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党组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6-15 09:20:09

财政局党组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在抓好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机关党务、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努力提升机关党建管理水平,为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作出财政部门的努力。

二、工作目标

1、财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保持全省A等等次。

2、创建2013年-2014年度省、宜昌市、枝江市级文明单位。

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干职工日常管理,进一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规范化。

1、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制定青年干部培养管理办法,做好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按照单位空编情况,积极申报公务员、推公参管单位招考人员计划并督促落实。组织青年职工到工作先进的县市区财政部门学习交流,开阔视野。

2、做好财政工作的量化考核。按照市委关于强化治庸问责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加强工作纪律和工作进度完成情况的考核。重点是开展上班期间工作纪律、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实行每月一考核一通报,提高工作的落实力度和执行力度。

3、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化解矛盾,维护机关稳定,促进机关和谐。

4、继续做好职工的培训学习。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登记制度,有序开展好党组中心组的学习活动。

(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

5、加强中层以上干部管理。按程序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并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和备案。严格执行中层以上干部特别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年度述职述廉。实行中层以上干部外出报告制度。

6、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的落实。重点是做好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腐败风险点的预警处置、廉政文化进机关和进家庭等工作。定期向市纪委和第二纪工委监察分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协助做好违纪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

7、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六条意见”以及中共枝江市委枝发[2013]1号文件精神。

8、抓好执法效能、纠风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重点是做好惠农资金的落实和监管、节能减排资金的落实和监管、社会保障资金的落实和监管。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和财政资金监管的“全覆盖”。在财政资金监管上,重点是制定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计划,对所有财政资金的监管做到有制度、有记录、有结果。

(三)狠抓文明创建,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态化。

9、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各单位具体抓、全体职工共参与”的文明创建格局,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财政工作综合量化考核,坚决杜绝“一票否决”事项的发生。

10、开展好工青妇群团组织和老干部活动。利用“三八”、“五一”、“五四”、重阳节等节假日,组织单位职工开展相应活动。积极参加全市开展的各类集体活动,增强组织的团结和凝聚力。

11、开展好各类帮扶活动。一是开展好结对共建村(社区)、结对帮扶户、贫困学生、贫困党员、贫困职工的帮扶活动,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二是落实好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三是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防止越级上访、信访事件的发生。

(四)狠抓机关党务管理,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务日常工作科学化。

12、加强支部的日常管理。制定党务系列管理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党务工作。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的要求,组织专班定期对各支部的工作进行交叉检查。

13、开展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准确把握好党务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抓好公开载体建设,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及时公布党务政务动态信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14、坚持局党组例会制度。每月初召开局党组办公会议,对涉及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各单位并督促落实。组织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15、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年度创先争优活动计划,适时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是: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党员定期评议活动;文明窗口服务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活动等。引导全体党员职工在工作中争先进。

16、开展好“七一”纪念活动。通过慰问老党员、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到红色基地学习、请专家上党课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狠抓财政财务管理,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与管理工作精细化。

17、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任务抓征收,做好财税银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

18、多方筹措资金保建设。在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统筹安排本级财力,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民生项目顺利实施,支持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快速发展。

19、扎实推进财政管理。完善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全面完成财政工作目标考核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的理财观念;坚持创先争优、改革创新的管理理念。统筹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各个环节的工作,着力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做大做强财政蛋糕;着力支持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财源建设后劲;着力提高保障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全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冲刺全国百强县(市)作出财政部门的努力。

二、主要奋斗目标

(一)全市财政收入目标:2014年,财政总收入任务200000万元,比2014年增加42324万元,增长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任务128000万元,比2014年增加27795万元,增长28%。

(二)全市地方基金收入目标:2014年,社保基金征收任务40688万元,比2014年减少3778万元,下降8.5%;政府性基金收入任务67517万元,比2014年增加4887万元,增长7.8%。

(三)财政部门收入目标:

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900万元。

2、归集住房公积金9000万元。

3、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600万元。

(四)财政改革与管理目标:全省财政工作目标量化考核A等等次。

(五)党组织建设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机关党委和各支部争创市“五好”基层党组织。

(六)文明创建目标:创建2014-2014年省级、宜昌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突出重点,围绕全市项目建设,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进展。

