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利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部署

时间:2022-06-01 04:46:00

人利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部署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2009年工作回顾;2010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着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创新,强化公职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着力整合完善人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全面加强、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改革创新,政府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以完善制度和提高素质为核心,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全面加强人事编制队伍建设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传达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研究分析形势,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紧紧围

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勇于创新,注重规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着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创新,强化公职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深化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出台规范聘任制公务员管理的配套文件,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一是按职位需求确定资质条件;二是制定总薪级表实施职级管理;三是以职位序列为基础实施专业化分类管理;四是探索职业年金的补充养老模式。南山区、光明和新区部分市直单位积极参与试点工作,招录了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积极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理念,深入推进公安专业化改革,草拟职位设置与管理、考试录用管理、任职定级、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能级管理等六个配套文件,并初步建立起与专业化改革相适应的有别于综合类公务员的独立薪酬制度,搭建起适应专业化管理要求的基本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经积极争取,我局于2009年8月批准我市为全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首个试点城市,目前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此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了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工作。

创新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严格规范考录程序,堵塞漏洞,以制度创新确保考试录用的公开、公正。进一步规范职位设置资格条件,加大考官交流力度,扩大考官遴选范围,引入非公务员面试考官,尝试非结构化面试方法,加强考录工作的监督;试行综合类和行政执法类分类考试,在警察招考中按公安专业化改革确定的六大职系分别设置招考科目,在确保公平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考录工作的科学性,圆满完成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年度任务,社会反响良好。

继续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实现全员聘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调研,拟定相关方案,为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做好准备。盐田区作为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完成了该区教育系统第四轮聘用工作,龙岗区也在卫生系统试行了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根据一些单位和行业的特殊人才需要,研究制订了文艺体育等类别职员的特殊招聘办法;规范了全科医师的招录、培训、考核和人事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各项制度,推进各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加强培训规划,拓展培训渠道。印发《2009-2010年深圳市人事(编制)业务培训纲要》。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北大、清华、南大、哈工大等知名高校,先后举办发展经济、行政执法、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题高级研修班。拓展涉外培训渠道,落实粤港公务员交流培训计划,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人员参加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同时推行培训成果“分享法”,扩大培训受益面。

稳步推进机关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全市机关工作人员规范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增拨岗位津贴及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制定了《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工资分配方案》、《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计划总体方案》,率先创设较为完整的聘任制公务员薪酬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完成了聘任制公务员和雇员的薪酬标准调整方案。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规范用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区在整合协管员队伍规范管理方面取得了实效。在深入调研和总结各区经验基础上,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管理的若干意见》,为全面规范临聘人员管理提供了指导。我们还会同市教育部门提出了中小学临聘教师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进一步规范军转干部接收安置的条件,建立健全公开、公正的接收安置制度,将竞争性考试安置范围扩大到团职军转干部,圆满完成年度军转安置任务。

(二)着力整合完善人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全面加强。

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市里出台《关于加强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六项配套政策,细化操作办法,启动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工作,切实给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等方面以政策扶持。宝安区出台了加快引进各类人才的若干措施,创设宝安区杰出归国人才和杰出创业人才表彰制度,对引进人才给予社保、人事费、招聘费等财政补贴,并在市财政资助的基础上予以配套资助;龙岗区财政拨出5000万元为在龙岗创业创新的中高层次人才实行补贴或资助,福田区开展首届“福田区杰出人才”评选活动

,南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首批高层次人才公寓,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全市组织选拔推荐了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选拔了50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家单位新获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新增12家博士后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工作和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强化。

全面梳理整合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工作流程。制定《深圳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修订人才引进目录,打破传统“学历+职称”的单一人才评价标准,逐步引入能力、经历、业绩、贡献等多重要素,探索创新人才引进综合评价机制。龙岗、南山两区贴近企业服务,成功举办了“优才2009”百家企业中国行、“名企名校行”专场招聘等活动。市政府也成功举办了我市第6次海外揽才活动。全市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提升,全年共接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48745人(本市院校毕业生9607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量的87.33%;引进在职人才2002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量的87.74%。

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创新力度。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对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进行了清理和规范。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方式创新,继续推广网上申报、网上评审,扩大考评结合和以考代评的专业领域。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力度,继续举办“深圳博士后创新讲堂”活动,创设“境外专家鹏城讲堂”,打造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将继续教育覆盖面扩展到民营及中小企业。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完善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评选条件和程序,圆满完成了2009年度的申报评选工作。

