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税工作大会发言稿

时间:2022-06-07 10:00:00

市财税工作大会发言稿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的财税工作,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和财税收入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存在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全市财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加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协调推进、均衡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综观一年来的工作,困难比预料的大,但成绩比预料的好。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条战线干部群众主动应对、攻坚克难的结果。尤其是各级财税部门,不仅圆满完成了保收入、保工资、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任务,而且主动发挥扶持、服务、保障的作用,为全市发展、稳定、和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市财政收支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一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113亿元,增长17%。连续八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幅高于全省水平;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86亿元,增长22.9%,高于总收入增幅5.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是晋城历史上最好水平。二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预期效果全面显现。年县级财政总收入增长22.3%,市级增长3.5%;表明市县两级收入增长幅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级财力大幅度地向县级转移,第一次从根本上扭转了“十五”以来市级收入增幅两倍于县级的局面,促进了市与县发展的协调性。三是财政支持科学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财政部门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支持。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7.1%。全市新增财力80%以上、尤其是市本级新增正常财力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认真落实全市重要工作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宜居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是大规模支持新型工业化改造。市财政拿出1亿元的地方工业科技进步专项基金,10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资金,3800万元科技研发资金,各县(市、区)合理调整财力积极配套,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争取上级技术创新资金1.2亿元,先后支持工业科技项目87项,带动社会投资45亿元,投产达效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实现利税16.7亿元。继续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注资300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101家,提供信用担保贷款金额3.9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资1.4亿元支持18家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确保了改制稳步推进。

二是大范围支持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抓住“水、路、商、沼气、就业、文化”等重点,认真落实补助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后补助181处饮水安全工程,补助新增沼气秸秆气用户30941家,全市沼气秸秆气用户发展到14万户,居全省第一;支持通畅工程和村村通建设,新增里程1700公里,支持“万村千乡工程”,新增农家店272个;支持培训农民13万人,提高了农民的择业技能;支持“百村千户万台机”工程,建成102个农机化示范达标村;加大畜牧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使畜牧业成为支撑农业的半壁江山;安排资金450万元,启动了文化兴农工程,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三是大投入支持城市建设。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城市基础功能,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公共服务作用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水供气、绿化净化数字化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建设了白水街、前进路南段、市区东南出入口通道、泽州北路延伸、环城高速西北段等工程,拉大了城市框架。启动了市区客运东站建设,完成4万户数字电视转换工程,新增煤层气用户3万户,80%区域完成了城市供气管道改造,新增8个集中供水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筹建了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市跳水馆、聋哑学校实习基地。大力支持“蓝天碧水工程”,全市714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已有399家完成达标,对市区常年运行的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空气质量首次迈进国家二级标准行列。支持了城市规划展厅建设工程、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广告牌整治工程、大型电子屏设置以及小街小巷和停车位整治工程。支持了白马寺和市区可视荒山绿化、市区东出入口景观绿化,市区新增绿地面积达1150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超过了部级园林城市标准,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一是巩固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金8.75亿元,为29万名符合享受条件的对象发放了社会保险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全力支持“零就业家庭”“创业培训”“为下岗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或购置公益性岗位”,使6991人实现再就业,就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供需关系趋向缓和。二是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额度高于省定标准,比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前翻了一番多,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了2倍以上,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先后筹资3亿元改建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创下了教育投资最高记录。投资3600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部级标准化卫生院创建。投资486万元,支持10个社区服务中心25个社区服务站达标建设。筹资1.8亿元启动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工程。三是全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财政调拨345万元,保证各医疗机构对婴幼儿一律实行免费诊治。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市财政紧急筹资8192万元,支援灾区建设3453套过渡安置房。为了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先后下拨救灾资金531万元,救助灾民2.65万人(次)。

