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27 04:19:41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

我局今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稳定发展畜牧生产,加力推进高原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力开展好产业扶贫工作,最大程度改善民生,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康。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经济指标情况

今年,牲畜存栏数已达到44.83万头(只、匹),总增8.05万头(只、匹),总增率达18%;出栏牲畜8.05万头(只)、出售肉用畜6.26万头(只)、商品率达14%;肉产量达0.55万吨,奶产量达1.88万吨,畜牧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农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0.8,牲畜改良完成100头、只,品种选育完成4000头、只,标准化养殖小区完成新建1个、改扩建1个,水产量未达到5吨。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

1、县2015年度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投资2201万元,建设任务为60万亩围建,18万亩草地补播,15000亩人工饲草地,180户舍饲棚圈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2、2016年度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全县建设划区轮牧草原面积30万亩;草原补播面积15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2万亩;黑土滩治理0.8万亩;毒害草治理0.4万亩;舍饲棚圈建设250户。目前,该项目已完成80%建设任务。

(二)百公里绿色生态示范带集体牧场建设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要求,我局立即制定方案以色须镇为中心建设藏系绵羊保扩繁基地及牲畜暖棚、草地改良等集体牧场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及内容

1、组建藏系绵羊保种扩繁和供种基地5个

2、引进优质藏系绵羊3200只(种公羊200只,能繁母羊3000只)。

3、标准化圈舍20座、敞卷20000平方米。

4、建设草料基地5000亩。

5、退化草地改良10000亩。

6、围栏割草地1000亩。

7、建设牲畜暖棚2000平方米。

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三)畜间包虫病攻坚定居点灭鼠工作

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与项目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从2017年4月3日至5月10日,顺利完成了89个定居点56.07万亩鼠害防治工作任务。

鼠害防治目标

1、努力在防治区域内达到“防治一片、巩固一片”,“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定居点周边”的总体目标。将治理区内的鼠害程度降到最低点。将治理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最后形成定居点周边的无鼠害控制区。将我县草地生态环境治理鼠害及包虫病定居点综合防治建设推向一个全新的格局。

2、包虫病的流行给我县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生产生活、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草原鼠类是泡型包虫病传播的重要中间宿主。鼠害治理可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降低泡型包虫病传播的风险。

组织措施

(1)落实防控责任

省草原工作总站组织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科研院所,指导县编制草原鼠害治理实施方案。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承担高原鼠害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技术指导,草原工作站根据防治工作需要,适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草原鼠害防控指挥协调机构,坚持“重点防控与面上防控、应急防控与持续控制、鼠害防控与人员防护、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相结合。

(2)强化采购招标工作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要求,进行相关物资、劳动服务等采购工作。采购的药物三证齐全,在运输途中确保不泄露、不失效,建立农药专放库,设立专人负责农药的保管、发放、使用指导和农药包装物的回收、保管和处理。

(3)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进行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以项目经费资金为抓手,严控质量关。在确保防治面积、防治效果的同时,对死鼠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资金拨付程序。防治作业承包方开展防治作业时,做好防治进度记录。我县草原监理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业务部门总体部署和行业重点工作,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草原法》和《草原防火条例》、《草原管理条例》、《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以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为核心,大力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草原执法监督和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草原保护监测和建设指导水平,为促进我县草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草原生态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1、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在尼呷镇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实施面积6000亩。项目建设内容:鼠虫害治理、围栏封育、草地补播等三项内容。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全部来源于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地点:尼呷镇。项目建设进度:已竣工验收并完成审计工作。

2、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县天然草原补播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在色须镇实施天然草原补播,实施面积6000亩。项目建设内容:鼠虫害治理、围栏封育、草植被恢复、项目监测等四项内容。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部来源于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地点:色须镇。项目建设进度:已竣工验收。

3、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目建设规模:通过鼠虫害治理、围栏封育、草地改良、项目监测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面积1万亩。项目建设内容:鼠虫害治理、围栏封育、草地改良、项目监测等四项内容。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部来源于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地点:温波镇。项目建设进度:已竣工验收。

4、2015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县天然草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项目建设规模:通过实施鼠害治理、围栏封育、草地植被恢复、牲畜暖棚和敞卷建设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面积2.1万亩;建设牲畜暖棚和敞卷各105座。项目建设内容:鼠虫害治理、草原植被恢复、围栏封育、牲畜暖棚、圈舍建设等四项内容。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650万元,全部来源于2015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地点:色须、德荣玛、呷依、格孟、尼呷、蒙宜、新荣、虾扎、起坞、国营牧场、瓦须、长须贡玛、长须干玛、温波、长沙干玛、阿日扎等乡镇。项目建设进度:正在开展牲畜暖棚封顶工作,已竣工验收。

