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1:00:17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1

面对转型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调整发展思路,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是贯穿始终的基本矛盾。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包括“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也包括“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应当说,在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上,全党已经形成了高度共识,但是“为谁而发展”,“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些年我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反差。一方面国家财政收入每年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严重短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发展的成果还没有真正实现人民共享;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代价惨重,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生态文明更是任重道远;一方面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公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翻越警戒水位。这些现象尖锐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发展究竟是为了谁,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广东经济总量全国第一,但人均发展水平仅居全国第六。讲广东发达,主要指珠三角,而粤东、粤西、粤北则比较落后,有的甚至相当落后。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个话虽然不够准确,但却尖锐地指出了广东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就是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也没有摆脱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大量加工贸易型企业仍停留在为外商加工组装、贴牌生产的产业低端,只能赚取几个“血汗钱”。广东尚且这样,全国更是如此。传统发展模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面对转型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痛下决心,转变发展思想,转换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揭示了这样的深刻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人的创造潜能,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共同富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深对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涵的理解,切实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发展为民,既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要兼顾好他们的具体利益、现实利益。过去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往往走入这样的误区:一讲改革,就一定要人民群众做出牺牲,一讲发展,就一定要人民群众付出代价。而且理由冠冕堂皇,似乎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牺牲他们的具体利益、现实利益是不可避免的。其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他们的具体利益、现实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没有一项项具体利益、现实利益,哪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否定了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现实利益,实际上也就否定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地方领导人,如果我们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漠然视之,何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去年,随州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神农公园,其中一半以上的资金用于老百姓的拆迁安置。市政府腾出临湖最好的地段建设还建小区,公园没有开工,还建小区先开工;项目没有建成,老百姓从过去的棚子屋已经搬进了环境优美的花园小区。公园开园那天,我们用交通车将拆迁群众接到公园,作为首批客人组织参观,感谢他们为公园建设做出的贡献。这些富有人情味的做法,温暖了拆迁群众的心,既有效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今年随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从一开始就紧紧贴近人民群众来展开。把创建延伸到背街小巷,着力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延伸到地下管网,着力解决城区下雨就渍水的问题;延伸到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着力解决老百姓缺少休闲空间的问题。这些深得民心的举措,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创建工作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从而有效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

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过去发展的完善而不是否定。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和挑战。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显露,才推动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思想的形成。所以科学发展观不是对过去发展的“纠偏”,更不是否定过去的发展,而是为我们立足新起点、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实现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不断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党中央按照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以新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探寻适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由之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诣社会。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系统性建设过程。推动这一建设过程快速而健康发展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发展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含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来促进发展;在发展的能力上,强调必须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发展的条件上,强调必须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营造发展机制;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强调要抓住发展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更新发展理念、创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体制、增强发展动力、拓宽发展空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全国人民不断得到越来越多实惠的过程。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物质基础。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何确保在2020年或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要求,更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和世界各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何实现这一承诺,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崇高而十分艰巨的任务。顺利实现目标,将对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将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严重影响全面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并确保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眼前与长远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根本考验。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朝气和活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收、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几个维度中,笔者认为要特别着重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核心和本质。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们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普罗太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后来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同志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他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5]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6]同志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7]。

由此可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时代的新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新挑战,也面临很多新课题新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也是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曾尖锐描述道,“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这些马克思曾经批判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事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金钱至上主义,“以物为本”主义等等,造成了人的被异化和物化,社会道德的败坏以及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

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加剧,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现象。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效率优先”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张、轻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现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在对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对于反对和克服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以“物”为本或以“经济”为本的偏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就要克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政施政的各项活动中去,落实到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人民的政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党的这些执政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目的的一致。“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功能的全面开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是一致的。其次,“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任务的一致。在我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和占劳动者中的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党提出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不但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提出党完成执政任务的路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8]

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5.12”在今年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战胜重大灾难的一面伟大旗帜。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4

一、关于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目的,科学是前提、是要求和方法。如果说发展是彼岸的话,科学就是到达彼岸的船。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工具和方法。这里面“科学”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如何认识“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抓住了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果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不发展,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等问题就无法解决,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们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小康,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既要纵向比看到自己的成绩,鼓舞士气,又要横向比,以宽广的胸怀发现差距,并集中精力缩小差距。发展必须长期坚持,没有一蹴而就的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更是要长期坚持的第一要义。

