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

时间:2022-05-16 02:59:00

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

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以2011-2015年为规划期

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加快人才发展是全国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国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未来五年,是全国经济社会和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要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全国人才发展情况

以来,全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到2010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9.52万人,形成了一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召开了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编制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改进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实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制、岗位管理合同制、人事关系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人力资本出资试点工作。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的实施,资助鼓励各类人才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开展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席技师”、“名师名家”等系列人才工程,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加强学术、技术交流等措施,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国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15人次(其中国家“”6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5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3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01人次(省特级专家1人,省“”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1人)。同时,以来,全国评选表彰突出贡献科技人才9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9人次,评选产生“名师名家”410人,行业“首席技师”28人。全市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才有9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才有500多人。

人才发展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并逐步融入长三角、海西区、全国人才服务市场体系。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院(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3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21个,招收进站博士30余人;建立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高新企业技术中心11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5家。

人才统筹协调开发不断推进。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抓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强、最紧的环节,各类人才逐步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流动和优势产业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达到60.2%。出台了《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和市“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开展科技、农业、医疗服务活动。评选表彰了两轮199名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累计选聘33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学一门农业技术”活动,资助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充实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人才工作例会、人才工作联络员等各项制度,初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针对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职能,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和人才服务过渡,人才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制定出台《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07-2010年,市本级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有力支持了人才工作重大项目开展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二)当前全国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人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发展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缺乏比较优势,人才难引、难留问题比较突出,等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抓人才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重物轻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做到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优先谋划人才开发,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时优先调整人才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时优先提升人才层次,安排财政投入时优先安排人才投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企业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共识。全国与国内、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人才发展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的数量规模、层次结构都有较大差距。如全国2010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787万元,而杭州市为1.6亿元,苏州、无锡等城市人才发展投入达到财政一般预算的3%左右;全国2010年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1000人左右,而杭州、宁波分别达到1500多人和1300多人。

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局限性,人才来温创业创新“环境气候”先天不足。全国处于“长三角”、“海西区”城市群边缘,经济发展接受“长三角”、“海西区”正面辐射和人才外溢明显弱于其他城市,人才竞争不具地区比较优势。全国块状产业经济特征明显,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相对于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环境更不如意,人才的发展空间狭小,形不成人才吸引力。温州地域相对封闭,语言自成一系,具有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这些也是温州很难成为人才创业创新首选之地的重要原因。

产业低端特征明显和公共创新载体平台低小,吸纳人才能量不够。近年来,全国产业转型进展不大,规模企业也多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空心化”愈演愈烈。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规模工业企业所办的科技机构等科技创新机构数量以及科技经费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来温创业创新。

人才政策缺乏比较和竞争优势,创新力度有待加大。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出台一些人才政策,政策方面缺失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相比较,仍不占优势。如全国引进人才最高奖励为150万元,而浙北苏南部分城市最高达到200至300万元。同时,在人才配套政策方面,全国的产业扶持、创业资助、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政策缺乏操作性和实效性。各地、各部门人才政策执行力度不一,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肠梗阻”现象。

城市生活成本高和公共服务产品少,对人才形成“挤出效应”。温州消费水平比较高,生活成本一直较高,尤其是房价更是畸高,引才、留才的难度很大。同时,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历史欠账多,与一些中心城市相比,仍然显得薄弱和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以及生活休闲等公共产品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期间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全国正处在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转型时期。今后5年,是全国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主要要素是人才。要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温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时期,是全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人才素质结构要求更优。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资源优化布局,但也对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目前,人才结构调整总体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高层次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力培养引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温州人才开发的首要任务。

人才竞争不断加速。随着人才国际化的推进和全国统一人才市场的逐步形成,人才资源跨地区、跨国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源市场化、国际化配置趋势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这有利于引进急需管理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但优秀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主动融入国际、国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人才和智力资源,更加注重稳定核心人才、引进急需人才。

