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时间:2022-04-25 10:58:00

市政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组织实施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于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围绕主题主线,突出“四个牢牢把握”、“四个着力”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各类园区聚集发展、城市乡村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在建设幸福、实现跨越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进字当先,好中求快、快字当头”,突出主题主线不放松,锁定争先进位不动摇,始终保持跨越发展、加快赶超的强劲势头。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跨越发展这个根本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牢牢把握转型升级这个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城乡统筹这个关键抓手,加速推进城乡建设;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动力,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主要预期目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223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亿元,增长16%以上;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增长12%以上,利用外资持续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20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突破100亿元。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

(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50元,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四)万元GDP能耗降低3.7%,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控制在12%以内,主要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确保完成省下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着力保增长。

坚持投资拉动。我市正处于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阶段,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投资拉动,以大投入、促大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

狠抓重大项目。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尤其要谋划、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特大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全省和国家规划(计划)盘子,获得更多上级支持;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精心筛选确定1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强化政策扶持、强化资源保障,确保投资500亿元以上,真正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强化多元融资。健全金融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争取新增银行类金融机构10家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超200亿,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4.8个百分点;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力争境内外上市(挂牌)30家以上,直接融资过百亿;强力招商引资,各县市区都要确保引进5个投资10亿元以上、1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另外,要推进全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科学谋划项目,力争国家资金;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推进资源整合、存量盘活等。

破解土地制约。推进“两区同建”、促进增减挂钩、加大土地整治、提高利用效率,土地挖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开发区,优先保证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今年完成12家企业的搬迁改造。加快产业园区内村庄搬迁步伐,争取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坚持以现代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提效益。

聚焦现代产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成型,下一步重点是壮大和提升。要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细化产业链,全面壮大“产业树”;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进军,向高附加值环节进军,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优势环节做大做强,短板环节补齐填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聚焦骨干企业。围绕“10+3”主导产业,精心筛选100家骨干龙头企业,政策优先倾斜、要素优先供给、服务优先保障、难题优先解决,努力做优特色、做强配套,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旗舰”企业。

聚焦园区建设。从体制上理顺、财力上支持、人力上保障,促进要素向园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群、企业向园区集中。市经济开发区要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尽快升格为部级开发区。各县市的省级开发区、高新区要着眼争先进位,把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支撑区域跨越发展的隆起带、增长极。

聚焦产业集群。县市区要在“10+3”主框架下,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抓骨干企业、上重大项目、搞招商引资,引导中小企业依托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培育上下游产品衔接、大中小企业配套,拥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行业话语权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坚持以“两区同建”为突破口,着力促统筹。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一是拉框架,实施大路网工程,建成城区外环快速路,建设外环快速通道(德滨、德商、济乐、青银),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抓好东部新区“三纵五横”、生态片区“三纵一横”主路网建设;

二是强功能,按照“九通一平两化”标准,把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重点建设高铁新区及东北城“四供两排”,提高产业承载力;

三是提品位,抓好“三河六岸”实验性、示范性区段建设,开工建设7个示范性、标准化大社区,启动太阳塔、太阳湖、太阳岛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阳城景观,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13年创建成功。

县域经济赶超跨越。按照“小县大城”的思路,县城与开发区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以示范镇和重点镇建设为龙头,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和旅游名镇;坚持分类指导,开展比学赶超,促进县域经济整体提升。

“两区同建”加速推进。以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生产方式集约化、生存环境自然化为目标,以实施土地整治挖潜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两区同建”进程。2012年,启动农村社区108个,建成规模产业园区300个,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900公里,解决4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四)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转方式。

强化自主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新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0个以上;确保“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专利申请和授权增幅达到10%以上;强化柔性引才理念,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150人以上;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节能减排。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7%左右。完善防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力争境内五条主要河流全部稳定实现五类水质、县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递增5%以上、实现县县都有一处人工湿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水平。

(五)坚持以“六大体系”为突破口,着力惠民生。

就业保障体系。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适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净增4.2万人,医疗保险扩面净增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完善社会公共救助,为弱势群体编织“安全网”。

就学保障体系。加快学院扩校升级进程,加快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为“10+3”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大力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年底实现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楼房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招聘教师1500名。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治安工作。

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把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医保报销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办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住房保障体系。落实责任、落实土地、落实资金,新开工建设18800套(户)保障性住房,年底前竣工60%以上(连同结转)。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供给,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与危房改造。

文化服务体系。市博物馆尽快投入运营,大剧院早日建成使用,启动市图书馆新馆、美术馆建设,做好“十艺节”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