——如何认识发展观的“核心”?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生命力的根始终深植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沃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民是为政之本、万善之源。没有人民的参与,不为人民着想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今中外的历史无不证明,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概括起来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同志就提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新中国成立后,又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新时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二、关于为什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很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是国情所需,党情所需,民心所需,认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对现实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国际国内形式发展的需要。从国际看,一方面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各国的物价膨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全球变暖,资源紧张,对如何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世界环境下,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发展观适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西方反华势力竭力阻挠我国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西方国家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应对这种行径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发展的事实说话,让通过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说话,让通过发展增强的实力说话。这就需要有更好的发展观和发展途径,科学发展观就是今后发展的首要选择。

从国内看,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七大对我国进入新时期后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这些基本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立足这个实际,我国如何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解决和把握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急之又急的课题。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开这个课题找到了钥匙和答案。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党的活力和生命体现在他的先进性上,党的先进性是建立在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方向,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为加强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鲜明的时代主题、新的历史任务,对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是我们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升华,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它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好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从新的高度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统一起来,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联系,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实现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与坚持党的先进性有机结合起来,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任务。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与这个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为进一步揭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科学基础。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进一步统一全民族思想、凝聚人心的需要。新时期、新阶段,面对世界局势和国内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普遍关心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保证。这次大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理论上的一大贡献。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想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切实认识到,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这是因为:从精神实质上看,科学发展观所突出强调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及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从理论结构上看,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从实践要求上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

综上所述,要清醒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全民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方向上会更加清晰,人心上会更有合力,实践上更有活力。

三、关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放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落实。新时期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基本路线要管100年。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确保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来促进科学发展。

当前搞建设谋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发展经济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干打基础的事。从全疆、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长期的努力,经济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发展正往好的趋势进行。要看到横向对比,和内地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缩小差距,迎头赶上是当务之急。但缩小差距,加快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从长远出发,既要轰轰烈烈做好今天的事,又要深思熟虑的看好明天的路。

发展经济要体现特色,立足实际,不能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资源禀赋、人才、科技、历史积淀等原因,决定了各地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尊重客观、尊重现实,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少走弯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经济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经济建设是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尊重群众的意见就是尊重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于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缓办或不办,办不办群众说了算。当然群众鉴于自身的情况,仍需要正确的引导,如不能引导群众,走在群众的后面,当领导的就失去了作用。要切实认识到,尊重群众意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句话,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以一定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受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大限度的鼓励人们发挥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的平衡、和谐与稳定。坚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实质上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描绘。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必须要以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前提。

作为边远地区要构建和谐社会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最终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保障。边疆的和谐,团结稳定是基础,没有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团结稳定要从科学发展观中要物质基础,从科学发展观中要政治基础,从科学发展观中要精神基础。归根到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边境和谐。

(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

改革开放思想上解放是关键,思想上务必放下包袱,放开手脚,放活机制,立足实际,全力以赴求发展;健全制度是保障。制度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基础、引导、保障的作用。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方面体制。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用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立足实际是基础。重点要立足资源、历史、文化、人才技术等实际,整合现有资源,发挥能动性,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制定便于操作、可以达到的措施和目标。

通过改革开放,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一方面体现出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参与的实践活动,如何落实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的积极监督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监督就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相信和支持。从动机上看都是善意的:黄炎培先生关于共产党要避免封建王朝兴亡“周期率”重演的讨论,李鼎铭先生关于精兵简政的建议无不是善意的;从内容看,具有及时、全方位、原发等特性,体现出监督视野的宽广性;从效果看,可以不断促进和完善改进工作,实现了在监督在改进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往复。有了这样的监督,可以是工作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接受群众监督要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又不改的,人民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可见,群众监督体现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人民群众发扬民主、表达意志、实现利益的基本手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监督本身就是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表现。因此群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或者错误的行为可以大胆监督。

接受群众监督要完善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具有独立性、公开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为前提。建立群众监督制度,必须既有利于群众参与、能参与、会参与。

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落实群众的监督权。落实科学发展观千头万绪,这就需要给群众一个监督的平台。群众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但如果没有监督的渠道和平台,就难以避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因此要给群众提供很好的监督平台,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和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行为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及时发现问题,推进工作。

(五)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党组织是各级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重经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要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全面深入学习宣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效果。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提高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能力;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后劲的组织动员能力;努力提高正确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驾驭全局能力;主动迎接挑战并善于抓住机遇增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新优势和开拓创新能力;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纯洁性、战斗力的拒腐防变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为民办事、为民服务、为民谋实惠的能力。