加强对全市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定人才中介机构现场招聘服务的地方标准,开展人才市场“诚信月”活动,提高行业的整体诚信服务水平。推动成立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协会,搭建人才中介机构自律与合作的平台,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大人才中介机构的执法和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共查处违规案件16宗,注销15家机构的执业许可证,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面对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专项组织“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免费开放人才市场,举办深圳市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及多种形式的毕业生招聘会,鼓励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尤其是深圳生源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起草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施办法、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管理办法等政策,切实加大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宝安区积极推进生源毕业生“展翅行动”,福田区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功举办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按照“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的目标,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发表“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谈话25周年,增加了多项重要特色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大会影响。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境外机构以及国内3100多个单位和机构、5000多名专业代表参展参会,7万多人次进场,促进和扩大了国内引智单位与国(境)外组织间的广泛交流和合作。由于大会在深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将该大会长期落户深圳。

(三)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改革创新,政府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认真做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点就政府职能转变、大部门体制、层级事权划分等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开展调研,与相关部门就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产业发展管理、市场监管、食品监管、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深入探讨,着手草拟机构改革方案。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做好法定机构试点单位管理办法起草工作的协调、督促,首个试点单位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已正式运作;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的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已批复;推进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对第一批试点的25家事业单位,提出了初步审核意见;重新确定事业单位最高行政管理岗位等级;推进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南山区率先对事业单位进行类别划分,为下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了准备工作,并对区属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实行改革,逐步实行“以事定费”和“购买服务”的供给模式。

推进专项体制改革,优化行政运行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专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设立新的功能区管理区、调整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事权、房地产权登记体制、招商引资工作体制、盐业管理体制以及推进考务资源整合等方面,拟定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意见。此外,按照规范管理、保证急需、留有余地的原则,适应管理重心下沉,充分考虑基层政府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的实际,为各区调整新增行政编制、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和参公事业编制2000名。同时,大胆改革机构编制管理方式,赋予行政机关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自行确定内设机构的数量、名称、职能、员额的权限,受到普遍好评。

在全面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全市人事编制系统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多项活动,着力强化内部建设,全面提升了人事编制工作队伍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编办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市引智办被评为全国引智系统先进集体,深圳市和市人事局被评为全省军转安置先进单位。

回顾2009年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出台高层次人才“1+6”文件,设立投资推广署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毕业生就业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公安专业化改革、聘用制公务员试点、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管理方式等,突破了传统体制和机制,凸现一系列亮点;始终坚持规范管理,改进完善公务员考录方式、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规范临聘人员管理,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整体效能;始终注重抓落实、讲实效,探索开展人事审批业务集中办理模式、推进人事编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大大提升了人事编制工作的效能和水平。这些工作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人事编制工作者的同心同德、努力奉献而取得的。我谨代表市人事局(编办)的同志们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尚存诸多不足。一是人才资源管理工作与我市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仍有较大差距,人才总量和结构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求;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仍较为粗放,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有待提高;三是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相对滞后,机构编制科学规范管理机制尚待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虽有近年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我市人事编制管理事权被逐步上收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人事编制系统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新形势下新的使命任务认识不到位,对人事编制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二是工作思路上解放思想不到位,在新形势下推动改革面对困难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改革创新的动力不够足,敢于创造性的执行上级政策、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传承发扬不够;三是工作统筹协调不到位,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推进中对基层的具体指导较少,工作推进中发生的问题信息沟通不及时、研究处理不充分,人事编制工作发展不平衡,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一盘棋的局面尚未形成;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中,市与区之间上下联动不够,横向工作关系协调配合也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工作的统筹推进。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给我市人事编制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对我市的人才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重大冲击。同时,我市将要全面启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编制领域的其它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要花大力气、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当然也要看到,我市经过前几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相对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架构,为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也为我市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了机遇。在这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要做好人事编制工作,必须有比以往更大的魄力、更高的智慧、更多的辛劳,切实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改革创新面临更多的困难,人事编制领域直接关系人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敏感;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事编制工作所涉的政府运行机制、事业体制、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秩序等方面的积弊不少,直接制约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只有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困局、求得发展。各级人事编制部门一定要看清这个大趋势,强化大局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淡化部门观念、本位意识、观望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化解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是坚持民生为本。保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目的是改善民生;而保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这需要人事编制部门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和机制体制保障。人事编制工作中,毕业生就业促进和人才工作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是着眼于改善民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核心内容也是提升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以坚持民生为本作为人事编制系统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核心理念,切实加强调研,不断改进作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总体目标和推进路径的关系,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坚持全市统筹。人事编制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群众性都很强,人才工作、毕业生就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录用、津补贴规范、军转安置等日常工作,都需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市区联动、部门协调,增强合力、提高效率。尤其是改革工作,无论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省里、市里都已经明确了时间表,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今年也将在市、区所有行政机关全面启动,各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早做准备,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协调推进。