(四)认真落实财税改革的各项措施,全市收支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市1102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纳入面100%。市级财政重点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集中采购规模扩大到5.4亿元,节约资金5398万元;财税监察和投资评审进一步强化,全年检点财政资金使用2.2亿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2058万元;累计评审项目216个,审减不合理费用2.6亿元,审减率达19.3%,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明显提高。各级税务部门完善了“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税务执法平均正确率达99.83%,催报催缴率跃居全省前三;重点税种零负申报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财税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财源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财税可持续增长基础不牢,行业性波动对财政良性运行存在着较大威胁;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漏征漏管问题依然存在,个别企业还比较突出;财政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传递,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扩散。去年下半年,对我市经济社会影响开始显现:工业经济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度下滑,传统支柱产业受到冲击较为严重,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主要工业品销售不畅,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用户萎缩,库存迅速增加,企业效益下滑。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我市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税收增幅明显放缓。根据目前经济形势分析,今年我市财税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主体税源萎缩。煤炭电力是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的全局性因素,即使下半年能源市场供需趋旺,也难以扭转整体减收的局面。二是新增税源乏力。突出表现为新落地投产的大项目较少,尽管铸造建材业受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供需稳定,但所占份额较小,短期内难以形成税收增加的重头戏、培育税源的新亮点。三是减收因素明显。今年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停征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此外落实上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关停污染企业政策,也将形成新的减收因素。所以,完成今年的财税收入任务十分艰巨。

在面临严峻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危机中蕴涵的机遇:

第一,投资和消费拉动,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从中长期来看,能源需求的结构没有改变,供需关系没有改变。从投资方面看,经济增长的势头不会变,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措施中,新增4万亿投资规模注入实体经济,全省增加了6500亿的投资规模,靠投资拉动将成为保发展的重头戏。从消费方面看,城乡消费需求趋旺的态势没有改变。国内市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且居民储蓄达到20万亿规模,储蓄有多高就预示着消费潜力有多大,就具备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可行性。此外,我国有2万亿外汇储备,有总体扎实的金融资产,有尚未完全开放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有规模较小的财政赤字,有留有余地的调控政策,具备很强的抵御风险能力。

第二,希望与挑战并存,为我市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产业整合的机遇。经济危机的过程也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重组的过程,尤其是沿海地区部分产业由于竞争力下降,加快了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我们加快节能减排、对外招商引资。二是投资兴业的机遇。由于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劳动力就业困难加剧,金融领域放宽了信贷限制,降低了贷款利息,整体上形成“低价格、低成本、低利息、低门槛”优势。三是结构调整的机遇。利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加快我市工业技术装备改造,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第三,优势与商机同行,我市有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我市的实际来看,还有许多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有利条件。经过改革开放年的发展,我市积累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全市银行存款突破千亿,居民储蓄大体有400亿,企业自有资金400亿,晋城具备较强的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能力;我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在这次危机中,我市的铸造建材轻工纺织等产业成为发展的亮点,比如铸管、陶瓷、绿洲大麻、玻璃制品、服装加工、煤层气开发等。我市抓紧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工程建成后,不仅从根本上打通了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而且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我市抓住开放和发展的机遇,先后开工建设了4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和7个煤化工工业园区,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总之,我市正处于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上,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发展充满了期望和信任,希望我们在整个山西的发展中步子要快一点。从我们自身来讲,我市经过历史的孕育和多年的发展,培育了承接中原的区位优势、煤铁之乡的资源优势、投资创业的环境优势、宽容开放的人文优势、承接产业的成本优势、政通人和的政治优势、多年成长磨炼的企业家人才优势,具备了捕捉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旅游开发、物流业发展、新能源开发、新产业做大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估计形势,应对正确、措施果断,我们不仅对完成全年各项财税工作目标充满信心,而且对全市今后的发展也充满信心。

