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时间:2022-12-24 09:24:51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到位,深入实施“五个一批”项目,在“两不愁、三保障”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上下功夫,突出回头看问题整改,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产业支撑,确保“四个好”目标实现。现就镇2014年至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于2017年3月由原乡和乡撤并成立,位于市城东面41公里,大渡河中游东西两岸。与姑咱镇、时济乡、麦崩乡毗邻。辖区面积3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11米,大部分村寨分布在半高山坡。辖13个行政村,其中村和牛棚子村为贫困村,村于2017年实现贫困村摘帽,牛棚子村于2018年实现贫困村摘帽。全镇共1004户,4227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513人,贫困发生率为11%,2020年动态调整后为135户497人。2014年脱贫3户16人,2015年脱贫49户177人,2016年脱贫16户65人,2017年脱贫53户204人,2018年脱贫15户48人,2019年脱贫1户4人。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2013年2158元增长到2020年9929元,人均增收7771余元。截止目前,我镇已实现全面脱贫。

二、工作成效

回顾前期工作,总的来说,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梳理成果概括起来有四个前所未有。

(一)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明确镇村干部岗位职责,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月督查、月调度、月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一是加大农村道路“黑化”、“硬化”建设力度,确保通村道路通畅和群众出行安全,打通农村经济“微循环”。建成了村通村水泥路3.7公里、村通村水泥路6.7公里;完成s211线连接村300米公路硬化;乡政府到村3.4公里公路硬化;村村外道路360米硬化、入户路1.8公里硬化;村村内主干道2.1公里,入户路2.79公里硬化;公路改扩建工程7.2公里;村入户公路1750米、主干道2290米硬化,修建机耕道3.8公里;完成前俄、通村公路15.5公里硬化;以水电移民开发为契机为未移民的两个村都修建了通村公路共计10.5公里,入户硬化路3.7公里;水堰3.2公里,并对光口沟500米通村公路进行硬化并安装护栏。二是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新建村大堰7.5公里,维修村灌溉堰6公里,全面建成野坝村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了、、俄包、四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4万余米,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人畜饮水管网升级改造,维修饮水池10余个。三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作物稳产增收。完成了村土地喷灌450亩、俄包村土地喷灌240亩。四是将农村风貌打造建设与农村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同推进。完成了村整村风貌打造工程38户;投入46万元对桥升级重建。在村、村、村、村、村、村、雄居村、村新建8个村级活动室的标准化建设,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促增收力度前所未有。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①打造35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②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现种植量已达到6500余亩;③保证原种植1000余亩核桃产业增收;④拓宽产业多样化:建立仙桃基地700余亩,酸梅子基地900余亩,牡丹基地380余亩;⑤促进养殖业发展:喂养生猪150余头、牦牛450余头,黄牛300余头,山羊1200余只,马20余匹。⑥依托产业周转金,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村打造青花椒烘干房,牛棚子村建立养鸡场、打造水上旅游项目。二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积极支持辖区内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同时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

(四)精准发力前所未有。全面落实精准再精准这个工作要求,把精准的核心放在帮老百姓算账,通过算账精准施策,确保真脱贫脱真贫。一是既要算清总账,也要算清细账。细账蕴含着精准,所以在算清总账之外还要弄清这些家庭的具体致贫原因。二是既要算清大账,又要算清小账。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穷根,算小账就是针对每家每户实际,扶贫扶到穷根上。三是既要算清收入账,又要算清支出账。支出账可以准确反映入不敷出的症结在哪,弄清造成支出性贫困的原因。四是既要算清静态账,又要算清动态账。贫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扶贫常常是动态的、反复的、长期的,所以即使脱了贫也有可能返贫,要根据贫困户的动态变化来做好扶贫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处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又缺乏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无竞争优势;二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我镇部分贫困户致贫原因为因病、缺劳力,只能靠政策兜底来扶持,部分贫困户缺乏资金、缺乏生产技能、缺乏营销门路;三是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四是非贫困村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无法带动贫困户增收;五是牛棚子村搬迁安置滞后,导致“一低五有”硬件设施不达标、使用产业周转金建立了集体合作社,但因回迁安置滞后,集体经济见不到效益;六是野坝村16户贫困户新建住房因成勘院未规划,至今未启动建设;七是移民安置后收入来源不稳定。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突出产业扶贫重点。谋化好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依托青花椒、重楼等重点产业清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做出“特色”。理清思路,找清致富带头人,推动各类到镇到户扶贫项目资金落地,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做到镇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二)加快移民村安置建设。针对安置点建设滞后问题已反馈给市扶贫移民局、折东片区移民指挥部、大唐公司,要求加快牛棚子、野坝安置点建设工作。

(三)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防返贫致贫上下功夫。加大对我镇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工作,积极排查可能有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并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信息提供,生活援助等。守住“防返贫”这条底线坚决不被突破。村镇多与外界沟通,多对接,多找出路,打开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科学合理规划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完善产业布局,使产业达到持续增收。

(四)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以镇村为点,推进党建示范引领,打造全镇示范亮点村,带动全镇其余各村统筹发展。一是以“党建+产业”为抓手,结合村花椒和仙桃种植,提升该村产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同步发展;二是以“党建+培养”为方向,在村培训培养一批生产能手,致富能手,因地制宜带动一批产业发展滞后村,大力发展镇农业产业,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增收;三是“党建+互联网”为平台,利用浙江赶街、扶贫832、盒马鲜生成都线下超市等多个线上扶贫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以“党建+文化”为依托,以旅游资源及人文资源为内容,拍摄一部文化宣传片,做大广告效应,从而带动镇整体产业链发展。

(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帮助树立自力更生意识,增强脱贫奔康信心。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干部帮扶职责,落实贫困户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