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

时间:2022-03-12 10:33:00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

上半年,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项目建设等工作重点,加大举措,狠抓落实,确保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夏粮夏油双双增产。夏粮播种面积4.92万亩,比上年5.07万亩减少0.15万亩,减2.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65万亩,比上年1.79万亩减少0.14万亩,减7.8%;大麦播种面积1.25万亩,比上年1.36万亩减少0.11万亩,减8.1%;马铃薯播种面积1.67万亩,比上年1.56万亩增加0.11万亩,增7.1%。预计夏粮总产量12106吨,比上年11963吨增加143吨,增1.2%。油菜籽播种面积9.45万亩,比上年8.98万亩增加0.47万亩,增5.2%。预计油菜籽总产量13105吨,比上年11462吨增加1643吨,增14.3%。

(二)食用菌产业强势发展。今年来,食用菌价格持续上涨,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县食用菌发展达到9302.05万袋,比上年增加2190.14万袋,增30.7%;其中越夏袋料香菇7880.44万袋,比上年增2335.14万袋,增42%;反季香菇1179.01万袋;茶树菇242.6万袋。

(三)果茶产业加快发展。抢抓“双低”改造机遇,全力培育果茶产业,全县计划发展柑橘面积2万亩,实际落实规划2万亩,已建成柑橘假植园470亩。计划新发展茶叶面积0.5万亩,已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预计春茶产量可达393吨,同比增加58吨,增14.8%。春季水果产量可达950吨,同比增加370余吨,增63%。

(四)桑蚕产业稳中有降。受到国际国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持续下行,桑蚕生产下滑较大。全县春季发放蚕种9000张,较上年减少1000张,减11%,预计产鲜茧360吨。

(五)养殖业稳步发展。由于去年上半年市场行情较好,生猪存栏充足,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生猪出栏预计15.2万头,同比增加1.45万头,增长10.5%。全县养殖水面1.7万亩,其中水库6390亩,堰塘5640亩,精养鱼池4275亩,完成计划的100%,预计水产品产量1100吨,同比增加100吨,增10%。

(六)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夏粮总产增加143吨,每公斤上涨0.2元,预计夏粮增量增收242万元,人平增收15.5元。夏油预计可实现增量608万元,价格下滑减收1146万元,实际减收538万元,人平减收34.5元。香菇干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0%左右,鲜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5%以上,预计可增收4760万元以上,人平增收305元。春茶产量同比增加58吨,春季水果产量同比增加370余吨,二项增收614万元,人平增收39.4元。生猪出栏同比增加1.45万头,预计增量增收870万元,人平增收56元。蔬菜产量4.4万吨,同比增加1720吨,蔬菜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40%左右,可增收1400万元,人平增收9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4.4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预计增收2600万元,人平增收167元。合计上半年预计农民可增收9948万元,人平增收638元,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一方面引导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组织专班开展柑橘春管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我县柑橘产业在遭受价格低迷重创后的橘农行为和心态,广泛宣传引导,加强技术指导,帮助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柑橘生产。一是抓基地建设。结合低丘岗地改造,加快柑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园工作,在洋坪、等乡镇建立柑橘假植园470亩。二是抓技术推广。以第二期柑橘技术培训为龙头,采取召开现场会、集中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苗木集中容器假植、小苗假植大苗移栽、起垄抬高栽培等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共开展柑橘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

加快发展茶叶产业。一是创新模式引导发展。举办首届茶叶基地建设招标会,精心扶持镇村、镇真金村等5个村和禅茗堂养生茶公司,在鹿苑、望家和河口等地建设6个连片500亩以上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总面积5120亩。三是加大举措积极发展。组织召开黄茶鉴评及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我县主产区的8只黄茶进行了现场鉴评,并对今后如何加强茶叶基地、品种定向、龙头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组织部分乡镇、龙头企业、相关单位赴福建、江西等地考察学习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我县茶苗自繁技术,在镇鹿苑寺村建立茶叶智能化温棚育苗基地1处,面积5亩。大力推广容器育苗、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机修机采等新技术,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三是制定政策扶持发展。县政府出台扶持茶叶生产的优惠政策,对建设茶叶标准化基地的招标单位给予政策扶持。拨出专项经费开展鹿苑茶地方品种优良单株的筛选,培育良种茶苗在全县推广应用。

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采取招标模式,在全县建立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连片建设50个标准化室外菇棚,并按照《无公害香菇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以基地为载体,推进我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步伐。开展低耗材食用菌品种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在全县招标4个单位开展香菇低耗材配方研究项目、利用本地原材料生产茶树菇技术研究项目、食用菌菌种选育示范推广项目、香菇免割技术试验推广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和示范,节约资源,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食用菌有形交易市场的调研,制定建议方案,为领导决策作好参谋。

