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商贸流通推进会发言

时间:2022-07-30 10:55:36

副县长在商贸流通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商贸流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商务、粮食、供销工作会议和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11年全县商贸流通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商贸流通工作形势,全面部署2012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三产兴城”战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一会,市商务局、粮食局、供销社领导和操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1年全县商贸流通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2.2%,三次产业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5%以上;三大收入增幅明显,财政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4%、20.5%和18.9%。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商贸流通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传统业态实力得到提升,新型业态亮点纷呈,特色市场建设扎实推进,现代流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顺利实现了“十一五”开门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贸流通总量较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7亿元、1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12.7%;市场交易额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4.1%;商贸流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42%,项目投入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38%。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占三产增加值的20.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税收4132万元,同比增长18%;从业人数3.98万人,同比增长8.6%。

(二)开放格局加快形成,新型业态多样发展。超市、加盟店、特许经营店、直销店、专业店等业态不断涌现,数量不断增多,连锁经营发展势头强劲,先进的经营与管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在苏果、人文、久客隆、太平洋、利邦等连锁企业入驻的基础上,浙江世纪华联连锁店于去年底在我县正式营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丰富的商品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连续多日排队购物的可喜场面。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连锁企业6家,连锁门店159个,其中乡级60个,村级99个,连锁企业全年实现零售额2.65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9%。顺应工业化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先期入驻的光太物流、宏胜物流等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光太物流园发展为全市最大的仓储物流中心;近期,鸿峰、博晟等一批物流企业又纷至沓来,全县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县基本形成了外来商业和本土商业相互竞争、共生共荣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紧紧抓住“万村千乡”工程试点县机遇,积极争取省内外龙头企业入驻我县开展连锁经营。全年共改造建设、农家福、集团、公司4个配送中心,新建改造百大合家福、丰乐种业、红四方、农家福中邮物流等农资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95个(村级店57个、乡级店38个),农村商业设施明显改善,购物环境明显优化。积极推进乡镇集贸市场改造和管理,朱巷农贸市场等多个市场新建成投入使用。朱巷仔猪、吴山粮油、水湖草莓等农副产品特色市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3个市场交易额分别达到8000万元、1.2亿元、6000万元。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集贸市场46个,同比增加2个,面积1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其中特色市场3个,面积3.6万平方米。

(四)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全县商贸系统企业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两季粮油棉收购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收购政策,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共收购最低价小麦6万吨、水稻4.3万吨,皮棉6.6万担,做到了应收尽收。商办工业丰谷粮油、华丰棉业、丰羽禽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连结一、二、三产的纽带作用和连结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作用,在自我扩大产能、增强实力的同时,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带动全县发展订单农业4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30万亩,优质小麦1万亩、优质油菜6万亩、优质棉花3万亩,推动了全县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流通市场监管得到加强,“放心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实施“放心肉”工程。按照“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要求,扎实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全年定点屠宰生猪12.3万头,同比增长14%。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场所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及措施落到实处,严把白肉“出口关”。加强白肉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上确保了肉食品市场安全。二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积极开展粮食购销市场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粮食购销企业的登记管理,强化对粮油食品店及超市、批发交易市场的日常监测,确保让群众吃上放心粮油。三是实施“放心店”工程。以龙头企业,规模单店、连锁超市、农家店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行“购物放心店”工程,打造诚信企业和诚信市场。进一步加强对成品油、酒类流通、直销经营、物资回收等特殊行业的监管,净化城乡市场,推动和谐市场建设。

总之,2011年全县商贸流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市商务、粮食、供销等市直相关部门正确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特别是商贸流通战线的同志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商贸流通战线的同志们和所有关心支持全县商贸流通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商贸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商贸流通业缺乏统一规划。虽然制定了全县“十一五”三产发展规划,但商贸流通业专项规划、商业网点布局等规划均没有制定,各乡镇、开发区更没有具体商业发展规划,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考虑得还不成熟、不完善。二是商贸流通业总量不大、实力不强。全县商贸流通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其它两县相比、与全县经济发展相比差距较大,2011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只相当于肥东的55%、肥西的65%,三产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为29.4%,同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全县三产服务业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南部地区白天机器轰鸣,晚上却漆黑一片、冷冷清清,与北城区总体定位和“宜居之城、休闲之城”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应。三是龙头企业不强、品位不高。缺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现有企业竞争力不强,档次品位不高,目前全县还没有一家星级餐饮企业。四是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散乱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了较快进展,但连锁店发展不平衡,南部乡镇区、县城以及几个中心镇发展较好,而其它地区发展滞后;全县交易市场管理粗放、功能不强、卫生条件差以及骑路贸易等情况仍然存在。五是消费分流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对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大城市对消费的吸引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对我县的消费分流不可避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对策,不断强化措施,努力推进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县商贸流通工作新局面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领先全省十快县、跻身全省十强县、进军中部百强县”目标的突破跨越的一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县GDP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26%的经济发展“奋斗目标”。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更要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历史机遇,抓住省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抓住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现实机遇,顺应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的需求,充分认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大势,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推动全县商贸流通业快发展、大发展。

