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宣传座谈会领导讲话稿

时间:2022-11-13 11:34:00

纪律教育宣传座谈会领导讲话稿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党和政府一直在探索。我国曾经走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和以整风运动形式为主的反腐道路,但如今已形成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意识到其中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今年年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反腐倡廉的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这也是我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真实写照!

近些年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一批重要法规相继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新的《廉政准则》,或许有人会认为意义不大,甚至有些冗余。但是,只要我们想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振聋发聩的声音--“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只要我们想到年两会前新华网的统计显示“网民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反腐败”以及总理据此发出的令人深省的思考--“为什么在应对金融危机这样重要的时候,而群众却十分关注反腐败”,只要我们想到近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依然频发,仅年一年就有18名省部级高官因违法违纪而落马,我们就不难意识到,反腐败依然任重道远。制度反腐依然势在必行!

然而,在大力提倡“制度反腐”的同时,我觉得“制度的落实”更为重要。《廉政准则》,作为一项新出台的制度,其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决定于其是否真正被执行。明代张居正有一句名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我国历史上虽然有过法家,有过严刑峻法,有过行政监察等制度,但这段历史本质上是以“人治”为主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领域进步明显。在制度建设与创新方面,不断有的突破。但是,与制度建设的进展相比,制度的执行力仍显得不足,制度执行并没有跟上制度建设的步伐。

一项合理的制度却执行乏力,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制度执行者缺乏纪律意识,有的是制度刚性约束机制不足,有的是制度执行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与创新,有的是制度缺少必要的监督,长期执行得不到保障,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制度的落实。我认为,李锋书记提出的“四个下功夫,四个强化”已经给我们亮出了答案。“四个下功夫,四个强化”实际上正是针对制度的落实而提出的。我们不妨具体来看。

“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强化遵守制度的纪律意识”针对的是部分领导干部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制度,从内心里尊重制度的现象。正如李锋书记所言,“制度建设很重要,但是制度再好也要靠人遵守。”因此,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唯有党员干部们讲正气,守纪律,把准则等制度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这个角度上讲,选人用人的科学性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行十分重要。

“在从严治党上下功夫,强化执行制度的刚性约束”是告诉我们应该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这与总理撰文指出的“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手段”思路是一致的。具体到廉政准则这一制度,我们需要切实加强对其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准则的行为,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执行必严,纠正必严,处理必严,以此构筑严密的反腐防线。

“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强化运用制度的创新能力”是指各地各部门应该有相对细化的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贺国强在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制度。结合到汕头作为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更要解放思想,在抓好制度教育、严格执行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在讲究实效上下功夫,强化纪律教育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在准则实施过程中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而重在求实效求长效。这既包括内在的政府行为公开透明化,也包括外在的监督力量对制度执行力提升的倒逼。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制度的长效运行。

邓小平很早就提出过,“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廉政准则》的出台,是一大进步。《廉政准则》如果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则是更大的进步。只有坚持思想重视、违规必究、灵活创新、监督总结相结合,才能将准则落到实处。只有将准则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最有力地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