人才协调发展要求更高。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温州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1650”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发达区市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县快速崛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立促进人才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和人才智力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同时,融入长三角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共同发展,需要在发挥本地人才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人才和智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和共享。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加快。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从主要看待遇问题向注重事业发展平台转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才开发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广领域拓展,人才开发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转变,由政府为主体向用人单位和人才自身为主体转变,由政策主导向法制规范转变。人才政策将从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向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政府服务为辅转变。政府将更加注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法规体系,健全服务功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抓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着力点,以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根本,以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动力,大力培养、集聚和用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总目标和出发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运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需求导向,引培并重。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导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力争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优先满足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按照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和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温州创业创新。

——高端引领,统筹开发。以优化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素质为主线,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实用性人才为主体,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人才成长,倡导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人才资源统筹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条件。着眼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各种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三)发展目标

完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到2015年的各项指标任务,培养和造就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规模适应的人才队伍,形成若干集聚能力强、创业创新活跃、体制机制活力高的人才特区,“才聚温州”初见成效,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建成连接“长三角”与“海西区”的区域人才强市。

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0万人以上,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1500人以上,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8%以上;产业、区域人才布局趋于优化,人才的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4.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2%,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13.5%。(见附件1)

三、人才发展主要任务

(一)提升人才队伍实力

1、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以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冲击国际国内科技前沿、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规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创新团队。到2015年,全市具有博士学位人才1000人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才1500人以上,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2000人以上。

主要举措:市、县(市、区)制定、完善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建立专项育才、引才资金,形成一套覆盖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并上下贯通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强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专项奖励和配套科研经费,落实继续教育、税收、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特殊政策,为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扎实支撑。加快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统筹利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引进全国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金融证券等公共服务领域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人才。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重庆、长春等人才和高校密集城市建立一批招才引智基地,建立鄂、川、渝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实施“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洽谈对接。利用温州人团体、各类海外侨团、留学人员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20个左右的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并发挥好作用,建设在外温籍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加强国内和世界各地温州人才的沟通联络。发挥人才中介机构作用,鼓励知名猎头公司和人才咨询机构来全国开展业务。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先进理念、敢于创业、善于创新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后备人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柔性使用高层次人才工作。健全突出贡献人才、拔尖人才等重点人才联系管理制度,发挥他们在提携后人、咨询建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更加重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基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全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基础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现数量“倍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主要举措: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着眼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等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发交通运输、物流、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化工设备与机械、新能源、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产品制造、工业电器自动化、现代服务与贸易业、化学工业专门人才。着眼于加快城市转型,大力开发规划、建筑、景观、工程、环境等专门人才。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教育、宣传文化、医药卫生、社会管理等社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发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与公共卫生学、社会工作、人文与管理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专门人才。(见附件2)

3、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党政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清廉、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15年,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党政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主要举措: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各级干部素质。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继续实行公务员培训学分制,规范初任培训,突出任职培训,强化在职培训,深化专门业务培训。选送市管干部、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到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及新加坡等地学习培训,支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知名高校干部培训资源,建立若干个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办好温州网络学堂。推进竞争性选拔常态化、规范化,探索推进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空缺预告提名工作。落实《考绩法》、《绩擢法》,全面推行“考绩择才”、“赛场挑才”、“挂牌招才”,树立选人用人的良好导向。加强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培养选拔,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拓展干部交流挂职渠道。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以及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党政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提高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以培养现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通晓国际经济规则、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职业经理人占40%以上,培养造就100名左右能够引领温州企业发展,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精英企业家。主要举措: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建立集中培训、相互交流、到知名企业挂职等形式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市级每年抓好100名左右重点企业家、企业高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通过设立“成长型企业经理人大讲堂”等载体,强化成长型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提高全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建立职业经理人职业培训制度,开展适合温州民营企业特点的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重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在国内和国(境)外选择信誉好、师资强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注重培育一批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本地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网络学院”。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以大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符合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6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1:3:6,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5%以上。主要举措:坚持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和盘活本地现有人才并重,坚持政府引导和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并举。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培训,以“四新”为主要内容,采取短期脱产进修、专题培训、项目培训、岗位培训、网络学习以及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等继续教育形式,分级分类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知识更新培训;抓紧抓实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的培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的不断提升,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加强学术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拔尖人才及学术、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对象,市级层面每年选派20-30名重点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高校脱产进修、实习研究;每年举办8期左右省、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强化全国学术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提高技能人才的技术知识和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万人。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企业与院校、公办与民办、企业内训与外训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开展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完善技术工人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和鼓励本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参加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本土化”进程。发挥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基础教育的作用,建设一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部级高职示范院校,进一步推广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依托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创建一批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要求,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大批经营能人、生产能手、能工巧匠,培育一支懂科技、能创业、会经营、有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5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主要举措: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学校、农函大等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建立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机制,继续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市场信息、技术支持、财税扶持、项目对接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以人才培训和岗位开发为基础,重点培养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1.5万人。主要举措:研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探索建立贯穿高校专业教育、社工入职教育、社工继续教育各阶段衔接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平台建设,以各类社会组织为平台,研究设置和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探索科学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积极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网络体系。建立10个左右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和实务训练基地。

