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教育工作计划要点

时间:2022-12-12 10:13:37

全区教育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巩固、提升、精细化”深化年等活动,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为着力点,以建设教育名城为目标,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打造“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幸福教育”品牌,积极落实《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名城的意见》,坚持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教育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二、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名城的目标,以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总揽,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人才建设、学校建设为关键,不断加大投入,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全面落实《建设“幸福教育”名城系列工程推进方案》的各项任务目标,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

(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夯实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

1.全面加快学校建设。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投资3.1亿元实施11项教育惠民工程。其中,投资1.35亿对三中、区实验中学、七中等5所学校进行扩建,投资1.19亿拆除重建公园新村小学、小学、镇小学等3所学校,投资5600万元在新城区、城区、老城区建设3所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

2.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区政府《区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全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年度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3.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继续做好中小学校舍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安全工程档案室建设,对老旧校舍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拨出专项资金对基础设施陈旧的中小学进行设施更新和改造,给学生提供一个整洁、明亮、安全的学习环境,为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推进。统筹项目规划,做好对各个项目手续办理等服务工作,监管好各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4.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利用教育信息网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优秀课例、特色课程、科研成果等的网上共享。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城乡交流的新方法、新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低成本扩张、高效率共享和全方位覆盖。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开展好电化教育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NOC)活动、机器人竞赛及各类师生电教评选活动。

(二)加强教育人力资源建设,增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动力

1.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大讨论,提炼教育核心价值观,凝练教育精神。以《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为指导,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评选区教育系统“师德标兵”,在教育信息网创建区师德人物专栏,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全区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严禁发生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和奖惩机制。重点做好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创新行风评议模式,促进全区教育行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2.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知名校长、教师等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氛围,全面提升教育人才素质,着力构筑鲁中教育人才高地。

修订完善《区校长专业发展实施意见》,落实校长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多基地、分层次的原则,为更多校长和年轻干部提供锻炼、交流、提高的机会,逐步在多所高水平大学、教育培训机构和境外建设校长研修基地,根据需要对校长实施挂职、培训和研修等活动。开展各种“高峰论坛进”活动,开阔校长视野,提升培训层次。出台《关于中小学校干教师区域内流动实施意见(试行)》,稳妥推进校干、教师区域性校际交流。引进专业的校长素质测评机构,建立科学的校长素质测评机制,建立一支理论素养高、管理能力强、办学思想先进的校长后备人才梯队。

出台《教研员专业发展实施意见》,建立教研员竞争上岗制度、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员配置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施教研员动态管理,充实教研员力量,激发教研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教研员的责任意识,提升教研员工作水平。建立促进全区教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评价制度,逐步实现教研员向教学能手、课程专家、教师首领、行政参谋的转变,达到增强自身素质、支持教师成长、改善教学状况、引领课程改革的目的。

建立中小学教师区域、学段、学科均衡配置的保障机制,健全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畅通紧缺学科师资及专业人才招聘渠道,最大限度实现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的合理化配置,努力达到区域内教师编制岗位使用最大化。制定《关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聘任工作的补充意见》,探索建立特色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启动“一校一专题”教师发展学校项目建设,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国内专业教师培训机构专业特色培训为补充的教师立体培训体系,以名师成长工程、骨干教师培训、优秀教师研修、新教师培训等为主要辅助方式,逐步建立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名师名家进校园”工程,按照不同层次,邀请国内名教师、名专家在区域内学校建立工作室,设立特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学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步伐。推出名校名师名项目培植计划,实施重点培养、典型带动策略,遴选重点学校、重点教师、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组建专家指导团队,提供培训、研修、专题研讨会、专著出版等必须的条件支持,倾力打造名校、名师、名学科、名项目,丰厚教育名城建设基础。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按照《区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要求,突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继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成立“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深化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编制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操作手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继续以“学习、力行弟子规德行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世界多元文化沟通鉴别力,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命现象,掌握生存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大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按照学校现有发展水平,分层次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分别把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作为着力点,全面优化学校课程结构,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继续以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自主、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组织开展业务校长听评课比赛、校本研修活动设计专题研究与评比活动,改革校本研修方式,促进业务校长教学管理能力的提高。

3.提高教研科研工作质量。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不断深化教研方式改革,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工作重点,强化教研科研的有机结合,建立教研科研的有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科研的整体效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建立全区教研QQ群、网上论坛等载体,加强对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跟踪调研。建立项目管理、工作交流、表彰奖励等制度,提高教育科研活动的实效性,继续推进教育科研管理规范化。建设中外基础教育名家资源中心,汇集中外基础教育名家资源,建立有中外基础教育名家著作、视频等资料为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资源中心,为学校、教师教育改革与课题研究提供支持。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全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个性鲜明、积极有效的学校文化,创建良好的教育品牌,凸现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形成学校文化主流和特色。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力,发挥学校文化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加快特色学校建设。修订《区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发展思路,引领学校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方式等多种措施,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机制,促进学校规范、个性、生态发展,提升学校品味,促进区域教育积极差别发展,逐步打造“一校一品,校校精彩”的区域教育特色品牌。

6.健全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加强学业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实施多元指标评价,以评价促发展。根据监控与评价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实施细则,加强对各学科、各教学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科学分析,及时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7.加强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工作。加大体育、音乐、美术课程的管理力度,加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的学科培训、技能培训和特色培训。健全完善初中升学体育、信息技术、实验操作考试和评价工作。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学校为主体成立各种艺体社团组织,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志趣和综合素养,为每位学生健康发展搭建广阔的舞台。

