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7-17 04:33:00

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引导农民,拓宽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领域

一要引导农民进一步增强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拓宽经济发展领域。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明晰致富门道,扩大集约、优质、高效、规模化种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和板块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建设。要引导农民采用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种养模式、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特色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引导农民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建设乡村休闲游专业村、特色村,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宽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增收渠道,鼓励有实力、有能力、有资本的农民返乡创业。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办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二要引导农民进一步当好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人,拓宽民主管理领域。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村务听证会、村民议事会和民主协商会等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进一步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村级规划制定、产业发展、产品市场开拓、大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等要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让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自发参与、主动创造、实现价值的过程。

三要引导农民进一步改善家乡面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家园建设领域。引导农民出点子、出资金、出劳力,投身到以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通湾道路、村庄整治、村湾绿化为重点的村湾改造工作中去,让农民通过自己的主动实践,喝上放心水、走上畅通路、住上宽敞房、用上卫生厕、烧上洁净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过上红火日子,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二、扶持农民,搭好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

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构建更大的政策扶持平台。继续巩固“三免四补”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完善农民筹资投劳办法,坚决制止新农村建设中的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行为,遏制农民负担反弹。严格农村财务管理,继续推进村级财务公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林农对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发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构建更宽的资金扶持平台。整合各项支农资金,优化投入结构,继续加大市区财政“三农”的投入,确保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逐年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强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向新农村项目建设,在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新村建设、结对帮扶、科技服务、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广泛参与,努力形成政府投入、农民出资投劳、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

创新民情沟通机制,构建更便捷、双向沟通的平台。采取走访农户、问卷调查、抽样调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发展要求、利益诉求。开通利农电话和网上服务热线,设立群众意见征集信箱,开展建设新农村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构建把握群众思想脉搏、集中群众智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映落实群众合理诉求的快速通道。

三、培训农民,提升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综合素质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壮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一是实施“领头雁培训工程”。重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二是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科技素质,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四是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五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重点开展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支持科技示范户做大做强产业,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六是组织优势农产品生产大户赴外地学习培训,组织乡镇长出国出境考察,重点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农场(庄园)主、合作社长队伍,能工巧匠队伍,科技示范队伍和骨干农民队伍等“五支队伍”。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促进教育培训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科学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组织网络优势,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以农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星火学校、职业成人学校为骨干,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各类技术推广机构为补充,各类劳动培训基地、职业学院和技工学校、涉农组织共同参与,构建新型农民培训的骨干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库,壮大师资队伍,构建村有指导员、组有示范户、户有致富能人的技术传播网络。

四、组织农民,增强调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能力

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切实加强村级党支部班子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选好配强“一把手”,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造就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要把推动发展作为村党支部的首要职责,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双培双建双带”工程,推进“三级联创”,使村党支部成员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表率。

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线指挥员,是新农村“大厦”建设的重要基石。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五种能力”建设,即:带头学习、执行政策的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发扬民主、善于集中的能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管好自身、带好队伍的能力,造就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要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的待遇,改善办公、生产和生活条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帮扶作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为契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强化建章立制工作,规范登记注册、财务管理、议事决策制度,研究扶持配套政策,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促进生产服务型、产销结合型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鲜明、带动农户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组织农民、富裕农民,连接产、加、销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