(二)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宜昌森源公司6000吨食(药)用菌深加工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一期工程1400平方米菌种生产车间预计10月底前竣工;野风食品公司二期生产线项目年产1000万袋冲菜加工标准化生产线、产1000万瓶豆腐乳生产线于今年3月动工,预计9月可竣工投产。野风食品和鑫鑫油脂今年顺利通过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证,上半年全县龙头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其中创汇320万美元。

农超对接成果喜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商农超产销对接,组织参加年汉宜农商农超对接洽谈会暨宜昌市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产品展示和对接洽谈活动,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武汉白沙洲蔬菜批发市场成林商行达成协议;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武汉汉威商贸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莲花贡米产销专业合作社与宜昌惠兵粮油商行达成协议;“牛肉黄豆酱”等优质农产品与汉商汉超成功对接,签约总额达1.4亿元。组织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茶树菇生产大户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与森源公司、大自然食用菌合作社、茅坪场村等5个企业和大户签订购销意向协议,每天组织收购茶树菇2000斤以上。引导支持莲花米业、奥龙食品、野风食品等企业兴办农产品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分别在洋坪、、鸣凤等乡镇建立农产品订单生产基地2000余亩,网络农户500户。

品牌培育成效彰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远野风”牛肉黄豆酱荣获湖北名牌产品,“楚园春”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组织参加第三届宜昌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御贡鹿苑春”牌鹿苑茶荣获“宜昌市地方特色名茶”称号;“禅茗堂”牌禅茗鹿苑茶、“荆山玉”牌荆山玉芽茶荣获“三峡杯”金奖;“灵龙峡”牌灵龙峡玉芽、“”牌石桥云雾茶荣获“优质茶”称号。

(三)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一是完善农村公益服务工作。组织资格招考。与县人事局联合组织农村公益服务人员资格公开招考,新录用8名农技服务人员,涉及粮油、食用菌、桑蚕等5个专业。开展资格年审。对年度取得农村公益服务资格的59名服务人员开展资格年审,审核合格人员57人。组织项目发包。对6名具有服务资格的农技人员开展农机、农村能源、水产3个专业6个岗位的县级跨区域服务项目发包。对全县7个乡镇农村公益服务合同(农技服务类)进行审查。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强化信息服务。通过广播、电视、简报、农业信息网、“农信通”等宣传载体,大力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编发《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植保》等简报31期,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编发“农信通”服务短信55条4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现场解答、入户指导等方式,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柑橘、茶叶、食用菌、水产养殖、农村能源、农机推广等新技术培训指导,培训60余场次1万余人次。创办“三新”样板。围绕主导产业,在全县落实标准化生产、水稻强化栽培、水稻、玉米农业新品种展示、高山反季蔬菜、测水养鱼、“一池三改”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点18处。

(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实施办法》,组织5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实施办法》100题知识竞赛活动。印制《实施办法》宣传手册3000余份,发送到各乡镇、村及200个农资经营户手中。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设立宣传咨询台,面对面宣传、接待咨询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邀请市农业专家来我局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题讲座,组织200家农资门店经营人员开展安全法规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黄茶的品质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茶园管理标准》、《鲜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标准》;制定县袋栽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6个500亩以上茶叶标准化基地、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基地、5个50万袋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2000亩柑橘标准化基地正在建设中。大力发展“三品”农业。做好农业“三品”认证和续展工作,对“花园椪柑”、“双红蜜橘”、“龙凤番茄”、“云雾绿茶”4个无公害食品进行续认证,“森源牌”绿色香菇续展、“鹿苑茶”、“野风牛肉黄豆酱”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申报基础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账。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对全县农资门店发放农药、肥料、种子购销台账,保证了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不缺位、不失控。开展农资市场整治。组织执法力量,对种子经营门店、菌种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了种子经营门店持证经营情况、商品标签内容的规范情况、种子经营档案的建立情况、品种审定情况等情况,共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执法人员160人次,抽取农作物“两杂”种子样品232个,现场纠正违规行为13起,下达警告通知书6份。开展了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止的高毒有机磷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检查农药门店194家,未发现国家禁止农药。开展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对蔬菜、茶叶、食用菌生产基地现场抽样,抽检样品13个,合格率为100%,全县未出现食用农产品重大中毒事件发生。

