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04 14:53:55

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海洋强省”“海洋强市”“海洋强县”建设机遇,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积极履职,全力做大“虾贝虫藻鱼”特色渔业经济,全面做强“水港网高游”新兴海洋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全新成效。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项目带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储备项目积极申报。已将我县21个海洋渔业项目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工程项目;13个渔业项目纳入省2021年涉农重点项目储备库;上报14个项目纳入市“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项目;提报14个涉海涉渔项目纳入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

2.继续推进海洋牧场建设。2021年计划购置50米海洋牧场管护船,投放20亿粒贝类苗种,投放人工鱼礁3万空方。目前,管护船建造已完成,船号和船名申请完成,试航完毕已投入使用;投放贝类苗种20亿粒;3万立方人工鱼礁投放已完成。

3.加快推进“渤海贝仓”省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计划建设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2万亩,贝类育肥基地6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苗种繁育车间开展了贝类育苗和暂养工作,培育美国帘蛤、牡蛎等贝类苗共1.2万方水体,成功繁育美洲帘蛤20亿粒、牡蛎三倍体30亿粒、菲律宾蛤仔10亿粒。同步开展培育养殖贝类所需的饵料金藻、角毛藻被授予“滨州市贝类育苗繁育基地”,成为全市首家顺利实现美国帘蛤育苗的繁育基地。

4.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滨州海阔水产有限公司现代渔业经济园区建设项目,计划新建10栋标准化养殖大棚、30栋车间基础地基,建成其他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10栋,配套建设变电室、蓄水罐、餐厅,购置净化设施,已投入使用。培育南美白对虾仔虾102亿尾、标粗苗26亿,马面鲀、大菱鲆数量约100万,半滑舌鳎300万,海马中小幼苗35万尾。

5.稳步推进海洋饵料微藻示范园区项目。2021年计划投资2800万元,主要建设藻类养殖区、综合服务及仓储区,购置离心机、搅拌器、膜过滤设备及实验室分析仪器等。目前已完成175亩藻类养殖区、28亩综合服务及仓储区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已投产。

6.加速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和批发市场建设。推动渔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正海集团贝类净化设施车间建成,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汇泰集团投资建设马山子镇海鲜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37公顷,总建筑面积8.9万余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8000平方主体建设及装饰装修工程已完工,商户已入驻。

7.稳步推进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争取到中央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5188万元,用于县河口滨海湿地整治修复项目。完成县河口滨海湿地整治修复项目,共完成湿地修复面积273.6587公顷,修复生态岸线4.22公里,已经通过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的竣工验收。

8.继续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项目是滨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18年列为“振兴乡村”重大项目库项目;2019年省“新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完成,产能已全部售出,转入进水调试运行阶段。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7.38公顷,拟建设总规模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约9.98亿元,立项、环评、安评、能评报告编制完成,初步设计正在修改中。

(二)创新驱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推进生产模式创新。成功实施2020年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确定南美白对虾为主导品种,遴选135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作为年度渔业主推技术,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开展展示推广。正海集团与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签署了《牡蛎种业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牡蛎池塘养殖、牡蛎产品净化和定向培养等新模式、新技术,在牡蛎三倍体苗种繁育、牡蛎种贝保种和选育、牡蛎新品种研发、高档牡蛎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科技生产力快速转化和共赢发展。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展黄渤海滩涂生态农牧化与三产融合模式示范。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展滩涂贝类苗种工程技术开发,进行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和优良苗种规模化繁育。

2.推进种业培育创新。继续与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林祥志教授合作,重点开发贝类苗种繁育1.5万平方米,年培育贝苗30亿单位。海城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海水鱼、虾、贝、海参和海蜇等品种的苗种繁育、新品种培育、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2021年滨州缢蛏省级原种场、半滑舌鳎省级原种场及刺参省级良种场三家原良种场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复查。海城半滑舌鳎部级原种场创建材料已上报,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上报。正海文蛤省级原种场创建材料已上报。

