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07—党员经常性教育五年规划

时间:2022-08-22 08:30:00

县2007—党员经常性教育五年规划

按照省、市委统一要求,为全面推进我县“先锋工程”顺利实施,切实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一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使广大党员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教育对象

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对象包括党的组织关系隶属我县的全体党员和其他省市县(区)流入到我县的流动党员。各级党组织也可把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教育对象范围。

(二)教育目标

1、总体目标。(1)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崇尚家庭美德,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3)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宣传、服务群众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做好本职工作以及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4)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

2、分类目标。(1)农村党员重点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争取成为关心群众疾苦的先锋、倡导文明新风的先锋、引领群众致富的先锋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先锋。(2)国有企业党员重点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争取成为关心群众利益的先锋、维护企业稳定的先锋、履行岗位职责的先锋和推进企业发展的先锋。(3)街道社区党员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能力,争取成为服务社区群众的先锋、关心弱势群体的先锋、化解社会矛盾的先锋和创建和谐社区的先锋。(4)“两新”组织党员重点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促进“两新”组织和谐健康发展的能力,争取成为坚持党性观念的先锋、维护群众利益的先锋、树立企业形象的先锋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先锋。(5)机关党员重点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争取成为真抓实干的先锋、服务基层的先锋、依法行政的先锋和廉洁高效的先锋。(6)事业单位党员重点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争取成为遵守职业道德的先锋、服务人民群众的先锋、勇于拼搏创新的先锋和加快单位发展的先锋。

(三)主要内容

经常性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势任务、国情和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等。

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和实际,要突出教育的针对性,适时更新相关教育内容。农村党员,着重加强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国有企业党员,着重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规范、WTO基本规则和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街道社区党员,着重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党建、技能技术等方面的教育;“两新”组织党员,着重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义务等方面的教育;机关党员,着重加强宗旨意识、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教育;事业单位党员,着重加强职业道德、专业前沿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三、方法途径

1、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制度,定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文件、汇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搞好党员党性分析评议。通过严肃、认真、民主、和谐的党内生活,使党员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由县委统一安排、统一部署,每5年集中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认真参加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

2、抓好学习培训。原则上把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定为党员教育活动日,把每年的7月定为党员教育活动月。在坚持正常工作、生产的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专题讨论、专家辅导、警示教育和电化教育等形式,相对集中一定时间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党员自学,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比表彰学习标兵等形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在5年之内,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要将所属党员送到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业余党校、党员教育基地等阵地轮训一遍。

3、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发掘和树立广大党员看得见、学得着的先进典型,采取举办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5、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采取上挂、下派、横向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年轻党员的实践锻炼。要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中年轻党员的实践锻炼,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基层、艰苦地区、艰苦岗位进行锻炼。

在认真坚持以上基本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党员生产生活实际和群体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农村、“两新”组织和社区的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对年老体弱和因特殊情况难以参加集体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应区别对待,有的可采取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形式落实教育要求。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县委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联系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党校等为成员单位,协调处理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党(工)委、直属党总支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

2、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以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先进模范人物和党员领导干部等为主体,建设素质较高、数量适当、专兼职结合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每3年要安排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县委党校或党员教育基地轮训一遍。特别要对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致富带头人等进行集中培训。

3、完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特别是基层党校、培训基地、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县委党校和基层党校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大力加强企事业单位党校、乡镇党校、社区党校等业余党校建设。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基地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与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科技示范基地、革命纪念地(馆)等联建党员技能技术培训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党员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多渠道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经费,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问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全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努力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村村通”目标。

4、妥善解决教育经费。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党员经常性教育经费。党员教育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事业单位党员教育所需经费在管理费中列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费要相应增加,确保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党员教育经费要重点向农村、街道社区、“两新”组织等确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5、加强督促检查。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要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要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党员参加教育的情况要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6、加强制度建设和舆论宣传。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把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大力宣传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健康开展。

五、实施主体及职责

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宏观指导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责任在各党(工)委(直属党总支),具体组织实施在基层党组织。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要求,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分级分类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共同负责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县纪检委负责党风党纪的教育和党员的监督等工作;县委组织部负责全县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履行宏观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能,负责党员活动场地建设、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阵地(基地)建设、教材编审、组织生活指导、党务工作者轮训、远程教育等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宣传等工作;县直机关工委负责指导、督促县直机关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县委党校协助县委组织部抓好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阵地建设和党务工作者轮训等工作;县委党史办公室负责党史的宣传教育,如实记录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中的重大事项;县财政局负责将党员经常性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党员教育活动的需要。

县委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负有领导、指导和保障责任。(1)负责建立县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各成员单位协调、有效地开展工作;(2)负责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每年做出党员教育工作部署;(3)负责抓好组织实施和指导、督促检查工作;(4)负责党员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和党员教育经费的落实;(5)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党组织探索创造的新经验、新方法、新途径,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指导面上的工作。

各基层党委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负有直接领导、指导责任。(1)根据上级部署,做出年度党员教育计划;(2)做好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3)认真落实党员实践锻炼措施,推荐年轻党员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进行实践锻炼;(4)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承上启下的信息沟通作用。

基层单位党支部对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负有直接责任。(1)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部署、计划,具体组织实施;(2)抓好党员的集中学习,开展每月党员教育活动日和每年党员教育活动月的教育活动,调动广大党员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组织党员参加实践锻炼,深入细致地做好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工作,保证党员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3)认真执行“”制度,每3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一至二次党小组会,每年至少组织党员听两次党课,认真组织好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性分析工作;(4)切实做好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参加党员教育活动长期不积极和不合格党员,按照党章规定,认真进行批评教育,做好处理工作;(5)负责建立党员教育主要资料档案,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的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