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

时间:2022-02-12 11:03:00

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

在税改革后,县、乡财政是县、乡政府综合经济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支持农业发展的职能部门,这是在新形势下,县乡财政职能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工作重点将逐步由税收征管向财务管理转型,农税干部将由“收钱人”变为“发钱人”。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作为转型期的县、乡财政,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历史性变革,是继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发挥财政部门向农业产业化发展“输血”作用,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科学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上,以求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前我县财政支农工作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正确分析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支农资金使用粗放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率,致使2004年,房县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发挥财政职能部门作用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一主三化”方针,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从全县农业产业化看:

1、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我县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全县中药材每年净增添3万亩以上,涌现了15个药材生产重点乡镇,170个专业村;二是突破发展山羊产业。房业山羊饲养量快速增长,通过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品种改良,抓好示范引路,培养“十有大户”,山羊饲养量达到40万只,其中出栏20万只;三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房县在蔬菜面积、产量稳增的基层上,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高山和大棚蔬菜,种植蔬菜重点乡镇达8个,重点村30个;四是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在种植,巩固传统优势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袋枓食用菌棒。

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一是扶持一批。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预算安排资金给予支持。2004年房县以为湖北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各提供100万元流动资贷款信用担保,为中小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兴办一批。采用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办法,先后与毫州国粹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意润纺织有限公司等签订招商协议,吸引资金建立基地,全年招商引资项目3个,协议资金21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780万元。

3、主导产业迅速壮大。一是皂素厂由1998年年产皂素35万吨的生产能力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吨;二是原房县制药厂与重庆麦克制药有限公司合股经营后,初步形成了以“清华药业”重庆麦克为核心的神农中药材系列加工、开发体系;三是县野生食品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发展生产规模,已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

4、服务网络日趋健全。主要形成了“四个网络”体系。一是社会服务网络。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的建设,促进科技服务向“专业化、实体化”发展;二是培育市场服务体系,全县大力兴建农产品批发、期货市场,中国房燕香菇城自2001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鄂西北最大的营销中心之一;三是培养中介组织,建立各种专业协会,常年从事蔬菜运销业务,促进商品率的提高;四是培养储运服务体系,组建鄂西北物流中心,在税收上优惠、资金上扶持,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创办储运服务业务企业,以加快商品流通运输业发展。

二、找准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快的原因

1、农业产业化简单化、形式化,经营水平低。一是有较大规模、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覆盖面不大,主导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以松散型为主生产的加工能力低,农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比较短,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售的,通过农产品加工创造的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农业的整体效益不高;三是认为发展一批生产基地就是搞产业化了,只徒具产业化的形式,没有产业化的内涵。

2、贪大求洋,"跟风"效仿,盲目追求上规模、上档次。结果是了主导产业很多,却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农民缺乏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虽然提供了种、苗、饲料和技术,但农民苦于没有资金,缺少参与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前期投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的扩大,而示范基地与周围农户现实能力相差甚远,难以带动周围群众。

3、农技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服务手段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农技人员知识老化,他们虽然有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但苦于没有资金不能实现,知识更新快,不能为农业提供最新科技的服务,另一方面,农技部门的仪器设备陈旧,有些已不能使用,又无资金购买,致使一些新科技不能大面积推广。

4、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风险大。由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属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健全的服务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有些产业刚刚形成,就被市场给严重的挫伤了。据统计,全县黄姜每年起挖面积是3.5万亩,产量是3.5万吨,而全县年生产皂素能力需黄姜2万吨,大批黄姜需向外找销路,导致价格下滑,每公斤由2002年的2.4元下跌到现在的0.4元,黄姜产业基本上走到了频临崩溃的边缘。

三、如何财政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继发展

1、因地制宜,广辟财源。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客观条件千差万别,财源建设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财源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应在农产品深度加工上下功夫,在现有农产品总量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不再追求低水平数量的扩张,而是通过多层次的加工转化,寻找市场空档,实现产品增值,逐步形成县有基地、乡有专业、村有专品,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格局,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财政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从预算安排上尽可能多增加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并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发挥导向引导作用。同时要将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各部门生产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管理、择优投放”的原则捆绑使用,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财政要督导产业发展,抓好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要选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选择开发项目时,要搞好市场调查,进行可行性研究,切忌盲目"跟风"。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及方案,切忌盲目趋同,重复建设;二是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其素质。一方面在资金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对这些农业企业进行筛选,对要扶持的龙头企业也要坚持技术水平高起点,组织制度要创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使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现代化企业;三是抓好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在选准农产品开发项目基础上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4、财政要加强农业产业化资金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管理是世界通行的一种较科学和先进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把项目管理办法引进到农业产业化资金管理中,一是要建立从产业申报、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标准文本、专家评审等规范化的运作体系;二是要对农业产业化财政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杜绝腐败现象;三是加强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后续管理,这是目前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支农资金项目不能继续发挥效用的重要方面。

5、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新体制。一是将过去的救济扶持农业产业化转变为开发造血型扶持,将过去的粗放型支持农业产业化转变为集约性扶持;二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补助和配套等形式,招商引资,吸引农民、集体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

6、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

转变财政职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县财政职能部门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乡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要研究制定如何转变财政职能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五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产业化快迅发展。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让农民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农业的投入上,县、乡财政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加大“三农”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快迅发展。县、乡财政部门妥善解决改革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