3.推进人才培养创新。正海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支撑能力与企业集聚优势,共同加强企业滩涂贝类苗种繁育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在共同打造贝类苗种“北繁中心”和海洋贝类(鱼类)知识宣教中心的同时,联合创建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部级研发平台,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共享机制,建立全面性、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处,选派18名渔技骨干人才到滨州脱岗脱产培训5天以上。举办2021年县渔业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渔业养殖安全生产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镇街渔技人员及水产养殖从业者共计85人。举办了2021年县渔业养殖现场观摩培训会议,组织39名镇街渔技人员及水产养殖从业者分别到友发、海旺及渤海水产参观了135对虾养殖技术模式、穹顶式温室对虾养殖模式及小拱棚对虾养殖技术模式。

(三)严格监管,创优产业发展软环境

1.强化海洋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一是全力保障用海项目。县海洋牧场浅海用海批复6000多公顷,大力发展底播型海洋牧场,提高浅海贝类养殖产量、品质,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完成了金业码头和同发码头的用海审批手续。2020年承办的4起海域使用透水构筑物违法案件于2021年4月9日全部结案,用海项目依法取得海域使用不动产权证书,手续完善,卷宗整理完毕。二是积极开展海域海岛专项执法行动。严查违规违法用海用岛行为,共出动执法车辆30余车次、执法人员130余人次、行程9000余公里,检查用海项目130余个次,未发现违规、违法用海用岛情况。三是积极推进我县海岸线修测工作。调出大济路以西海域面积约2万亩、西港园区海域面积约1万亩,等待省政府发文公布。四是完成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任务。按国家统一部署,县基本完成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任务,接下来将此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应用到日常防灾减灾工作中,为做好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参考。开展“6.8世界海洋日”“5.12防灾减灾日”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五是积极推进互花米草治理。马颊河口、套尔河南岸与潮河交汇处互花米草已治理完毕。

2.强化渔船及渔业安全综合管控。一是高标准从严依法开展2021年度渔船外检工作。坚决做到检验一艘,合格一艘,从源头上根治“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点,共出动人员180余人次,检验渔船300余艘。二是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异地交叉执法检查。认真研究部署,派出安全、船检等精干力量组成了执法检查组,严格按照《滨州市渔业安全异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重点检查了靠泊停泊点渔船的消防安全和在生产渔船的船员适任、船舶适航、安全装备配备情况。共组织执法人员16人次,检查渔船41艘。三是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参与开展了“两会”期间渔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商渔共筑平安滨州”海上联合巡航执法专项行动、“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专项治理行动、“亮剑2021”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海洋“涉渔”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期间共组织检查39组次,出动人员百余人次,排查一般安全隐患41项,立案处罚渔船47艘次,均已整改完毕。四是加强涉外渔船管控和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对全县60马力以上具有涉外作业能力的大马力渔船及船东船长信息逐一备案登记,通过“渔船渔港动态管理系统”、北斗和AIS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动态监控,确保不发生涉外事件;对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严格依照“可核查、不可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规程,确定定点拆解企业,依法进行船体拆解、销号清零。期间开展集中宣传80余次,出动执法车辆80余辆次、执法人员百余人次,现场核查涉渔“三无”船舶31艘,目前已全部拆解完毕。五是加强安全宣传培训。通过开展渔船无线电通信设备应用培训、观看渔业安全警示片《生命至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讲当前渔业安全政策形势,增强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学习渔业安全知识的浓厚氛围。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百余人次,发放宣传明白纸700余份、张贴标语200余幅、悬挂宣传横幅30条。六是注重预警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了全局《渔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渔业船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响应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工作责任制,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全力加强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海洋渔业领域安全稳定。

3.努力争取毛虾专项捕捞,为渔民持续增收护航铺路。今年是我县成功获批毛虾专项(特许)捕捞的第一年,省、市各级领导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将这一项申请多年、来之不易的惠渔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我们严格按照《省2021年度毛虾专项捕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深入宣传,认真开展监管。加大海陆执法联防联控,打击违规作业行为,最大程度确保全县特色渔业资源得到合理、适度利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前,共发放毛虾专项捕捞许可证61套。

