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干部在教育工作会的发言

时间:2022-01-07 04:17:00

县委干部在教育工作会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刚才,镇、镇的两位镇长,索庙中学、济北小学的两位校长都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会儿,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先谈几点意见。

一、站在新起点,科学规划未来教育改革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举措,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资源有效扩大,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教育布局结构不断调整,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也成为了全县工作的亮点,县教育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未来十年,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承担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任务更加繁重。我们清醒的看到,县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全力打造具有县特色的“宜学城市”品牌。

这次会议印发了《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对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县作为市北部新城区,作为全市农业县(区)教育工作的排头兵,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省里、市里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基于这些考虑,《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进入全市人力资源强县行列,做大做强教育品牌。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上也体现了“率先”的要求:到2020年,我县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100%和98.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40%。可以说,这个目标既体现了县在全市率先发展的定位,也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确立了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标杆。全县教育战线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我加压,有所作为,不断提升教育整体水平,依靠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依靠教育促进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依靠教育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务必要坚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坚持均衡发展,促进公平。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发展的差距。三是要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质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改革。四是要坚持优质发展,服务社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增强教育服务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四点,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长期坚持。

二、突出重点,加快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以来,中央、省、市教育会议相继召开,提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结合县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县义务教育保持了稳步健康发展,但教育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广大群众对此反应比较强烈。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重视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坚持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统一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收入标准,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和待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到2015年,全县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全县学校之间生均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大体相当、各有特色。二是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不断增强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持续提高的能力。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支持、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学校课程。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三是要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完善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县、镇两级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四是要推进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优质化发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继续加强残障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完善随班就读制度,促进残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融合。加强特教教师培养培训,提高特殊教育岗位补助津贴。加大民族教育投入,改善全县6所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

(二)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坚持素质教育主体地位,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近年来,我县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和网络道德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礼仪修养、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好规定课程,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和分层教学、学分管理、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建立全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加大对各种社会培训和补习机构、教辅市场的监管力度,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四是要增强学生体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保障、推进机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抓好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在我县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从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看,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制定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探索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我县来讲,下一步,首要的是要认真落实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供给,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一方面,要落实镇(街道)办中心幼儿园的责任,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办好小学附设园,推进小学附设园的改革和发展。关于公办园,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都要占到全县总数的80%以上。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强规范管理,改善办园条件。在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的同时,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负责、多部门参与的检查制度,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另外,要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安全工作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进行整改。要制定全县幼儿园招生管理指导办法,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园。重视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县在职教师学历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专业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劳动岗位的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对地方经济发展能起到最直接的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这条“短腿”逐步拉长,获得了长足发展。当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要以积极争创部级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围绕我县城区拓展、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一是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支持学校面向县域优势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人才紧缺的专业。同时,增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特别是济北经济开发区企业的合作,坚持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积极构建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大力推广“订单式”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更多更优质的人才。二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继续推动“职教教师进企业、企业技师进校园”活动,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三是要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探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高职学习的制度。加大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技能型人才的良好风尚。

(五)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今年是我县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最为关键的一年,要力争重建、新建和加固中小学校舍16万平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50%,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全县“三重点”和县政府工作要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要突出抓好资金筹措。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争取将有限的资金向校舍安全工程多投一些。要强化资金监管,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不能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要把工程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在学校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材料、施工监理、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落实工程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县政府办公室、县监察局、县教育体育局等部门要组成专门督查组,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暗访,并将检查结果全县通报。

(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近年来,我县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改革。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是要健全责权明晰的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管、办、评相分离,完善公办中小学内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统筹、分级负责、规范有序、社会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独立行使督导职能,保证督导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二是要探索公办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扶持薄弱学校发展为重点,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探索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多种办学形式,增强公办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三是要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规范民校办学行为,支持发展普惠性、多样性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稳定发展选择性、高质量的民办中小学,引导发展各类紧缺性、实用型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同时,要依法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完善民办学校重组与退出机制。四是要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录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制度。要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发挥教育评价导向作用。

(七)提高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教师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教师队伍素质现状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切实强化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各类学校要继续开展教师“禁言禁行、励言励行”实践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继续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考教师,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继续加强教师在职业务培训,积极鼓励和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函授学习,切实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造就一流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三是要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条件。要切实落实好绩效工资政策,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各镇(街道)、县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确保《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第一,要加大教育投入。县、镇两级政府要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各镇(街道)要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各项教育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捐资办学,努力形成教育多元投入机制。

第二,要营造良好环境。在制订城区规划、城镇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时,要保证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并将产权无偿移交教育主管部门。在交通设施、商业网点、安全保卫、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中要体现出向教育倾斜,各类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要向学生免费开放。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形成社会各界同心协力、规范有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促进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把教育事业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范围,对重点任务要跟踪督查、动态监管,不断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政绩考核中的比重。

同志们,未来一个时期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全县上下,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员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再创教育事业新辉煌,为建设实力县、活力县、生态县、文明县、和谐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