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时间:2022-07-10 06:33:00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村总区域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林地*亩,总户数*户,*口人,人均耕地*亩,共有党员*人。*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存款1万元以上,住房砖瓦化率达*%。全村拥有手机、电话*余部,有线电视和入户率达*%,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几年来,村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进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年被通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年被通辽市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

一、主要做法

发展新产业。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年全村*亩耕地全部铺设了农田低压管灌,农田电网实行了电井配套,安装了潜水泵,农田全部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格局,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基础条件。全村粮食亩产都稳定在*公斤以上,红干椒种植面积人均*亩,已形成主导产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有效形式,与腾龙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培育绿色草原香菇,*年培育香菇菌棒突破*万棒,人均增收*元。二是小区先行,实行科学规范养殖。坚持小区先行,科学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年建占地面积*亩的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处,建现代化高标准奶站一座,小区内饲养高产奶牛*头,蒙牛公司负责回收鲜奶。*年建占地面积*亩的生猪养殖小区一处,与通辽金锣集团合作,年出栏育肥猪*口以上。*年建占地*亩的绒山羊养殖小区1处,一次性存栏绒山羊800只。产业发展挂靠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创建新组织。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组织构建模式,围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有效组织农民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在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作用,引导发展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及产业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了*村奶牛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洪志任会长。黑龙坝镇的养羊协会设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志兼任协会会长。

塑造新风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以开展“弃陋习、树新风、促和谐,争做文明村民”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农民群众自己动手,移风易俗,美化家园,建设和谐美好的新家园。

建设新村庄。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一个舒适、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基本标准。几年来,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加大了村屯整治力度,红砖硬化主街路7、5公里,修临街砖墙6000延长米,栽植垂榆、垂柳等常青树4200株,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小学。*年争取国家农村沼气项目工程,上家庭沼气80户,走一条环境清洁型、资源循环型新村庄建设之路。*年建设一处占地409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室,并开设了“农民网吧”。

培育新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几年来,我们始终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造就了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一事三会”工作机制(即所有重大村务活动,都要先后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村实际,开展了争当“五员”载体活动(即党员要争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致富农村的战斗员、农民致富的服务员、农村发展的协调员、民主管理的监督员)和“十到户”主题实践活动(即政策法规宣传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增收项目落实到户、实用技术推广到户、村民素质提高到户、村风村容责任到户、矛盾纠纷化解到户、公共事务服务到户、扶贫济困温暖到户,村务监督公开到户),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将活动的开展与党员“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和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党员队伍,使广大党员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几点经验和启示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村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必然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做到“五个必须”,使*村的新农村建设不摆“花架子”,求得实效,那就必须做到“五个必须”,推动*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必须尊重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建设新农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积极地参与进来,给农民有说话的机会。通过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这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必须自力更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新农村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虽然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加大,但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党员、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投资投劳,加快公益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建设新农村,在村容村貌上不作表面文章,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利用清洁能源,修建家庭沼气,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化生态型村庄,为农民创造一个舒适、安详、稳定的居住环境。

必须创新模式,发展新产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发展模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挂靠龙头企业,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发展节水、绿色、无公害农业和畜牧业,壮大产业基地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必须做好试点工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仅要注重实际,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要起指导作用,不仅要好看好听,而且要耐看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