2012年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和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创新、落实、提高”的总体要求,围绕“三产兴城”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两大目标,突出“建设大市场、培育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三大主题,努力做好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城镇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促进消费及和谐商贸建设五项重点工作。

2012年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7.5%;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0%;全县市场交易额21.6亿元,同比增长16%;新建或改扩建区域性配送中心10个,乡级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50个、村级店100个;宾馆力争申报三星级宾馆,南部地区力争引进1家三星级以上宾馆。粮食订单面积稳定在40万亩,收购粮油24万吨,同比增长22%;定点屠宰生猪14万头,同比增长10%。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12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认真做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工作

规划是工作的先导,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县本级及各乡镇、开发区要根据全县“十一五”三产发展规划和各乡镇、开发区城镇总体规划,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做好商贸流通业规划的论证和编制工作。要对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制定符合实际、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内容详实的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形成县乡两级相互衔接、相互覆盖、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在制定完善商贸流通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全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全县大型商业设施布局规划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通过商贸流通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制定实施,力争在本届政府末,全县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效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

总体目标上:到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6%以上;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以上。其中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17.5%;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20%。

网点布局上: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科学合理的商贸流通网络。第一层次:在县城和北城核心区建成两个区域性商业中心;第二层次:在各乡镇、开发区建成商业副中心;第三层次:城镇居住区商业网点和若干条专业特色街;第四层次:村级农家店等商业网点。

区域发展重点上:南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要按照北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城市副中心的总体定位和“制造之城、宜居之城、休闲之城、生态之城”的功能定位,坚持突出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突出为城市服务、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的原则,高标准规划,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房地产、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等产业。县城水湖镇要按照“全县政治中心、北部经济中心、现代化花园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全县中北部地区及淮南等周边地区为消费范围,重点发展房地产、大型超市、大卖场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产业。中北部其他乡镇要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特色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特色市场、农家乐旅游和便民服务业,罗塘等高速下口可根据条件规划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

(二)围绕“三产兴城”战略,大力发展城镇商贸流通业

一是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顺应南北双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介县城旧城改造项目和北城区规划项目,努力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大企业到我县南北双城投资兴建星级宾馆,南部北城区今年力争新引建1家以上三星级以上宾馆。鼓励支持宾馆、吴山贡鹅总店、庐北宾馆等现有餐饮企业加大投入,改造升级,加强包装,提升档次,创“名店、名吃、名人”,打造美食文化品牌。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南部地区要充分发挥临近的区位优势和206国道、合水路、北三环、合淮阜高速、合徐高速以及新桥机场的交通优势,以现有光太物流等企业为基础,规划建设北城区物流工业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更多的物流企业入园,形成规模效应,努力打造皖中北物流集散中心。双凤开发区要紧盯中粮集团项目,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努力促成中粮、中谷、粮食工业园资源整合,建设华东最大的粮食仓储加工交易集散中心。

三是在有条件的园区积极筹建工业品超市。加强对企业需求情况调研,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引进资金,在岗集镇或双凤开发区投资建设工业品超市,为园区企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四是大力发展便民消费、便民服务业。以便民、利民、为民和满足居民综合消费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双进工程,加快南北双城及重点镇的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建设。县城及各重点镇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力争2012年在改造提升老网点、引进建设新网点上取得明显突破,着力提升城镇形象,完善城镇功能。

(三)围绕构建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扎实开展“万村千乡”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及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符合我县实际的流通模式,形成城乡之间双向流通、高效顺畅的流通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逐步形成以规范运营的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大型流通企业为主体,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农副产品、农村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

一是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大力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向农村发展,加快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消费网络,鼓励“万村千乡”试点企业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建设农家店,在县城及重点镇建设配送中心,发展连锁中心店,通过直营、特许经营等形式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综合服务社。支持百大、等企业继续扩大连锁范围,支持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在乡镇开设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鼓励连锁企业利用自身品牌、管理、货源、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优化基层国有、集体商贸网点资源。鼓励各类批发企业与农村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商品配送,发展农村自愿连锁经营。

二是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充分依托原供销社经营网点和农业“三站”等原有网点资源,推动其加强联合,按照农家店建设规范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立足农资销售,组织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实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与农技服务一体化,实现企业得效益,农民得实惠。加强农资品牌建设,建立经营者诚信体系,严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创建让农民信得过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鼓励、海丰科技、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本地企业加入连锁经营行列,采用农资直营、加盟连锁等方式,积极开展农资配送,建立庄稼医院,加强农技服务,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植水平。

