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技术创新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8-01 05:44:52

市长在技术创新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市技术创新工程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分析我市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部署市技术创新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为全面建设创新型而努力奋斗。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回顾

2011年,全市科技战线的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总要求,依靠自主创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稳步推进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品研究、关键技术开发、重大共性技术攻关,一批高新技术研发项目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0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9。8%。九方制药、九洲电器、亚强生物工程公司、协和成药业、沪谯中药科技公司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九洲电器“20W一体紧凑型高频无极灯”等8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济人药业、九方制药、协和成药业3家企业获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前不久,济人药业又通过了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初审。

(二)中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国家火炬计划中药特色产业基地获批一年来,我市围绕实施《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基地建设。一是由市经委、药发局、发改委和科技局几家联合制定了中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二是市、区科技局联合编写了中药产业基地项目汇编,编制中药现代化项目150余项;三是批准济人药业成立省中药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为加强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市科技局从省科技厅邀请专家对我市6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的培训。去年,全市共组织企业申报省部级并获得批准中药类科技项目15项,获得支持经费1345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市中药材种植、加工等领域的科技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农业科技示范效果显著

我市已连续4年组织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集成小麦丰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2011年6月,涡阳县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05。8公斤;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609。5公斤;示范区平均亩产539。8公斤;辐射区平均亩产505。8公斤。示范区的小麦产量均达到或超过课题规定的产量指标。科技强警示范县建设顺利通过验收。2007年,省公安厅、科技厅联合确定在蒙城县等20个县(市、区)开展全省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工作。两年来,通过项目的实施,蒙城县加强了民警公安信息化的业务培训,为提高公安机关的科技技能和核心战斗力发挥了重大作用。继续实施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2011年市财政投入近15万元建设20个农民科技书屋,3年来共建设市级农民科技书屋80个。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技特派员工作。2011年,市科技局共批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家,省科技厅批准我市省级科技专家大院2家,并分别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县和谯城区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试点县,分别给予10万元活动经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家、市级9家,省级示范乡镇4家、市级8家,省级科技特派员试点县3个。

(四)科技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1年,开展了2007-2008年度科学技术奖和青年科技奖的评审工作,共评选出科学技术奖2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青年科技奖8人。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拿出46万元重奖了科技功臣。各新闻媒体推出“科技之光耀”系列报道,着力宣传我市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五)项目建设和管理成果丰硕

一年来,共向省科技厅推荐征集企业技术难题19项,推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13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6项,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项目5项、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0项、自主创新项目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12项、火炬计划产业集群项目8项、火炬计划产业化引导示范项目4项、星火计划备选项目10项;上述项目已获资助资金1800多万元,比2008年翻一番。

(六)专利申报与授权量显著增长

2011年,市财政拿出66000元经费用于专利资助。全市共申请专利369件(其中发明专利93件,实用新型149件,外观设计127件)。授权专利167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48件,外观设计109件)。与2008年相比,专利申请量增长64%、专利授权量增长7。1%。

(七)科普工作有声有色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2011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技局组织设置咨询服务台20个,印发各类科普资料、图书、明白纸15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00多处,制作宣传展板150块,开展科技咨询20万人次,举办科技报告讲座50次,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16次,参与活动的单位有60余家,受益群众达100万人次以上。群众的科技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对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显著增强,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全市范围内蔚然成风。

二、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也是启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清醒认识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充分认识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加快自主创新的信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危机中也正在孕育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更加有效地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望和要求,给科技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市技术创新工程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部署,是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充分认识我市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增强加快自主创新的紧迫感。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科技资源相对匾乏,对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科技创新体系需不断完善,缺乏服务于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偏小,龙头企业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不强。四是科技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体系不够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研发投入不足问题突出。五是全社会创新意识仍然不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六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高层次科技人才紧缺,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这些不足,制约了创新型建设,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三)充分认识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性,确保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实。科技产业是我市的弱势产业,如何变弱为强、尽快使从科技弱市发展成为科技强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市委、市政府已研究制定了《省技术创新工程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要达到50亿元,专利授权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0家,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达到4亿元,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3家以上,建设中药现代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现代中药、白酒、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创新应对挑战,用创新化解危机,努力通过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后危机时代我市经济社会的振兴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三、以试点工作为重点,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

2012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体建设”,力争“八个突破”(即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这一中心,坚持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力争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中药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和社会发展、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加快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金融危机,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保持企业发展后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要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已经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没有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要把研发机构建设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我市计划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构(筹)建产业技术联盟1-2个。二要力促校企“联姻”。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药学院等院校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不断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三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加大对企业申请各类专利的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决定,凡是获得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倍奖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企业,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与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通过激励和引导,争取全市专利申请量在2011年370件的基础上增长25%,达到460件。

(二)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编制《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发展领域,为引导各类资源配置、决策重大建设工程提供依据。二要围绕我市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抓好项目策划,研究开发、应用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战略支撑产业。三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促进传统产业加速升级。四要拓宽企业科技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专利权质押贷款办法,加强与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的联系,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走上市发展的快车道。五要加大高新技术引进力度,紧紧抓住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带来的新机遇,通过从外面引进来弥补我们自身技术力量、研发水平和设备落后的不足。各县区、经济开发区要把高新技术、专利产品项目作为今后招商引资的重点,以更优惠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更优质的服务,培植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市委、政府决定,对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的,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的,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今年,我市争取在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实现新突破。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争取更多企业成功申报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三)在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品流通服务、成果转化服务、中介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五大平台建设。一要争取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年内完工。组织遴选第一批入驻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努力为在孵企业和项目提供信息、技术、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使之成为高新技术创业和孵化的摇篮。二要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研究分院,建设中药现代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部级中药材质检中心。三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科技咨询机构、创业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引导其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在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有效放大“国家火炬计划中药特色产业基地”这个国字号品牌。按照《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发中成药、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等新品种;加大对中药养生保健食品、中药日化用品、兽用中药等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我市申报的2012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中药产业集群项目获得国家火炬中心的支持;积极配合省科技厅申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通过产学研联合,重点研制开发中药新药,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把药业经济打造成我市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支柱产业。

(五)在推动农村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步伐,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农民科技书屋工程、科技特派员工程,使我市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在社会发展领域寻找科技工作新的切入点。积极筹建市科技馆。加强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为涡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煤炭生产、秸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争取申报涡阳县为省级科技特派员试点县,使我市三县一区都成为省级科技特派员试点县。

(六)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上实现新突破。抓经济,项目是关键;抓科技,项目同样是关键。抓准了今天的科技项目,就抓准了明天经济的增长点。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做大科技企业的“盘子”。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新科技企业对接,加大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力度。特别是开发区、工业园区要按照打造科技工业园的目标,抓住金融危机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努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要想方设法向上争取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和指导服务,争取有更多科技项目纳入省级以上项目计划,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

(七)在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各县区、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有特别贡献的优秀人才,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特殊人才、特殊贡献、特殊对待,努力营造一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重点培养一批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吸引人才、招才引智的良好环境,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

(八)在营造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设立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关键技术、建立研发机构和引进高端人才,与国家和省重大项目配套。认真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以及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等政策,加强全市技术创新工程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落实情况的督查,组织2011-2012年度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志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摆在全市面前的一项重大且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发展的关键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全市上下要凝心聚力、科学谋划、找准目标、突出重点、奋力拼搏,以高昂奋进的精神扎实做好全市技术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