综合以上形势分析,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年,我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财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深化财税改革,增强财税调控职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强化依法征管,严格堵塞漏洞,着力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坚持勤俭节约、厉行节约方针,着力加强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全面提升财税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控职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年财税工作的指导指标是:收入目标,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3.3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63亿元,其中:国税系统65.47亿元;地税系统47.36亿元;财政系统10.51亿元,税收收入中提供的市县地方财力比重不低于上年度水平;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增长在不低于9%的基础上,确保高于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支出目标,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0.89亿元,增长8%;节支目标,市县两级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公用经费绝对额不得高于去年水平,新增财力部分除国家出台的调整个人工资性补贴外,要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在安排今年收支盘子时,要特别把握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挖掘收入潜力,加强财税收入征管,把堵塞收入漏洞作为今年财税收入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按照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安排同级财政的支出范围,严格控制部门职能自行延伸的现象。四是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五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主要问题。六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压缩一般性开支。七是鼓励争取外援,对争取到国家和省积极财政政策扶持的项目,要优先安排配套资金。八是坚持法制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要做到依法安排预算、科学论证项目和精细化管理资金。

三、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政策措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为确保今年我市财税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培植财源、促进发展为中心,在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有新作为。

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新型产业、培育替代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着力培植财源,推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1、发挥财税调控作用,夯实财源基础。为支持财源建设,今年市财政拿出了1亿元的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3000万元科技研发资金、1000万元的民营经济发展基金、3000万元服务业发展资金、1亿元的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资金,推进工作的开展。

一是围绕项目建设抓财源。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省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投资重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推进争取上级投资。经过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积极争取,我市项目申报工作做得很好,目前已有18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工程,涉及住房保障、水利、铁路、公路、电力建设工程、生态治理、结构调整、煤炭能源等多个领域。各县(市、区)今后每年都要力争新上5—10家潜力项目,市里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税务部门要抓紧研究出台有利于新兴产业项目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部门要鼓励一批煤炭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继续投资创业。

二是围绕产业转型抓财源。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市财政资金原则上实行补助上不封顶,按技术等级标准补助,企业技改到哪里,财力支持到哪里,优先扶持项目要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的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生产和新工艺改造。加快产业技术的科技研发。从今年起,市财政从科技三项费中支出2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按科技三项费用的30%筹资,建设一个为我市产业发展服务的高水平研发中心,嫁接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着力开发煤化工、装备制造等拉长产业链的新技术、新产品。

三是围绕招商引资抓财源。各级财政要预留足额的项目招商引资前期费用,为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支持创造条件,并对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项目优先给予配套。各级政府要大力鼓励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引进项目优惠政策,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考评,认真考核、分类排队,定期通报。

2、发挥财税服务功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要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首先是企业家要坚定信心,切实负好社会责任,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抓好生产,抓好生产就保住了就业,保住了就业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次,各级干部要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好新出台的财税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做到“企业不停产、工人不减员、贡献不缩水”。二要着力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对于经营确有重大困难和亏损仍坚持不停产不减员的企业,要加大财税政策优惠,所有税费项目能缓交的缓交,能减收的减收,能免缴的免缴;财政部门要在全额负担企业富余人员培训费用的同时,按政策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电力、水利等部门要无条件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对确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要从财政调节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重奖,增强企业渡难关的信心。三要着力帮助困难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各级政府要协调财政部门、政府性担保公司、金融信贷部门、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商会采取互保联保、入股、合作、贴息等多种办法,为企业融通资金,并按企业新增贷款利息的10—30%补贴。各级要根据财力情况,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资金扩充和风险准备金机制,扩充担保本金,增拨风险准备金,促进担保机构增强担保实力,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要提高重大项目的资本担保比例,适度降低担保服务门槛,年担保额不得低于3亿元。四要着力帮助困难企业拓展销售市场。要积极指导、帮助、扶持企业拓展销售市场,对于那些产品有市场但资金暂时困难的企业允许分期分批给予必要的救助资金;对于确因严重滞销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允许以政府采购、优先股注资、政府性担保公司购买产权等形式,缓解企业压力。五要着力为企业优化服务。税务部门要落实好新出台的财税政策,劳动部门要对符合条件困难企业,停、缓、减免各类政策性费用,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乱收费检查,全面清理100项减、免、缓、停和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经贸部门要综合协调好煤电油气运工作。各级政府要深入到困难企业中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难,尽最大努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3、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活跃城乡消费市场。根据我市实际,今年重点要启动扩大农村、房地产、服务性消费三大领域。