1、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在企业项目投入、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用活用足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着力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支持枝江酒业、三宁化工、雪花啤酒、迅达科技、奥美医疗、开元化工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提高企业的税收贡献率。

2、完善地方融资平台。采取注入资本金、增加净收益、提高资本运营水平等方式,增强金源公司的融资能力,积极参与宜昌市财投公司发行债券,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做实金桥担保公司,从人员、资本金上给予支持,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做好服务工作。

3、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加强“一区六园”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拓宽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园区引进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成长”的企业。

4、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把政策分析、数据测算与对上汇报、沟通结合起来,争取到更多的农业、教育、卫生、社保、国债等项目资金。

(二)坚持提质增量,牢牢抓住收入中心,在增加可用财力上实现新进展。

5、强化收入监管。重点是研究省管县财政体制、宜昌市白洋工业园财税征管体制、土地和房产税费政策变动、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对我市财力的影响,每季度开展一次收入形势分析报告会,分析财政收支政策增减变化的原因、影响程度及对策,科学预测财政经济形势走向。

6、注重收入的组织协调。重点是做好财、税、银、人社等部门的征收协调工作。一方面把收入任务迅速分解落实到部门、镇街道、企业,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另一方面不定期的召开收入碰头会,及时分析各种增、减收因素,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增收节支的合理化建议。

7、优化收入结构。注重财政收入质量提高,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8、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探索非税收入税式征管新模式,强化源头监管,严格以票管费,规范收缴程序。重点是做好行政性收费、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三)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进展。

9、压缩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好教育、科技、“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财政性支出需要。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办大事。

10、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进一步落实好扶持粮食、棉花、油料、生猪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及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11、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精品,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安排资金保障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沼气、通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增长。扩大村级组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面,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奖励补助标准。

12、支持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确保教育、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加强对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预算收支调查研究,巩固完善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卫生系统财务收支管理办法,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试点工作,合理安排计划生育事业费,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13、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巩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大对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农村五保户供养、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加大推进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力争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14、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实现全市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全覆盖”。保障实施农村在职、离职干部生活补贴和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政法部门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作。积极落实乡镇企业离退休职工实行计划生育奖励。

(四)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实现新进展。

15、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扎实开展“六五”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财政干部对法规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加大各类税费退库的审批力度,确保准确、及时,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

16、继续完善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部门预算管理做到编制、执行科学和规范;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做到安全高效,实现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收(罚)缴分离面和财政专户管理率达到100%;政府采购管理做到流程规范,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迅速出台“枝江市部门采购管理办法”。

17、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市、镇、村三级基本保障水平。加强对镇(街道)财政财务管理的指导,提升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18、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强化村级债权管理,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加强村级债务的动态管理,严禁村级新增债务。

19、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管理办法及内部操作规程和核算办法,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

20、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强化对各单位、各部门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1、加强财政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好枝江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不断加大财政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对部门预算资金、专项资金和重大财政事项,及时向外界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五)坚持常抓不懈,持续提升监督水平,在增强监督效能上实现新进展。

22、加强会计基础检查。出台“枝江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建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考核制度;出台财务会计工作奖惩措施,把会计基础工作细化,作为监督考核评比的具体内容,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检查和考核,逐步实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资金使用效益。

23、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制定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监督检查计划,从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惠农、社保、工程项目等资金开展重点检查,查找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进行整顿规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4、做好内部监督工作。重点对有资金管理职能科室、财政所、局直属单位的票据领用、资金盘点、印鉴保管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的绝对安全。

25、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以及纳入治理范围单位的检查督导,构建“小金库”长效治理机制。

26、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重点是项目预算、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执行、核算规范、结算审计。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工作机制,不断改进评审方式,增强投资评审效果。

(六)坚持转变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在树立财政形象上实现新进展。

27、完善制度。制定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党组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机关运转更加规范。

28、廉洁奉公。坚决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29、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倾听人民的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30、优化环境。继续完善财政工作综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岗位职责落到实处,加强对工作的督办、考核、通报,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31、引进人才。根据单位空编情况,积极向组织、人事、编制部门申报人才引进计划,通过调进、招考等方式,引进一批人才,充实财政干部队伍。

