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04 09:12:37

地税工作计划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启始之年,是全省地税系统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加快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年。我们既要清醒认识经济税收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积极应对新挑战;也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好党的十八大对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动抓住蕴含的新机遇。一是要把握税制改革和征管改革的双重机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房产税、资源税和环境税改革将进入实质性环节,地方支柱税源有可能得到有力培育和扶持。推行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后,提升了税收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征管质效将持续提高,这为全面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保障地方发展财力打下十分重要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征管改革也只是破冰阶段,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是要通过深化征管改革来解决。只有抓住改革契机,才能彻底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真正还责还权于纳税人,促进税收遵从,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征管质量和水平。二是要经受收入任务加重和执法风险加大的双重考验。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经济和税收增长大幅回落,而地方政府民生投入却在加大、转移支付有增无减,对地方税收增长的期望值逐渐攀升。面对政府要增收,百姓要减负的矛盾,如何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保持税收稳定增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不断增强,纳税人对地税执法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地税部门作为现实中“强势”群体在网络中则是“弱势”一族,干部的执法不当或瑕疵可能会被网民无限放大,引发涉税舆情,这客观上加剧了干部的执法风险,加大了干部的心理压力。三是要破除干部动力不足和队伍结构老化的双重制约。从干部的精神状态来看,尽管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之地税成立之初大为改善,但少数干部创业激情有所衰退,主动创新、主动分忧、主动担责的意识较为缺乏。这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因素。从队伍整体结构来看,干部平均年龄总体偏大,且中间有断层,不利于有效搭配;知识和能力结构也不够合理,现有的人才存量不能很好地满足改革发展需要,特别是数据分析、行业管理、稽查等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如何有效破除这两者的制约,最大限度激发队伍活力,盘活人力资源,对我们提出了重要课题和任务。

认清形势是为了更好地理清思路。根据上级有关会议精神,2013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积聚发展新优势,推进管理现代化”工作主题,深化征管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夯实管理基础,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现管理效率、服务质量、执法水平、队伍素质和部门形象的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积聚发展新优势、推进管理现代化”作为本年度工作主题,既考虑了工作的连续性,与前两年推改革、促转型的主题一脉相承,又遵循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必须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优势,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努力开创行政管理与业务建设协同推进、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相互匹配、事业发展与个人发展良性互动、创新创优与规范化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率先基本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围绕总体工作思路,要突出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收入,一条红线守到底。越是困难较多压力较大的时候,越是要做到组织收入的原则不能丢,违规收税的红线不能闯,始终坚持依法治税,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力争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把握财政增收机遇抓收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主要包括常金一体化、东扩南移涉及工程、拆迁安置房、融资平台税收以及拍卖土地印花税和契税;组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整治,重点围绕市政工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房产土地等开展检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协助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更加具体、更加优惠的政策,做大税源税基。二是深化专业化管理改革抓收入。进一步发挥分行业、分规模、分事项管理的优势,深化税源的精细化、差别化、任务化管理;抓好风险管理各环节的运行质量,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对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效率的作用;认真贯彻省局税收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加强对收入计划考核,提高收入核算水平;建立收入质量管理监控平台,稳步提升税收收入质量。三是落实管理措施抓收入。按照省局《营业税差额纳税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营业税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拓展汇缴广度和深度;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以法人股权转让、特殊重组业务为突破口,推动企业所得税管理向纵深发展。围绕省局“三个转变”的要求,切实加强高收入个人所得税直接管理;推广运用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软件和12万自助申报软件,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坚持“以地控税”、“明细申报”的思路,进一步强化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动态化管理。推行土地增值税“模板式”清算,不断提升土地增值税的管理水平。以“契耕”两税进入大集中系统为契机,加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推行税、费同征同管,不断提高社保征缴率。

(二)抓改革,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前,我们的征管改革处在攻坚爬坡的关键阶段,必须明确征管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有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为率先基本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优化税源管理职能配置。在专业化管理的框架内,整合现有税源管理分局职能,积极探索设立专门履行基础管理职能和风险应对职能的专业管理分局。二是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基础信息推送确认制,还责于纳税人,由纳税人按规定自行修正填报。实施风险应对时,要将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核实确认作为必经程序和基本内容。进一步加强新登记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管理,通过大集中系统的逻辑校验、纳税辅导、实地核实,把好入口关,确保新登记采集的基础信息准确、真实。改进第三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采集和应用工作,由数据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第三方数据的相关管理工作。三是着力推进机关管理转型。按照有利于机关和基层合理分工、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质效、有利于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原则,把机关业务管理纳入风险管理的体系,进一步明确机关实体化运作的内容和流程,加快推动工作思路从普管制向风险指引转变、工作方式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工作部署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统筹转变。四是加强和改进税收风险管理。大力加强和充实风险监控力量,要集中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统一组织实施风险监控。税源管理机构在风险应对中发现纳税人涉嫌偷逃骗抗税等高风险的,不得自行应对,必须交由风险监控机构推送稽查部门处理。稽查部门在实施偷逃骗抗等高风险应对时,不得交由纳税人自查。五是加强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推广应用全省大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以企业集团信息归集、整合、统筹和共享机制,以市局为主体,集中开展大企业风险监控、实施风险分级应对。以省局、局定点联系企业为主要对象,引导大企业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的内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系统性税收风险。六是实施发票管理综合改革。按照省局即将下发的改革方案,推进发票管理综合改革,从制度、技术、宣传、培训等方面创造条件,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三)抓法治,一条生命线贯到底。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管理理念、管理习惯、管理手段面临全方位调整,必须切实将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和生命线,贯穿于税收工作各个环节。一是加强法制建设。研究构建专业化管理条件下的执法责任制体系,创新执法问责办法,加大执法问责力度。在全面下放审批权限、实行当场办结、限时办结的基础上,规范和统一涉税事项后续管理内容,加强后续监管。全面加强对税务行政裁量权的管理,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公正公平执法。二是开展执法督察。针对执法风险环节、征管薄弱环节,以及税务行政审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风险应对等重要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政策规定。配合征管改革,将风险应对质量、结构性减税、免税政策执行、所得税税前扣除等方面作为重点进行专项督察。对外部监督检查和内部执法督察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实施差别化应对,将稽查资源优先用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及重点税源企业查处上。严厉打击发票违法市场,认真做好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查处案值较大、有社会影响力的涉税大要案,增强稽查威慑力,促进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

