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技术监督推进会发言

时间:2022-05-07 11:01:00

书记在技术监督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

一、充分肯定2011年全市质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质监系统在省局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大局抓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对策,切实履行质量建设、质量监督、打假治劣等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应有的贡献。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新三进”:

一是工作有新突破,质量强市稳中求进。去年常山胡柚、开化龙顶实现了我市区域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提高了的美誉度。政府质量奖实现了全覆盖,21家企业获得市、县政府质量奖,其中4家获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中,出现首个服务业企业——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工作有新力度,安全监管强力推进。全市建成了18个乡镇基层质监站所,有效地把监管触角延伸到了农村;食品“打非”专项行动打出了威力和效力,查处无证生产山茶油等4起案件,积极稳妥的处置了黑心棉、地沟油和病死鸭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要案。

三是工作有新气象,队伍建设积极上进。通过民主行风评议,真评真改,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有了明显改善,平均满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11个地市中位列第5,质监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清醒认识,科学把握当前工作形势

(一)经济环境大势。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从全球范围来讲,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好转。从国内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经济风险明显增多。我市也面临如何破解资源、土地、环境承载力、劳动力等要素制约和挑战。随着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富民强市”,就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把质量工作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实现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为我市经济发展构筑起新的竞争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质量是“富民强市”的重要基础和强力支撑。质量优,则经济强,“富民”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质监部门必有作为。

(二)企业发展态势。去年以来出现的企业经营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要素成本呈较快上涨趋势,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粗放式的发展难以维继和企业信贷政策支持不够,融资难问题突出等外部因素;又有企业总体素质和水平不高,多数经营粗放、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在品牌建设、企业诚信和员工素质等方面有待加强,缺乏竞争能力等自身原因。省委省政府在年初就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工作大会,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我们质监部门更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服务企业发展的重任,从职能要求出发,找准服务的切入点,改进和完善服务机制和举措,为企业提供好品牌建设、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多元化、针对性强的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质监部门必能作为。

(三)质量工作形势。随着近年来质量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质监部门履行职责的压力越来越大。首先各级政府对质量安全高度重视,部门追责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质量安全工作面临重大的政治考验:各级换届、两会、党的十八大,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防微杜渐,坚守住质量安全这条底线。其次质量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在为质监工作开展提供了广泛社会支持的同时,对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和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质量安全形势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很复杂、很严峻,必须时刻高度警觉。

面对挑战的同时,质量工作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新年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作了专题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质量振兴纲要(2011—2020)》,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狠抓质量的决心。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质量工作,从组织机构、体制机制、目标任务、制度政策到工作措施都非常具体务实。2月23日,省政府召开了“2011年省政府质量奖颁奖大会”,表彰了2011年度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对推进今年质量强省建设进行了周密部署,为做好质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质量工作的考核体系不断健全和强化。名牌创建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等5项指标列入了全省发展方式转变和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对自身承担质量责任更加明晰,为推动质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质监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时不我待,必须作为。

三、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坚定服务发展的方向,在质量建设上出实招。

1.抓服务,质量建设要切入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把质量强市建设作为质监部门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手段,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举措,在推动质量强市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当前,要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工作基础性强、职能涉及面广的优势,找准服务经济的切入点。要切实在服务我市建设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和人文生态城、活力创业城、民生幸福城建设,在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业产业化、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工作上发力。重点突出在扶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帮助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科研攻关、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提供先进、实用、高效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服务。尤其对我市大力培育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升的金属制品、特种纸、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等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要重点研究,扎扎实实的解决一两件事关全局的问题,在经济发展这个主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成绩。

2.抓引导,质量建设要把牢关键突出企业。质量的源头在企业,质量强市建设主体是企业,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基础,就是要深入开展质量强企、强业活动。因此,在整个质量强市工作中,应该更多、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提高质量方面的主要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当前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好质量强企、强业的问题,需要政府来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政府主导、引导作用还是重要的推动力。所以,要着力克服政府部门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问题,通过有效的载体和措施激发广大企业开展质量建设的内动力。

