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干部读书会发言

时间:2022-06-24 09:23:00

在老干部读书会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作面对面的学习交流。这次读书会安排的时机很好。一方面,今年是我们党诞生90周年。90年来,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出生入死、前赴后继,为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无私牺牲,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的每一点发展进步,也是来自一代代老革命、老领导、老同志英勇牺牲、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今年又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后怎么发展,事业能不能取得更大进步,也离不开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这个有意义的年份,我很高兴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起,回顾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回顾改革发展的巨大成绩,展望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主要和大家学习交流两方面情况:一是和大家一起总结回顾过去五年、即“十一五”发展的成绩和经验;二是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关于“十一五”发展情况

实事求是讲,“十一五”是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五年。如果把“十一五”放在恢复建县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去考量,我们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十一五”是打基础的五年、起步的五年。这五年来,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开放格局全面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回顾“十一五”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五个最”:

第一,最大贡献是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这条路子就是始终立足欠发达这个最大实际,坚持以生态为最大优势、以产业为最大基础、以开放为最大活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攻方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概括起来,这条路子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五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地理偏僻,信息闭塞,小农意识、盆地思维浓厚,封闭保守是最大的制约,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主题,连年组织开展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年是“四商”(亲商、安商、帮商、富商)活动,年是“三创”(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活动,年是“双思”(居危思危、居危思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每一次主题实践活动都极大地促进了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同时,我们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和兄弟县市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回来召开县委务虚会进行集中务虚研讨,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解放思想中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并在年2月召开的县委七届九次全会,正式把“开放兴县”纳入县域发展战略,确立“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把“开放兴县”形象地概括为四句话,即“外地老板请进来、本地的人走出去、山上的人搬下来、百姓富起来”,从而迅速推开了山门、敞开了县门,形成了开放发展新格局。二是以生态为最大优势、以产业为最大基础。我们清醒认识生态是最大的优势,坚持“生态立县”,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举生态旗,走生态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同时,清醒认识长期处在农耕社会,农业仍然是“千家万户”、“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没有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更是薄弱。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腾飞,都离不开工业化的过程,没有产业加快发展,没有工业强力支撑,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新农村,恐怕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之路。三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攻方向。最基本社会形态是农村,最大社会群体是农民,最大差距是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城乡差别不能有效改变,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在县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统筹发展”工程,年8月召开的县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区”战略(打造西屏镇、古市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打造松古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今年年初县委八届十一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两区”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着力点。正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这样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才形成了今天经济加快发展、县域更加开放、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二,最大成绩是发展的基础夯实了,综合实力增强了。这个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了。五年来,我们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抓项目建设,县级每年实施十大重点项目,乡镇累计办了1000多件实事项目,各级各部门还为农村落实了2300多件实事项目,“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不仅实施了龙丽高速,工业园区,环城南路,松州大桥,东坞水库除险加固,长虹路、白露岭路拓宽改造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而且使全县401个行政村村村通了康庄公路、通了自来水、通了广播电视电话宽带,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和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打实了。“十五”期间,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规模效应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说农业,过去我们有茶叶、桑叶、烟叶“三张叶子”,但没有一张叶子形成规模;“十一五”我们集中力量抓茶叶“一张叶子”,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区域品牌,年起连年举办中国茶商大会,而且大会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大茶商一年比一年多、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茶商大会,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大茶商和全国知名的茶叶集团老总,全部来到参加大会,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我县“中国绿茶集散地”称号,今年又把“中国绿茶价格指数”权授予我县,正式确立了我县作为全国绿茶集散中心的地位,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在茶商大会带动下,我县不仅形成了“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产业、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源于茶产业”的格局,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交易额更是大幅攀升,去年交易额达到17.8亿元,今年到5月10日已经达到15亿元。“银猴”品牌价值也以年均2亿元的速度上升,今年已经达到12.78亿元。已经从过去的“种茶大县”迅速成为全国闻名的“茶叶强县”、“茶叶名县”,实现了从“处州粮仓”到“浙南茶乡”的成功转型。同时,食用菌、高山蔬菜、水果、笋竹林、香榧、油茶等特色产业也加快发展,特别是香榧、油茶,发展势头很好。又比如说工业,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8.7:31.4:39.9,我县刚刚进入工业化初期,没有形成主导产业。通过“十一五”的强势发展,打造“浙江省不锈钢管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了38.0%,去年已经突破100亿元,主导产业不锈钢形成了40亿元产能,成为浙江省重要的不锈钢产业集聚区,第一次培育形成了具有规模效应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不锈钢废水和污水综合处理技术被国家工信部、环保部向全国推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3:40.7:39.0,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

