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工作计划(共5篇)

时间:2022-02-26 09:23:16

国税局工作计划(共5篇)

第一篇

一、大力组织收入,保持与经济协调增长

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强化组织收入绩效考核。掌握全市税源形势,科学分配全年收入计划,加强重点税源监控,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入库税收比2014年增长10%以上,与经济保持协调增长。

二、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以服务发展为己任,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力度,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快速办理各项减免退税,增强落实优惠政策的主动性,帮助企业用活用足政策,促进企业经营提效和居民收入倍增,发挥税收调节经济、促进增长职能作用。

三、深化征管改革,提升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

稳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巩固前期工作成果,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为全面深化征管改革做好铺垫。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提升风险应对成效,增强风险提醒和纳税评估的针对性。

四、规范税收执法,促进依法行政

加强执法责任制考核,合并实施执法督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巡视检查,加强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督促各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实施整改。推进集约化稽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保障和优化税收执法环境。

五、加强效应分析,巩固“营改增”改革成效

加强“营改增”改革试点后续管理与服务,关注企业经营形势及其税负变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税负情况开展调研,了解改革试点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总结改革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对策,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六、改进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税收关系

贯彻落实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各税种管理,强化政策服务,重点做好政策解读、政策咨询、税收宣传、日常办税等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扩大网络发票推行面,巩固办税一体化平台应用,做好网络平台下的办税服务。不断完善行政集中审批方式,提升审批效率。加强纳税人权益维护,提升12366热线服务质量。

七、健全内部管理,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以机关党建和国税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党组织建设各项活动。加强国税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地方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公益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塑造新形势下的国税部门新形象。

八、完成市政府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做好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积极努力。

第二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在系统内持续兴起掀起学习热潮。把学习十八大精神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新党章和学习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二)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国税事业发展。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国税事业前进方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发挥国税职能作用。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税务管理服务体系。按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国税干部队伍建设。

二、依法组织收入

(三)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税收经济观,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合理分配省局下达的税收计划,提高税收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收入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考核,提高计划的执行水平。加强对税款上解入库流程的过程监控,确保税款安全、及时入库。

(四)深化税收收入分析。以经济税收关联关系为切入点,深化税收经济分析。选择经济税收热点,从收入规模结构速度、经济税收关联关系、行业和区域税负等方面开展重点分析。进一步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析调研重点税源变化情况。建立跨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定期从统计局、发改委及行业主管部门获取经济指标等信息,为深化税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做好2013年全市税收调查和减免税调查工作,并依托调查数据开展各类综合分析。

(五)强化税源监控分析。根据省局月度数据质量、申报情况监控通报和季度征管状况监控报告,依托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强化对疑点纳税人经济税源情况监控,严格核查、整改。进一步规范税收数据采集,完善税收管理工作规程,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提高税源监控水平。

三、深化征管改革

(六)科学分类分级。把分类分级作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取消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税源管理方式向分类管事、团队协作转变。按规模将全市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将税源管理职责划分为办税服务、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执法督察五类。分级管理职能,明确市局、区局、县局的职责和权限。市局负责市区纳税人的办税服务,补充税收风险分析,开展全市重点税源纳税评估,对全市重点税源和市区中小税源实施税务稽查,对省局推送的全市问责防控任务开展执法督察工作。区局负责辖区内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和中小税源的纳税评估。县局负责全县纳税人的办税服务、日常管理,全县中小税源的纳税评估以及中小税源的税务稽查案件检查和执行。

(七)实施风险管理。落实省局统一推送的风险应对工作。根据税收风险分析的结果,将税收风险分为四级,按照税收风险等级明确应对方式。对税源管理中的风险环节和事项开展风险核查。对经分析确有必要实施风险应对的,报经省局同意组织实施。全面应用风险应对工作流程,实现风险应对工作结果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和考核评价。

(八)加强大企业管理。加强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的备案管理、重大涉税事项管理、分户电子档案管理。选择一户大企业试行风险管理制度,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大企业管理模式。引导和促进税务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差异化管理措施。完善市局定点联系企业制度,召开定点联系企业座谈会,加强与大企业的有效沟通,实现个性化税收服务。根据省局评估任务,对部分大企业推行以税收风险预警为导向的纳税评估。深化纳税评估成果应用,检查评估结果执行情况。根据省局总体部署,开展以大企业和重点行业为对象的税收治理活动。

(九)集中办税服务。市、县局纳税服务部门统一管理办税服务业务。市局在市、县及九华山风景区各设一处办税服务场所,加快实现“一窗通办”。在江南产业集中区设立办税服务延伸窗口。推行集中审批,取消各区(分局)行政审批权,实行市局集中审批。对于纳税人各类涉税审批事项,实行“厅进厅出”,统一由办税服务部门受理、审核、调查、办结。行政审批办公室应主动加强与市局相关业务部门联系,降低审批风险,提高审批质量。纳税人出口退税的申报受理及审批结果实行“厅进厅出”,出口退税的单证出具(由办税服务厅直接出具的除外)、审核、调查(包括退税核查、疑点排查、发函调查、实地调查等)管理事项由出口退税管理部门负责。简化审批程序,逐步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十)夯实管理基础。梳理、调整各类日常管理事项。县、区国税局按照分类管事的工作要求,围绕49项日常管理业务,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制度。综合运用网站、短信平台、专用信函等方式,整合、归并、集中实施各类调查、核查事项。依托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对日常管理中的风险环节和风险事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错、核查。进一步推广网络发票,符合条件的企业于8月底前统一使用网络发票。限制和压缩手工票使用范围,把发票管理重点从管好“票”向管好“信息”转变,提升信息管税能力。

(十一)强化纳税评估。推行分级集中评估,市局、县(区)局明确专门机构或组织评估人员分别对重点税源、中小税源开展纳税评估。根据市政府《市本级税收征管保障办法》,市局定期采集财政、工商、国土资源、住建委等部门涉税信息,并注重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涉税信息,加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的分析比对,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堵塞征管漏洞,强化风险控管,提高案头审核水平。积极探索纳税评估向税务稽查移送案源的标准和机制,对涉嫌偷逃骗税以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行为及时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十二)集约税务稽查。整合全市稽查资源,实施市级一级稽查。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模式。逐步实现市级监控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由市稽查局组织稽查。严格落实稽查工作制度,创新稽查工作机制,加强稽查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办案质量。加大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有重点的开展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偷逃税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突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使用发票专项整治工作。

(十三)强化执法督察。优化执法督察职能调配,理顺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充实执法监督人员,创新工作手段,提升执法监督效能。继续完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与疑点信息库,强化数据分析,增强执法督察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新出台的《税收执法督察规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重点针对发票代开、注销登记、委托以及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的专项执法督察。修订完善对行政审批人员、税务稽查人员的监督制约办法,研究制定对纳税评估人员的监督制约办法。与相关部门开展综合监督检查,形成执法督察合力。开展督察审计回头看工作,全面督促自查自纠,确保税收执法督察整改取得实效。

