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会上政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31 08:53:00

县人大会上政务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迎战危机,锐意进取,成绩显著的年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十二件大事”和“企业服务年”为抓手,积极迎战金融危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决策部署,奋力开拓,多措并举,排难而进,县域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逆势上扬、增长迅猛、领跑全省”的良好态势,全面超额完成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26.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47.6%,其中工业投资94亿元,增长26.5%;财政收入2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分别增长27.5%、21.1%;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增长24.5%。“十一五”主要指标基本完成,08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荣获科学发展一类县第一名;09年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创争”进程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千亿大桃花”工业板块已现雏形。以桃花、小庙、紫蓬为节点的“金三角”园区、新港工业园和新型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桃花工业园税收突破10亿元大关,部级合肥出口加工区获省政府批准,已上报国家部委待批;乡镇工业聚集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工业平台6平方公里,全县园区建成面积达57.6平方公里。完成新桥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新型工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园区合作加快推进,柏堰科技园二期10平方公里启动规划建设,新港工业园二期56平方公里签订合作协议。全年新开工项目110个;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7家,总数达287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66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分别增长60.7%、52.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建立“县领导带头、口长单位牵头、部门和乡镇捆绑、专业小分队主动出击”的联动招商机制,积极开展“百日招商大冲刺”,组建7支口长单位招商小分队和12支产业招商小分队,选派4名县领导分别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重点围绕汽车、家电等主导产业,引进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63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7个,争取资金2.4亿元;推进与央企合作,签约项目15个,协议金额278亿元。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10亿元,增长43.49%。到位境外资金4464万美元,增长24%。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10%,增加值31亿元、增长12.3%。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顺利建成,出栏家禽7500万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增苗木基地8000亩,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县;新认定“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2个,廖渡村被评为部级专业示范村。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8个,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2个、市级以上示范组织7家,成立肥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新评定安徽省农产品著名商标1个;新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合铜路高效农业示范带初显成效,中国中部花木城苗木、花卉两个精品交易市场建成运营。一、二、三产交融发展,新增星级农家乐9家。林权制度、水管体制、农村道路管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民服务全程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旅游商贸日趋繁荣。创4A景区圆满成功,三河创5A景区有序推进,紫蓬镇荣获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山南镇、铭传乡荣获全省优秀旅游乡镇,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腹地公路全线贯通,西庐寺复建、三河美食城等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三河民间文化艺术节、安徽省青年集体婚礼等一系列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开通三河至南京周末旅游直通车,顺利开启工农业游。接待游客19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2.8亿元。县商业网点规划在全省首获批准,商务信息网络更加完善,网上交易3200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新建“农家连锁店”120家,村级农家店覆盖面达50%;扎实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销售38000台(辆),销售额1.4亿元,补贴农户1670万元,全市领先。圆满完成工商系统市场管办脱钩工作,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

(二)副中心建设再掀热潮,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以金寨南路综合改造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全面铺开,投资7亿元的金寨南路综合改造工程平稳拆迁超过18万平方米。围绕金寨南路,成功推介15宗1200亩经营性用地,成交金额18亿元,沿线10栋30层以上高层即将开工建设,预期两至三年内建成西南组团商业中心。老中街、城关粮站、金寨南路改造拆迁近50万平方米,查处违法建设1.1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点建设20万平方米,南郢、丽景湖、李湾安置点建成,顺利回迁4000多户。房地产开发销售两旺,全年开发商品房270多万平方米,销售量增长120%,全县18层以上在建高楼30多栋。森林大道、潭冲路全线贯通,云谷路、仙霞路、青年南路基本竣工,建成6车道宽道路60公里。人民西路、老中街商住中心快速推进,百大商住中心启动建设。张郢小学、钱江大酒店、县委党校等一批重点工程基本建成或投入使用。全年重点工程建设政府投资近25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生态工程潭冲河、潭冲水库一期综合治理主体竣工,派河污染综合治理顺利实施,城区和桃花工业园新老区污水实现全截留、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有序推进,三河、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翡翠路、青龙桥、人民东路和花岗路景观绿化工程竣工,人民西路游园广场建成开放。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6个乡镇自来水厂。农村电力配套建设得到加强,成为省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区域性环评获得批准,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100%、98.6%,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100%,大气及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官亭、严店两个“整村推进”项目受到国土部充分肯定,推荐全国各地前来考察,90%村民入住新居,流转土地3万多亩,安徽景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肥丰隆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完成村庄规划22个,新建新桥家园一期、小井庄二期、木兰二期等中心村15个,建成各类示范村65个。大力开展四旁植树和村庄环境整治,完成整治点16个,新修示范村区间道路100公里,安装路灯500盏,改水改厕3000户。43个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2个新农村建设专项省补项目全部竣工。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争取中央和省、市“三农”项目资金1.6亿元,增长86%;全县“三农”投入超过2.8亿元,增长129.5%。滨湖泵站技改、磨墩水库除险加固等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丰乐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2座,改造农村危桥31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6.08万人,荣获全省第十四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银杯奖。新修“村村通”水泥路269公里,提前1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新修“村村通延伸工程”1000公里;村村通班车通达率97.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全力帮扶企业发展。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转变为企服务方式。县财政投入8391万元资金,用于企业技改、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和规上企业新增产值奖励等。建立县领导联系亿元企业制度,选派240名干部驻企帮扶,组建8支产品营销小分队,切实解决企业生产、销售、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授权专利335件,培育2家县级专利试点企业,安利合成革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科技中心被认定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丰乐农化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

