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传媒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03-15 08:57:00

市长在传媒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刚才,西溪局长传达了全省工作会议精神,隆重表彰了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繁荣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握重点,全力推进,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建设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投资3.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78万平方米,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投资1亿余元,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进一步改造提升,其中6个县级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6个县级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文化馆,比省里规定时间提前了一年;建设了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等一大批新的文化设施。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全市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575个、农家书屋1262个,建成率分别达到85%、66%,1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一步巩固提升;完成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试点任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65%;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6%,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近8.6万场次,文化民生大为改善。市文广新局被评为全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先进集体。二是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改造提升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年度演出场次突破100场大关,央视综艺频道三次进行专场播出,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打造推出了红色柳琴戏《沂蒙情》,巡回演出近30场;创作了《沂蒙山小调新唱》、《风落梧桐》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全市有260多件文艺作品获市以上表彰奖励,为迎接“十艺节”、参加“群星奖”评选奠定了坚实基础。美术创作繁荣发展。累计展出发表作品500余幅,举办个展、联展28场次,参加省以上美术展览80余次。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民间秧歌会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建设13个文化产业园区、11个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艺术设计、网游动漫等新兴产业,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旅游蓬勃兴起,红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富有成效。认真落实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文物安全管理得到全面加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完成4000余处文物点普查数据录入工作;积极开展文物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了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五是行业管理全面加强。认真做好广播影视类行政许可,集中清理非行政许可证审批事项,行政许可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深入开展“平安广电”创建活动,严格新闻出版管理,确保了新闻舆论正确导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匮乏,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三是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亟待健全,等。对以上问题,各级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刚刚闭幕的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文化事业产业协调发展的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广阔舞台。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把握重点,扎实做好今年各项文化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全市文化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四三二一”总体发展思路,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宗旨,以推进文化机制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公共文化全民共享、文化项目开发建设、文化产业振兴壮大、文化传播能力提升、文物保护体系建设、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六大工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积极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完善提升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加快建设临沂大剧院和兵学城二期、书法广场二期重点等工程,切实搞好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功效。二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抓好基层文化站、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电影放映运行机制,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免费开放,努力打造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今年要在20户以下自然村中新增直播卫星广播电视用户1.1万户,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00个,组织文化下乡400次,电影下乡10万场次。要在继续免费开放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和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科技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免费和低收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数量,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均等的公共文化权益。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社区、进集贸市场、进敬老院“三进”和送图书、送戏曲、送电影下乡“三送”等活动。继续举办好书圣文化节、广场文化艺术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红色文化运动会、民间秧歌会等重大群众性节会活动,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要下大力气抓好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一是推进文艺精品创作。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生产,组织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努力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反映红色沂蒙、商贸沂蒙、生态沂蒙、情义沂蒙的精品力作。完善提升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发展振兴柳琴戏等地方戏曲,将其打造成我市标志性文化艺术品牌;加大《沂蒙情》巡演力度,加快《桃花湾》剧目的创作和排演,彰显沂蒙文化新魅力。二是激发艺术创作活力。要建立艺术创作激励机制,推进管理手段创新,综合运用资金支持、文艺评奖、舆论宣传等手段,不断加强对艺术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增强文艺创作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作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格局。三是精心做好“十艺节”筹备工作。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明年在我省举办,各市都有承办任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创作水平的难得机遇和良好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筹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演出场馆建设和改造步伐,确保按时完成交付使用;要进一步加大文艺创作力度,努力在创作质量和参展数量上争创一流。同时,要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在临沂举办,让广大市民共享高水平文化盛宴。

(三)加快振兴发展文化产业,支撑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要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为重点,坚持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演艺、文化娱乐、文化会展、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动漫游戏、信息服务、软件开发、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比重。一是加快文化载体建设。要建立推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等三大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用足用好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祊河影视基地、屠苏岛、沂蒙乐园、鸿儒文化园、凯歌文化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大力实施商文旅引领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深度挖潜文化内涵,打响沂蒙文化品牌,发挥文化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要突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增智富民。三是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鼓励各类资本向文化领域转移,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格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和部门帮扶责任制,切实解决好项目立项、手续办理、用地供应等问题;要健全调度督导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分析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超过5.5%,真正成为我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四)不断提升文化传播能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体,整合各类文化宣传资源,形成主流舆论强势,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是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强化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严守宣传纪律,规范新闻采编行为,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管理机制,坚决杜绝虚假新闻。要加强对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的内容监测、质量监测和安全监测,加强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全面提高播出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直播卫星工程建设步伐,全力做好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新增直播卫星工作,不断扩大广电用户覆盖面;要加快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对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塔进行更新改造,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要深入开展“平安广电”创建活动,完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播出体系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文化市场管理执法部门要深入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加强出版物市场、印刷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印刷行为,加强报刊出版出版物规范管理,不断增强报刊审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古今文化融合发展。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坚持保护传承、合理利用并重,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要把依法监管作为保证文物安全的重要手段,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加强对文物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化解安全风险和防范漏洞;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启动国有馆藏文物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和国有馆藏文物数据库。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大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积极实施保护示范项目工程,搞好生态保护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习中心建设。要完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传承人评选命名机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保护名录。三是加强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以传播推广为主线,以开发利用为抓手,促进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要整合文化遗产资源,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要完善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各所有制博物馆协调发展的博物馆体系,提高博物馆的利用率和开放度。

(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文化行政部门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着力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二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已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未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要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该改制的改制,该撤销的撤销,该划转的划转。要制定完善文艺院团改革配套政策,确保投入不减少、条件有改善、人才不流失、发展可持续。三是扎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要继续深化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创新发展的活力。

三、加强领导,凝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措施,狠抓队伍建设,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支撑。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文化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统筹研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任,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二)强化保障措施。要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同财政收入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确保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和兴办公共文化事业,引导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渠道。要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进行战略投资,促进文化投融资多元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三)强化队伍建设。事业发展关键靠人才。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善于驾驭复杂工作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公正的评价人才,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引导他们在文化强市中建功立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科学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