(十四)规范岗责体系。对各层级、各部门管理职能和各岗位、各环节管理职责进行调整和规范,建立符合内控机制要求的岗责体系。做好流程控制和工作衔接,从受理资料、操作事项、操作时限、传递关系和执法文书等方面予以明确,实现工作程序标准化。不断健全征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调整相关考核指标,完善税源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税源管理质量。

四、推进依法行政

(十五)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宣传文化等增值税优惠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认真落实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调整部分消费税税率、改变部分消费税征收环节等政策,做好政策调整前的调研、数据采集、分析测算等基础性工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车购税征收管理办法》,及时研究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跟踪问效,落实和完善反馈报告制度。

(十六)加强货物劳务税管理。认真落实农产品进项税额限额抵扣办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收购和两头在外等风险较高行业和企业的税收管理。严格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办法和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定办法,突出对超标小规模纳税人的预警监控。深化异常发票审核检查。严格执行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对稽核异常抵扣发票的审核检查和处理工作,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日常管理,加大利用发票偷骗税案件查处力度。做好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推行工作。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防伪税控系统技术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卷烟、白酒等消费税重点税目的征收管理。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总局、省局统一部署,及时调整车购税价格信息采集方式,规范车辆配置参数采集内容,进一步加强车辆购置税管理。

(十七)加强所得税管理。加强所得税户籍管理,做好税种登记工作。严格备案管理,规范台账制度。强化核定征收管理,规避涉税风险。进一步推进分类管理,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强涉税事项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加强企业预缴方式管理,企业所得税年度预缴税款应不少于当年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的70%。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管理。强化汇缴数据分析、利用,做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不定期开展所得税政策落实专项检查,重点开展对高新技术等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以及税前扣除项目等方面的专项检查。

(十八)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税务系统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工作规程》,规范机构及岗位设置。夯实出口退税管理基础,规范退税流程,开展出口退税管理督查。科学测算、合理调控退税计划,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及时办理税款退库手续。优化退税服务,继续贯彻落实重点出口企业外贸包保服务,全面落实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加强出口退税信息化建设,推广运行出口退税远程申报预审系统。研究布置出口退税分类管理试行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复函及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专项整治工作。加大退税函查力度,强化出口退税预警和实地核查,全面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骗税防范机制。

(十九)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按照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积极探索跨境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非居民企业管理。严格执行税收协定,规范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开展有一定深度的情报交换工作,加强跨境税源管理,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专项调查检查。加强外资股权转让税务管理,重点协助九华山局处理好香港隆泰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地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涉税事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报告表》、《对外支付情况报告表》报送情况的专项检查。密切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开展“走出去”企业调查,防范“走出去”企业的避税风险。

(二十)做好“营改增”改革后续管理与服务。依托省局税源监控分析平台“营改增分析”模块,按月开展政策实施效应分析,掌握全市“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开展营改增试点运行专题调研。做好营改增试点后的征管风险防范工作。建立健全行业指标体系,强化分析监控,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严格规范货运业代开发票行为。对拟在下一步“扩围”试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调研,做好“扩围”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二十一)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落实省局制定的《税务行政裁量权行使规则》和《省国税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开展税收执法案卷评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税务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管理,完善涉税矛盾防范和化解工作机制,畅通税务行政复议渠道,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导作用。开展宏观税收政策研究,重点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政策和蔬菜流通环节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专题研究,做好税收政策效应分析评估和反馈报告工作。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绩效考核工作。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十二)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稳步推进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利用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围绕落实选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税收征管的关键环节开展税收执法监督。

五、优化纳税服务

(二十三)完善事前服务。全面总结《省国税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规划》贯彻落实情况。按照总局《“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统筹进度,明确措施,跟踪落实,切实发挥好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指导作用。开展纳税人服务需求调查,建立纳税人定点联系制度,实现纳税服务与纳税人需求良性互动。加强纳税人满意度分析工作,深入剖析我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现状,完善“全程、全员、全方位”纳税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加强税法宣传辅导,探索个性化宣传内容推送,完善分类辅导培训,增强宣传辅导的针对性、实效性。规范12366热线管理,提高热线接通率、回复及时率和答复准确率。及时更新12366知识库,拓展应用范围,提高咨询答复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推进风险提醒服务,做好省局交办的“税收风险提醒服务优化”项目建设,优化服务模式,整合提醒任务,完善考核指标。

(二十四)优化事中服务。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化办税服务流程,做好日常办税服务。精简办税流程内部流转环节,清理重复环节,畅通办税渠道,提高办税效率。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规范窗口设置,整合窗口功能,适时试行推广“全职能”窗口。调研“免填单”系统试点单位使用情况,拓展“免填单”范围,简化涉税表单填写,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和基层负担。依托网络平台做好远程服务,扩大网上办税覆盖面。稳步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办税一体化等多元化办税方式。认真落实办税服务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办税服务厅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涉税中介机构监管,发挥涉税中介的积极作用。

(二十五)强化事后维权。多渠道公开投诉方式,保障投诉人合法权益。完善投诉处理快速响应机制,规范投诉受理和处理程序,实施投诉事项事后回访。落实办税公开制度,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增强税务行政处罚透明度,保障纳税人知情权。跟踪了解纳税人对风险应对的意见和建议。

六、加强队伍建设

(二十六)加强班子建设。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市、县局领导班子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全市国税系统领导班子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抓好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机制,完善组织生活,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完善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班子带动引领作用。

(二十七)落实人事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探索实施竞争上岗与考察任用并举的选人办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适时开展全市国税系统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县(区)局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调整配备以及纪检组长交流调整工作。根据县(区)局领导班子职位空缺情况,选拔补充县(区)局领导班子成员,有序安排符合条件的县(区)局领导班子成员转任同级或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建立人事部门基层联系点制度,推行人事干部面向基层一线双向交流任职。开展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调研,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抓好公务员录用、回避、退休管理。做好工资福利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津补贴政策。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严格因公出国(境)管理,规范因私出国(境)审查和报批。

(二十八)加强机关党建。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道德建设为基础,加强党员日常教育与管理。按规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适时开展支部换届选举。制定《“五好”党支部考核评比标准》,完善党建制度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发挥工青妇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税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国税精神,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制作国税文化标识,丰富文化载体,提升干部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和促进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继续开展节日主题、志愿者活动、道德讲堂和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重点围绕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健全完善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等课题开展调研。组织开展、书画、摄影、钓鱼等文体活动。落实总局离退休干部工作“阵地建设年”活动,完善软硬件建设。

