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察报告

时间:2022-11-18 02:18:00

四川考察报告

9月下旬,我们一行4人先后到四川省委组织部、湖北省黄石市及成都市温江区,分别就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对我们触动很大,感受很深,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收获很大。

一、关于四川省委组织部在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的情况

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是去年初由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理念和工作目标是:

1、用新的理念指导组织工作。四川省委组织部按照树立先进的党建工作思想,提出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思路。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要求,在党的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党的组织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民主、科学、开放的时代精神,推进现代化建设,形成与党的中心工作更加融合、党内民主更加充分、工作视野更加开放、方式方法更加科学、与外部信息交换更加紧密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就是让组织工作面向社会,贴近时代,紧扣中心,面向未来。他们提出,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关键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核心在把握大局、务实创新,本质在更好地发挥组织工作对改革、建设、发展的保证作用的服务作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四川省委组织部要求新时期组工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一些现代组织工作观念,用新的观念来指导组织工作。

一是“学习型”组织观念。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现代知识,更加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进一步提高面对时代的应变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发展能力。

二是组织工作出生产力观念。在当今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组织工作对其他因素往往起着整合、配置、放大、倍增的作用。因此,组织工作尽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同时也是生产力,也要讲成本效益,努力追求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人才资本观念。对人才培养投入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回报率最高的收益性投入。组织部门特别要树立“经营人才”的理念,把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结合起来,推进组织工作由传统的发展党员、选拔干部向开发人才、经营人才拓展,积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升人才使用价值,实现单位与个人的双赢共振效应,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四是组织工作开放观念。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和组织工作的新变化,直面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和开放的事业的大背景,组织工作要破除神秘化色彩,用开放的态度去观察,用开放的思维去分析,用开放的精神去开拓,用开放的举措把组织工作推向前进。

五是组织工作法治化观念。法律相对于其它执政方式和手段,最具稳定性、连续性,最具权威性、强制性、可监督性。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只有依靠法治化,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2、用科学的目标贯穿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

四川省委组织部提出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总的目标是:通过党的组织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制度的建设,构建一个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度更高、与党的建设发展事业相适应的组织工作系统,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四川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基本目标是:

建立健全与党的中心工作高度融合,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证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能充分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能持续地激发广大干部积极性、创造性,能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

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有利于各级干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的干部培养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紧紧围绕四川发展新跨越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加快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人才开发机制;

建立健全适应当前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组织工作环境变化、工作内容和对象变化、坚持全社会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旨在维护党的执政形象、扩大党的社会影响、面向社会开放的组织工作信息交换机制.

3、用健全的制度构建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

为确保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目标的实现,四川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实施纲要》。明确建立健全八个机制,用制度来规范组织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开放的精神。依靠社会和群众选好选准干部,坚持过程的公开与结果的公开并重,真正落实党员和群众的“四权”,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社会有效性和群众公认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重要环节上扩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必经程序;把民主测评作为干部考核中普遍运用的方法;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差额考察和全面实行领导干部考察预告制;对领导干部的提任实行公示;更大范围地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和公开制度。

在干部选拔中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贯彻落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要求,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范围和提高选拔领导干部的层次,完善公开选拔的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拓宽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者与党政领导干部相互进入的通道;加大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力度,逐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推荐人选竞职演讲、拟任人选承诺上岗等选拔程序。

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县以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委任制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新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委任制干部全面实行试用期制;更大范围地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异地提拔任职;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政领导干部,设置政治理论、实践经验,专业基础、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准入条件。全面推行地方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审议;常委会讨论干部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探索常委会差额讨论干部制度。

二是建立领导班子建设机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充分体现开放的精神。注重在推进“第一要务”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注重选拔具有先进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上体现中心意识。根据地方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来组建领导班子;按照充分发挥领导群体功能的客观需要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围绕本地区产业结构和部门职能的需要选配干部;把领导和服务于经济工作成效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扩大党委常委中政府领导成员的成份,增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特别是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

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上强化民主精神。建立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健全和完善地方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健全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部门党组(党委)对重大问题的议事规则;采取下评上、上评下、服务对象评机关等多种形式,建立科学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系统。

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上体现开放精神。领导班子建设要注重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派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格局;把干部监督寓于干部考察、评议、公示乃至交流、任免等各个环节,形成全过程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监督,形成全过程,闭合的干部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干部监督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查询系统;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活动.

三是建立干部培训工作机制,在教育培训上充分体现开放的精神。树立现代干部培训理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投资于人”的现代培训理念,遵循成人教育规律,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五种能力”为重点,注重对干部执政能力素质的培训提高,注重对干部新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培训。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按照培训对象个性化、差别化、多样性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实行分类培训;建立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党政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推行干部党校培训学习的选学制度,扩大干部参训自主权;运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手段,推进远程教学和社会化教学。建立健全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整合干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利用高等院校、社会各界以及国外的智力资源,形成开放的干部培训基地网络;建立多渠道的干部教育制度。推行培训项目公示、公开招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