5、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县植被恢复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拟对县境内217省道全长181.5公里沿线公路段两侧各20米左右进行草原植被恢复建设。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全部来源于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地点:国营牧场、起坞乡、虾扎乡、新荣乡、宜牛乡、蒙宜镇、尼呷镇、德荣玛乡、色须镇。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土地平整、填坑覆土等工作。

6、县2017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划区轮牧围栏建设20万亩,退化草原补播4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2.3万亩,黑土滩治理0.6万亩,毒害草治理0.3万亩。建设进度:已完成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开展前期要件办理。

三、畜牧业常规工作

(一)草业工作

1、不断扩大草原法律法规宣传覆盖面

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是草原监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顺利开展草原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4月份,按照草原监理站《关于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局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了《草原法》、《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和《草原防火条例》、《草原管理条例》、《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等草原法律法规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不断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为保护、利用草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达到以宣传推动事业,以宣传促进发展的目的。

2、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草原行政执法是草原法赋予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理机构的神圣职责,是保护、建设和管理草原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县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草原上施工作业的单位明显增多,人为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不断增加。对此,我站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制止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草原。

(一)开垦草原管理情况:近几年草原违法案件统计中,开垦草原案件始终排在第一,是我县草原执法工作的重点。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开垦草原、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依法审核审批国家和我省实施的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严肃查处默许甚至带头开垦草原的有关责任人员,有效制止了滥垦现象。

(二)征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管理情况:面对我县采矿、修路等项目的实施征用草原现象日益增多,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宣传,规范征用使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征占用草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三)野生植物采集管理情况:为了实现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联合防控体系和举报机制,重点通道设置临时检查站,查堵进、出采集收购草原野生植物人员,切实加强非法采集收购野生植物破坏草原行为。

(四)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管理情况:为了顺利推进我县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我站向广大农牧民广泛宣传禁休牧和草畜平衡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各乡进行拉网式督查,发现偷牧行为进行通报和查处。

3、加强草原防火工作

近年来,通过禁休牧、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措施的实施,草原植被明显恢复,加之入春后气候持续干旱、风大,使我县防火等级不断提升。积极配合草原防火办公室认真开展草原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火、扑火知识,加大草原防火督查力度,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反馈农业部火点遥感监测信息,切实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二)动物疫病防控、监督检疫工作

一直以来,我中心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检并重、治疗为辅”的防疫方针。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制定了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的详细工作计划,明确了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目标任务。

1.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下达工作任务,按照全年牲畜因病死亡率控制在牛、羊1%,猪3%的总体要求,确保我县无牲畜重大动物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同时,我中心对县中心工作人员和乡(镇、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为完成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组织防疫工作,做好疫苗发放和药械储备

为确保春季动物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中心指派专人外出调运生物疫苗。其中共调运回牛羊口蹄疫三价苗42.5万头份;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0.5万ml;猪瘟耐热苗1万头份;小反刍兽疫苗2.5万头份;消毒药500公斤;牛出败300万ml;羊三联30万ml犊牛副伤寒28万ml;无毒炭疽芽孢苗50万头份;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苗20万头份;所要用药物、器械指定专人保管。按照2016年年底全县牲畜存栏数进行分配,并第一时间指派专人把春季动物疫苗送到各乡(镇、场)人民政府或乡兽医站,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要求,对本县内应免牲畜进行全面免疫,截止2017年5月底,共完成口蹄疫疫苗注射41.75头只/次,犊牛副伤寒疫苗注射41367头只/次;无毒炭疽芽孢苗注射46万头只/次,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圈舍消毒面积达100%。

3.防治、驱治相结合,做好常规免疫工作

我中心采取防治和驱治相结合的方式使用阿维菌素、螨净等药品对牲畜体内外寄生虫进行了全年预防性驱虫。并认真开展普通病诊治工作,做到发现一起、治疗一起。半年以来共驱治家畜体内外寄生虫174547头(只、匹),其中内寄生虫头113226(只、匹),外寄生虫61321头(只、匹)。共诊治各类普通病例1037例,治愈例927,治愈达89.4%。

4.空瓶回收及无害化处理

(1)规范免疫登记,健全防疫档案,是《动物防疫法》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疫苗空瓶回收处置,是加强疫苗使用管理、精准免疫、堵塞漏洞、减少浪费、保证生物安全、避免污染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要求。我县畜牧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这两项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全年防疫工作的主攻点,抓实抓细抓到位。

(2)统一表格。统一按照我中心规定的表样进行登记。《免疫登记簿》采用一村一册,由防疫员负责登记,《疫苗空瓶回收登记薄》由乡镇兽医员负责登记。《疫苗空瓶回收登记薄》在本次春防时按表样开始使用。