(二十九)夯实人才储备。坚持学以致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别、分层级实施教育培训。创新培训选拔机制,积极探索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现代培训教学方法。以税收核心业务人才为培养重点,加强风险管理、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青年税干的教育培养,鼓励新录用公务员自学会计、税收、法律、计算机等专业课程,组织实施会计、税收基础知识培训,打牢税收工作基础。坚持科长授课制。编撰岗位练兵教材,丰富岗位练兵题库,实施能手授课计划,深入推进本级岗位练兵培训工作。贯彻落实税务系统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探索建立专业人才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十)大力加强纪律建设。按照中央三个“决不允许”的要求,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追究问责,确保政令畅通。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将廉政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班的必设课程,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税教育;面向全体国税人员重点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着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力度,提升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层级,在三县一区局开展创建市级以上廉政文化示范点活动。组织实施对6个县(区)局及其所辖分局的综合监督检查,对贵池区局、东至县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回头看”。严格执行《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加强经常性财务审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问责等廉政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十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资料。坚持厉行节约,健全公务接待制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确保“三公”经费同比明显下降。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及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治理活动。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加大转变工作作风力度,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积极探索完善12366下户回访制度,进一步畅通纳税人诉求表达和民主监督渠道。

(三十二)惩治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和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严格落实《税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注重从巡视检查、执法督察、内部审计、税务稽查中梳理案源,严查违法违纪行为。继续加强与地方纪委、司法机关、外部审计、财政监督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和协调配合,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加大对案件查办工作的督促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认真做好信访和举报案件情况分析,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剖析和通报,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三十三)完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和内控机制建设。完善廉政风险内容、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对廉政风险实施动态监控。进一步深化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完善执法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控流程。把规范行政裁量权和地方财政补助经费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列入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选择部分单位开展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和内控机制建设试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的检查评估。

八、规范内部管理

(三十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修订完善机关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省局有关规定,加强公文运行情况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加强市局重大决策事项落实情况督促检查,重点做好领导批示件落实情况跟踪督办。联合国际税收研究会做好税收科研工作,提高调查研究整体水平。落实信访、舆情、应急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矛盾。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提升载体层级。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职责,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加强机关运行综合协调,做好会务服务和运转保障,加强外部联络,保障正常税收工作秩序。

(三十五)加强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夯实预算编制基础,严格预算编报。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夯实会计基础,开展系统财务专项检查,完善财务管理。强化财务收支实时监控和监督检查。稳妥推进财务公开工作,丰富公开形式。完善公务车辆管理,严格“双控”标准。认真开展银行账户备案和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档案管理。落实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跟踪管理,做好对贵池区局和经济开发区局合建综合业务办公用防、石台县局综合业务办公用房新建项目的监督指导。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继续抓好“采购目录、采购限额、采购方式和报批报备”等四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做好重大项目采购和批量集中采购工作,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

(三十六)推进电子税务管理。落实“管理到位、网络畅通、数据完整、安全可控、运行平稳”的工作要求,加强应用系统控管,做好“营改增”、深化征管改革和内控机制建设等技术支持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实施广域网络提速,实施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省内节点延伸,加强网络和视频系统运行管理。加强技术统筹,落实行政管理系统的整合提升。深化信息技术运用,扩容数据补充利用平台,提升数据利用实效,探索税企数据传输渠道,依托市局内部网站,集成教育培训网站版块。加大“四防”工作力度,强化信息安全和应急管理,完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实施数据安全备份项目,制定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预案。加强技术管理,落实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增强市级运维力量,发挥市县两级协同运维作用,保障各类应用系统平稳运行。

(三十七)完善后勤服务管理。按照管理规范、降耗科学、保障到位、高效有序的要求,加强行政事务、机关安全、设备安全等各项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后勤保障水平。推广使用新节能灯具,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与社区、街道、市容、消防等部门联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园林式单位、平安单位创建工作。

第三篇

一、全力组织税收收入

(一)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税收经济观,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合理分配省局下达的税收计划,提高税收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收入预测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考核,提高月度收入计划的执行水平。加强对税款上解入库流程的过程监控,确保税款安全、及时入库。

(二)深化税收收入分析。以经济税收关联关系为切入点,深化税收经济分析。选择部分经济税收热点,从收入规模结构速度、经济税收关联关系、行业和区域税负等方面开展重点分析。进一步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析调研省局的重点税源风险预警通报。建立跨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在数据的“取”和“予”上做好文章,定期从统计局、发改委及行业主管部门取得经济数据、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等信息,为深化税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做好2014年全市税收调查和减免税调查工作,并依托调查数据开展各类综合分析。

(三)推进税收收入质量管理。协助省局研究完善增值税和消费税流失率测算方法。做好使用新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014年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市、县区局会统报表数据的审核,提高会统报表质量。全面运行综合征管软件税收票证管理模块,增强税收票证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税收票证管理水平。

(四)强化税源监控分析。根据省局按月的数据质量、申报情况监控报告和按季度的征管状况监控报告,依托税源监控分析平台,明确税源监控数据核查整改的要求、步骤、重点,核实、整改通报反映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税收数据的采集,修改、补充错项、漏项,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提高税收数据质量。在核查、分析过程中,发现税源监控分析平台指标设置存在问题的,及时提交省局以供完善税源监控分析平台指标。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

(五)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转变税务管理方式过程中,切实保证相关制度、办法与上位法的协调一致。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税收规范性文件意见征询及异议处理暂行规定》、《税收规范性文件备案备查办法》,认真做好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合法性审核、备案备查和清理工作,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异议处理和解读工作,积极引导税务行政相对人对税收规范性文件实施有效监督。

(六)强化税政综合管理。以服务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导向,以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调查为主要手段,组织开展好税收政策效应分析评估和反馈报告工作。认真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及文化体制改革税收政策的前期调研工作。积极做好外单位涉税征求意见稿的办理、回复工作。

(七)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行政强制法,规范税务行政强制行为。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全面推行的网上审批做好准备。遵循《税务行政裁量行使规则》,细化、量化各类行为的具体情形及其适用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和方式,不断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修订、完善全市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规则,发挥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的事中监督作用。

(八)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理顺和完善涉税矛盾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运用管理与服务、疏导、教育等相结合的柔性执法手段,采取优化纳税服务,开展风险提醒,规范办税指引等举措,促进税务行政相对人自觉遵从税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继续贯彻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和《省国税系统行政复议和解调解办法》,制定和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注重运用调解、和解的方式,妥善处理税收执法争议,推进和谐执法。认真对待税务行政诉讼案件,既保障好纳税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又维护好国税机关的合法权益。遵重并自觉履行生效判决和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

(九)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税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好法律“六进”、江淮普法行、税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活动,普及税法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开展好“在线咨询”等税法宣传工作。

(十)探索依法行政评价。结合税务管理方式的转变,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督促引导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将依法行政要求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探索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