随着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和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县域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全县生产总值从22.95亿元增加到46.28亿元,财政收入从1.97亿元增加到4.04亿元,均实现了翻番,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人均GDP实现了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的跨越。从全市格局看,的位次从第三梯队跻身到第二梯队。从全国个县的县域综合竞争力排名看,从1183名上升到722名,实现从中下水平到中上水平的提升。

第三,最大变化是城乡面貌变美了、老百姓生活变好了。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方略,特别是近三年我们在农村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头等目标”、旧村改造“头等工程”、维护稳定“头等任务”三项头等工作,推动资源要素城乡均衡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五年来,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566元增加到19371元,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154元增加到6064元,年均增长9.9%,城乡收入比从3.7:1缩小到3.2:1。同时,还使14425户(39701人)低收入农户顺利脱贫。通过三年旧村改造,全县已累计改造146个村,拆除破旧房11328户、面积92.97万平方米,批建新房6241户、面积55.89万平方米,使30128位农民告别破旧房、搬进新居。此外,我们还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扶持、医疗和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教育强县、省级生态县,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水平极大提高。根据《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实现值已从年41.18分提高到年62.54分,年超过了65分,实现从“初步统筹”(45分以下)向“基本统筹”(45-65分)再向“整体协调”阶段(65-85分)的提升,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了80%。

第四,最大实惠是成功争取进入了全省重点欠发达县序列。这项工作从开始着手谋划,、、连续三年,我们顶着挨批评的压力,把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压低到5%左右;年开始,县领导带头,组织人员多方赴省进厅,向省里领导说出我们欠发达的实情,说出我们想发展的愿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年,省委、省政府终于出台文件,正式把列入全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序列,并从当年起在财政专项补助、项目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年,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项目政策,从今年开始对6个重点欠发达县实行连续三年每年2亿元的特别扶持。我们通过规划,三年6亿元特扶资金,将带动三大类38个项目的实施,撬动18.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这些项目资金,绝大多数用于基层民生领域,直接惠及全县人民,对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都是极大的推动。

第五,最大进步是县域更加开放了,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更新了、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工作亮点更多了。过去地理偏僻,信息闭塞,又是传统农业县,干部群众的小农意识、盆地思维浓厚。老百姓说,走到青蒙塔下,看不见独山,就要掉眼泪。人很少外出创业,外地人也很少来,长期处在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中。这五年,我们通过深入实施“开放兴县”战略,才迅速形成了开放发展新格局。一方面是县域更加开放了。不仅老百姓大量走出去创业,外地的企业家、客商也大量到创业。全县近5万人外出创业,涌现了一批具有影响的创业群体和创业能人。如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松香创业群体,他们创造的松香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又如北京的服装、杭州的超市,都形成了有规模的创业群体,北京、杭州、广东、宁波、义乌、温州等地还成立了商会。同时,外地来创业的流动人口也达到3万多人,还引进了100多家外地企业,仅浙南茶叶市场就吸引了3000多客商常驻,此外还有大量的农民工、采茶工。可以说,今天的,已经真正从农业文明迈进了工业文明,真正从封闭状态走向了全面开放。另一方面是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能力更强了。年我刚到工作的时候,全县向上争取的资金还不到6000万元,去年我们争取的资金已经超过7亿元,“十一五”期间,我们累计争取的资金达到22.62亿元,大家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争取政策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是,我们的工作亮点不断涌现。我们率先在农村开展旧村改造,成为了全国、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旧村改造中实施的“农村宅基地换养老”,在去年1月份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去年我们在农村首创“民情地图”工作,成为浙江省8个社会管理创新范例上报到中央,最近省委赵书记、市委卢书记专门作出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不断总结完善,推广实施;还有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我县不仅荣获省级平安县创建“六连冠”,还成为全国首批法治建设先进县和全省首批法治建设示范县,等等。这些亮点工作和创新典型的不断涌现,充分说明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创业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充分说明县域发展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十一五”取得这些成绩很不容易,值得自豪。这当中凝聚着老领导、老同志的心血、汗水,以及对全县工作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我相信,有这些成绩作铺垫,“十二五”一定会取得更好成绩,未来发展的路子一定会更加宽广。

