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双目标管理法”

时间:2022-06-23 09:16:00

深化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双目标管理法”

双目标管理

***以实施“***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为契机,结合本校实际,深化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双目标管理法”。

所谓“双目标管理法”,一是学校对中层处室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学校和处室领导对其直接的下属管理也实行目标管理,并分别签订目标管理协议书。

“双目标管理法”基本内涵是:

(一)学校每学年研定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将目标和任务分解到相关处室,确定好各处室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学校和各处室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实际,务实可行,经集体努力可望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并尽可能将其硬化和数字化,便于考评。

(二)学校与各处室就主要目标、任务和要求分别签订目标管理协议书,同时,学校领导和处室领导也分别与其所直接管理的下属签订目标管理协议书。学校与处室、领导与下属双方就主要目标与任务、权利与义务、条件与保障、奖励与惩罚等项内容在协商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书面协议。实行一年一聘制度,到期协议自动终止。

(三)试行“全员聘任制”。“全员聘任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不完全聘任制。即现有教师、干部原身份不变(包括在干部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只聘任其校内岗位职务,不影响其原有的身份和工作资格(类似职称评、聘分开一样)。国家财政拨款部分与原有的身份、工作资格、工作岗位和组织上正式任命的职务挂钩;校内各项福利与校内实际岗位职务及其业绩挂钩。适时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选人用人机制。对落聘或未聘任校内岗位职务的人员,不享受学校原来所发的各项福利待遇。这就将原正式任命的职务与学校实际聘任的校内岗位职务进行分离、分开,分别享受国拨工资福利和校内所发的各项福利待遇。另一类是完全聘任制。即对在编在岗的正式工人和聘请人员实行完全聘任制,不仅聘任其工作资格,而且还可以聘任其担任校内相应的岗位职务。要经过3—5年的努力,在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定岗位、定任务的基础上,逐渐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聘、优胜劣汰的方式,将“不完全聘任制”过渡到“完全聘任制”,最终实现完全“并轨”的目标。

(四)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考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试行不完全聘任制的工作人员,主要对校方签字代表负责,接受校方签字代表的管理和考评。校方签字代表有权对其直接管理的下属校内岗位职务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平时、期末和年终考评,有权就其校内岗位及岗位职务选聘、停聘、续聘、辞聘、奖惩等方面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报学校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在特殊情况下,校方签字代表有权直接作出相应的决定,报学校备案。实行完全聘任制的工作人员,校方签字代表有权就其直接管理的下属工作资格、校内岗位职务选聘、停聘、续聘、转聘、辞聘及奖惩等方面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报学校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在特殊情况下,只要理由充分,也可以直接作出相应的决定,报学校备案。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构建按协议要求的,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评、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带动下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学校除了将主要目标和任务纳入“双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外,还将文明创建、廉政勤政等方面的内容一并纳入“双目标管理”的考评范围。对出现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国策等方面严重事件以及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两年内在“双目标管理”考评、评先评优、职称申报、晋升职务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加强对目标管理工作的考评。学校成立目标管理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对目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和考评工作。学校每学期及每学年终对各处室和每位教职工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分别进行认真分析和考评。学校考评领导小组在评出目标管理合格处室的基础上,再评出一、二、三等奖先进处室,并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同时,代表学校签署协议的各级领导作为校方全权代表对其直接管理的下属进行平时、期中、期末和年终进行考评,并就其考评结果、奖惩、续聘、使用等方面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报学校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个人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实行“双目标管理法”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学校将对具体的人的管理转变为对岗位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强者上,弱者下,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将无形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有形的合同管理,明确并落实合同签字双方责、权、利的关系;将虚化的目标和任务转变为具体化、数字化的目标和任务,以便考评。实行“双目标管理法”是我校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面的一种创新。实行这种管理体制和运用机制,可以达到“四个有利于”的目的,即有利于干部职工明确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范围以及每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强化对干部职工的管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形成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良性变动机制;有利于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良好的管理模式、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很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学校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