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抢抓国家金融扶持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蓝海、科源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汇商、融信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申报;率先在全省组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积极鼓励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灵活、方便、高效的农村金融机制。启动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银企合作力度加大,举办4次银企对接活动和1次银保企对接会,解决120家中小企业7.5亿元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积极推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银行新增贷款首次高于新增存款,桃花工业园与徽商银行签订信贷额度20亿元的合作协议。全年融资13.64亿元,创历史新高。

深化用地模式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铭传乡开展试点。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依法处置46宗2200亩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全面清理违法用地。创新用地模式,桃花工投6.5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投资4.2亿元,实施18个批次10476亩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新增耕地面积9552亩;全年33批20570亩建设用地指标获批。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更加健全,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被列为合肥市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县。

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合肥苗交会首次在中国中部花木城成功举办,全国21个省、市组团参会,成功签约项目8个,总交易额4.84亿元。第四届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家电博览会、金寨南路地产推介会成果丰硕,共签约项目47个,协议投资130亿元。全市民生工程、土地流转、为民服务全程、农村道路交通工作、秋种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接待中央领导、国家部委调研和省内外县区考察200多批次,肥西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民生工程成效明显。33项民生工程总投入6.28亿元,比上年增加2.01亿元,增长47%,其中县配套1.83亿元。财政补贴农民资金26项,补贴金额2.17亿元。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提标扩面。管委会、丰乐镇、铭传乡、严店乡四所敬老院建成使用;建成廉租住房176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4万元,303户困难家庭受益。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患者、贫困重度残疾10075人,发放救助资金442万元。资助各类困难学生6900人,发放补助金660多万元。完成阳光工程、农业专业技术、农民工技能培训10500人。拨付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鉴定等各项就业专项资金1128万元;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累计达963万元。全省农村一次性安置户数最多的桃花工业园顺和家园安置点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安置群众3138户,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平安创建扎实开展。坚持县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省级“平安县”创建成功,“法治肥西”、“五五”普法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体制改革平稳推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建立健全人防应急工作机制,开展“9.18”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迅速有效处置“5.19”过境运输车辆二甲苯泄漏等突发事件,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走进肥西,举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128场。建成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5个农家书屋和161个村级广播网。广播电视外宣工作全市第一。健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管理体制,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测,实施教育民生工程项目6个,投入校舍维修资金3800万元,维修改造项目60个,引进民办教育资源,加速推进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医院住院病区、县妇幼保健所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竣工,花岗、山南、铭传、柿树、小庙等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全面建成,新建、改扩建60个农村卫生站,农村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6.7%,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被列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迎新年健身跑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农运会金牌总数县区第一。开展首届肥西道德模范评比,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推进。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乡所村室建设、流动人口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取得新突破,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民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外事侨务、未成年人保护、工青妇、老龄、残疾人事业都有新发展,抗震减灾、物价、保密、档案、宗教、地方志、消防、农机、科协、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我们还坚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化解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政治生态有提升、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全县上下“创争”信心更足,干部作风更实,干事氛围更浓,发展势头更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4件、县政协提案105件,按时办复率为100%。开展县直机关及百科室政风行风评议,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形势最为复杂,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一年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支持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群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驻肥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肥西发展的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投资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牵动性大项目仍然不够多,产业聚集度仍然不高,农村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能力仍然不强,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仍然不快,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努力地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决不辜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任,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二、科学发展,冲刺百强,奋力拼搏的年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冲刺全国百强、奋力实现第二个“翻番”的决战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从宏观政策看,日前国家颁布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同时我省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省会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必将成为我县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家继续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家电、汽车下乡的刺激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县家电、汽车等主导产业快速增长,都给我县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即期增长看,随着桃花工业园、柏堰科技园发展,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以及今年投资规模达270亿元的390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新的增长点将加速形成。