二、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的发展,机遇更多,前景更好。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十二五”是大有作为、加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换句话说,“十二五”将是崛起的五年、跨越的五年。

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有四点理由:

第一,“十一五”快速发展,为“十二五”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300美元,“十二五”将总体处在人均GDP3000-6000美元发展阶段,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这个阶段意味着地区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加速成长期,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开始向成熟期过渡,具备了加速崛起的基本条件。

第二,国家和省里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更好、力度更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省委十二届八次提出我省“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从中央和省里的奋斗目标看,“十二五”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二是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浙江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要“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建成时间比国家提前五年,而且还要“惠及全省人民”。

要完成这两项任务,不管其中哪一项,最大的短板都在欠发达地区,最大的难点也在欠发达地区。如果欠发达地区不能够科学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能更加协调,那么,科学发展上水平就不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打折扣;如果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不能过上小康生活,“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因此,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里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一定会越来越好、扶持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现在,国务院已经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去年我还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主持召开的《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这个《纲要》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今后10年,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更加优惠,扶持重点更加突出,扶持措施针对性更强。比如在“对象范围”上,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作为“集中攻坚片区”,明确强调要“重点扶持县、村”。我们整个丽水都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更是重点欠发达县,属于重点扶持的“集中攻坚片区”。我们浙江省已经出台新一轮《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是连续三年每年2亿元的重点欠发达县特扶项目,将对我县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和省里扶持力度的加大,“十二五”一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第三,“十二五”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项目建设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实施衢宁铁路、衢丽铁路、丽西500KV输变电、黄南水库、松古平原水资源配置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衢宁、衢丽铁路,将使迎头赶上高速铁路时代,从根本上改善发展区位条件,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为融入长三角、接轨海西提供大动脉,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动力。二是大平台建设的机遇。近两年我们积极争取,松古盆地进入全省11个产业大平台建设序列,这在我县还是第一次。县工业园区成为全省第一批33个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松古盆地、小港流域进入全省100个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序列。这些大平台的争取,是对我县“十二五”加速崛起的最有力支撑。

第四,拥有松古平原这个最大空间资源,具有加速崛起的巨大潜力,理应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有多少空间,就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发展。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先天不足的是空间,最稀缺的资源是土地。而“八山一水一分田”,有全市最大的盆地松古平原。用好松古平原这个战略空间,完全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加速崛起,成为丽水发展重要功能分区和重要产业、人口集聚地,在全市发展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一席之地。

基于以上的判断和分析,我们在年初县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暨全县干部大会明确提出,“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加速崛起”;总体目标是“两个建成、三大跨越”,即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屏镇、古市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实现城乡发展由整体协调向全面融合、社会发展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由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向6000美元阶段跨越。