32、加强学习。开展“比学习、比业务、比写作”活动。采取与市委党校、大专院校联合办班的形式,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学习、派出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干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市域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设“两市一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不懈地推进财政管理与改革。力争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发展;突出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突出创先争优、与时俱进;突出优化环境、转变作风,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奋斗目标

(一)全市财政收入目标:2014年,财政总收入任务135138万元,比2010年增加23465万元,增长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任务79424万元,比2010年增加10963万元,增长16%。

(二)全市地方基金收入目标:2014年,社保基金征收任务30690万元,比2010年减少5238万元,下降17.1%;政府性基金收入任务57128万元,比2010年增加15084万元,增长35.9%。

(三)财政部门收入目标

1、完成非税收入15409万元。

2、归集住房公积金6600万元。

3、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000万元。

(四)争取资金目标: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2.9亿元。

(五)债权清收目标:回收到期财政债权269.5万元。

(六)财政改革与管理目标:全省财政工作目标量化考核A等等次。

(七)党组织建设目标:继续保持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并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属各支部95%以上达到“五好”标准。

(八)文明创建目标: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工作措施

(一)发展市域经济,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1、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分析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体制的相关内容,研究有利于增强财政实力和可用财力的产业结构和财源结构,建立收入任务跟踪监督制度,落实重点税源管理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财政收入计划任务。

2、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积极研究国家、省对企业项目的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提高项目建设对财政的贡献份额,稳定财政收入增长基础,发挥骨干财源企业的支撑作用。

3、抓好招商引资。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奖扶政策,算好政策收益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新财源。

4、规范融资担保平台建设。积极支持金桥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拓展业务。

5、积极向上争取各种项目和资金。把政策分析、数据测算与对上汇报、沟通结合起来,争取到更多的间歇资金、调度资金和无偿资金。

6、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将镇级卫生院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研究广告收入征收管理办法,拓宽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范围。严格以票控收、以票控费,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

(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7、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和增加村级运转的补助,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动农村发展与改革,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8、支持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确保教育、卫生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和基层卫生院基本药价改革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精细化科学化试点工作,完善卫生系统财务收支的管理办法。

9、支持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公务员津补贴标准,落实公检法司和纪检监察部门最低经费保障标准。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10、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巩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机制,探索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办法,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大对养老保险、低保对象、就业再就业工程的投入,加大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力度,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三)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11、全面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将所有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建立比较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全面化水平。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做到规范、有序,做好部门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执行的约束力达到最佳效果。

12、优化现有的国库账户管理体系、凭证传递和资金拨付流程,实现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全覆盖。资金直接支付率达80%以上。

13、所有收费、罚款项目和标准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收(罚)缴分离面和财政专户管理率达100%。定期对财政性票据进行年审,财政性票据发放、审核、缴销规范。

14、定期制定《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批复面达到100%,政府采购规模直接支付率达到80%,规范政府采购运作机制和监管办法。

1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进行研究,推进配置的科学性;对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进行登记,确保资产增值,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公开招租集中审批制度,统一收益管理。

16、继续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市、镇、村三级基本保障水平。加强对镇街道财政财务管理的业务指导,提升基层财务管理水平。

17、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完善运作机制,提高评审水平,为政府当家理财。

18、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把财政资金支付网、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网、审计网、社保基金网等15条网络与金财工程进行整合,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

19、强化预算监管。继续加强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部门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不断规范单位财务管理。

20、严格财政监督。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认真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对人民群众关注、惠及民生、资金流动量大的单位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大对违纪问题的惩处力度。

21、加强对财政收入形势的分析预测,积极挖掘增收潜力。全面梳理税收优惠政策,堵塞收入流失漏洞。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源调查,努力提高收入质量。

22、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设立会计学会,建立会计管理组织。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定期登记制度。

23、全力推行财政政务公开。采取多种方式将财政政策、资金拨付流程、资金分配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打造阳光财政。

24、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建立市、镇、村三级债权债务数据库,清理锁定债务,制定债权回收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对债权进行清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5、开展各类培训教育学习活动。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联系沟通,争取选派优秀人员到部、省财政部门跟班学习,与大专院校联合举办培训班。

26、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的各项规定,加快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7、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五个基本”建设,着力构建“七个体系”,达到“五个好”和“五带头”目标,促进党组织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8、继续完善财政工作综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岗位职责落到实处,提升干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