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若干认识问题

时间:2022-04-06 02:43: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若干认识问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纲领性文献。本文仅就其中几个方面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哪些现实针对性?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例如:

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历来事关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国城市人口虽然占全国人口不足30%,但是城市的发展却集中代表了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水平。从现实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显然不利于城乡和谐。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基础好,改革开放起步早,因此,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目前还在进一步拉大。

社会收入差距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往往用到基尼系数,如果该系数超过了一定限度,就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目前,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虽然不同部门统计得出的数据不尽一致,但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确实已经比较突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妨碍社会的和谐。

就业压力加大。由于人口的压力、产业的调整、市场的竞争,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的挑战。每年有一部分大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原因虽然很复杂,但缺乏就业机会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农村有1.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尽管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当然不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挑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产生,解决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问题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虽然近些年来植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重大举措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国际环境中不和谐因素依然很多。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这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治安有隐患、诚信缺失、腐败尚存等,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把握这一理论应该着重抓住哪些要点?

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明确的总体要求,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民主法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善于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力戒独断专行、以权谋私、背离群众;就是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公平正义,就是要树立浩然正气,端正党风党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鼓励公而忘私、见义勇为,真正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错必纠,惩戒有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保障和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在教育、劳动、就业、分配、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权利。

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倡重承诺、践誓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风气。

强调充满活力,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建立和完善各个领域全面协调的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勇于创造、善于创造、锐意进取、竞相创新的社会氛围,使社会智力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社会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强调安定有序,就是要清除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切实治理扰乱社会秩序的违规行为,有效制止滥用职权纵容包庇歪风邪气的渎职行为。要在全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形成遵纪守法清廉的正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正风,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妥善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全面发展的局面。

二是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迄今为止,最能达成共识的当属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所以能达成广泛的共识,就在于它所揭示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所体现的内在要求。“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实现”所表述的都是运动过程,都是内在要求,都有明确目标。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这种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可能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有所区别)。这显然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些命题,则更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这些本质属性的展开和实现,无不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之,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三是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延伸,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时提出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就包括了社会和谐的要求。显然,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没有和谐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思想在《决定》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强调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并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五大执政能力建设之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主张;“全面”、“协调”是指社会各个发展领域和各种积极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抵触、相互掣肘;“可持续”则是指发展的顺畅和连续,不大起大落,更不会间断,而是有足够的后劲,绝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这一理论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在总结多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框架。这一核心价值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根本性、基础性作用。

一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要承担相关的义务,要逐步开放市场(包括文化市场),西方的文化产品、价值观念也会随之而来。我国社会在加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进一步增强,这种多样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构成了挑战,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国家认同感、民族归属感都会造成冲击。这些变化影响到思想政治领域,会使一些人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日渐淡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面对这种挑战,妥协不是办法,后退没有出路,只能更加旗帜鲜明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文化建设主体追求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究竟好不好?这就涉及如何看待我们国家的现实。应当说,在我国现实当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伟大事业,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难免在前进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甚至会出现个别丑陋现象。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令世界惊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间,1997年,我们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1998年,我国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申奥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的奥运梦;香港、澳门胜利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世博会主办权的赢得,展示出我国强盛的国力和良好的国际关系;神舟5号和神舟6号圆满飞天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长足进步,等等。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怎么能取得这些巨大的成就呢?除了纵向比较,我们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只要与世界上一些同我国具有可比性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就会深刻认识到:不改革不行,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行。实践证明,我们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了。所以,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

三是明确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激励我们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树立起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从一定意义上看,民族精神的力量比物质力量还要强大。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分化”、“西化”中国,每每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歪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攻击我们弘扬民族精神与全球化相违背。对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反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说明他们惧怕我们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民族精神若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不断充实以时代精神。有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们的社会就始终充满活力,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四是明确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判断行为是非、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