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必须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引领。因此,我们首先对县域发展战略进行了完善和提升,在坚持“生态立县”、“开放兴县”的同时,把“工业强县”提升为“产业强县”,确立“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作出这个提升,主要有四点考虑:第一,“产业强县”更符合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一五”以来我们不仅工业强势发展,以茶产业为代表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提“产业强县”不是否定“工业强县”,而是对“工业强县”的完善和升华,更加符合实际和发展趋势。第二,“产业强县”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山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就是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着力构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清洁安全的山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强县”的根本举措是集聚发展。就是要依托松古平原这个战略空间,推进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集合,大幅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规模效应。第四,“产业强县”的首要任务是强势发展工业。加速崛起的关键在工业。没有工业强势发展就没有加速崛起。必须坚持工业第一经济不动摇,坚定强势发展工业路子不偏移,坚持重中之重抓工业力度不减弱,确保生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我们强调,现阶段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是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松古平原这篇文章,推动资源要素重点向松古平原配置,把松古平原率先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带动和促进山区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具体来说,“十二五”要着重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扩总量。总量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作基础,加速崛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都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十二五”时期,扩大经济总量仍然是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我们提出,“十二五”要实现“12345全面小康目标”,“1”就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也就是要年均增长13%;“2”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3”就是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4”就是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即6000美元;“5”就是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这些目标实现了,发展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兴产业。产业是加速崛起的根本之基、动力之源,必须把培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富民强县之路。“十二五”我们要通过构建松古平原省级生态产业集聚综合平台,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壮大生态工业,加快建设“松古平原产业带”,打造“浙江省特色制造业基地”。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实施工业“3683”计划,即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培育6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完成工业用地开发8000亩,培育3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发展从工业化中期到后期的提升。明天,我们将召开全县工业发展大会,对“十二五”工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提升生态农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就是以松古盆地、小港流域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精品园,推动农业原生态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兼修”,狠抓茶产业转型升级。对内要全面推进茶园统防统治,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不断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对外要按照“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思路,鼓励更多的茶农茶商走出,到全国各地创建绿茶生产基地,创办茶叶加工企业,把成品绿茶运回浙南茶叶市场流通,形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茶苗、市场在内,基地和加工在外)的发展格局,努力探索茶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培育发展香榧、油茶两大产业。争取香榧、油茶都达到10万亩的规模,把这两个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有很好的生态田园风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良好,但现在已经落后了。下一步,我们要把旅游业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进行重点培育。今年,箬寮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已经启动,年内可以创建成功;四都寨头也要启动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同时,还将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使旅游业实现更大发展。

三是聚人口。就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两区”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山区人口加快向平原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争取到2015年,全县80%以上人口集聚到松古平原,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具体来说,要实施“三项工程”:一是中心镇培育工程。就是重点培育西屏镇、古市镇两大中心镇,到2015年基本建成西屏镇、古市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把“美丽乡村”作为“头等工程”。以村庄规划为先导,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旧村改造为抓手,以村庄整治为基础,整乡整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我县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特别是13个省、市级中心村,要率先建成农村新社区。三是深入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最近,我们编制了《县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11-2015)》,争取“十二五”再搬迁转移农民4926户16170人。今年要启动新溪、铺门两个小区建设,推进西坌、筏铺小区建设,争取全年转移3000人。通过这“三项工程”,使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程度在2015年进入“全面融合”(85分以上)阶段。

四是抓增收。我县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359元、11303元,但我县只有19371元、6064元,分别只相当于全省的70.8%和53.6%,城乡收入差距(3.2:1)明显高于全省2.4:1的水平。加快群众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是“十二五”最大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加快群众增收,特别是全县20万农民群众增收作为“头等目标”,精心组织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特扶项目,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扶贫、社会救助和结对帮扶五项行动,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活动,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鼓励外出创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争取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00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7:1。

五是促和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维护稳定,年年把维护稳定作为“头等任务”,解决了一大批基层矛盾纠纷;一手抓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落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高。今后我们仍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法治”、“平安”、“和谐”建设,深化“民情地图”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完善“大平安”、“大排查”、“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民生事业,实施好年初县委全会提出的“就业富民、保障安民、科教惠民、卫生便民、文化育民”“幸福民生五大工程”。今年要重点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争取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人人参保”,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将享受高龄补贴。同时,要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医疗用药负担。这项工作3月23日起已经在全县基层医疗单位实施,老百姓看病用药支出平均下降了40%多,群众反映很好。

六是增活力。就是要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活力。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事业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为第一工程。一是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坚定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信念,增强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创先争优的活力。三是积极推动党建资源向基层配置,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四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干事、干事创业的好氛围。积极加强和改建群众工作,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不懈倡导“团结干事、踏实干事、高效干事、干净干事”的优良作风,深化“效能排行榜”活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把任务一项项抓实,把项目一个个建成,把事情一件件办好。

以上是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我相信,通过全县党员干部和23万人民的共同奋斗,有广大老领导、老同志积极支持配合,“十二五”加速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我还想说,老干部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年,我们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为老领导、老同志落实了一些政策,办了一些实事。今后,我们讲继续按照“真心尊重、真情关爱、真诚沟通”和“再苦不能苦老干部,再难也不能难为老同志”的原则,千方百计做好老干部工作。我们殷切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多反映社情民意,多为我县经济建设建言献策,为实现加速崛起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