(四)抓服务,一句承诺落到底。当前,社会公众对税收服务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我们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突出“践行服务承诺”这一工作主题,着力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效。一是改进纳税服务。细分辅导对象,拓展辅导阵地,提升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科学布局办税服务网络,统一规范纳税人办税指南和涉税表单及资料,实行办税服务厅流水式作业,积极引导纳税人网上办税,加快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厅与实体办税服务厅业务同质化进程。积极开展“纳税人之家”活动,实行纳税信用等级动态管理,发挥涉税中介作用,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暴露的问题,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二是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探索服务热线、政务微博、手机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手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化解征纳矛盾。巩固和扩大权力阳光运行的成果,做到依法确权、科学分权、公开示权、有效控权。三是落实惠企惠民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作用,规范企业涉税行为,利用优惠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督察,确保政策执行程序和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四是开展税收经济调研。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将地税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呼应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坚持从税收的角度开展宏观调研,寻求潜在税源和新的税收增长点,积极向政府提出调结构、促发展的建议,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密切关注国家关于结构性减税的相关举措,关注“营改增”、房产税等税制改革动向。五是加强涉税舆情管理。把握涉税舆情的特点和规律,用好舆情监控管理平台,完善涉税舆情收集、反应机制,进一步突出源头治理,切实增强舆情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更加优良的舆论环境。

(五)抓队伍,一份责任担到底。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培训、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一是建立与专业化管理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整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以“三个一流”考核体系为统领,以法治创建和文明创建考评体系为支撑,覆盖业务和行政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据新的组织架构、岗职体系和业务流程,重新设置考评指标,提高考评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改进考评方式,依托信息技术,打通各环节考评信息的壁垒,增强考评的可操作性。在科学评价单位和部门工作业绩的基础上,重点突破个人绩效管理,强化组织绩效目标和个人绩效目标的沟通与融合。科学运用绩效管理结果,分类考评,并与干部竞聘、评先、奖金等自身利益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竞争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建立支撑更高水平“三个一流”建设的特色文化体系。做精做深“金品·税和”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强。深入宣传、实践地税精神。要用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干部,既要尊重、信任干部,也要培养、关心干部,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走访座谈、网上交流、心理援助等方式,寻求思想工作新发展新成效。重点推进和谐文化、法治文化、创新文化、廉政文化和惠民文化建设。不断活跃文化生活,依托各类文体俱乐部,举办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陶冶干部的道德情操。用好《金沙税韵》等文化载体,加强文化宣传与交流。积极争创建文化建设示范点,不断扩大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三是不断改进内部行政管理。内部行政管理对应税收业务管理,是税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以内部行政管理科学化推动税务管理现代化。完善重大决策前充分协商、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的制度,积极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重大事项督促检查,围绕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中心工作抓好督查,确保工作任务布置一件、落实一件,确保全局上下政令畅通、有效执行。改进好执法检查和执法督察的方式方法,创新部门内控机制,规范和监督好干部日常行为;规范财务和后勤管理,从严控制经费支出规模。改进政务服务手段,抓住省局开发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税务部门与经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我们的党风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加大制度防腐力度,建立健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大教育防腐力度,强化岗位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加大科技防腐力度,探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与征管信息系统的融合;加大文化防腐力度,开展“畏、敬、乐”廉政心理文化建设,从心理层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最终达到治心治本的目标。前不久,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局党组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市局党组出台了六项规定。我们要深刻领会转变作风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会上定的、文件上写的、向纳税人承诺的,化为实际行动;要切实改进会风、文风、话风,提倡开短会、写短文、讲短话、讲实话;要优化考核评比,整合简并考核项目,改进考核方式,能通过计算机考核的一律实现“机考”,平时能够掌握情况的一律不集中考核,能够在案头进行考核的一律不下基层,减轻基层负担,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让党委政府、纳税人和地税干部职工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