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时间:2022-06-11 09:14:00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根据《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旅游局关于开展以震后乡村依然美丽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现实意义

区辖14个乡镇、1个街办,幅员面积1727平方公里,乡村地域辽阔,风光自然秀美,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各异,四季阳光充足,水果繁多,是城市近郊旅游和冬春疗养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农家乐、冬春疗养接待点、观光农业基地、乡村旅游区等项目,种类包括了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农村民俗、特色村镇等多种类型,建设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宇森酒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迤沙拉),省级森林公园1个(大黑山),国家射箭队冬训基地1个(神农山庄),农家乐、山庄、度假村70余家,在建和已建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个(山文化生态旅游区、运动观光休闲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可为游客提供床位1300余张,日餐饮接待能力达2.5万人次。年接待乡村旅游者119.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31.3万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42184.91万元的13%,带动就业人数5000余人,年纳税额414.85万元。逐渐形成“品农家饭,住农家屋,赏田园风光,购绿色食品、体验农事生活”的乡村旅游模式。

近年来,通过提升游客对农耕文化和对农事活动的参与的兴趣度,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乡村旅游发展速度,旅游业在全区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渐突出。从1998年农家乐起步发展以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89元增加到年的4771元。富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走产业化致富路子的科学性,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也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中拓宽了视野,特别是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参加多种与旅游开发及经营管理相关的培训、考察活动,不仅学到了别人先进的生产经验,而且在发展中也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捷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村容更整洁了,乡风更文明了。

二、主要工作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胆创新工作机制,不断研究和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功能完善,宣传营销和市场开发以及行业管理和政务服务,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一)建立工作机制,增添基础保障

为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好,区提出了“打造品牌,提升档次,彰显特色,引领三产”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暨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领导小组,拟定了关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一线四点”旅游产业发展暨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实施意见》等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了旅游工作激励机制,每年财政预算2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引导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二)加快设施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抓改造提升。立足现有农家乐资源条件,制定了区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采取业主自筹部分资金,政府补助部分资金的办法,开展农家乐升级改造和星级评定试点工作,逐步引导农家乐改造环境,增设住宿设施,向乡村酒店发展。同时,在灾后农房重建过程中,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引导农民建设具备接待能力的农家乐。

建精品设施。依托石榴混撒拉芒果、葡萄、樱桃等观光农业示范基地,规划指导农户发展,集赏、观、游、吃、购、休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启动了6个乡村旅游规划,选择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乡村作为试点,加强招商引资,引导有雄厚实力的旅游企业按相关政策进行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打造莲花乡村旅游区和岩神山文化生态旅游区,大力开发具有冬春疗养和城市近郊休闲功能的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努力提升档次,满足各种层次游客的需求。

搞好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水利、农牧、民宗、环保、交通、广电等部门专项资金,优先安排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所在乡村,大力扶持农村水、电、路、有线电视、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利用乡镇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进行改造升级,发展冬春疗养老年公寓,扩大冬春疗养接待规模和水平;将散落的农家串点成线,形成旅游线路,确保游客来得方便,吃得可口,住得舒适,玩得尽兴。

(三)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管理水平

推介服务。在各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立旅游咨询服务点。以村或相对集中的成片农户为单元,形成接待主体,向游客介绍和推荐本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搭建起消费咨询平台,为客人提供咨询服务。

组织培训。组织农家乐业主到成都、昆明等周边城市考察乡村旅游,转变观念,学习提高。成立农家乐协会,制定章程和规范,管理和约束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各种行为。定期开展农家乐服务人员上岗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协作。区级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结合各自职责提供服务。体育、文化、旅游等部门积极组织引导,开展健身、跳锅庄、书法比赛等活动,丰富游客生活;卫生部门设立卫生巡诊服务,公安部门开展治安巡逻,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区上开展的元旦春节活动,把“候鸟”当成的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安全的保障、活动的丰富,把当成第二故乡,年年都想来。

(四)打造节庆活动,活跃城乡经济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突出展示地方历史和文化,举办“草莓节”、“桃花节”、“泼水节”、“清明踏青节”、“苴却石文化节”、“火把节”、“吆山节”、“百合花节”、“石榴节”、“美食节”等十大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新奇。借助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凸显“冬春疗养、运动健身,生态观光、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优势。加大对特色果品、特色果酒、特色野菜等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促销工作,完善乡村旅游要素,形成了以里颇野味山珍、高寒山菜为代表的特色菜肴旅游纪念品、以石榴、芒果、草莓等水果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纪念品。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既宣传了本土特色、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去处,又促进了农民增收,仅中坝草莓节的举办,就使一斤草莓的平均价格增加了1.5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和建议

区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了一些路子,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困难。

(一)问题和困难:

一是乡村旅游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前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导致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低,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内容雷同等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冬春疗养接待能力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乡村旅游项目多分布在城郊或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适应不了游客需求的问题。三是市级部门所属的一些景点工作协调难度大。如:、、等资源闲置但又无力提升。四是旅游商品开发难度大,缺乏政策、资金支持。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建议市里要重点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予以倾斜。并根据发展需要,确定重点项目统一进行重点策划、包装,打造亮点。二是加快农家乐向乡村酒店发展和改造提升方面的政策研究,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平台,鼓励农家乐向乡村酒店发展,以解决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档次低、住宿接待能力差的问题。三是尽快研究出台并落实对冬春疗养接待单位的补助政策。据调查,目前冬春疗养市场价格为每人每月800-1000元人民币,除去水电费、服务费、餐饮费等成本外,业主每接待一位冬春疗养游客月利润低于150元,但每接待一名本地城市近郊游客每天可获利20元,并且还不承担风险。因此,有床位的经营单位大多不愿意做利润少、风险高的冬春疗养项目,致使接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客源市场需求。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将政府各级部门资金打捆使用,将有限的财力优先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倾力打造”的目标,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统一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农业旅游线路规划,将散落的农家串点成线,形成旅游线路,整合资源优势;加强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加强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引导各农业旅游点做好宣传包装,走品牌化道路,全力推动“绿色旅游、和谐旅游、文化旅游”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