(二)坚持以依法治税、强化征管为基础,在应收尽收、堵塞漏洞上取得新突破。

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是维护经济秩序,维护执法权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堵塞征管漏洞,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要求。严厉打击偷税抗税,严厉打击执法违法,严厉查处大案要案,是促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的有效手段,是确保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级财税部门在挖掘增收潜力,加强收入征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抓大税放小税、重任务轻管理的现象。比如:年,我市煤炭行业吨煤平均售价增长39.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8.5%,实现利润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7%;而煤炭企业提供税收65.5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5.27%,与其他几项指标的增长水平不相适应。所以,要在加强税收征管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财税监督管理,完善征收体系。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煤炭、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对零售、批发、餐饮等零星税源的薄弱环节,对高收入企业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做假账、多套账以及销售不记账等偷税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净化经济秩序,增加财政收入。

(三)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快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努力使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一要全力打好新农村建设四大硬仗。总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实现“四个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今年要着力打好510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攻坚战,县级解决场地和人员,市级解决16种标准化医疗装备,确保在“五一”前全部配备到位。

二要继续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方面,今年重点要抓住教育绩效改革的机遇,集中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医疗卫生方面,着力把有效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重点要抓好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文化体育方面,继续支持地方文化创作机构、表演团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文化、文艺奖励机制,大力推进城镇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使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三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公益事业投入,推进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市跳水馆、聋哑学校实习基地等公益文化设施项目建设;着力加快科技、信息、现代物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继续支持环市区可视荒山绿化、市区干道出入口绿化,一、二级路的通道绿化,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环城高速、泽州路延伸、国投华实2×30万千瓦热电联供项目的热源工程、东河治理和市区污水深度处理等项目建设。

(四)坚持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迈出新步伐。

各级财税部门要继续坚持“以民为本”的理财思路,同中央和省里的财税政策衔接好,同我市公共财政政策衔接好,同操作承办部门衔接好,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第一,要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合理调整五保户人员的供养标准,认真落实建国前老党员、老工人,复员退伍军人中优抚人员,以及享受政府补贴人员的各项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五保户、特困户和不享受医疗待遇的农村优扶对象的大病救助水平,确实安排好受灾农民的救灾救济专项资金,确保救灾资金、救灾物资及时足额送到受灾农民的手中。

第二,要拓宽惠民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大对困难企业职工就业帮扶力度,务必确保困难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不降低,务必确保为困难家庭至少提供1个就业岗位。健全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好全市所有优抚对象的就医问题。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对城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住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补助政策,力争两年内解决符合标准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试点,切实把住房惠民政策落在实处。积极推进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扶贫等五项重点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第三,要建立完善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的长效机制。一是营造大帮扶的格局,城市要与农村对口,单位要与村庄对接、公务人员要主动帮扶困难家庭和学生。二是各级财政要建立困难群众经常性补贴的投入机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建立健全以工补农、以煤扶贫的“百家帮扶、百矿结对”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机制。四是认真清理同一性质、同一渠道的资金交叉、重复使用问题,保证各项资金不偏不重不漏。

(五)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上有新成效。

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财政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财政刚性支出加剧,民生需求的呼声较高,财政减收因素明显扩大,财政支出基数越来越大”,财政保障能力将经受严峻的考验。为此,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思想,市县两级一级预算单位要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精简各类会议和活动,减少各类评比表彰和达标升级活动,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和高标准配置办公设施,严格控制国家工作人员出国、出境,严格清理各预算单位年结余结转的财政预算资金,严格控制租赁办公场地,严格控制新增机构和临时机构开办项目和费用标准,严格控制办公场所装饰费用,严格控制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支出,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监察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督察力度,凡违反规定的要首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为确保勤俭办事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要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堵塞财政资金支出漏洞。二要继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的整合力度,充分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要继续强化财政监督,规范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年是我市发展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