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6-15 10:15:31

扶贫开发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整村推进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老区插花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加快实现“三大目标”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市扶贫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话和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精神和意见所体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到村到贫困户开展工作,密切与贫困群众的感情。

(二)重点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切实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全年完成七个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通过整村推进工作开展,不断优化贫困村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兴建各类扶贫产业基地5000亩,使贫困农民形成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各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确定本级的扶贫开发主战场,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038人。

(三)不断提升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各镇街道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贫困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培训2800人;另一方面,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全年完成培训150人,积极抓好职业教育和再就业技能培训。

(四)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整村推进“捆绑整合投入”机制,增加整村推进资金投入规模;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做好安福寺镇徐家嘴村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完善创新扶贫工作责任考核办法。

(五)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管理工作。全面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招标审计制度,增加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六)切实加强扶贫干部能力建设。按照“强能力,转作风,讲奉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的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大力宣传扶贫工作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机遇,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为首要任务,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提高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为根本,把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市域经济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扶贫开发成果不断巩固,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具体目标

2011-2020年,全市扶贫开发达到“五个基本”目标,即:基本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基本实现重点村建设任务目标,基本改善老区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老区贫困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前十年的平均水平,基本增强老区贫困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其工作任务具体分解为:

1、强力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强力实施新一轮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每年完成8个重点村建设任务,实现重点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2、紧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年均解决184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贫困农户人平纯收年均增长150元以上;完善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救助政策的对接,农村特困救助对象做到应保尽保。

3、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通过扶持发展,每个重点村建成产业化基地5000亩以上;每年支持1-2家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向上争取信贷扶贫贴息资金;对贫困户农民开展产业化扶贫项目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贫困户农民900人以上,力争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农业实用技术明白人。

4、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按照“户申请、村证明、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严格锁定培训对象,力争每年转移培训人数达800人以上。继续实行对培训基地的双合同管理,积极参与“百校百企合作示范活动”。

5、统筹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相结合,年均改造10%以上贫困户危房,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贫困户居住的危房。

6、全部解决不安全饮水问题:每年解决3000人以上饮水困难问题,解决600头以上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到2020年底全部解决不安全饮水问题。

7、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所有村、组公路通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现村村、组组通水泥(油)路目标。

8、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巩固贫困地区老区社会事业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完善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宽带,村村通电、安全水,村村有卫生室、健身场所;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重大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特困助学制度及计划生育扶持制度不断完善。

三、工作原则

2011-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在坚持中央、省、市既定原则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市实际,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以贫困群众为工作对象,以促进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做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忙、社会参与”的格局。

(三)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保障式扶贫为辅的原则。积极调整扶贫开发对象,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对接。对农村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保障式扶贫;对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开放开发式扶贫,促其脱贫致富。

(四)坚持整合资金、综合开发的原则。把扶贫开发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突出重点,整合农村交通、安全饮水、国土整理、低丘岗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村镇环境整治、流域治理、低效林改造、农业板块建设等各类资金,集中力量分类解决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五)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群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四、工作重点及其措施

2011-2020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坚持不懈地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扶贫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重点工作,实现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跨越。

(一)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一轮启动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一是抓好统筹规划。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步规划,分步实施。二是整合资金进行综合扶持。集中力量,整合农村交通、水利等各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综合扶持,实现重点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三是继续实施目标管理。对重点村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多个部门参与,集中2-3年时间,实现整村推进目标。

(二)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主要是加大对重点村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经营,逐步形成贫困地区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益,增强贫困地区老区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加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开辟贫困群众增收门路,让贫困群众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脱贫致富的良好基础。主要是按照扶贫开发规划及项目库备案项目规划,认真搞好重点村及其他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贫困地区老区的交通、排灌、饮水、就医、上学、通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积极抓好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四)加强人口素质建设,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继续在贫困地区老区实施“雨露计划”,提升培训质量,把建档立卡和处于贫困边缘的劳动力纳入“雨露计划”,力争贫困户每户培训转移1名劳动力。

(五)积极推进老区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宣传老区历史和现状,加强对老区革命遗址的修缮,营造更为浓厚的关注和支持老区建设的社会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老区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出资出力。进一步加强老区项目数据库建设,规范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老促会的作用,加大老区建设资金募集力度,支持老区新农村建设。

(六)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建立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定点帮扶制度,确保新一轮省定重点贫困村、重点老区村和本市确定的重点贫困村至少有一个单位对口帮扶。二是建立健全帮扶考核办法,将驻村扶贫成效纳入目标管理范畴。三是着力做好对口帮扶企事业单位到村开发定点帮扶的服务、协调工作。

