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人员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20 09:18:47

职务犯罪人员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我区实施社区矫正以来,对职务犯罪的罪犯社区矫正效果较好,现试进行分析:

一、对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适用社区矫正的优势

对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适用社区矫正的优势,主要可以从行刑的方式和犯罪类型这两方面来分析。

一是,相对于在监狱内服刑,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使其在社区内服刑,既有利于刑罚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服刑人员自身的发展。

社区矫正在社区内服刑,使得服刑人员能够在不脱离社会的条件下得到教育改造的机会。狱政管理和劳动改造、教育改造共同构成了狱政制度,其中突出劳动改造罪犯功能,让罪犯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突出教育改造罪犯功能,体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根本的改造;突出狱政管理功能,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规范罪犯行为,促进其心理矫正和行为矫正。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其短处,其严苛的制度和狭小的空间范围,使得犯罪分子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完全的与社会脱节,即使脱离监狱环境也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并且容易在回归后造成生活上的困难。而长时间的适应期也使犯罪分子容易因为生计维艰或者因在监狱中受到其他罪犯的交叉感染,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对于将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置于社区内对其进行监管教育,使之不脱离社会让他有自力更生的机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家人的关怀,志愿者和相关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帮扶教育,扭转其错误看法及其扭曲的心态,从根本上矫正其犯罪行为、矫治其犯罪心理,达到教育改造犯罪分子,避免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目的,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二是,与其他类型的犯罪相比,职务犯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犯罪人再度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可对其适用社区矫正。

职务犯罪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主体和客观要件上。如前所述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职务犯罪中的职务,所指的主要是以下四种: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职务犯罪所必须的客观要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但是职务犯罪的犯罪分子在伏法后,主体所有职务即已不复其所有,丧失了再犯同罪的资格,自然也不具备犯同罪的客观要件;而且职务犯罪的主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或专业技能,产生暴力性犯罪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来说置于社区内对辖区内公民人身财产威胁不大。

综上,我区认为对于符合条件,可以被判处社区矫正所适用刑罚的职务犯罪的罪犯应当鼓励实施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执行方式。

二、实践中对职务犯罪主体适用社区矫正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区矫正的工作实务中,各司法所具体承担了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主体我们应依据职务犯罪所具有的特殊性,对其除常规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外,还应该依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以达到改造犯罪分子,预防其重新犯罪,使之较好的回归社会的目的。

首先,我们应从职务犯罪的原因入手,努力纠正其犯罪根源。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犯罪主体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所以在犯罪分子社区矫正期间,我们应该尤其注意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扭转其错误观念,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

其次,还有一些职务犯罪是由于其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加强法制宣导也是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的重要内容。由于没有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最终导致执法犯法。对于这种犯罪主体我们应以法律法规的宣导教育为主,使其充分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错误本质,避免无知造成犯罪引发悲剧。

另由于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具有特殊性,我们应着重注意其心理变化因素。由于职务犯罪的主体伏法前多身居高位为领导干部,一夕之间沦为被人监管众人不齿的犯罪分子,产生的心理落差,极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对其自身改造和社区矫正的监管都十分不利。所以在入矫之初,我区密切留意这种矫正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的予以正确引导,使得矫正期间的教育改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进措施

定期进行工作通报,对意见、建议限时办理等,一方面加强了对司法干警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多地了解社区矫正监督中的司法职能,让监督工作更加透明,进一步提高了司法机关的监督执法水平,提高了执法的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