严肃查处、完善机制、创新制度,精心谋划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找准本单位、本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治工作的重点,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加强人才管理,全面引进培养人才

坚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卫生系统人才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稳步发展,真正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善人才队伍结构。1.加大人才招考力度。采取公开报名条件和资格、统一考试和考核、体格检查、择优录用的办法,招考录用专业技术人才。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修订人才引进政策,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年富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办理入编手续,并为其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提供方便和帮助。3.加大人才引进宣传力度。积极组团参加省人事厅和市政府组织的人才交流大会,公布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卫生系统需求信息。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1.一是加强培训阵地建设。投资建造更新远程教育、电子教学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为卫生系统人才培训提供有力保证。2.积极整合培训资源。组建市职业教育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自学自练、实践反思、观摩研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专业会议、问题解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实现“城镇乡村互动、资源形成共享”。3.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针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点,采取短训班、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1.实行全员聘任制。制定《市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定编、定岗、定职责”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任职期限,择优聘用,实行把按资历、职务分配转为按贡献、责任大小进行分配的目标,真正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的格局。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对职位进行公推公选,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3.实施城乡互动交流机制。对新录用人员一律到农村或薄弱医院服务3~5年,凡服务期未满人员不纳入交流。4.健全人才考核奖励机制。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互评与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发挥考核机制的最大效能,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重奖,实行动态管理,发放固定津贴,留住人才。

(三)加强无证管理,提高无证人员培训

根据市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要求,对无执业资格证和上岗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确定学习人员。凡是市医疗卫生单位药、护、技、防岗位上无执业资格证者均根据统筹安排原则,分期分批组织学习。

二是严肃培训管理。1.对学习期满不能毕业者,用人单位停发一切待遇,待毕业后回单位按岗位需要竞争上岗;2.对拒不接受学习安排的学习人员,单位不得签订上岗合同,予以待岗;3.对按规定应取得执业资格和上岗证至今未取得相关资格的人员,单位不得签订上岗合同,予以待岗;4.各单位外送进修学习人员,应与单位签订进修学习协议,进修期满不得借机离开单位,未经单位同意私自离开者,按协议内容规定严肃处理。

为了保证以上重点工作的落实,卫生系统各单位及各级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牢固树立质量观念、服务观念、纪律观念,自觉服务和服从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务实、高效、廉洁、舒适的工作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构建完善的适应新形势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为我市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