(七)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贫困地区老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宽带、电力、安全水、清洁能源建设;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重大医疗救助;四是坚持不懈地加大特困助学制度、特困计划生育扶持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普及力度。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总体要求,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目标任务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也应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放”的原则,管好用好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全面推行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责任制和公告公示制,坚持扶贫项目实施法人制和招投标制,坚持扶贫项目完工验收制和审核报账制。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严格扶贫资金的使用审计制,建立扶贫、财政、审计、监察四个部门审核把关制,不断增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重点贫困镇、贫困村,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本地扶贫开发具体规划。按照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以镇为基本单元,以重点村为基础,明确脱贫目标、开发项目、保证措施、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确保规划科学可行。村级规划在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基础上,上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规划一经批准,严格分年度组织实施,并作为落实扶贫开发任务、申请立项、投入资金和检查、验收、评价的主要依据。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双强工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坚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镇村任职,帮助村级班子提高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加大“三支一扶”人员的选拔培养力度,为贫困地区老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鉴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建立和完善市级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保持市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稳定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强化扶贫办职能,规范扶贫机构的性质和设置,建立与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的扶贫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第三篇

近几年来,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工作,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的规划目标。近几年来,我市为了扎实开展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工作,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扶贫开发规划,把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并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民政局、文体局、广电局、经信局、商务局等30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扶贫工作责任,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各镇(街道)。对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道)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责任制。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要求市直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1,组织结对帮扶。全市共198个市直一级单位,96个市直二级单位参与对囗帮扶198个行政村。同时全市68家企业对囗帮扶68个贫困村。全市实现了对囗帮扶“全覆盖”。2012年全市结合开展“三万”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组为群众办实事,与贫困户结对子,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近几年来,全市68个贫困村共筹集帮扶资金1360万元。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问安镇张家桥村结对帮扶,为该村支持20多万元,整修一个蓄水1万立方米的当家堰、维修和新修灌溉渠道5000米。革命老区镇安福寺镇徐家嘴村在市老促会及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筹集11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一座“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碑”和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目前该园已成为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整合各类资源。近几年来,全市涉农项目在踏勘、计划编报和项目实施时,就充分考虑重点贫困地区和插花贫困地区实际,尽量将各种项目资金和扶贫项目资金捆绑整合,充分发挥资金最大效益;积极与农业、林业、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门进行衔接沟通,按照各自的行业要求编报项目计划,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向扶贫重点村大力倾斜。近几年来,全市共落实部门扶贫捆绑整合资金2400万元以上。为贫困地区新增和改扩建道路340公里,新建和维修沟渠258公里,维修和加固堰塘2600囗,解决饮水困难人群8.5万人,修建沼气池1.4万囗,减少住危房农户680户。

3,实施重点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道路、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重点,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和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产业发展上,抓好柑桔、花卉苗木、水产、蔬菜等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发展壮大贫困村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顾家店镇、安福寺镇柑桔标准园10000亩,改造低产桔园2万亩;建设完成以七星台镇鸭子口为核心区的有机蔬菜基地和百里洲有机蔬菜基地5000亩。

三,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科技水平

为尽快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把扶贫扶智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结合起来,着力提高贫困农民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近几年来,我市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狠抓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科技扶贫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了科技培训活动。我市重点抓了重点镇、重点村的干部培训和农业科技明白人、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共开展科技培训240多(场)次,培训人员53530余人。二是深入开展了农业新科技、新技术下乡咨询服务活动。近年来,我市扶贫办先后会同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老科协等单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新科技、新技术巡回下乡宣传咨询活动,并请技术人员到田间现场示范讲解,真正把科技和信息送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三是做好了农业信息和科技期刊科技小报向老区、贫困地区的赠阅工作。四是扎实开展“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市职业教育中心和市第二技术学校合并,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工作力度,从学员确实掌握技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全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与培训基地衔接,巩固培训基地与本土企业建立的长期“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推动“雨露计划”向前发展。近年来,我市共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430名。

四、统筹协调、互促互动

我市不断完善扶贫协调联席机制,统筹各部门资源,减少重复浪费。扶贫部门负责调查确定扶贫对象,制定扶贫规划和方案,协调组织各行各业和社会力量实施扶贫计划和项目,并进行监督考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贫因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势利导,统筹规划,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以酒业、雪花啤酒为龙头,发展优质小麦和优质稻基地;以奥美、朝阳公司为龙头,发展优质棉基地;以鸿新、隆华公司为龙头发展优质水果基地;以天盈公司、安全菜园等为龙头发展疏菜基地。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村组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扶贫方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在七星台镇鸭子口、石套子等村以及百里洲镇沿江、三州、宝月寺等村,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露地疏菜生产,蔬菜亩平收入在8000元左右,是棉田收入的4倍以上,带动贫困家庭2000多户。全市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80%以上。重点村—七星台镇鸭子口村,整合扶贫、农业板块建设等资金20万元,拓宽了蔬菜园区田间作业道,开挖沟渠及清淤2.8万余米,建成年种植蔬菜5600亩的无公害专业蔬菜生产村,鸭子口安全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突出,该村蔬菜产业收入2340万元,仅蔬菜产业一项可带动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9397元。目前,我市贫困村“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带动功能日趋明显,贫困地区的种养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是统筹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来抓,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切实达到“村美、人和、民富”。高起点规划好连片区内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认真抓好聚居点规划和选址工作。按照“一个月规划启动,三个月见实效”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农房风貌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进度。

三是统筹扶贫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重点加强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水利建设、国土资源、农业开发等项目向贫困村组倾斜,增加基本农田,提高农田标准,配套搞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贫因村组农民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