三、完善落实税收政策

(十一)贯彻落实货物劳务税相关政策。认真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测算和分析政策变动对我市增值税收入和征管带来的影响,形成专题汇报材料。贯彻落实总局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制定具体贯彻措施,认真做好扣除标准的测算报批工作,确保试点在我市顺利实施。贯彻落实总局、省局提高增值税起征点、资源综合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等税收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地落实到位。贯彻落实总局新的军品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免税办法,认真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和重新认定,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总局《卷烟消费税计税价格信息采集与核定办法》、《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办法》、《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适时开展政策执行情况跟踪检查。落实修订后的《车购税征收管理办法》和《车购税价格信息管理办法》,确保新旧政策顺利衔接。

(十二)加强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学测算出口退税计划,做好退税计划调控,准确、及时办理出口退税。加强出口退税服务,加快办理退税审核、审批事项。推进出口退税信息化建设,做好征退税衔接,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试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试点工作,推行出口退税远程自动网络预审系统。推进出口退税税库银联网改革,加强出口退税审核关注信息动态管理,强化出口货物税收函调管理。加强出口退税预警分析,深化行业退税分析评估,强化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工作,建立健全防范骗取出口退税体系。

(十三)抓好国际税收和反避税工作。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为主线,切实强化跨境税源管理。强化反避税基础工作,加强关联申报、同期资料服务和管理。开展“走出去”企业调查,了解并尽力满足“走出去”企业的服务需求,防范“走出去”企业的避税风险。落实与市直相关部门建立的第三方信息制度,抓好第三方信息应用的跟踪运用和反馈评估。加大对高风险企业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核查力度。扎实做好税收协定和国际税收征管协作等工作,严格执行税收协定,充分利用交换的情报加强跨境税源管理。

(十四)加强所得税管理。进一步推进分类管理,加强分类管理,强化重点税源监控。严格执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加强企业预缴方式管理,预缴税款例不低于70%。落实新修订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加强申报类资产日常管理。落实好延长对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严把优惠关口,强化备案审查。以加强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就地监管为抓手,强化对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征管。强化数据分析、利用,做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加强所得税行业管理,进一步优化本地重点行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十五)完善发票日常管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稳步推行网络发票,扩大网络发票推广面。以外部网站为依托,完善普通发票查询系统,扩大发票查询范围。做好户籍信息核实和申报方式确认工作,适时组织人力实施基础数据清理和校验。

四、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

(十六)全面推进试点。进一步明确市、县国税局税源管理职责、理顺业务流程、建立工作机制、转变管理方式。按照省局批准的实施方案,重组市、县局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一级式、扁平化、集约化管理。市属区局、县属分局按行业划分承担纳税评估工作。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管理确定一个区局(分局)负责。所属县局的税务稽查工作由市局稽查局统一负责。

(十七)强化税源监控分析。根据省局按月的数据质量、申报情况监控报告和按季度的征管状况监控报告,依托税源监控分析平台,明确税源监控数据核查整改的要求、步骤、重点,核实、整改通报反映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税收数据采集,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税收数据质量。认真落实省局下发的风险应对工作任务。

(十八)加强大企业管理。协助省局做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流子系统”的试用、推广工作,实现横向有效协作和纵向信息及时共享。加强大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的备案管理、重大涉税事项管理、分户电子档案管理等。选择一户大企业试行风险管理制度,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大企业管理模式。健全市局定点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开展纳税评估优秀案例评比,深化纳税评估成果在管理上的应用。根据省局总体部署,开展以大企业和重点行业为对象的税收治理活动。

(十九)推进集约稽查。整合全市稽查资源,全面实施市级一级稽查。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模式,逐步实现市级监控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由市稽查局组织稽查。充实稽查力量,培养稽查专业人才,提高一线检查人员和具备独立查账、电子查账能力人员比例。坚持重大案情审议制度,试行已结案户复查制度,推行稽查办案绩效考核制度,对重点案件推行公告制度。建设信息稽查平台,建立、应用税务稽查案例库。深入推进税收专项检查,落实好总局各指导性行业专项检查、省局派发的风险应对以及重点税源企业轮查工作,突出总局指令性行业专项检查,有重点的开展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加大对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偷逃税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好加大对举报、领导交办、评估移送涉税案件的查处工作。深入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改进税收违法行为检举工作管理方式。

(二十)强化信息化保障。围绕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应用系统调整,技术支撑集中审批。研究建立相关业务本地数据库,探索市级数据的补充增值利用。技术保障业务和行政方面的个性需求。强化机房、网络、硬件设备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系统运维,做好技术支持服务,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探索专业化管理下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模式。开展数据恢复演练。实施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安全建设,做好信息化项目推广运用。进一步完善网站管理体系,做好网站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网站高效正常运行。

(二十一)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积极探索推行全职能窗口。试行办税服务厅弹性工作制度,落实导税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制度。全面推行全省统一的办税服务流程,试行“免填单”服务,进一步推广办税一体化平台和自助办税服务,实施涉税事项集中审批,提高服务效能。落实国税、地税合作工作制度,加强联合办税,协同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优化服务措施,利用宣传栏、办税窗口、市局网站,12366服务热线等方式加强税法宣传。加强纳税人宣传辅导,探索推进个性化宣传咨询工作,强化对纳税人的分级分类培训辅导。从税种、行业、环节等方面,根据风险要点,把风险告知、纳税培训和专题辅导结合起来,引导纳税人提高自觉纳税能力。完善12366服务热线工作制度,强化坐席人员培训、管理和考核。参与“12366国税之声”投稿,加强纳税服务动态信息和纳税咨询热点问题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制度,推进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建设,完善执法纠错机制,强化投诉处理,严肃查处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深入分析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全面查找和改进薄弱环节,及时解决纳税人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努力构建和谐税收关系。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规范职业行为,强化质量监督,提升执业质量,充分发挥注税行业在服务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降低执法风险、提高税收征收率,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等级认定工作,加强注税行业自身建设,推动注税行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二十二)提升领导班子效能。以提高领导水平和行政能力为核心,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互补型、实干型、廉洁型“五型”领导班子。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切实解决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围绕转变税务管理方式,加强调查研究,提升工作能力,落实工作部署,树立良好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合理调整分工,完善组织生活,严格管理监督,加强年度考核测评,形成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开展班子建设工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十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继续深化以竞争制、限龄制、任期制、转任制、交流制等“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县区局领导班子科级领导干部正职、副职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工作。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需要,及时补充配备县区局和分类管理税源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有序安排符合条件的县区局班子成员转任同级或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开展部分科级领导干部交流调整工作,认真执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任职期满交流等制度。

(二十四)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根据省局批复,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国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机制。适时开展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调研,调整编制分配,加强编制管理。

(二十五)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完成上级各类调训任务与本级教育培训工作。拓展教育培训渠道,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开展纳税评估、财会知识、税务稽查等专门业务培训。依托税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开展自学自训活动。选拔培养一批基层兼职教师。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尝试并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培训方式。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积极备战全国税务系统小企业会计准则抽查考试。