一要加强政策研究引导。首先要把现有的政府质量奖、名牌、标准方面的质量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同时要不断制定完善扶优扶强政策。如常山去年就在出台政府质量奖的同时,实施了个人质量奖,这在全省都是没有的。政策引导既要扶优扶强,更要突出成长性、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微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比规模企业更为迫切。现在市里也在积极研究出台这方面的政策,在名牌评定、体系认证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要奖励补助,真正建立起政府支持、部门培育、企业争创的质量激励政策机制。要通过政策引导,以点促面,营造良好的质量工作氛围,形成比学赶超、共同发展之势。

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帮扶。在质量建设中有一个现象要引起我们重视,就是信息不对称。现在有很多企业不是不想质量提升改进,而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装备,不知道从何做起。而我们由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不够,不了解、不掌握企业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很赞同朱新潮同志报告中提到的“实施企业素质成长工程”,要以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为契机,以实施企业素质成长工程为载体,从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全面开展企业质量状况普查,切实摸清企业情况,了解企业究竟需要哪些服务,引导企业提升质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真正让企业尝到甜头。这项“质量进企”工作,市质监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分解落实到人、到企,确保取得实效,力争做出亮点。

三是抓提升,质量建设要拓展平台延伸服务。检验检测机构既是提高质量的技术支撑,又是维护民生的技术保障,是质监部门的履职之基。近年来,我市的检验检测项目建设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兄弟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国字号检测机构上至今还是空白。这与我市加快工业发展,努力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制造基地的现实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今年要把“风动工具空气动力装备”和“氟硅新材料”两个国家中心建设列入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重点。若建成这两个国家中心,不仅可以提高国家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权威地位,有利于我市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在行业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更高层次上参与行业性“质量评价、技术法规和标准制订”等技术活动,有利于提升氟硅新材料和空压机两个行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增强我市两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市质监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就建立部级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调研,并尽快形成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同时还要积极争取省质监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在两个中心建设项目立项上给予支持。

各地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加强重点产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省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的谋划建设,为推动产业的集聚发展、转型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服务。

(二)建立管用的工作机制,在质量监管上见实效。

1.监管理念要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总结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得出的经验教训,我们的监管总是在“接发球”,总是忙于事情出来后的应对。所以一定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工业产品、食品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风险检测预警机制。通过对日常检验数据、新闻舆论、投诉举报等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最大限度地掌握质量安全监管的主动权,对质量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预防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和突发性质量事故的发生。尤其要针对山茶油、蜂蜜等地方特色食品行业,加强风险检测体系建设,大力提高行业“潜规则”的风险研判、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排查等风险检测预警技术能力。

2.监管方式要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在现有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要实现“粗放”向“精细”转变,就要通过对企业分级分类,细分监管对象,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避免不加区别地盲目监管,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集中力量、有的放矢。要以乡镇质监站所的建立完善推动质量安全监管的网格式管理,定格定人定责任,实现纵横交错、条块结合,有效跟踪监管对象的动态变化。同时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行数字化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科技含量。

3.监管能力要由“看病”向“治病”转变。监管包括监督和管理两层意义,这也就是我们质监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两项职能,这两项职能不能偏颇,要通过监督找问题、找隐患,找出问题就要整改,就需要管理跟上、跟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管。因此,科学监管就要以服务的理念抓监管,要通过监管向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来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巩固。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治病”,要向企业提出整改的着力点,从政策、法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让生产经营者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改正完善的办法措施是什么,发挥好“诊病开方”的作用,延伸质量安全监管的社会内涵,与企业建立“和谐监管”的关系。

(三)确立提能增效的目标,在队伍建设上重实干。

一是强化执行力落实工作。要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就必须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全市质监系统要以强有力的执行力保证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要深入企业摸实情,解决问题出实招,埋头苦干求实效,为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二是增强协调力带动工作。作为质量强市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把握主动、勇于担当,当好质量工作的主力军。但同时对于质量这样一个重大命题和质量强市这样一项重大战略,我们又要跳出质监看质监,在思考问题、出台措施、协调工作时,都要从推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大局出发,某些方面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加强协调配合,真正形成合心、合力,共同做好工作。

三是提升创新力推动工作。随着质监部门工作职能的加强,质监广大干部职工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要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以观念的创新、思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和方法的创新,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科学监管机制构建、技术支撑能力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等重点工作,创造出质监工作的新亮点和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