从发展后劲看,随着西南组团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加速发展的态势日趋强劲。只要我们坚持“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坚持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实现“创争”目标指日可待。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十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十件大事”和“产业集聚突破年”、“城市建设会战年”为抓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0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27.5%,其中工业投资120亿元,增长27.7%;引进市外资金120亿元,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4680万美元,增长5%;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8%;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市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产业集聚突破年为抓手,着力打造千亿大桃花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经济圈,主动迎接辐射,加快产业集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强化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千亿大桃花”工业板块,形成全县招商引资平台共享机制。围绕汽车、家电、化工塑胶、输变电设备、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引进配套项目;建立与央企合作长效机制,突出新兴产业,主攻大公司,紧盯大项目,瞄准500强,重点引进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牵动性强的项目。继续实行县领导驻点招商制度,推行重点乡镇和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岗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的作用,切实落实招商奖励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精心举办各类招商活动,营造招商氛围,确保引进市外资金120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以大项目促进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需求,以大需求刺激高增长,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和工业投资120亿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抓好项目争取和储备工作,以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支柱产业、重大生态建设等为重点,积极编报项目,做好项目策划包装、申报和跟踪工作,争取挤入中央和省级盘子,谋求项目大突破,增强长远发展后劲。对390个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行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保联系制度,对口帮扶,跟踪督办;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同时强化调度,加速企业投资,保证投资强度。

提升园区功能。重点打造“千亿大桃花”工业板块,力争新建园区平台10平方公里。抓好柏堰科技园二期、新港工业园、新型工业示范园规划实施,加快桃花工业园汤口路以南3平方公里平台建设,启动新港工业园天海路、肥光路、蓬来路、莲花路桥和新型工业示范园安置点、新上小路、凉亭路、创新大道路桥建设。抓好乡镇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升园区整体功能。抓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以汽车、家电、输变电设备、塑胶制造、生物制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园区产业集聚。实施桃花工业园老区“退二进三”(退出二产,引进三产)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实现以大桃花工业板块为核心的工业平台一盘棋。

强化金融服务。积极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加快企业上市,以桃花工业园经济发展公司为平台,力争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壮大担保机构实力,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服务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和重点项目对接,加大对新兴产业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推进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农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推进村民生产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建设,力争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村民生产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二)以派河大道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会战年

以“城市建设会战年”活动为引擎,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加快副中心建设步伐。按照“突出老城改造,拉大城市框架,注重配套完善,加快功能提升”的思路,推动西南副中心大拆迁、大投入、大建设不动摇。重点实施滨河北路、天海路、翡翠路延伸段建设,加快1个主城区开发,适时启动新城区建设;大力推进金寨南路建设,确保今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加快派河大道规划建设,上半年启动拆迁,下半年开工建设,打造2条城市发展主轴,拉大城市框架;改造肥光入城口、上小路出城口和合铜路出城口3大片区,改变城市形象;实施派河、潭冲河2项景观整治工程,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公交客运站、专业市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城区配套学校、高档酒店娱乐一条街等6项功能配套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加大地块推介和地产招商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调整中心镇规划编制,加强规划执行力。实施小城镇污水处理及其配套管网建设。

