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秀的企业文化

时间:2022-02-07 02:00:00

试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主宰,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当前,国有企业正进入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然而,企业文化面临的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诸如主人和公仆的问题、管与被管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如何改变现实中的“刺激=激励”问题、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持久性的动力机制问题等等。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只能是一种“更加巧妙的管理控制手段”。只有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解决了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腾飞。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简言之,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形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习惯,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造就团结而智慧的战斗集体,是一种团队精神,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的“三个作用”。

一是转变观念,具有深化改革的导向作用。文化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超前或滞后,对社会存在分别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当前,国有企业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朝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方向迈进,就要努力使企业形成与改革实践相适应的“文化定势”,引导广大职工逐步确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开放观念、人权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等新观念。促使干部职工把实现企业的改革目标变为自觉行动,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

二是科学管理,具有发展企业的激励约束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企业文化,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使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岗位有各自的责任,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先进模范的影响,在共同的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下,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逐步加强。这样的良好文化氛围,对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断提供巨大的激励力量。同时企业文化的逐步形成,不仅完善了内部条规,形成优良的作风,还能铸就新的职业道德规范。这对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动,都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三是维护大局,具有促进稳定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创业开拓之时和危难之际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努力形成一种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使职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自豪感”,形成群体的心理定势,即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动。其信念的结果,使职工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向心力。这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企业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考验,把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观念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企业文化有没有特色,直接反映了这个企业是否真正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否真下了功夫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注重价值观念创新,实现由单赢价值观向双赢价值观转变。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因而,价值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首要体现。当前,注重价值观念创新,必须破除经营就是竞争、竞争就是不择手段、非你即我的陈旧观念,树立“提高质量、优化服务、诚信经营、创造市场需求”的价值观;必须破除企业就是干活赚钱的浅薄认识和短期行为,树立以优、以质、以诚、以信取胜和力求双赢的新观念。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坚持公平竞争、互利合作,才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每名职工的潜能,才能不断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不断提供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注重管理手段创新,实现由机械管理模式向自主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在机械论的基础上,将人视作企业的机器零件,忽视人的自主精神、创新潜质和责任感等主体能动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完全依赖于权力、命令和规则等外在的硬约束,缺乏先进企业理念的凝聚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现人的主体性的自主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因此,企业必须注重管理手段创新,积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树立靠文化、靠制度、靠创新管理企业的思想和变经营产品为经营企业、经营品牌、经营文化的新观念,破除靠命令、靠亲疏、靠经验管理的陈旧方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名职工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实现职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

三是注重教育内容创新,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在学习的目的上,突出与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抓住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定学习课题,把重点放到提高知识更新能力、观念转变能力、改革发展能力上,做到工作学习化。在学习的定位上,明确了两个目标,一是创建学习型企业,二是培育学习型员工。根据工作实际,采取个人自学、集体集中学等多种方式,使学习成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进入“学习—创新—提高”的良性循环,实现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型、文化型管理发展,职工由纯体能型向增加智能含量发展,企业由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向依靠科技进步的方向发展,使企业开始重新认识自我、创造自我。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思想

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要依靠职工来实现。因此,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第一,建立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融洽的科学的上下级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他批评美国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在工人及下级管理人员面前所显示的强烈的等级观念。这种不合时宜的等级观念促使美国“企业老板不信任职工,职工不信任老板,政府不信任企业,企业不信任政府”。为此,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和市场带动战略的同时,要始终把加强人才管理、加强职工技术业务培训放在战略位置。要确立“没有人才,有了的可能会失去;有了人才,没有的可以去创造”的人才观,在鼓励职工参加自学考试、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职工学校的作用,不断加强员工的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要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开发培养激励机制,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为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第二,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一切财富中,人是第一位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自觉性。十多年前,人们曾经简单地认为造成国家贫富的原因,全在于资金的丰富与否。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和国势强盛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加强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但是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如果忽略了人力资源和人才群体对科技知识的主导作用,就无异于南辕北辙。四川成飞集团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注重生产布局人性化,车间为了解决部分职工“喜欢”吸烟的嗜好,建立了专门的吸烟室,这不仅使车间布局更加合理化,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成飞是我家,兴旺靠大家”的文化理念。成飞在人才选拔上还注重“赛马识马尽能敬贤”,采取公平竞争、公开选择、优胜劣汰的方式,使企业真正做到了人尽其能,才尽我用,促进了企业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职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别让原则窒息活力,应是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制定制度是为促进人们在制度的约束下迅速成才,这个制度要能鼓励多数人的积极性。作为我们煤炭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针对人、财、物、供、产、销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要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根据各工种和岗位特点,制定职业道德规范。要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经营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职工牢固树立出精品、讲信誉、树形象、创效益的道德理念。在社会公德上,要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矿规民约》和《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办法》,抓好落实。在家庭美德建设上,要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好争创文明小区、文明楼、文明单元和文明家庭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文化造就企业的腾飞,注重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一定要以开放、兼容、更新的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企业的活力,不断改造,不断超越,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