提高能力的途径有多种,关键要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组织建设关键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织在各级组织中的核心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的前提,是团结一致的基础。事实证明,凡是班子出问题,发展出问题的地方都与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力有关系。通过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工作失误;要建立完善领导考核、评价和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前途。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坚力量。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健全党的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党组织设置,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要实实在在的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帮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包袱,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充分调动他们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

——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过硬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点树立四种意识:树立公仆意识。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把人民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学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具体问题和身边的事情抓起,务求解决群众困难的实际效果。

树立忧患意识。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是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重要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忧患意识,以此来砥砺自己,自加压力、激活动力。

树立创新意识。善于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普遍性与各地实际情况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研究制定出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办法。善于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有高度的热情,又要有清醒的头脑,把发展的热情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善于把新的发展思路和过去的工作延续性结合起来。发展思路一旦确定,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扎实实干出成效,而不能一届班子一个思路,一个领导一个想法,朝令夕改、半途而废。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5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什么是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应包括哪些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什么?

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怎样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

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为什么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什么?

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中央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统筹哪几方面的改革?

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五个统筹”的实质是什么?

“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

宏观调控目标的四大目标是什么?

一、促进经济增长。

二、增加就业。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6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最显著的是,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了大的起落。2003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一是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努力提高调控的有效性。我们既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适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克服市场缺陷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二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全局的倾向性、关键性问题。针对粮食减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严格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合理调控货币总量,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税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使“三过”问题得到缓解。针对结构性、输入性的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三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努力提高调控的灵活性。既合理控制总量,又积极调整结构。一方面,坚决抑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对农业发展、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改善民生、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这对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相当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存在极大风险。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粮价就会下跌,谷贱伤农。在有限的耕地和一定时期内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种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既有利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满足群众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在具体措施上,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中央要求,**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这是一个极为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要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问题要统筹兼顾,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今年我们给农民的补贴达到1028亿元。今后如果财政状况好,还要下决心大幅度增加。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把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由政府全包下来。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财政也要通过直接补助或“以奖代补”给予鼓励。

四是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在农村生活,进城务工农民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必须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要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五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农民欢迎。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但必须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特别是对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形式更要慎重。因为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业是不稳定的,只要承包地还在,即便农民失业回乡,生活也有最基本的保障。因此,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三、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建设经济强国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要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特别要全面发挥人才资源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时期,世界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重视和鼓励创新。必须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必须着力加强的薄弱环节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我国服务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才40%,发展潜力还很大。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特别要加快软件业发展;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装备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一定要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可靠性差,成套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重大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集成能力,发展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和国产化。同时,要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继续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竞争优势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必须积极支持。但要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效益。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期任务。这几年,在继续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东中西开始出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局面。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花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事关大局。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必须关心这个大局,维护这个大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快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必须看到,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就必须早下决心,加快调整,优化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要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自身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区域发展的新优势。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不能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还是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坚决破除地区壁垒和保护主义,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政策,统筹考虑生产力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形成东中西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政策,一定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地逐步完善。

四、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很大,付出代价很高,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今天的人们,只要还有一点长远眼光,还在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就必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较快的、更长久的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环保的政策措施,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是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五到十年里逐步解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把这两项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不仅对发达地区十分重要,对欠发达地区同样不可或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将资源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二是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这就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范围,全面系统地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特别要搞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四是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法规支撑、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节约环保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实行有利于节约环保的财税、价格政策,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健全节约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把节约环保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五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观测表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造成冰川退缩、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很多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在减排问题上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我们要认真履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尽最大努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这几年,我们在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公平上迈出重大步伐。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但总体上讲,教育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坚持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事情。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对今后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力争制定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基本国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改革创新精神的规划纲要。要把规划纲要制定的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做好这项工作。

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正着力加强的重点。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到全国90%的县,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明显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覆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地级市;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卫生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与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律建设。近期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人民体质。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必须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就业格局。同时,充分发挥服务业容纳就业多、消耗资源少的优势,继续鼓励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鼓励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企业和落后地区就业和创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特别是对农村适龄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制度。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和1.8亿人;做实基本养老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到11个省份;在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的基础上,今年起再连续提高三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去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这些措施发挥了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窄、统筹层次较低、转移接续难、基金支付压力大等突出矛盾。我们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统筹考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群众的保障需求,合理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模式和待遇标准。当前,要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结转办法。

