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运行模式考察材料

时间:2022-01-15 11:11:00

司法所运行模式考察材料

今年以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加快了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步伐,落实了司法所人员编制和职级待遇问题,公开招聘录用了一批司法所工作人员。目前,基层司法所各项工作即将正式运行。为了确保新组建的司法所开得了门、运得了行、干得了事,直至走得上规范化建设步伐,很有必要对司法所运作模式及发展前景进行一番理性化思考。

一、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及人员配备现状

地处江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西邻湖北省阳新县和本省武宁县,南与本省德安县、九江县交界,东连九江县和九江市区,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21个乡(镇、场、街道),其中与外省、外县交界的乡镇高达十四个,且多为山区、丘陵地带。

正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在乡镇设立司法所非常必要,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也相当重视,借中央支持中西部地区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的东风,我市已经基本上按照“一乡一所”的要求落实了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目前,在前四批十四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中,除了两个正在新建,其他十二个均已落实“庙”的问题;第五批四个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也有两个基本落实,只有城区两个街道的司法所办公用房正在积极想办法落实。因此,建“庙”问题已经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两个林场、一个农场未进入前五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立项)。

关于“和尚”(人员编制)问题,今年年初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经确定,在原有十一个司法所立户的基础上,新增两个司法所户头,共设立十三个司法所,为市司法局派出机构,财政全额拨款,均定为相当副科级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市编委决定给十三个司法所共核定编制四十八人。后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今年首批招聘录用二十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所长因属副科级干部,待组织部考察任命)。经过八月十六日组织的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统一公开考试,现已招录到位二十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其中有九名是原来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富有实践经验的同志,第一学历为高中,第二学历除一人为法律专科以外,其余八人第二学历都达到了法学本科;另十一名均为全日制本科法学类社会报考人员,其中一人取得法学和会计学双学位。此批人员中,四十岁以上的五人,年龄最大的四十四岁;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四人;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的十一人,年龄最小的二十一岁;中共党员七人,共青团七人;已经通过国家司法统一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五人,另有三人已经报考参加今年的司法考试。

二、司法所运行阶段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模式设想

“庙”和“和尚”的问题基本解决,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力争做到“和尚不念歪经”——让基层司法所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运行状态。为此,笔者认为关键需要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1、人员业务培训问题——集中培训、以老带新、跟班学习相结合。拟定在新招聘录用人员全部报到后,由基层科牵头,相关科室配合,立即举办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班,重点讲解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同时进行职业道德和政治纪律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础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把原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多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在局机关工作两年以上且有一定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的同志,分配到已经有“庙”和正在建“庙”的司法所,带领从社会上招录的年轻所员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此外,留下几名新招录的女所员,名字挂在基层所,人放在法援中心、律师所、宣教科、办公室跟班学习,以便解决机关人员年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窗口单位形象欠佳、信息化建设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待她们熟悉司法行政全面业务后再作任用。

2、工作经费保障问题——财政保障、服务补充、门面出租相结合。虽然市里已经明确司法所工作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且按每人每年八千元提供业务保障经费(逐年增长),但在司法所刚刚开张、“阳光工资”尚未全部到位、每所暂只配备一两个人员的情况下,仅靠几千、上万元的业务经费,肯定难以保障司法所正常运行。为此,笔者设想,除了已经取得律师资格和持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得适当从事有偿法律服务(当然必须以无偿的司法行政业务为主),所得收入全额上交到所里适当提取办案成本以外(体现绩效工资),还要把未被招聘到司法所但持有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的人员,挂靠到每一个司法所(符合省司法厅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适当收取一定管理费用,以便补充司法所业务经费。与此同时,对于有临街独立门面且办公面积充足的肇陈、码头、南阳等司法所,也可以将一楼门面适当出租,收取一定租金补贴业务经费。