今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解放思想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于服务“一保四抓”,贯彻人才强市战略,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素质公职人员队伍,不断提升人事编制部门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以完善制度和提高素质为核心,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根据“分渠道发展、精细化管理、职业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按职位性质将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位归入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类,打破单一发展模式,分别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入职、晋升、转任、薪酬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深化公安专业化改革和公务员聘用制试点。尽快出台公安系统警察考试录用、任职定级、职务晋升、职务转换、能级管理等配套制度,全方位实现新制度入轨运行。扩大和完善聘任制公务员试点,修订职位目录,出台招聘实施细则、职业年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

推进公务员培训创新。结合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公务员分级分类培训制度,探索研究各级各类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认真选择甄别培训课程和教材,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的部署,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确保年底前完成全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按岗聘用工作;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逐步建立体现服务绩效、劳酬相符、公平合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模式;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入口管理制度,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招考的组织权逐步下放到各区;围绕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抓紧拟定试用期、考核、奖励、处分、岗位竞聘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认真做好军转工作。今年我市的军转安置任务依然很重,各区、各部门要把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拓宽安置渠道,挖掘安置潜力,尤其是各区要发挥安置主渠道作用,在去年新增编制中预留一部分来安置军转干部,确保完成任务。

规范机关事业单位雇员和临聘人员管理。按照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要求,进一步研究雇员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通道等问题;尽快修改完善雇员管理办法,逐步将雇员招录权限下放到各区和各单位;严控临聘人员总额,规范临聘人员的管理,尽快出台临聘人员员额核定和管理办法。

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惩戒和权益保障制度。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纪律建设,严格责任追究,依法依纪开展惩戒工作。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权益保障制度,根据《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务员申诉的办案工作规则,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大人才工作力度。

积极落实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6”文件。抓紧细化操作办法,创新工作举措,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保证高层次专业人才切实享受政策优惠;建立健全专家服务体系,协调解决好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环节的问题,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做好知识产权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点工作。依托博士后联谊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促进企业和博士后的交流合作,为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打好基础。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市户籍人口规模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类人才资源开发情况的研究和人才引进工作的预警分析,及时调整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条件,探索实施人才引进综合评价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人才队伍结构和人才资源布局的优化。

加快推进海外人才来深工作步伐。尽快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长期落户深圳为契机,继续做大做强交流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我市驻海外机构的人才联络作用,加大留学人员引进力度,加强与国际知名猎头公司的联系与合作,组团赴海外开展第7次揽才活动;建立海外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完善海外人才保障制度,继续加大留学生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全面优化海外人才的创业环境。

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针对本市生源和本市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现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及时组织就业培训指导,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和毕业生实习基地的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努力提高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发展问题的调研,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品牌,推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组建市考试院为契机,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人事考试考务平台,构建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考试方式、方法、内容的创新力度,不断扩大人事考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探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

(三)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省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完成市一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工作,并提出区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此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和市、区、街道事权,重点在城建交通、产业发展、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加大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力度;推进精简行政层级的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功能区和管理区;推进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法定机构试点、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岗位等级管理等三项改革,力求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做好深化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工作。督促、指导区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协调推进专项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研究公安体制和警务机制改革,调整公安系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引导警力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优化整合社区工作站体制、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劳教和监狱警察专业化改革、调整完善街道综合执法等工作。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明确事业单位的设立标准和公立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标准,修订中小学机构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调整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比例。协助处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遗留的相关问题。赋予事业单位在领导职数限额内自行确定内设机构的自主权。建设事业单位网上监督管理系统,加强联检部门协作,加强登记管理指导,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梳理调整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人员出入编管理,加强对各部门“三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改革推进和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四)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全面加强人事编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编制队伍,是提高人事编制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的基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切实强化自身建设。

要进一步端正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紧密结合全市开展服务年活动的要求,树立服务为先、服务为责、服务为本的理念,强化宗旨教育,让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思想,真正内化为人事编制干部的自觉意识,外化为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能力。面对复杂的人事编制工作局面,在工作方法上一定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突出重点,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针对性、预见性、实效性和协调性。

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进建章立制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尤其要加快人事编制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各类基础数据库,健全人事编制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

同志们,2010年的人事编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全市人事编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