(3)规范程序。每年春秋防集中免疫开始前,防疫员必须摸清各乡镇牲畜存栏底数,做好免疫进度计划,按计划申领疫苗;免疫过程中必须有村干部带队,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牲畜免疫注射完毕,要及时、准确、完整登记免疫信息,履行签字手续,上报免疫进度。疫苗使用后空瓶必须回收到乡镇兽医站,实行“免疫一种、回收一种、发一种”由乡镇兽医站负责回收登记并按相关规定集中焚烧处理

5.规范开展检疫监督工作

狠抓动物产地检疫,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据《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出证,规范填写检疫证明,杜绝“越权出证”、“隔山开证”等行为。一是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全面提升我县的产地检疫率。二是强化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产地检疫面,重点抓好各乡、镇产地检疫。由22个乡镇兽医站、172名村级防疫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做好产地检疫,按动物防疫责任区域范围,受理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检疫申报,及时开展动物产地检疫。

6.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督管理、确保猪肉食品安全

按照农业部的规程,生猪屠宰扫雷行动实施方案,严把屠宰检疫关,严格按检疫操作规程,严格查证验物,定点屠宰场检疫员实行同步检疫,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产品持证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要求。一是开展生猪屠宰环节各项疫病检测。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生猪屠宰检疫0.0373万头,发放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b证97份。二是我县目前巡查制度已常态化,强化了对屠宰检疫的监管。在屠宰检疫监管上严把动物进场关、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无害化处理关,确保肉食品安全。三是我所按照屠宰环节瘦肉精的抽检工作严格进行。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瘦肉精”监测月检季报制度,检疫人员严格按照不低于3%屠宰量或不少于1头的要求规范开展了检测工作,截止上半年屠宰环节“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联检测卡)检测累计抽检15例。所有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四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操作环境卫生管理,分宰前宰后每日进行两次消毒措施,保证生猪定点屠宰环境卫生达标合格。

(三)家畜改良工作

按照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精心安排部署,我局高度重视,抽调相关技术人员,年初到藏系绵羊资源保种场进行选种、购买等相关工作,赴色须镇开展了投放种公畜工作的良种补贴工作,并完成了良种补贴软件及归档工作。

四、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

(一)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

按照人畜同步、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落实布病、包虫病防治计划,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力度,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加大动物布病防控力度,做好监测净化工作。继续打好以县为重点的包虫病防控攻坚战,深化提升“两抓四管六结合”模式,认真落实犬驱虫、羊免疫、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上半年主要开展以下几个工作要点:一是:从今年初到目前为止,总共完成家养犬只驱虫91840只次,每月驱虫完成率达99.99%。二是:我局结合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从2017年4月20日起对全县存栏羊进行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免疫,通过首免和加强免疫共两次免疫,共免疫91757只次,免疫率均达98%以上,有效保护了易感动物。三是:截止2017年5月,共完成犬粪无害化处理275520次,有效切断了犬粪和包虫病虫卵污染环境的渠道。四是:目前我县共扑杀无主犬、流浪犬和疑似感染阳性犬共计24581只,在畜牧局和官方兽医的监督下,严格按照病死畜禽处理规程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在处理点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业人员按处理规程定期进行巡查和消毒。通过登记和扑杀,目前全县共存栏犬只18368只。

(二)包虫病畜间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及宣传工作

我局对全县乡镇兽医人员、村级防疫人员及村级驱虫员,全县屠宰户包虫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共进行3期培训,参训人员共计534人,并发放了1000多份藏汉双语宣传资料及培训手册,格桑花开宣传光盘97张,为全面落实死亡犬无害化处理工作,我局领导安排下,2017年2月13日至14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5名技术人员对我县s217公路沿线“起坞乡至色须镇”进行死亡犬集中收集。在2天的时间共处理了31只死亡犬。

为进一步搞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我中心4月7日至8日派出专人到23个乡乡镇场发放犬只驱虫药“吡喹酮”全县共发放2215瓶,在发放药品的同时还发放了包虫病宣传资料及挂图70余份,喷宣传标语30余条。1月至5月份我中心发放畜间包虫病宣传手册共1万5千册,县畜间包虫病防控羊免疫及犬驱虫登记册1万册。3月17日血清采集送检122份。送检单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20日犬粪送检643份。送检单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产业扶贫工作

2017年产业扶贫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生态环境、绿色畜牧业等主导产业,为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1、培育推广藏系绵羊850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并给予扶持。已完成棚圈建设5个。

2、工作推进情况

2017年24个贫困村项目总投资127万元。其中藏系绵羊投入102万元,舍饲棚圈投入25万元。

(一)养殖业:已完成850只藏系绵羊选种及购买工作,并以投放。

(二)棚圈建设:已完成棚圈建设

3、特色亮点

通过产业扶贫工程的实施,改善农牧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单位效率,达到农牧业提质增效,牧民增加收入,通过现代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24个贫困人口纯收入增加值达到3000元以上。力争在2017年完成2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