三是构筑农副产品销售体系。切实加强农副产品市场建设,针对目前市场状况,要从壮大规模入手,解决好市场小的问题;从统筹规划入手,解决好布局散的问题;从晋档升级入手,解决好档次低的问题;从产业联动入手,解决好带动力差的问题。在县城和中心城镇、交通要道以及优势农产品产地,扩建或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交易灵活、辐射面广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要重点做好朱巷仔猪、水湖草莓、张祠蔬菜、吴山粮食、杨庙棉花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完善市场信息,发展农副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动市场规范化经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和流通效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丰粮工贸、丰瑞棉业等企业积极投身于“万村千乡”试点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在服务地区建设农家店,开展连锁经营,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和相关免费测土配方等农业技术服务,实行订单收购,扩大“公司+农户”模式规模效应,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四)围绕扩大市场消费总量,千方百计开展促进消费活动

2011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慢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5.3个百分点,消费和投资比例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短腿”。我们必须在紧抓工业发展不动摇的同时,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拉动全县消费增长。

一要加强调研,研究制定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南北狭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群众生活消费习惯,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要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促进消费。由县商贸委牵头,各乡镇、开发区负责,对全县消费特点、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俗、消费设施等方面分地区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

二要重点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作用,推动“一网多用”,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在日用品消费上,要引导企业特别是乡村农家店销售适合农村市场且又卫生、方便、经济、实惠的日用消费品,满足农民群众的日常消费;在农资消费上,积极推进本土农资生产加工企业与各连锁企业合作,扩大地产地销规模;在工业品消费上,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在农村建设工业品专卖店,引导连锁企业购销农村婚庆、家居必需的家用电器等工业品,切实做到同类产品比城市价廉物美,让农民购买日用品不出村、小件产品不出乡镇、大件产品不出县。

三要努力促进城镇消费。在加快规划建设城镇商业网点的基础上,以住房消费和餐饮娱乐消费为重点,大力促进县城和南部北城区消费。研究制定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意见,加大城区房地产业开发和推介力度,扩大带动家具、家电、家纺、家装等相关消费,逐步实现由目前人到购房,向、淮南市区居民到购房的转变。开展餐饮住宿企业分等定级工作,大力培育如庄墓圆子、吴山贡鹅、朱巷仔猪、下塘烧饼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地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在扩大县内消费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产品包装和对外推介力度,吸引周边城市到消费。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发展吃、住、行、旅、购、乐一条龙配套服务,延长服务产业链条。

四要组织开展“消费在”活动。通过筹办草莓节、龙虾节、中部奶业论坛等节会,进一步扩大对外知名度,吸引外来消费;开展“消费文化周”宣传及“人消费产品、人在消费”等活动,增强人对本地产品的认同感,对的归属感,以有效方式催热县内消费,努力扩大消费总量。

(五)围绕和谐商贸建设,加大行业服务监管力度

一是做好粮食收购和市场监管。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探索在市场化形势下做好政策性收购的有效途径,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入市收购,实行政策性收购和经营性收购并举,掌握粮源,稳定粮食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将粮食收购许可与粮食统计工作结合起来,帮助、指导个体私营粮食经营企业建立统计台帐,妥善做好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对全县粮食经营户开展集中检查,规范粮食经营市场秩序和粮食经营者从业行为。制定并完善《县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二是做好重要生产生活资料的市场监测。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充分发挥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监测点作用,加强市场监测,及时监测报告,做好商业“天气预报”。制定并完善《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市场运行的调控能力。

三是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等行业监管工作。严格执行《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开展星级屠宰场所评选活动,引导促进生猪定点屠宰场所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积极做好服务,促进千喜鹤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发挥效益。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加大对重要时段市场整治力度,保证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食品安全。加强对活体猪、成品油、食盐及粮棉油等重要商品市场的调控,建立健全食品流通安全体系。加强对民用爆破物、烟花爆竹、酒类等特殊行业的市场监管工作。

四是做好行业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粮食产业协会、禽业协会、草莓协会等现有协会作用,筑牢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托县内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多种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创办行业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广泛吸纳同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企业、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入会,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商贸流通工作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各地、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配合,积极营造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建立商贸流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商贸、计划、规划、建设、国土、农业、经贸、招商、房产、旅游、工商、药监、质监、统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开发区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同时要明确一名懂经济、善思考、工作责任心强的负责人分管这项工作,要确定具体经办人员,不断充实商贸领域工作力量。县商贸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规划、指导、监管和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思想、理清思路,跳出商贸看商贸,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来,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商贸流通管理、促进商贸发展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市场规范、有序、健康运行,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

二要建立协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商贸流通业发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多关心、多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县商贸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高对商贸流通工作的协调和驾驭能力。各有关部门要以加快推动商贸发展为己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打破行业界限,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商贸发展的良好氛围。广大商贸流通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展市场,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自主发展、社会积极参与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新机制。

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实施意见》在会前已经制定下发,文件中明确了县财政设立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鼓励商贸流通业发展,并明确了一些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各乡镇、开发区和各相关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各级共同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推进“三产兴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突破,为跻身全省十强县、进军中部百强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