(二十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以税源专业化管理、财务会计知识为重点,做好本级岗位练兵工作。切实加强对各类岗位人员的培训,编写练兵教材,实施全员岗位练兵科长授课计划。加强各岗位类别人才库建设,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探索岗位练兵由模拟练习到实战对练的新思路,争取岗位练兵成绩有新突破。

(二十七)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党组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健全和落实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制度,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规范津补贴管理,开展工资津补贴管理软件上线测试工作。严格出国(境)管理。

(二十八)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基层党组织的贯彻落实。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推出《国税机关党建》载体,抓好党支部“”等制度落实。挖掘先进模范事迹,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内涵。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二十九)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确保离退休党员同志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学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选树先进典型活动,增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修订和完善离退休干部工作制度。积极组队参加和全力协办好全省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赛事活动。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适时组织老干部就近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加强全省国税系统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三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紧扣税收中心工作,围绕核心价值理念,构建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税务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总局、省局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推进“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文明单位点滴行动、支持联系村和社区建设、军民共建等活动,适时开展书画摄影、兴趣小组、职工健身等活动,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培养、宣传先进典型,加强税务干部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完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行业、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成果。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三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中央与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市局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各县(区)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的测评考核。开展全市国税系统综合监督检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预算管理、经费使用、基建工程、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围绕税额核定、注销清算、行政审批、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税收执法环节,加强执法督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修订对行政审批人员、稽查检查人员的监督制约办法,根据省局要求适时制定对纳税评估人员的监督制约办法。

(三十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组织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大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反腐倡廉基础知识》和《纪检监察实务》两本教材。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积极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大力提升示范点的层级和品位,更好地发挥示范点的作用。切实加强无职务犯罪单位创建,进一步强化制度措施、组织领导、基础建设、活动开展,努力取得新的预防成效。认真加强对涉税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统筹做好舆情引导、案件查处和应急管理工作。

(三十三)加强督察内审工作。对系统“三公”经费、办案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小金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意见》,加强国税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对贵池区局、东至县局等2个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开展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疑点信息核查工作。对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企业注销清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税务稽查等方面开展执法督察。

(三十四)完善和深化惩防体系和内控机制建设。完成惩防体系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制定第二个五年规划做好准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意见》。坚持内控机制与税收工作有机结合,将风险内控的理念和要求,嵌入各项改革的谋划之中,嵌入规章制度的制订之中,嵌入工作流程的设计之中,嵌入信息系统的研发之中,嵌入“两权”运行的全过程之中。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作用。认真探索研究税源专业化管理形势下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发挥信息技术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借鉴省局研发的内控机制工作流程,修改、完善市局机关内控机制建设内容,推动各县(区)局内控机制建设,提高科技防腐水平。拓展已运行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预警和防控功能,把内控机制作为拟开发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的功能需求和评估指标。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对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三十五)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严格执行“六个严禁”,积极探索电话回访、监督卡反馈、第三方调查等监督措施,加大对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严密防控滥用职权、办事不公、假公济私以及推诿扯皮、刁难群众、吃拿卡要报等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六项专项治理,防止已经治理的问题反弹。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作用,通过座谈、明察暗访、12366热线、群众评议、网络媒体等途径,拓宽社会监督渠道。积极参加地方政风行风评议和行风热线。

(三十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案件查办工作的意见》及《税收违法违纪处分规定》,严肃查处各类案件。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落实案件线索集体排查、“一案双查”等制度。建立健全案件查处的领导、协调、督导和考核机制,提高案件检查和审理质量。加大案件直查和督查督办力度,对无故拖延、压案不查、瞒案不报甚至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健全税检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加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和综合效应。

七、加强内部行政管理

(三十七)加强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文秘质量,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周密安排局领导各类会议、局外活动、基层调研和走访慰问等活动。及时报告省局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规范做好上级机关领导、兄弟单位主要领导来池调研接待工作。探索实施机关工作考核制度。加大领导批示件办理情况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扎实落实信访办理。深化信息宣传工作,确保信息考核在市委、市政府保持靠前水平,在本系统争先进位。加强新闻宣传,注重引导加强舆情监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强化公开前的涉密审核把关。做好会务服务,加强公文运转、档案管理、保密信访、招商引资等日常政务工作。

(三十八)丰富税收科研活动。针对上级下达的年度课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围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高质量完成各项调研任务。借助日报或其他新闻媒体,举办一期征文大赛。完善税收调研激励机制,建立并试行重点调研课题经费制度,定期开展税收研究的优秀论文评选及奖励。

(三十九)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预算编报,强化预算执行。加强部门决算编报、银行账户管理、会计档案管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支出管理。推进全系统公务卡改革,严格执行公务消费审核制度。落实资产管理办法,修订公务车辆、公务接待、资产管理等配套制度。加强车辆管理,严格公务用车配备新标准。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出租出借收入缴库制度。规范政府采购,健全内控制度体系,修订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落实财务公开管理办法和制度。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加强对县区局、九华山培训中心业务指导,开展财务管理检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做好市局办公楼辅楼工程前期筹备工作。

(四十)规范后勤保障。大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在全市国税系统推广使用新节能灯具,推进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建设低碳高效机关。按照管理规范、降耗科学、保障到位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与社区、街道、市容、文明委、消防等部门联系,抓好单位文明、卫生、绿化创建工作,努力推进和谐型机关后勤建设。

第四篇

一、全力组织收入

(一)保持税收稳定增长。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科学编制分配全年税收收入计划,确保完成全年税收收入预期目标。实行税收计划动态管理,实现由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转变。

(二)加强税收预测能力。改进预测方法,实行税款形态分类预测、重点税源分户预测,开展月度、季度、年度收入的分析预测。充分利用数据集中优势,前移收入管理环节,实现收入管理由入库数向应征数的转移。加强收入预测监控和考核,将收入预测执行情况纳入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

(三)深化税收综合分析。加强宏观税收经济分析,与相关部门建立数据信息交换制度,拓展数据来源。整合基础分析,做好重点税源情况和纳税人申报情况分析。加强重点区域和行业分析,做好增值税税收数据综合分析及行业税收征管风险分类、分级分析。定期通报分地区、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等情况。开展“十一五”时期国税收入盘点分析。改进丰富分析指标体系。分析经济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相关建议。依托省局工作流系统,做好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下达工作,重点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且税负低于1%的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进行分析评估。

(四)强化税源监控手段。在做好省局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平台,逐步将全部纳税人纳入监控范围。整合重点税源、税收调查和减免税调查工作。完善税收调查网上直报系统,实行重点税源数据网上直报,与税收调查工作同步开展数据采集。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税收调查和减免税调查数据应用。开展日常征管状况分析与监控、落实及整改工作。

