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时间:2022-06-29 08:36:18

民政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民政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着力推进现代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为开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依法行政宣传

认真制定学法计划。切实将依法行政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落实好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通过每月举办一期《民政论坛》,认真学习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需要。积极组织和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法制培训,努力提升民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明确学习宣传重点。要以学习宣传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重点,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各项救助机制,增强救助政策的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依法实施社会救助,努力提升民生保障“兜底”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继续争创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和水平。修订全市镇(街道)《自然害救助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继续实施“六五”普法。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依法行政知识,领导班子全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民政服务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服务对象依法诉求、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民政依法行政水平。

二、创新基层治理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民政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打破惯性思维,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搭建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新社区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厘清政社边界,改革社区考评机制,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扭转社区行政化趋势。全面推进“政社互动”和“三社联动”机制建设,落实京口、扬中试点工作,适时召开推进大会。研究出台《修订村(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推进城乡社区自治机制建设,提高村(居)民自治能力。积极推进中心社区服务、基本社区自治和网格化管理配合的社区新型治理模式,新建成4-6家中心社区。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模式,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响“12349”便民服务品牌。继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全市新增30个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3%。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简化规范登记流程。承接好省厅下放的基金会登记审批权限,取消社会团体筹备审批环节和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审批。推行政社分开、管办分离,重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编制能够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和民政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事项目录。新建4家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创投。推动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具有导向性的社会组织培育方案,抓好全市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孵化)基地三级网络建设。完善和优化社会组织评估制度和标准,年内实现获得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占本地社会组织总数的30%以上。

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建设。认真落实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社工专业人才评价和教育培养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积极开展优秀社工、社工机构和社工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先进导向作用。组织社工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进一步加强社工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社工人才的专业素质。

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大力发展养老社会服务

加强养老服务政策创制。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苦干意见》及省政府意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研究出台我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4—2020年)》。

依法规范养老机构设立。依据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加大对不合格的养老机构的淘汰力度。进一步健全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认真实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强示范性养老机构和集医、养、护为一体的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继续推进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和等级评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5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4张。

推进居家养老载体建设。按照服务标准化要求,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在各辖市区重点打造1-2家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全市新建66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8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0%。建成城市社区小型托老所和农村“老年关爱之家”30家。开展老年日间照料和老年助餐服务试点,重点满足高龄、半失能老人社区养老需求。继续推进“安康关爱行动”,各辖市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率达到40%以上。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养老护理员培训,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60%以上。完善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供养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市本级、辖市区、镇(街道)三级老龄协会网络,村(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达90%,各级老龄(老年)协会全面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二)制定门楼牌管理办法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门牌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我市门牌缺失,号码编制重、跳、漏,门牌制作不规范等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凸显。要通过起草和推动《市门(楼)牌管理办法》的出台,启动“市门(楼)牌管理及应用系统”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努力提高我市地名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市门(楼)牌管理办法》的制定将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在起草过程中扩大公众有序参与的途径和范围,广泛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尤其是普通群众的意见、专家学者的建议,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四、自觉强化行政监督

加强行政内外监督,按照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在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组织行风监督员开展行风督查活动。邀请他们对民政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主动改进依法行政工作。

落实行政监察制度,认真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完善民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超期办件和违规行为监督,确保民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同时,进一步加强行政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民政依法行政服务水平。

妥善办理信访事项,认真做好民政信访和舆情引导工作,及时回复“12345”政府热线群众咨询和投诉,保障信访人合法权利。严格执行信访工作制度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避免因案件处理不及时而出现越级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