(二)推进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1、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高中教育入学率居全省前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好工读学校。

提升高等教育。办好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使两校整体办学实力分别达到国内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建设合作与交流。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继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示范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人才紧缺相关专业的规模。支持高校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研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发展职业教育。以调整校网布局和专业结构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教育部“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实验区为核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所综合性技师学院,市本级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基地,基本建成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各县(市、区)建好1-4所品牌中职学校,引导优质高职院校在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举办分校区。到2015年,建成部级、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5所。

完善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社会教育网络。全面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全社会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至少要建好一所社区学校,其中市一级社区学校达到15%以上,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5个以上,创建若干个部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2、优先推进非公企业人才开发。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格局,做到各类人才优先向企业流动、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集聚、科研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强化企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支持,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平等享用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储备和柔性使用国内外优秀人才,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制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政策,促使人才加快流向企业。完善适应企业人才实际的户籍、社保、人事档案管理等制度,重点解决企业优秀人才的住房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发挥人才市场作用,满足企业人才开发的专业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人才发现选拔、评价使用、保障激励制度,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和创造力。开展优秀聚才企业(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评选爱才企业家。通过5年努力,培训规模以上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后备人才5000人次,培养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7万人以上。到2015年,非公企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65%以上。推进企业“二站二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设,到2015年建成2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0家部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成200家以上部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招才引智和人才创新搭建平台。

3、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区和试验区。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依托在温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增加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技研发创新人才的集聚作用,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区。围绕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承接大项目的战略性大平台建设,加快现有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业创新孵化器,大力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等一批区域性创新载体,打造产业人才集聚区。围绕“1650”大都市发展格局,在大都市核心区(鹿城、龙湾、瓯海、瓯江口、洞头、瓯江北岸)成为全市人才中心密集区的同时,推动6个大都市副中心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密集区,推动50个左右的中心镇、主要功能区成为产业人才、区域人才的重要聚集区。积极把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建成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依托高新区、园区、科研院所、大企业等,建立10-20家市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和“改革试验区”。在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探索实施“人才特区”政策,实施特殊人才政策,建设特优人才环境,打造人才发展示范区。

4、构建城乡统筹的人才发展格局。

加大城市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人才工作格局。依托科技职业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人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和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市直单位、发达区市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加强党政干部对口挂职锻炼、急需紧缺人才定向培训工作,落实引智项目、科技项目对接及人才资源共享等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深化“专家咨询服务团”和“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多形式开展城市优秀教师、医生、科技人才下乡和对口支教、支医和科技服务,加强和改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对到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才,在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农村企业就业,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选聘质量,到2015年使行政村选聘大学生村官覆盖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实施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大学生村官“学一门农业技术”活动,继续资助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人才力量。

5、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环境。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抓好拔尖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住房和人才限价商品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制定人才公寓建设计划,通过政府投资建、支持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建等形式,在城区、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一批以大学生人才公寓为主的人才公寓,创造良好的安居环境。针对人才的诉求,研究制定人才户籍迁移、子女就学等具体政策,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优化促进人才发展的服务环境。健全社会保险、企业用工登记、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引进手续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人才网络在线服务,满足人才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开发人才测评、人才管理咨询、人才薪酬设计、人才培训引进等公共服务产品。加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查询等公共资源服务。成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环境。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创业创新实践中的贡献,形成重才爱才、识才用才的社会环境。让各类创业创新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注重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面向社会的科学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要求的人才建立分类分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德才考察标准和考察办法。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组织由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试点,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以任期目标为依据、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2、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实施“突出重点培训一批、强化实践锻炼一批、创造条件提拔一批、狠抓源头挖掘一批、跟踪管理培养一批”的年轻干部“五个一批”工程。