二、坚持依法治税

(五)规范税收执法。做好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审核工作。组织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对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及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开展政策效应分析评估,提高政策反馈报告质量。制定税收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行政审批系统上线运行做好准备。修订、完善全市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探索制定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注重运用调解、和解的方式,妥善处理税收执法争议。研究政策异议处理规则。分解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六)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加强“两税”收入预测分析监控。开展棉花加工、机动车经销、运费抵扣等专项评估。落实增值税转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省局部署,贯彻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等政策。落实新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免税办法和其他增值税调整政策。落实《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办法》和新的白酒消费税核价管理办法以及消费税调整政策。规范增值税减免税管理。深化异常发票审核检查。规范超标小规模纳税人认定预警管理。

(七)加强车购税管理。贯彻执行《省国家税务局车辆购置税税征收管理操作规程(试行)》。贯彻落实总局和省局有关加强车购税征管规定,规范办税操作。完善车购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八)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及时、准确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确保退税质量。加强与商务局、海关、外管、金库、财政等部门联系,完善部门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出口退税预测、分析,准确把握退税计划。定期开展出口退税预警评估,核查部分敏感商品退税情况,坚决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完善全市出口退税管理工作规程,规范退税操作流程,加强征、退税衔接,加强出口未退税管理。出台《市出口货物税收函调管理办法》,重点做好出口退税货物税收函调管理。实行出口退税差异化管理制度,开展风险行业评估。

(九)加强所得税管理。开展所得税收入分析,落实预缴税款比例不低于70%的要求。规范总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落实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完善分类管理,巩固和加强税源与税基管理,深化纳税评估,做好汇缴管理,建立覆盖重点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体系,深化所得税专业化管理。全面推行所得税电子申报,加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开展所得税知识网络培训及年度测试,培养壮大所得税人才队伍。

(十)加强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协助省局试用、推广“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流子系统”,实现横向有效协作和纵向信息及时共享;开展大企业税源分析,形成《大企业年度税源分析报告》,引导企业控制税务风险;加强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备案、重大涉税事项、分户电子档案管理。选择部分大企业推行以税收风险预警为导向的纳税评估,加强纳税评估过程数据的利用和再利用,检查评估结果执行情况。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专项检查;规范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开展情报交换工作;检查跨国公司关联申报情况;跟踪管理多贝玛亚索道有限公司税款追缴工作;实施反避税筛选、调查;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

(十一)规范税收秩序。对房地产开发、小额担保、商务服务等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对矿山采掘行业进行专项整治。保持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高压态势,重点打击虚假发票“买方市场”。结合2014年所得税年度申报,对已结案企业稽查的涉税事项进行跟踪检查。突出大要案件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服务经济发展

(十二)服务领导决策。密切关注国家调整的税收政策动向,积极开展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提高起征点等调整政策调查研究,测算政策调整对我市税收收入和经济的影响,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十三)服务重点企业。启用工作流涉税诉求模块,建立与大企业对话的直接通道;组织召开定点联系企业座谈会,优化大企业纳税服务。确立1-2个重点项目进行帮扶,落实《丰源工程二期规划》。

(十四)服务江南集中区。遵循便捷、效率原则,继续对江南产业集中区的新办企业实行直接管理,切实做好江南产业集中区企业的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

(十五)优化纳税服务。建立健全税法宣传需求分析机制、快速响应机制和分级分类培训辅导机制,规范办税服务厅咨询辅导区设置。简并涉税资料,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规范纳税人常用文书填写范本,同步推出电子版本。推广短信提醒服务。开展纳税服务需求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在全市建立100户企业直接定点联系。加大个体工商户批量代扣力度;扩大办税一体化平台推广使用面。加强国、地税联合办税。依法公开涉税信息,及时受理、调查、处理涉税信访案件。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的监管。完成12366市级地方知识库建设。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开展“星级办税服务厅”和“纳税服务之星”评比。

四、推进管理创新

(十六)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借鉴兄弟市局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制定《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探索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围绕税务机关核心业务,市、县两级成为税源管理和服务实体,市局机关业务部门参与税源管理和服务。报经省局同意后,按照大税政、大稽查、大服务、大政工、大监察的要求,整合内设机构,减少机构层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深化信息应用,加强系统运维,强化信息安全,提升硬件资源使用效率。根据行业特点研究分析税收风险点,推行基于风险管理的评估方式,加强税源监控。

(十七)优化集约稽查。进一步推行评估式选案、项目化检查、辩论式审理等稽查模式,完善重点税源企业分级分类稽查办法,积极探索新的稽查工作方法,优化推进集约稽查,提升稽查效率,降低稽查成本,确保查补收入入库率达到95%以上,选案准确率达到90%以上,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总局督办案件协查按期回复率达到100%,协查信息完整率达到95%以上。

五、夯实管理基础

(十八)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参与全省国税系统税收征管业务规程编写,梳理传统的征管程序、操作流程,以纳税人为中心,减少不必要和无实际意义的业务流转环节和审批(核)环节。以普通发票全面换版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加大发票管理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普通发票管理;积极推广机打发票,以特殊行业为重点,强化机打发票的使用,适时推行网络发票试点;深化发票信息的分析监控应用;以外部网站为依托,完善普通发票查询系统,实现发票实时便捷查询。

(十九)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好金税工程三期网络项目建设。加强系统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故障处理预案。认真开展安全三期建设。集成和整合已使用的监控系统,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数据多重备份。根据省局数据仓库等项目建设要求,做好各系统协同推行工作,深化信息应用,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信息管税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市局运维体系,形成省、市两级运维模式。依托工作流系统,完善运维流程,及时纠正和防范系统应用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市局硬件设备维护新模式,开展市局机关硬件设备日常维护。搭建全市信息技术交流、互动平台。

(二十)加强财务管理。推进公务卡改革,实行预算执行按月报告分析制度,加强现金支付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监督。修订基建五年规划,强化基本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实施车辆购置预算和处置计划上报制度,落实车辆预算和编制管理规定,加强房屋建筑物处置管理。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出租出借收入缴库制度。落实财务公开管理办法和制度。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运行“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和计划执行管理系统”,规范政府采购。严格实施协议供货的网上采购和二次竞价。

(二十一)抓好后勤保障。加大制度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接待、会务、车辆、水电、物业等机关后勤事务管理,保障车辆出行安全、消防安全,维护机关正常运转。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压缩各项支出。抓好节能减排,提高资金和设备使用效率。加强横向和纵向交流,开展考察调研。加强与街道、公安、交警、消防、绿化委等单位联系,在相关评比中争先创优。

(二十二)做好政务服务。严格执行《市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流程。按省局统一要求,修订公文处理办法,推行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加强保密、档案管理,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保密法。健全工作督办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完善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修订机关工作考核办法。规范工作运转,加强效能建设。