加强城镇综合管理。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积极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规范标识标牌设置,健全公共设施管护体制,严打违法建设,确保建一处、管一处。加强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开展全民创建活动,使城镇交通、卫生、治安等明显改观。加快城镇建设园林化,提高县城和小城镇绿化覆盖率、绿化档次和品位。加强完善安置点和商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继续强力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完成6500亩置换任务,破解建设用地瓶颈。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统筹配置用地计划指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国土执法力度,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巩固违法用地综合整治成果,增强科学用地能力。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合肥市打造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农村建设样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官亭、严店两个整村推进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合铜路沿线15公里蔬菜产业带、合六叶高速沿线万亩精品苗木产业带,力争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个。逐步增加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加快花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扶持铭基、温氏、森淼、肥西老母鸡等做大做强,支持骨干企业闯进部级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部级龙头企业1家。积极引导、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农村经济合作示范组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秸秆综合开发利用。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启动三河木兰整村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强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土地置换、小城镇建设和社区建设,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居住集中、功能配套的新农村示范点,新建14个中心村。加快新农村规划编制,明确功能定位,合理确定中心村数量和布点,完成148个村规划任务。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14个村庄环境整治示范工程,重点开展以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周边的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升对外形象。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丰乐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工程调度和督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安全度汛;同时要积极编报项目,千方百计争取省、市资金支持。科学规划,分类施治,完成磨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大一批库塘堰坝、沟渠泵站治理改造力度。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在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现户户通自来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79万。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加强主、次干道和村组道路循环沟通,再建水泥路100公里、“村村通延伸工程”1000公里,加快构筑畅通快捷的农村公交网,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

深化为农服务。推进农村配套改革,打造山南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入贯彻土地流转“二十条”,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权责统一的林业管护机制。深化为民服务全程工作,扩大涉农、办理、审批等服务事项,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规范一事一议审批。

(四)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着力繁荣第三产业

打造合肥后花园和长三角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充分发挥区位、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金寨南路和派河沿岸规划开发,推进集高端商业、写字楼、宾馆酒店、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现代商贸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临城、临空、临港优势,围绕合肥出口加工区和派河码头建设,打造现代临港物流园,紧跟新桥机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临空产业园,形成“一个商贸中心、两大物流园区”,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工作,加强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和维护。鼓励发展信息咨询、信用担保、法律服务、资信评级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努力办好第八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利用中国中部花木城部级市场平台,加大争办各类展会力度,实现举办一届盛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提升旅游品牌竞争力。以三河争创5A、深度开发为抓手,实施三河至巢湖、三岗景观大道、环山公路等6条旅游通道的拓宽改造,开通旅游班车;推进笑翻天二期、休闲度假湿地公园等工程,建设高尔夫球场配套四星级酒店,积极承办四体会水上比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等,打造紫蓬体育品牌;完成刘铭传墓园建设,筹备淮军史料展,打造淮军文化品牌;隆重举办首届生态湿地荷花节、紫蓬诗歌节、三河水文化节,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加快三河护城河综合治理、游客接待中心、万年禅寺续建、十里水街和灯饰亮化工程建设,打造滨湖夜明珠;瞄准世博会,实施区域联合,大力拓展长三角等旅游市场;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景区建设品位,优化旅游环境;开发一批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纪念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构建和谐肥西

认真落实省、市民生工程项目,加大配套投入,切实解决一批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小庙、丰乐、花岗三个第二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规范上派、官亭两个农民工创业园管理,重点引入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重点促进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职业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增强就业能力,力争培训新型农民8000人。加强劳动用工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廉租住房建设、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等工作,救助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解决特困群众看病、住房、子女就学等困难。加快社会保险提标扩面,重点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村干部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对被征地单位、保障对象和保障基金落实的审核。力争为农村独女、二女户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强化民生工程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后续管理机制,按照“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规范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对资金发放类项目,严格申报、审核、公示程序,实行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打卡发放、支付到人;对工程类项目,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审计决算制等“六制”管理,使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群众。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县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信访案件的督查力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法制肥西”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视频监控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着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消防安全监管,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严格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打造健康肥西,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工作,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中小学战略布局调整,全力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推进肥西实验高级中学、新肥光小学等项目建设,加快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发展。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农家书屋”。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积极争创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强基础统计工作,落实乡镇、园区首席统计员责任。继续开展“双拥”建设,支持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等事业发展,加强气象和防震减灾等工作。

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将扎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方向,结合肥西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规划总体思路、重要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举措;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人民智慧,使“十二五”规划成为引领肥西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三、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全力打造亲民政府

面对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到“廉洁、高效、务实、勤政、亲民”。

强化政风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政府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把握动态、吃透实情。每项工作都要有计划,建立责任机制,定期督查督办。坚持改进工作作风,精简会议,减少文件。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完善首问负责、岗位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过错追究等制度体系。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推进职能转变。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重民生,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应急装备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每项决策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自觉接受监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加强廉政建设。开源节流,树立勤俭过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五禁三控”,严控各类公务支出。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察和审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打击围标、串标等行为,净化招投标市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阳光操作,公开接受监督。

各位代表,冲刺百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一致,奋力而为,以崭新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冲刺全国百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