要把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要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特别是要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城市廉租房、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三项制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绝不能以损害人民健康、甚至牺牲职工生命来换取增长,谋求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鲜明的立场、严明的纪律、有力的举措。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要切实加强对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食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安全责任重于山”,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起“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使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出现根本好转。

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要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六、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将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7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最显著的是,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了大的起落。2003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一是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努力提高调控的有效性。我们既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适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克服市场缺陷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二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全局的倾向性、关键性问题。针对粮食减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严格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合理调控货币总量,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税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使“三过”问题得到缓解。针对结构性、输入性的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三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努力提高调控的灵活性。既合理控制总量,又积极调整结构。一方面,坚决抑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对农业发展、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改善民生、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这对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相当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存在极大风险。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粮价就会下跌,谷贱伤农。在有限的耕地和一定时期内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种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既有利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满足群众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在具体措施上,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中央要求,**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这是一个极为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要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问题要统筹兼顾,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今年我们给农民的补贴达到1028亿元。今后如果财政状况好,还要下决心大幅度增加。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把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由政府全包下来。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财政也要通过直接补助或“以奖代补”给予鼓励。

四是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在农村生活,进城务工农民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必须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要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五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农民欢迎。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但必须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特别是对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形式更要慎重。因为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业是不稳定的,只要承包地还在,即便农民失业回乡,生活也有最基本的保障。因此,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三、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建设经济强国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要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特别要全面发挥人才资源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时期,世界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重视和鼓励创新。必须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必须着力加强的薄弱环节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我国服务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才40%,发展潜力还很大。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特别要加快软件业发展;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装备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一定要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可靠性差,成套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重大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集成能力,发展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和国产化。同时,要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继续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竞争优势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必须积极支持。但要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效益。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期任务。这几年,在继续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东中西开始出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局面。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花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事关大局。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必须关心这个大局,维护这个大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快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必须看到,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就必须早下决心,加快调整,优化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要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自身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区域发展的新优势。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不能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还是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坚决破除地区壁垒和保护主义,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政策,统筹考虑生产力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形成东中西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政策,一定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地逐步完善。

四、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很大,付出代价很高,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今天的人们,只要还有一点长远眼光,还在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就必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较快的、更长久的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环保的政策措施,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是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五到十年里逐步解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把这两项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不仅对发达地区十分重要,对欠发达地区同样不可或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将资源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二是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这就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范围,全面系统地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特别要搞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四是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法规支撑、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节约环保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实行有利于节约环保的财税、价格政策,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健全节约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把节约环保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五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观测表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造成冰川退缩、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很多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在减排问题上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我们要认真履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尽最大努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这几年,我们在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公平上迈出重大步伐。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但总体上讲,教育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坚持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事情。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对今后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力争制定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基本国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改革创新精神的规划纲要。要把规划纲要制定的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做好这项工作。

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正着力加强的重点。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到全国90%的县,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明显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覆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地级市;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卫生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与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律建设。近期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人民体质。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必须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就业格局。同时,充分发挥服务业容纳就业多、消耗资源少的优势,继续鼓励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鼓励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企业和落后地区就业和创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特别是对农村适龄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制度。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和1.8亿人;做实基本养老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到11个省份;在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的基础上,今年起再连续提高三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去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这些措施发挥了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窄、统筹层次较低、转移接续难、基金支付压力大等突出矛盾。我们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统筹考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群众的保障需求,合理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模式和待遇标准。当前,要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结转办法。

要把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要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特别是要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城市廉租房、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三项制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绝不能以损害人民健康、甚至牺牲职工生命来换取增长,谋求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鲜明的立场、严明的纪律、有力的举措。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要切实加强对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食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安全责任重于山”,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起“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使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出现根本好转。

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要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六、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将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8