六、加强队伍建设

(二十三)加强人事管理。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需求,结合实际,稳妥做好机构调整及人力资源配置、轮岗交流等工作。积极做好对东至和石台县国税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综合巡视检查、对贵池区国税局“回头看”等工作。适时开展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妥善做好21名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满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和新录用国家公务员的面试、政审、体检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党组的服务和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十四)加强教育培训。抓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税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四类培训,力争年底,各类专业资格考试合格人数、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通过人数、各类专业人才数、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在职人员比分别达到12%、100%、10%、4%、96%。编撰岗位练兵教材,丰富岗位练兵题库。选拔一批基层兼职教师。以税源专业化管理和财务会计知识为重点,抓好本级岗位练兵,争取新一轮岗位练兵有突破。迎接全国税务系统财务会计知识水平考试;选拔人员参加全省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专业人员考试。做好全市国税系统核心价值理念的推广宣传。积极参加税务文化月活动。

(二十五)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要求开展市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第五届文明行业评比检查。总结近年来评先评优工作,塑造先进典型,组织集中宣传,营造“学先进,赞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十六)加强机关党建。开展全市国税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相关活动,将庆祝活动和党员服务、党内帮扶、党内表彰等活动相结合。结合中心工作,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先进党组暨党建示范点评选表彰活动。推行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和点评制度,实行兑现公开承诺制度,落实群众评议制度。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团、妇组织作用。

(二十七)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检查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组织并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七、推进反腐倡廉

(二十八)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步伐,推进机关内控机制建设,在市、县(区)局机关全面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整合、健全和细化相关制度规定,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把反腐倡廉各项工作逐项细化、量化到单位、部门和人员。强化检查考核,大力开展责任制执行情况和惩防体系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严肃责任追究,加强考核结果利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作风教育,坚持和完善廉政学习制度,创新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形式。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加大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力度,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

(二十九)进一步强化各项监督检查。加强对依法组织收入、重大政策执行、厉行节约八项要求贯彻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贯彻《廉政准则》和《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认真执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事项的“两权”监督,贯彻执行选人用人四项监督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督察、监察、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配合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延伸审计。严查违纪违规行为,认真办理群众反映的违纪违法问题,加大市局直查和督办力度。坚持“一案双查”和“一案三报告”制度。加强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检察院等部门的协调。

(三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强行指定税务、强行向纳税人推销商品或服务、强行要纳税人为亲属安排工作”专项清理活动。对严重损害纳税人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巩固作风纪律整顿成果,开展特邀监察员明察暗访、税收管理员述勤述廉、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广泛接受人大、政协及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继续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整改和深化巩固阶段工作。

第五篇

一、突出收入中心,实现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确保完成收入计划。围绕省局下达2014年系统收入计划和市政府下达的市本级计划,树立“收税是国税部门第一要务、收好税是提升国税政治经济地位根本保障”的思想,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总结“百日百户”活动经验做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组织收入措施和办法。按月下达计划实施考核,实行重大税源增减报告、分析评估等制度。开展重点税源调查摸底,加强年入库税收100万元以上税户监控,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税源变化和资金动向,控制月预测误差率在合理区间。依托第三方信息,完善税源互动机制。巩固原有税基,依靠政策寻找税基,依靠管理扩大税基;抓存量税源,挖增量税源;抓显性税源,挖隐性税源。

二、突出信息管税,夯实征管基础

(二)加强户籍管理。利用工商、质监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和国地税局交换的税务登记信息,开展管户清查,重点对街道、车站、商场租赁柜台、市场租赁业户、写字楼和住宅楼内经营业户、房屋出租等薄弱环节进行清理。对假注销、假停业、假失踪纳税人进行清查,防止漏征漏管。加强在建的“铁、公、机”工程项目清查,检查有无蚕食国税税基现象。严格执行注销、清算等制度,加强纯所得税户管理。实行服务前置,加强新设立纳税人所得税管理。对原增值税、所得税管辖不一致,改制后设立或注入外资的,及时纳入国税部门管理。

(三)完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多方数据信息,加强行业和征管状况分析,以年度评估、行业评估为重点,实施多税种联动、征退税联动评估,重点做好房地产、建筑安装、矿山、批发零售、拍卖公司等企业评估。修订完善税源巡查项目、内容、下户频率和工作底稿等制度。清理检查小规模纳税人,比对分析发票使用情况,强化小规模纳税人认定管理。对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有偷逃骗税的,移送稽查部门立案处理。开展纳税评估稽查案例点评、优秀案例评比等活动。

(四)注重风险管理。基于内外不同风险,制定管理措施,防范风险,引导遵从。一是执法风险管理。分析税收执法管理考核子系统各项指标,尽可能发现因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而导致的执法过错。继续运行自动预警、人工预警和日常预警机制,对系统执法过错进行预警监控。对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和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及时发现政策层面和执行环节的风险点,及时提醒国税人员防控税收执法风险。二是纳税风险管理。重点分析宏观税负、税收弹性增减变化趋势,研究全市经济税源发展及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行业税负,行业税负预警区间,筛选排查低税负企业,指导基层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监管。开展税源异常点、风险点的分析,建立分析预警模型,完善行业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收流失。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采集企业的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等信息流,积极获取第三方信息,发挥数据集中的优势,加强信息共享,深化信息应用,依靠信息化资源推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依托工作流平台,维护应用系统和硬件设施;整合网络安全资源,深入挖潜技术,强化网络安全措施。三是研发发票网上查询系统,解决网上办税、税库银联网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三、突出分类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六)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总结石台县局征管模式取得的经验、成效,进一步完善石台县局“大集中”征管模式。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依据纳税人规模、行业、风险和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对一般税源,对外按纳税人规模、行业,对内按重要管理项目、管理环节,实施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建立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模式。试行大企业定点联系制度,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对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日常征收等一般性管理事项实行属地管理;纳税评估等个性化管理事项,探索逐步由市局集中实施。对专业市场、零星分散税收,视情况依法委托。

(七)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借鉴公安部门户籍警、治安警、刑警序列划分的模式,实行按户籍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分类管理,逐步取消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模式。

(八)推行集约化稽查。整合市县两级稽查资源,实现人员统一调配、案源统一管理、检查统一实施、审理统一组织。实现业务流向市局集中、人员流上下互动、信息流有效共享;在实施环节上,做到选案权适当上收、大要案统一检查、谁检查谁审理、属地执行。按照税源层次和类别划分稽查范围,实行分级分类稽查;实行市县两级联动查办大要案;推行交叉稽查。统筹实施专项检查,重点做好药品经销、房地产、运输等行业检查。继续做好外来服装行业专项整治,巩固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成果。对税收管理薄弱区域、行业和税收违法多发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九)强化执法监督。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结合人工检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考核,加强责任追究。组织实施税收执法检查,重点对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前扣除、减免缓税、税务稽查等执法行为、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专项检查;开展税务行政审批清理,不断精简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做好税务行政审批系统的试点与推行工作。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范执法风险机制,广泛开展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教育,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突出政策落实,加强各税种管理