(五)严厉监管农机安全秩序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由于近几年来受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的拉动,全县农业机械持速增长,尤其是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增长较快。在春耕和夏收、夏种等农业生产中,全县共投入各种农业机械5218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2台,大中型收割机116台,插秧机47台。完成机械作业面积19.63万亩,其中机耕农田13万亩,机收小麦5.5万亩,机械插秧1.02万亩。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在全县15个集中检测点对全县从事运营的拖拉机进行年度检审验,共检验拖拉机532台,拖拉机入户105台,换发号牌15幅,培训考证75人。开展农机田检路查。与县交警大队配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无牌行车,无证驾驶等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共检查拖拉机170台次,纠正违章132人次,督办驾驶证116台人次,处罚30余人。上半年未发生任何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六)全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依据病虫害预测预报规范,认真做到系统调查、大田普查与灯光诱测三结合,编发《植保》6期6000份,手机短信12条8000余人次,为夏粮夏油作物增产增效、水稻良好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检疫性病虫害防控,全力抓好油菜根肿病、水稻稻象甲、柑橘小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普查和布点监测,未发现三种病虫在我县发生;认真抓好柑橘大实蝇的防联指导工作,专发大实蝇防治资料1万份,确保控制虫果率2‰以下目标。继续抓好机防队伍建设,今年多方筹集资金,已组织164台机动喷雾器投放到各乡镇,大大提高了全县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

(七)积极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抢抓机遇,积极编制农村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柑橘板块基地、万亩水稻高产优质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报告书,多次到省市争取项目,已争取项目到位资金430万元,其中农村沼气池项目资金269万元,农机补贴资金161万元。二是认真实施在建项目。及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目前已补贴机具514台,其中收割机械12台,大中型拖拉机41台,微耕机250台套,手扶拖拉机192台,茶叶修剪机械2台,受惠农户513户,补贴资金159.25万元,占总补贴资金额度的98.91%。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全县新建户用沼气池1812口,新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2处,建立50立方米的沼气联户工程12处,创办高标准“一建三改”示范点5处。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今年重点开展土样化验、试验示范、制定配方等工作,已化验土样2000多个,开展油菜、水稻等主产作物肥料效应试验20个,确定我县主要种植作物养分施肥配方20个,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5400份,组织供应各种配方肥4000吨。

(七)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农业系统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五型机关”创建、“作风建设年”活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等活动,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由“一把手”负总责,并建立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制度,确保了活动有组织、有指导、有督办、有检查。二是突出特色组织开展活动。立足部门实际,突出特色,以“科学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开展“15534”(围绕“一个主题”学习实践,围绕“五项活动”推进学习,围绕“五个专题”深入调研,围绕“三个一”开展大讨论,围绕“五大行动”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扎实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共集中组织学习41次,累计学习时间达到85学时,每名党员干部撰写读书笔记1万字以上,办学习专栏15期,写体会文章56篇,召开各种座谈会6次,走访农民200余户,发放征求意见表9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8类22条,形成调研成果6篇。三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深入到群众、企业广泛开展“访民问计”大调研,重点开展了惠民利民、科技入户、样板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行动,开展各种技术培训20多场次,培训1500多人次,创办三新样板18余处,为农民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走访贫困农户10户,免费提供良种款1.2万元,帮助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压力大。我县暴雨冰雹时常发生难于预料。同时,据专家分析,今年水稻病虫害尤其是“两迁”害虫继续呈严重大发生态势,防控难度加大。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艰巨。全国普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销售面临新的压力。

(三)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柑橘发展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发展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在桑蚕发展上,受国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连续三年低迷,产出比较效益不高,桑蚕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茶叶发展上,虽今年产销两旺,但缺乏自己的品牌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缺乏有力支撑。

(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尽管目前我省农产品价格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压力加大,不能排除局部时段部分品种价跌卖难的可能性,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发展

抢抓“双低”改造的机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年高标准发展柑橘2万亩、茶叶0.5万亩。高标准建设5个茶树菇、5个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和6个茶叶无性繁殖示范基地。

(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食用菌深加工、主导产业开发和规模养殖等项目,利用多种途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服务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精心组织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加强“森源”、“楚园春”、“远野风”等品牌农产品的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形象。

(三)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工作

进一步加强动植物防疫和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植物防疫工作机制。加强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全力防控水稻“两迁”害虫、柑橘大实蝇等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严格植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认真抓好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逐步扩大农业保险品种,最大限度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四)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入户

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从良种选育、高效安全生产、贮藏加工等各个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配套。认真办好18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点,大力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确保科技推广出效益、出成果。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办好柑橘骨干培训班和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五)有力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安全菜园、高效茶园、精品果园”创建,带动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重点对鸣凤城区农贸市场、超市、蔬菜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对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六)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沼气项目、测土配方施肥、万亩水稻高产优质等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继续做好农村能源、测土配方施肥、食用菌板块、农机购置补贴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确保向上争取到位资金600万元以上。

(七)扎实深入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人大评议、“五型”机关创建、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加快我县农业发展,为“走在前列”夯实基础。