4.有序推进增殖放流工作,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争取增殖放流专项资金590万元,放流中国对虾、海蜇、半滑舌鳎、三疣梭子蟹等苗种1.82亿单位。二是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了《县2021年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方案》,完成部、省、市、县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样品125个,合格率100%;渔业投入品风险监测完成6个,全部合格。

5.稳步推进第一次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农种发〔2021〕1号)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鲁农种字〔2021〕6号)和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要求,县启动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立了第一次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组,负责统筹协调普查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养殖单位主体的入户普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人才资金短板凸显。渤海贝仓3万平方米贝类“北繁中心”已建成,正在开展育苗工作,已培育美国帘蛤、牡蛎等贝类苗共1.2万方水体。美国帘蛤育苗成功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虾贝混养”,一亩水面可增加收入6000余元,经济效益显著,可有效增加渔民收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但是目前该领域内人才相对匮乏,管理水平提升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此外,“渤海贝仓”前期建设已累计投资逾3亿元,后期仍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因此资金仍然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渤海贝仓建设的扶持力度,如在资金上能为企业担保进行银行无息贷款,在税务上进行减免、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扶持建设单位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

(二)海洋牧场出海航道尚未打通。通过前期的建设和底播增殖,海洋牧场的收入明显增多,但是目前海洋牧场没有港口码头,产品运输有困难。建议在大口河及西港建设港口码头,打通海洋牧场出海运输通道。

(三)水产品精深加工少。目前我县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共五家,主要以冷冻鱼、冷冻虾、虾皮等加工为主,基本为初级加工,没有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为贝类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提供土地指标,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企业产品批号申请问题。我县DHA产业发展迅速,是我国重要的DHA生产基地,其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专利,提取技术和生产工艺均已成熟,目前正在申请“健准字号”产品,但迟迟未能获批,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协助解决发展难题。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向海、向洋、向未来,大力实施“耕海牧渔、走向深蓝”海洋发展战略,持续壮大“虾贝虫藻鱼”特色渔业经济,培育打造“水港网高游”现代海洋产业。同时履职尽责,抓好安全生产、伏季休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

(一)一是继续壮大“虾贝虫藻鱼”特色渔业经济。以友发、海城、海阔、正海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南苗北育”“育繁推”一体化。大力培育滨州盐田虾、汪子岛鳎麻鱼、卤虫卵等地方性知名品牌,推广金刚虾、加州鲈鱼、石斑鱼等新品种规模化养殖,加大卤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抓好“渤海贝仓”、海洋牧场建设,投放贝类苗种对牧场资源进行直接修复,积极打造部级海洋牧场。争创海城半滑舌鳎部级原种场,打造正海文蛤、牡蛎省级原、良种场。二是打造“水港网高游”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涉海项目,针对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工装备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培育海洋发展新动能,确保大口河渔港码头开工建设,加快博盛港务等3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建设。培育壮大海忠软管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渔业与文化节庆、旅游观光等融合发展,加快休闲海钓场建设。三是推进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东风港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经济禀赋,以套尔河为轴线,构筑“东部旅游生态园、西部临港产业园、南部现代农业园、北部港口物流园”四大产业园于一体的西港经济园区的战略布局。

(二)服务民生方面。一是强化规范监管。严格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政策,严格海洋伏季休渔管理,确保用海和渔业生产秩序规范。完善水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推行水产品合格证制度,圆满完成省、市、县三级抽检任务,确保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二是强化公益服务。持续开展职业渔民培训,培训渔民80人次以上。继续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渔业修复等项目,逐渐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可捕量。三是强化安全生产。持续强化海陆联防联控,定期开展涉渔“三无”船舶集中排查治理、违规渔具清理整治、打击海上走私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强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海洋涉渔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海洋涉渔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我县海区渔区秩序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