(十)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组织实施丰源工程二期建设;加强“两税”收入分析和预测,增强组织收入主动性;认真开展增值税综合分析,对增值税税负异常、连续三个月以上零负申报、“四小票”异常等企业进行专项评估,重点是加强对商贸企业虚抵进项、虚开发票和运费抵扣异常企业的评估检查,探索交叉评估办法,加强评估后续管理;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两税”新条例、细则及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等各项税收政策,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调研和跟踪问效,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加强固定资产抵扣真实性审核,建立健全分户管理台帐;认真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认真执行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管理办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退税管理;认真落实专用发票认证期限调整政策,规范抵扣凭证管理;积极推行网上报税试点,完善增值税纳税申报管理;积极做好2014年税收调查的交接工作。

(十一)加强车购税管理。抓好车辆购置税“一条龙”征收管理,注重税源监控和窗口审核。平稳运行车购税电子档案系统。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纳税服务,认真落实1.6升小排量车购税调整政策。

(十二)加强所得税管理。加强所得税收入目标考核,季度预缴率达70%以上。进一步夯实所得税税基,加强户籍管理和所得税计税基础管理,完善所得税台账,核实综合征管系统电子信息。完善所得税分类管理,制定房地产开发、非金属矿产品制造、采掘业以及商品流通等行业所得税管理操作指南。强化汇总纳税成员单位、总分支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特殊企业管理。推行所得税电子申报,申报面达85%以上。探索所得税评估检查新思路,力求低成本,高效率,评估面20%以上。探索房地产、供电等行业“属地+专业化”管理模式,逐步推行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探索参与企业财务监督、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十三)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开展非居民税收管理知识培训,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非居民税收监管。开展涉外税务审计与反避税调查,深入解剖评估大型跨国企业,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税收规划等情况,建立健全大型跨国企业税收控管长效机制,实现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中提升税法遵从度。

(十四)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加强出口企业征退税衔接管理,下放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审批权限,完善出口退税操作规程。总结青阳县局试点经验,推广出口退税专业化管理模式。加强与商务、海关、外管、金库、财政等部门联系,保障退税信息畅通,加快退税进度。针对薄弱环节,定期开展出口企业评估,防范出口骗税。结合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开展全市出口企业政策调研,及时掌握出口动态,准确把握“免、抵、退”税计划。

五、突出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十五)服务经济。以推进丰源工程建设为抓手,落实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等税收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税收政策的正面效应。研究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扶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为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取政策空间。继续做好GLG公司甜叶菊引种、加工招商引资工作。

(十六)服务纳税人。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以满足纳税人合法合理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立足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纳税服务热线“三大平台”,突出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六项重点”,在管理中发现、遵循纳税人的需求差异,合理配置征管资源,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纳税服务,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纳税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纳税服务需求的有效收集、需求的及时响应、服务的合理评价、服务的持续改进“四位一体”纳税服务互动机制,努力开创新时期纳税服务工作新局面。

(十七)服务基层。妥善安排基层经费,在人员配置上向基层倾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两个减负”,精减文件,压缩会议,整合报表,合理调度下基层调研时间和频率,控制视频会议培训范围,合理安排基层人员参加各类非涉税活动,让基层集中精力抓税收管理等核心业务。

六、突出增强能力、激发活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十八)增强能力和活力。一是提升人员素质,解决能力不强的问题。深化干部素质工程建设,围绕国税人员需求,开展岗位需求问卷调查,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分级分类别开展岗位练兵,建立有梯次的专业人才库,选拔并培训岗位能手及业务骨干担任兼职培训师,提高全员培训效果。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履职能力;开展科级干部更新知识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领导艺术及管理能力;培训税收管理员、稽查人员约谈技巧,提高查案评估水平。二是优化人员配置,解决活力不够的问题。围绕班子建设工程,结合机构改革,合理调配县区局班子结构,理顺机关科室职能,发挥中层干部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岗位交流力度,适时安排县区局一般工作人员到市局挂职锻炼,市局科室人员到县区局挂职锻炼。实行竞争上岗等办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做到岗责明晰、组合优化,推动工作效率提升。同时,稳妥地开展对县区局巡视,积极配合省局做好对市局巡视工作。三是完善评价机制,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以省局和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为重点,以各类专项考核为补充,以建立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相挂钩的工作机制为抓手,加强日常考核,防止年终评先评优与日常工作考核脱节。鼓励各单位争金夺银,争取荣誉,充分调动起基层、机关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十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推进惩防体系和内控机制为重点,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抓手,落实“一岗双责”、“六个严禁”、“一案双查双报告”、向纳税人述勤述廉等制度。开展压缩“四项费用”执行情况检查。对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项治理。依托信息系统,深化人机结合,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发挥查案办案职能,防止为税不廉现象发生。

(二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搭建集群众座谈会、巡视检查、领导谈心、在线访谈等为一体的沟通平台,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加强机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日常监察,增强行政管理联动,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效能监察,对工作落实不力、多次出现重大失误的人员,严格按中央从严管理干部规定进行处理。

(二十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党建工程规划为抓手,组织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党建水平。结合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及时进行机关党委和党支部改选工作。

(二十二)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对“两个待遇”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引导老干部参加所在地支部、部门组织的活动,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组织参加省局钓鱼和麻将比赛等活动,组织开展赴外地参观学习和重大节日慰问工作。

七、突出规范管理,提升国税综合评价位次

(二十三)加强政务管理。修订机关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报告、外出考察等制度。完善机关责任制考核办法,以增强工作计划性为抓手,按季列表公布重点工作,按季进行考核,狠抓工作督查落实。整合调研、科研和国际税收研究会资源,挖掘信息调研深度,转化税收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依托内外网站,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做好“探索差异化管理”为主题的在线访谈。做好机要、保密、档案管理等工作。

(二十四)加强财务管理。理顺机关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关系,统筹抓好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等工作。争取地方政府奖励,保证公用经费开支和个人收入,有计划推动资产更新换代,合理配置电子设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做好大病医疗补助、职工体检和住房补贴兑现工作,落实健康工程、安居工程。做好石台、东至县局财务审计、青阳、风景区局基建审计、池阳路办公楼维修、开发区局和贵池区局新建办公楼筹备等工作。

(二十五)加强事务管理。以保障有力、注重效率、服务优化为目标,推行后勤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管理。修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将接待资源转化为工作优势;修订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办法,实行单车核算和能耗公布等制度,确保车辆安全行驶。规范大楼物业管理,建立节能巡查制度,做好安全保卫等工作,加强烟酒礼品等低值易耗品定点采购管理,建设平安节约型机关。

(二十六)加强文明创建。以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为目标,广泛开展“双拥”优秀单位、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为载体,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提炼国税核心价值观和国税共同愿景。开展好书推荐、职工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成立文体兴趣小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探索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机制,减轻职工心理压力和负担,促进职工身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