3、软硬件设施配套问题——统一配置、自行添置、争取赞助相结合。在目前每所办公用房建设资金(含地方配套)只有十万元左右的情况下,多数司法所基本建设已经超支,县级司法局自身经济状况也普遍较差,难以将每个司法所的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仅仅只能因陋就简,将就开张。为此,司法局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挤出资金为每个司法所先期统一配置以下软硬件:办公桌椅每人一套,沙发共二套,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调解室会议圆桌一套,椅子十把,铁质档案柜、铁质书柜各一套,饮水机、电风扇、取暖器各两台,单人床三张;“司法局XX司法所”、“XX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各一块,所长室、办公室、信访接待室、调解室、安帮办、法律援助工作站门头标牌各一块,调解员三角牌三块,司法所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人民调解职责制度、监督岗、屏风、调解室横标等喷绘牌匾各一套。至于办公需要的交通、通讯、音像等设施,暂时只能鼓励司法所工作人员自行添置、“私物公用”,待条件成熟时予以考虑。在工作局面打开以后,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利用本乡本土的人脉关系,适当争取一些社会各界的捐助,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只要不违反政策法纪规定,也可以探索尝试。

4、如何打开局面、展现作用问题——取信于民、担当责任、参谋助手相结合。司法所要想在乡(镇、街道)立住脚,打开局面并发挥应有作用.

首先必须取得基层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对基层党委政府而言,一是要司法所人员服从党委领导,听从政府安排,积极参与乡镇街道的中心工作和公益性活动,处理好与党政机关、其他站所人员的关系;二是要司法所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充分利用调处中心这个崭新平台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实行对政策性问题普遍排查、个案问题专题排查、潜伏性问题深入排查、苗头性问题提前排查的原则,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分析分类,统一登记造册,及时调处或分流督办;通过每月召开的人民调解工作协调会,对疑难矛盾纠纷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基本做到一般纠纷不出组、疑难纠纷不出村、重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使司法所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平安和谐创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三是要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和法制宣传等基础工作。司法所要积极参与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以上的刑释解教人员清理排查,建立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实行分级管理,落实帮教措施和责任;要积极开展依法治乡(镇、街道)、依法治村(居)活动以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设;精心组织开展重点对象、重点单位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法治能力和群众的法律素质。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司法所人员必须做到与群众说得上话、谈得了心、知得了情、帮得上忙,热情待人,公正处事,尤其是在群众需要调解纠纷或法律援助的情况下,必须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必须勇于担当责任。司法所作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代表的是司法行政部门的形象,承担的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责任。为此,在处理日常事务过程中,尤其是在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反应迅速,到位及时,依法说教,按序调处,在注意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该说的话要说到位,该冲锋在前的时候要冲锋在前,该担当的责任后果要勇于担当,不得凡事依赖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或本局领导“打头阵”、“挡风雨”,从而贻失最佳调处时机。

第三是必须当好党委政府谋划科学发展的参谋助手。司法所不能因为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人财物不在乡镇而在当好党委政府领导参谋助手上有所懈怠。要利用接触干部群众多、掌握信息多的优势,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村情民意,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为政府制定重要文件把好法律关,参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流程及注意事项的拟订,为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签订合同审核“把脉”,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未立户的乡(场)司法行政业务如何开展问题——中心所兼管与派员入驻相结合。共有二十一个乡(镇、场、街道),为何只设立十三个司法所户头?主要是由于乡(镇、场、街道)规模普遍较小,不少乡(场)管辖人口太少,其中横立山、黄金、武蛟、洪一、洪下五个乡管辖的人口均在一万人左右;青山林场实际管辖人口不到两千人,大德山林场实际管辖人口不到四千人,且和赛湖农场一样属于国有企业性质。当然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因此,在多数为“一乡一所”的前提下,适当采取中心所兼管或派员入驻的形式,也能解决小乡(场)没有司法所的问题,担负起无所乡(场)的司法行政业务。即肇陈所派员入驻洪一,高丰所派员入驻洪下,白杨所派员入驻武蛟,夏畈所派员入驻黄金,南阳所派员入驻横立山,花园所兼管大德山,横港所兼管青山,桂林所兼管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