十张嘴说不如亲自看看,十只眼看不如亲自干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也不能练哄人骗人的“花拳绣腿”,更不能搞阻碍科学发展的“形象工程”。发展成果不是写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实绩、结出硕果。没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没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形式主义,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一颗“毒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的急功近利,热衷于搞花里胡哨、不堪一击的“花拳绣腿”,造显山露水、哗众取宠的“轰动效应”,满足于“决心在嘴上、措施在纸上、制度在墙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功”不够,跑劲有余,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工作习惯于看看文件、开开会议、听听汇报,下基层走马观花。一门心思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挖空心思制造虚假政绩,不仅是作风实不实的问题,而且是党性纯不纯的原则问题。形式主义不仅是各项事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形式主义害死人,群众也最反感。当前推进科学发展,就是要对形式主义下“猛药”,做到人人喊打。我们不妨学学古代齐威王的做法。当年,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时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到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平安无事,东方十分安定。”于是,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尔后,他又召见阿地大夫,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坐视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闻不问;我知道你专门用重金买通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替你说好话!”说罢,下令将阿地大夫及其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处死。此举既惩治了哄上瞒下、渎职无能的阿地大夫,也严惩了见利忘义、帮着下级弄虚作假的近臣,产生了轰动效应。群臣心生畏惧,不敢再弄虚作假,报告情况时也如实禀报。齐国因此而大治,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唱功好的干部并非时代呼唤,做功硬的干部才是事业所需。做功硬的干部越多,推进科学发展的支撑就越坚实。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一个“实”字,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再好政策也是一纸空文。任何一项工作,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抓停停,抓了也白抓。只有把作风搞实了,科学发展的步伐才能稳健向前。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作风要朴实,为人质朴,思想淳朴,生活俭朴,力求于朴实中求真实,于真实中求创新,于创新中求发展。要多做快做认真做好那些费时费力见效慢、基础性工作,对那些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劳民伤财的事情坚决不干,杜绝前任出政绩、后任背包袱,眼前出成果、后任吃苦果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形成干实事、干好事有位子,说空话、耍花招吃苦头的干部考评机制,真正让形式主义没市场、没好处。

俗话说:“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麦子当韭菜。”人民群众集聚在基层,党的执政之基在基层,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哪个是“花拳绣腿”搞花架子,哪个是真抓实干一心为民,群众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求真务实,关键要把“重心”放在基层,要真心实意、真刀真枪,帮助基层破解发展难题。这就要求下基层要讲“土话”,不打官腔,不说大话。要懂得换位思考,切实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体察群众疾苦。带头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小见大、以小积大、以小搏大,以具体之行赢得群众口碑。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9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和国家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项办事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各种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同时,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

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坚决纠正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切实改进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发展,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和交通安全等的监管,尽快扭转事故多发状况。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群众提出的合理的应予解决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求,要讲清楚道理,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范文篇10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全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手段和基本要求,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把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准,它既可以统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全局,也可以指导各层次的微观工作,关键是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创造性地应用科学发展观提供的思维基准,即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本土化”。

二、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和党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深;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这次在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使全体党员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有效地解决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把科学发展推向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党在发展中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调整,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我们武装头脑、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统一思想、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部署,这是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党的必然要求。

一个先进的政党,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一项伟大的事业,同样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引。科学发展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把我校建成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在本职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1、强化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采取学习科学发展观读物、组织专题调研、听取专题辅导报告、举行学习讨论、设立科学发展观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深入探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

2、在我们承担的教学教育工作上水平上求成效

提高我们的教学教育水平,首先要明确提高什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们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培养中的地位凸显,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职业需要,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尺度。因此,教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教学过程应该满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的要求。其次要明确怎样提高。我系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教学管理方式、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全面变革的结果,也是教学与科研、教学硬件条件与教学软件条件、教风与学风等协同发展的结果。从我系教育质量提高的内涵看,主要涉及:(1)教学计划的调整。一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反映了该专业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一定的知识结构又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的素质。要培养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本,就必须凝练专业特色,必须设计能够造就所需人才素养的知识结构,必须把这一知识结构以教学计划的形式反映出来。调整教学计划就是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就是调整课程结构。在教学计划中应设置三个课程模块,一是思想素养模块,二是专业基本素养模块,三是专业高级素养模块。思想素养模块的课程在现行课程基础上应增加爱的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对人评价价值等方面如何做人的课程;专业基本素养模块的课程应在一级学科下统一;专业高级素养模块的课程应既体现专业特点又体现时代特征。(2)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内容是有课程教学大纲规范的,调整课程内容就是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的时滞性决定了以教材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不合理性。要根据市场的现实需要,对与学生毕业时的现实接近的知识给予增加。(3)教学方式的调整。要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向“体验”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地加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体验;在课后,要通过计算机软件,以把教学内容变成设定一定问题的实例情景模拟为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院系是教学的基本单位,直接从事培养学生的“生产活动”,作为系主任深感责任重大。我要以学习为动力,在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教学任务。公务员之家:

3、在促进土木工程系发展上求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土木工程系又好又快发展是检验我们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基础薄、底子差、建系时间短的院系来说,不仅要发展,而且必须做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在提高发展质量与速度协调上下功夫。

4、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本系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上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