8.完善发展性督导评价。部署制定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开展以规划制定和评审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导,切实从源头上提升学校规划设计水平和特色发展层次。推进《构建科学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机制》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深入研究,以完善督学队伍、创新督导制度、构建督导平台为主要举措,过程督导、专项督导、增值评估相结合,进一步创新督导方式方法,提升(10+X)增值评估实施水平,进一步培植(10+X)增值评估亮点学校,达成项目实施阶段性目标,助推学校内涵特色发展,促进学校自主办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深化经费保障机制。将中小学公用经费按标准全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义务教育正常运转。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化解。开展学校办学成本、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推动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大内部审计,规范财务管理,提高学校经费使用效益。

2.全面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中职学校奖助学金政策,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按时发放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扎实做好生源地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好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工作。探索吸纳社会救助资金的运作模式,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助水平。

(五)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健全完善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落实《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提升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其全部达到省定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建立完善全区注册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的监测与指导,推进学前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落实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出台《区幼儿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全区幼儿教师档案管理,探索幼儿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园本教研,提升保教质量,努力开创区学前教育发展新局面。

2.培育高中办学特色。按照“找准定位,多样办学,特色发展”的原则,加大高中区域化管理力度,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培育办学特色。关注学生自主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完善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办法,丰富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

3.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全面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和《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2011-2015年)》,不断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快“双师型”教师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完善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序开放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探索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互动的职业教育新模式,逐步形成面向企业、社会,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职业教育格局。

4.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以区特教中心为依托,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随班就读支持运作体系,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指导,建立健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档案和培养计划,关注每一位残疾儿童的成长。

5.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公用土地划拨、给予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生均公用经费补贴等政策,推动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引导民办学校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确保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指导民办教育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现民办教育的行业自律,确保民办教育市场运行质量。出台《区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形成民办学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实施优质民办学校培植计划,打造民办教育品牌学校。

6.完善成人教育体系。以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为核心,健全成人教育培训网络。积极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深化培训品牌项目建设,通过项目调研创新培训思路,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一)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放思想引领发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党员干部知识能力转型提升。大力倡导“有效学习”,不断将学习思考成果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多想新思路、多出新举措,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力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切实做到用先进理念研究新情况,用创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推动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大力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健全完善公推公选、挂职锻炼、竞争上岗等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注重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工作中考察、培养干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谋划全局、化解矛盾、创新发展的能力。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促进发展。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2年下半年完成基层学校党支部换届。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学习标杆、找工作差距、定发展目标,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加强党建队伍建设,通过论坛、培训等方式,提升党建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开展“喜迎十八大,我为名城添光彩”活动,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四个一”带头活动(带头上好一节示范课、带头写好一篇教育论文、带头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帮扶一名学困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全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优秀党员典型选树活动。重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断壮大党员后备队伍。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促进党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4.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从政保障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教育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始终怀着对组织、对事业、对岗位、对群众的感恩之心,珍重个人品格,珍爱政治生命,珍惜家庭幸福。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推进开展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廉政文化建设,着重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增强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认真贯彻《廉政准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高度重视信访维护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全区教育系统信访维护稳定工作网络作用,强化对各学校信访联络人员的工作指导力度和业务培训工作。继续落实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投诉归口处理工作程序,认真细致做好投诉办理,重点做好投诉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落实。继续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反邪教展览,巩固反邪教工作成果,开展好反邪教宣传品的清理工作。

(三)建设平安校园

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做好安全设施配备工作,全面加强安全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实施专职保卫人员进学校工作,逐步实现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的“专人、专职、专业”。着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构建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安全预案,定期组织全区学校进行逃生大演练。加大安全工作检查考核力度,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化、常规化。继续加大对全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卫生教育工作,保持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洁卫生。加强学生饮食卫生教育,加强校内外饮食摊点治理。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应急机制,积极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指导、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五创建”活动(创建放心食堂、创建文明公寓、创建放心校园超市、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四)扎实做好工会、团队工作

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制度,修订《区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提高教代会质量,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施教师“1+1”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教师读书工程,组织教职工开展团队培训,举行太极拳展示和大合唱活动,打造幸福教育团队。继续办好老年大学。组织开展教育工会干部培训班,提高工会干部工作水平。加强团队干部建设,实施团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以会代训、以干代训、举办团队干部培训班、心理拓展、专家讲座等形式,搭建平台,组织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团干素养,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完善少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制度建设,提高民主意识和自主自立能力。组织开展共青团、少先队特色项目评选,加强基层鲜活经验的宣传推广。

(五)加大教育信息宣传力度

完善对外文字宣传制度,围绕建设教育名城这一中心工作,通过每周定题目、每月总调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全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定期撰写调研报告,加强教育信息指导和调度,不断提高《教育信息》的编辑质量,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区和全市教育系统领先位置。

(六)进一步做好各类招生考试工作

认真做好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各项考试组织工作,加强考试管理,狠抓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监考员选调、培训及考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查处利用现代化手段作弊的现象。以推进考务平台建设为契机,实现全区高考考点全部建成国家标准化考点的目标,稳步推进各项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妇女工作和学校档案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