3、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引导建立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优质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渠道,打破人才身份、区域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制定宏观引导政策,促进人才跨县区优化组合,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4、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鼓励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产权激励制度。建立多元化奖励形式,由政府的示范引导转变为全社会参与,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不断健全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四、十大项目

根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八项重点人才工程,期间分解实施十大项目。

(一)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从2011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电气、泵阀、鞋革、服装、汽摩配、精细化工、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方面,从海外引进8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争取有30名以上进入国家、省“”。

(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制定出台市级重点创新团队遴选管理培养办法,加强对重点创新团队的扶持和管理。开展2个批次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分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教育创新团队三类分别遴选,培育打造60个左右市重点创新团队,争取其中10个左右进入省重点创新团队。

(三)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着眼推动和引导民营企业科学开发人才资源,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温商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集聚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统筹开发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全国人才开发的主体。

(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计划。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选拔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显著成绩、有较高专业造诣、被同行公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2015年,选拔10名左右的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100左右的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继续做好省特级专家、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落实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继续教育、科技资助等优惠措施,加强管理期考核,发挥好拔尖人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551人才工程。在全面总结1998-2010年“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制定实施551人才工程(2011-2020年)。到2015年,培养700名左右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20名左右在各自学科领域内达到国际前沿或国内先进水平、能引领学科建设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第一层次学术和技术领军人才;选拔和培养200名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具有省级以上学术和技术水平、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第二层次高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500名左右在全国各自学科和产业领域内起骨干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第三层次年轻优秀后备人才。

(六)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着眼于文化大市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造诣的人文社科理论专家,一批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等新闻出版专家,一批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一批既懂宣传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专家。到2015年,在全市宣传文化领域培养选拔100名左右在本行业或本学科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七)技能带头人培养计划。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能的技能人才带头人。到2015年,建成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500名高级技师,评选50名行业“首席技师”,评选200名工业行业、服务行业“名师名家”,并在全国“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评选中取得突破。

(八)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实施“三个一”教师培训行动计划,以校本培训为主载体全面轮训10万教师;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主阵地重点培训培养1万名骨干教师;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访学、进修,培训培养100名温州教育领军人才。到2015年,培养造就10名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名家;第一层次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达到500名;第二层次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达到2000名;第三层次骨干教师达到5000名,形成教育名家、名师名校长、“三坛”、学科骨干金字塔型高素质教育人才梯队,构建“大师+优秀团队”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创新人才队伍。

(九)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对引进的卫生人才给予专项补贴,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卫生人才给予相应的奖励。到2015年,全市引进高级卫生人才500名,培养高级卫生人才2000名,培训基层卫技人员5.5万人次。

(十)人才公寓建设推进计划。结合城市“退二进三”和公共租赁房建设计划,完成20个以上人才公寓(大学生人才公寓)布点,5年时间全市开工建设和可供分配的人才公寓(大学生人才公寓)不少于30万平方米,解决1万人以上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努力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推动政府人才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内容,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重点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对人才发展专项投入、人才政策制定实施、重点人才引进、人才创业创新载体、人才公寓建设等重点工作重点推进、重点考核,建立健全人才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二)强化投入保障。实施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市、县(市、区)政府建立并完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占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要达到0.5%以上,且增长幅度要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幅度,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人才发展资金,形成上下联动,上下匹配的全市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模式。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设立人才开发资金。充分运用金融信贷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优先贷款投资人才开发项目,探索社会募捐等形式投资人才开发项目。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其他形式的资本参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动。

(三)强化实施保障。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人才工程的实施办法,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制定计划,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本规划,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发展目标任务,注重配套衔接,形成统一完善的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制定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控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年度和中期评估,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开展人才工作战略性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强化人才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制度。推进人才信息化建设,完善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广泛宣传规划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以及重大举措,宣传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典型事例,特别是加大对杰出人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