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局上半年情况总结

时间:2022-08-03 10:01:56

经信局上半年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和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各项政策的实施,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着重解决了党支部“”制度落实不到位、党组织各项活动记录不规范、部分党员组织政治生活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理论学习、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章党规、专题讨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目前已召开党员大会两次,并进行了支部换届,选举出新一届支部书记,理论学习6次,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分别是“区委巡查整专题改民主生活会”和“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暨“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书记上党课1次;党员固定活动日多次,涉及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秸秆禁烧、安全生产检查等。

(二)做好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谋划在前。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并抓,科学把握,注重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分类审批企业复工复产,高位推进,有序推进,调度推进。二是干在实处。摸排规上企业的原材料、用工、流动资金、防疫物资等要素需求,指导企业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精准服务保障,茬接茬指引,实打实督导,点对点服务。三是帮在要点。送政策,送温暖,解心头之忧。给企业现场解答政策问题150余次,送口罩1.4万只,防护服230套,酒精400公斤,84消毒液200公斤,解决产业链协同配套问题69个,其中省际间产业链配套问题47个,帮助办理通行证26件,帮助22家企业招聘工人356人,为25家企业发放稳就业补贴306万元。四是联防联控。保证企业复工复产稳妥有序,安全可控。截止目前,对全区135家规上企业开展“一对一”帮联服务,了解企业的用工、生产、融资等情况,精准搞好服务。

(三)肺炎疫情防控。

1.强化组织领导。

1月22日,及时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习国务院及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全区病毒防控工作会议后,立即对疫情防控再部署再落实。同时成立了经信局病毒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加强疫情防控领导工作。并按照会议精神要求干部取消休假,正常到岗上班。

2.强化宣传部署。

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将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社区和企业。要求立即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及时印发了《区经信局致全区企业的一封信》3000份。要求各企业全面加强区域内的防疫管理,全力配合区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社区做好区域内返乡人员和发热人员的摸排和登记工作;要求企业职工不聚餐、不聚集、不走动,避免交叉感染;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病毒交叉传染。同时又下发《防控病毒疫情温馨提示》、《关于做好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学习借鉴矿业集团防控工作做法加强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通知》等宣传材料。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宣传。

3.强化疫情防控。

一是去包保社区会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疫情防控。在社区不定期召开防控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防控对策。

二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精神,复工前需报区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复工。同时各企业要做好节后上班前的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如放假期间职工行动轨迹摸排、入厂前体温的测试、防疫知识的宣传等)和应急预案。

三是要求企业强化应急值守。严把宣传引导,成立相关组织,专门负责疫情宣传报道与舆情监测,及时引导舆论。

4.进行摸排走访、强化主体责任。

对辖区内的各个国有企业进行了逐一走访,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及时了解企业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疫情防控面临的现实问题,共同研究分析形势、研究防控对策。同时及时传达疫情防控最新精神和要求。

(四)抓好工业运行调度。

一是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关注重点指标,加强重点企业的监测调度,强化节能降耗、内部挖潜,合理把握当月增加值增幅。按照目标任务,夯实责任,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二是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按照“四督四保”总要求,倒排工期,责任到人,抓在建促投产,抓投产促达效。三是对标同行业优势企业,紧盯企业用电用工、产销存、产成本、效益利润等关键指标,加强预警调度,进一步降成本,补短板,强化“亩均效益意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加快矿机、科雷伯格等企业点上机器换人、线上数字化改造、面上智能工厂建设,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深入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挂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纽带作用,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全力做好项目洽谈、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工作。2020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家,新增规模企业3家,已完成“小升规”企业9家,“做大做强”授奖励企业2家。

(六)是强化规模企业培育。

对拟入规企业进行认真梳理,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排出新建入规企业和年度入规企业重点名单。安排专人深入企业做好帮扶,会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加大帮扶指导,及时解决入规培育中出现困难和问题。确保富林环保、中冶淮海、亚玖环保三家企业上半年入规。同时抓好“小升规”工作,对年内计划“小升规”企业,积极与市直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指导服务,加大培育力度,确保瑞赛生物、卫家健康、尚德石油、华源电气等企业年底入规。

(七)实施技术改造,激发工业经济发展动力。

引导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施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开展技术改造行动,今年实施产业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有阳光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市中芬矿山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洗选及污水处理设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伟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工矿配件皮带机输送技术改造项目、国诚纺织有限公司设备升级换代项目等共计12个,技改投资计划投入8.3亿元。

(八)抓好企业技术创新。

今年以来,全区分别新增省工业设计中心、标准化示范企业、省重点企业各1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被省经信厅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个,新增省新产品6个,工业精品1个,制定行业标准2个,新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4家。通过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两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机器换人速度不断加快,高端制造、精品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进一步显现。

(九)抓好政策性项目争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力促工作落实到位。二是科学制定《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措施,设立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账户,专门用于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民营企业项目资金全区共计17类48项,涉及24家企业合计317.4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三是积极落实疫情期间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如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基金申请、对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岗补贴、对贷款超1000万元的企业利率下调、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性保险补贴、对“三必需一重要”及重点防控物资技术改造的补贴、对疫情期间稳价保供企业天义食品公司申请补助以及延缓偿还到期中小企业的贷款等,这些都针对性的落在企业身上。

(十)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

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做好中清环保、中矿电子、弘武液压等企业培育工作。扶持一批中小企业成为国内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

(十一)抓好“僵尸企业”的处置。

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打好“僵尸企业”处置攻坚战,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和厂房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20年上半年,已盘活闲置资产3家,分别为巨人新材料项目盘活瑞隆商贸(收购),帕博机械盘活鑫铁机械(先租后买)鸿鼎玻璃装饰工程项目盘活佰思威(租赁),盘活低效土地共计135亩,闲置厂房25000平方米。

(十二)抓好企业帮联服务。

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落实联系包保机制,加大企业走访调研力度,做到走访调研企业全覆盖。通过深入交流,帮助企业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对企业关心的项目申报、国家优惠政策、融资途径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厘清发展思路,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强化“四送一服”活动对实体经济的精准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区举办的用工、金融等要素对接会。

(十三)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梯队培育,把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与培育成长型企业和优质小微企业结合起来,既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又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积极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工作,培育一批省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十四)实施绿色制造提升工程。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制造强区建设的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深化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完成众城水泥、矿机市级“绿色工厂”认定,中清环保、淮海奥可2家“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优秀企业认定,茂鑫建材、成胜建材和源晨建材颗粒物排放技改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